帶傷出戰的杜蘭特、“走回”終點的阿赫瓦里,以及,體育精神

杜蘭特已經接受了手術。

北京時間6月11日,在勇士106比105擊敗猛龍的比賽中,帶傷出戰的杜蘭特不幸再次受傷——已經成功接受跟腱修復手術。這場比賽結束之後,杜蘭特的帶傷出戰和再次受傷,超越總決賽、超越比賽的勝負、超越萊昂納德和“水花兄弟”的表現……甚至超越一切成為最受關注的內容。杜蘭特的不幸遭遇的確讓人動容也讓人深感遺憾,但杜蘭特的受傷被一路上升到“陰謀論”的高度,顯然還是有些過分,畢竟,在競技體育的舞臺上,杜蘭特並不是選擇帶傷上陣的第一人,更不會是最後一人。

球迷和球隊將杜蘭特送上場?

帶傷出戰的杜蘭特、“走回”終點的阿赫瓦里,以及,體育精神

沒有人希望看到杜蘭特再度受傷的一幕。

在諸多關於杜蘭特再度受傷的討論中,杜蘭特是不堪球迷的指責才匆匆上場、杜蘭特是不堪球隊和隊友的壓力而匆匆上場,是其中兩個比較“吸引眼球”的觀點。

姑且不論杜蘭特的登場有沒有來自這己方的壓力,僅僅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杜蘭特是不堪壓力才決定出場,那麼,杜蘭特為何沒有選擇早一些、在球隊尚未陷入絕境時出場?畢竟,從總決賽開始之後,各方就一直在努力討論杜蘭特何時迴歸、或者說希望杜蘭特迴歸。

僅僅從如今NBA球員對於自己身體的重視程度上看,如果杜蘭特不是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定的把握,他肯定不會急於出場。就在杜蘭特接受手術前後,曾經因為傷病問題與馬刺不歡而散的萊昂納德,就曾經建議杜蘭特一定要痊癒之後再重新迴歸。

從這個角度看,杜蘭特選擇迴歸的原因,更像是他對自己的身體已經有了一定的信心。當然,除了對於自己的身體有了一定的信心,讓杜蘭特迴歸的,恐怕還有自己的求勝心以及對於蟬聯總冠軍的渴望。

從進入NBA開始,杜蘭特就一直是一位超級巨星,而超級巨星就必須有足夠的成就來為自己增色,加盟勇士之後,杜蘭特的確已經取得了他之前在雷霆所無法取得的成就,因此,當自己的陷入絕境時,杜蘭特難免會在自我感覺不錯的前提下產生搏一把的心理。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杜蘭特迴歸之後勇士真的完成了翻盤,那麼勇士就將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真正開創一個王朝。同樣,這對於杜蘭特而言也只能是讓他的職業生涯更加趨向於完美。

杜蘭特該不該賭一下自己的身體?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如今的總決賽賽場之上,萊昂納德是帶傷上陣、庫裡是帶傷上陣、湯普森是帶傷上陣,甚至又一次受傷的盧尼,依然表達了自己不希望錯過G6的心願。

傷病,一直是競技體育的大敵,傷病,也同樣是競技體育所無法迴避的遺憾,杜蘭特如此、其他運動員也同樣如此,只不過,有些運動員的帶傷上陣,為競技體育的賽場增添了更多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而杜蘭特的帶傷上陣,令人遺憾地走向悲情而已。

可以同情杜蘭特,但是,真的沒有必要上升到太高的高度,更不需要一定要去找一個責任人,因為,在榮譽和成就面前,當事人自己,就已經很難抵擋得住誘惑——據說第五場比賽開始之前,杜蘭特在訓練中的表現相當不錯。

帶傷上陣是一種體育精神

帶傷出戰的杜蘭特、“走回”終點的阿赫瓦里,以及,體育精神

庫裡和萊昂納德同樣是帶傷上陣。

僅僅在NBA的賽場上,因為抵擋不住這種誘惑,杜蘭特不是第一個帶傷上陣的球員,也同樣不可能是最後一個。

近年來的NBA賽場上,艾弗森、科比、詹姆斯乃至亮相今年總決賽的諸多球員,都曾經或者正在經歷帶傷上陣。而被譽為“籃球之神”的邁克爾·喬丹,也曾經留下讓人至今想來依然是血脈賁張的“流感之戰”。

