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記得2010年的夏天發生了什麼嗎?


為了提點我們要艱苦奮鬥的傳統,全國卷出了一份四個看著像黑白無常的貓一邊吃著魚一邊嘲笑另一隻貓“都什麼年代了還抓老鼠”的漫畫;志玲姐姐和木村拓哉共同出演了《月之戀人》,讓韓劇範兒再次席捲了東亞;周杰倫發行了《跨時代》還友情出演了《蘇乞兒》,這片子實在像在模仿《霍元甲》。[注1]


[注1]出於對周杰倫的喜愛,我抱著極大的熱情浪費了自己一個下午的時間。最後得出了周董實在不適合向演藝圈跨界的結論,額........


科比-布萊恩特在一場讓電視解說員失聲驚叫,說這是約翰-斯塔克斯重現的比賽裡救贖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然後讓整個夏天充斥著“非常4+1”的愉快撕逼[注2];勒布朗-詹姆斯穿著一個會引發人密集恐懼症的格子在電視臺裡宣佈了自己要轉會,引發了一輪NBA有史以來對球員最大規模的批判,一夜之間把自己從完美寵兒變成了“綠了全美國的男人”,還順便提高了克村的PM2.5指數。


[注2]約翰-斯塔克斯在1994年搶七裡18投2中,並且不斷出手不不著邊際的選擇。


凱文-杜蘭特就是在這個時候正式進入大家視野的。


凱文-杜蘭特:當祈禱落幕時


NBA需要一個商標式的偶像,現在是,以前也是。邁克爾喬丹在魔術師和伯德紛至離去後接立刻接過了這個旗幟,然後在1993年用一場退役使大衛-斯特恩驚慌失措,於是猴急的把安芬尼-哈達威和格蘭特-希爾像蘿蔔一樣被拔起來安上了喬丹接班人的稱號;1998年Last Dance帶著披頭士解散一樣悲傷席捲了全球,所有人都在籌劃著讓聯盟不要再陷入1994年只能欣賞中鋒們互相撅屁股的無聊循環,於是,那年全明星賽選中了15分3助攻的科比,並在比賽中段子一樣的安排兩個人單挑。


但是,2004年科比的科比用一次醜聞,一次看起來像被激怒的鬥牛犬一樣毫無道理的總決賽毀滅了前五個賽季所做的一切美好鋪墊。鯊魚在出歌曲,禪師寫了《最後一季》[注3],法庭和媒體在把他描繪的十惡不赦,贊助商對他唯恐避之不及,甚至激發了一場“高中生過早的進入NBA對他們人格塑造”是不是有害的大討論。當然了,最後科比用場均35分把大家的視野拉回了籃球,但至少在那會,世界已經放棄了用他來代替喬丹。


[注3]《最後一季》和《喬丹規則》是籃球史上最具影響力,對當紅炸子雞黑的最狠的兩本書。禪師把他的得意弟子描述成了一個自戀、自大、沒頭腦,不可執教且頑冥不靈的混蛋,每十句裡就有一句可以讓他在SHH被永久封禁一個IP。


勒布朗-詹姆斯是下一個替代品。在2004-2006年那會的時候,他表現的就像是科比的反面,他更愛分享球,願意把一個攸關賽季的絕殺傳給古登、休斯或者什麼別的人;他年齡更小,但似乎應對媒體更加老成得體,絕不會說出“大Z也幹了”這種段子般的網絡名言;最重要的,他更年輕,更有潛力,可塑性更強,並且起來沒犯過什麼錯。


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7”的期限不斷迫近[注4],人們又像所有喜新厭舊且沒耐性的惡俗少男少女一樣,開始唾沫星子橫飛的指點勒布朗的脊樑骨。2005傳給休斯時的“無私、全面、相信隊友”在一次次令人厭倦的出局之後變成了“懦弱、維持命中率、不敢偷懶”,一件件相同的事被先後解構出了正反兩面。然後就是著名的“決定一”。


我已經可以想象大衛-斯特恩坐在躺椅上狂扎兩個勒布朗和科比的小人,一邊喃喃自語“都他媽的不給老子省心”。


[注4]喬丹在職業生涯的第七年奪冠了,而勒布朗在職業生涯的第七年輸給了凱爾特人,並且看起來明年也沒有什麼陣容大進的指望,你認為這是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巧合嗎?我認為這是邁克爾喬丹的幽靈又一次作祟,就像哈達威在97年過分追求得分,科比一直在意記錄,勒布朗會認為自己的生涯在此刻被甩開了。


好了,現在讓我帶你們回憶一下2010年夏天在勒布朗做出“決定”時發生的所有故事。他8500W低調留了俄城,溫順的隨著經理參加了新聞發佈會;帶著幾個隊友自己跑到選秀大會上接待了幾個小弟,和伊巴卡快樂的打電動,表現的就像孔夫子一樣儒雅隨和。並且拒絕了《SI》拍攝封面的請求——除非全體隊友都能和他一起出境。


“你看看你看看,這簡直就是勒布朗的反面嘛”。


故事像在《恐怖遊輪》裡的無限循環一樣散發著讓人焦慮和擔憂的惡臭,又是一個“在小小年紀就被推到前臺接班NBA火炬”,然後負擔著奇妙輿論大氣都不敢喘一聲的完美少年偶像,科比接班喬丹,科比出現問題以後勒布朗接班科比,然後勒布朗崩塌之後再像放出精靈球裡的神奇寶貝杜蘭特。這可不是什麼2003年全明星賽上溫暖的“薪火相傳”,而是如果你在替補席上撓了一下屁股,第二天就會有《美國老實人報》跳出來撰文“喬丹/科比/勒布朗(反正是你的前任商標)可不會在球隊落後時用左手挖屁股,他們只會用右手”。


所以這時代的商標或者看起來即將被捧成商標的人都像帶著面具,格蘭特希爾的鋼琴與修長手指被NBA宣傳到引發了羅德曼“我就是不喜歡這種好孩子”的反感;科比在2004年不斷的放飛自我;勒布朗2011年就像是《雞毛秀》簽了為他們提供段子的協議,最後終於養成了關掉社交媒體的習慣;而凱文-杜蘭特.......額,在2017年則乾脆像直接參加了《雞毛秀》。


凱文-杜蘭特:當祈禱落幕時

相對的,凱文-杜蘭特對勒布朗的態度也是我在NBA歷史上見過最奇妙的事情之一。


在2012年夏天的時候兩個剛在總決賽打的血火四濺淚灑賽場的超級小前鋒,轉眼間就在球館裡共同奔跑,訓練單挑,一起在跳板上魚躍進入泳池濺起水花,然後被好事者拍下視頻,然後在INS上轉發百萬。有些人認為這充滿了青春荷爾蒙碰撞的美感,有些人認為這是當代球星關係越來越