不需要任何“鼓動”、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壓力,讓這些球員選擇帶傷上陣的理由,其實和如今的杜蘭特一樣,他們不希望失敗,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一段更加輝煌的故事。

靠在皮蓬肩頭的喬丹,成功創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個人英雄主義之歌,而如今的杜蘭特,也許頂多是感慨自己的不幸罷了。

不僅僅是NBA賽場,世界體育的範圍內更是不缺少類似的帶傷上陣,重新回味這些運動員留給世界的這些故事時,他們的帶傷上陣,不僅增添了故事性,而且感動了無數人。

是的,這些有關帶傷上陣的故事,曾經被視為是對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詮釋,而且並沒有什麼“陰謀論”。

中國女排五連冠期間,陳招娣等球員帶傷上陣的經歷,曾經感動了無數中國人;被譽為“足球皇帝”的貝肯鮑爾,打上繃帶繼續出戰的表現,至今依然是世界盃賽場上的一段難以被忘懷的壯舉……中國女排曾經的趙蕊蕊帶傷上陣再度受傷的經歷,更是成為中國女排重返巔峰的最悲壯一筆。

因此,如果杜蘭特的帶傷上陣是一場“陰謀”,那麼,這些運動員的帶傷上陣又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如果這種“陰謀論”大有市場、甚至影響到了比賽本身的關注度,那才是一種得不償失。

阿赫瓦里的“名言”

帶傷出戰的杜蘭特、“走回”終點的阿赫瓦里,以及,體育精神

走回終點的阿赫瓦里。

時間回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的男子馬拉松賽場。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馬默·沃爾德以2分20秒26的成績贏得最終的冠軍,而就在賽場幾乎已經“人去樓空”的時候,一個一瘸一拐的身影“走”進了墨西哥城的大學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的,在冠軍已經產生1小時又15分鐘之後,來自坦桑尼亞的阿赫瓦里,終於“走到”終點、結束了自己的比賽。

這是當年已經30歲的阿赫瓦里,第一次踏上奧運會這個頂尖的舞臺,但阿赫瓦里的奧運首秀,卻只能用一出悲劇來形容。原本就對墨西哥城的高海拔感到不適的他,比賽進行過程中又因為不慎與對手相撞倒地後導致膝蓋受傷、肩部脫臼。

但是,這樣的一系列打擊並沒有阻止阿赫瓦里,所以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儘管所有人都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比賽、儘管他的每一步都那麼艱難,但他畢竟堅持到了最後——有據可查的歷史中,阿赫瓦里的馬拉松最好成績是2小時15分05秒,這比他在墨西哥城的成績的確是好了太多。

那屆奧運會的男子馬拉松比賽,一共有75名運動員參賽、57人最終完賽,阿赫瓦里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最後一名。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墨西哥奧運會男子馬拉松的冠軍早已經被人淡忘,但是最後一名的阿赫瓦里,卻被所有人所銘記。

“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之外送到這裡,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阿赫瓦里賽後對於自己為何堅持比賽的說法,不僅成了奧運會歷史上的名言,也幾乎成為所有帶傷上陣的運動員對自己這種選擇的最好解釋。

隨著時代的發展,運動員是不是該帶傷上陣的爭論的確越來越多,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不管時代如何發展進步,最希望贏的永遠是運動員自己,他們之所以選擇帶傷上陣,除了可能來自各方的期待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與他們不確定自己的未來,會不會再有一個距離偉大的比賽、距離勝利、距離冠軍這麼近的機會,如果因為傷病錯過了“這一次”,他們也許此生都只能感到遺憾。

據美國媒體最新報道,杜蘭特已經成功接受了手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只能在養傷中度過。祝杜蘭特好運,同時,也希望一些人的心理能夠光明一些,不要非要抹上一絲暗影、一絲陰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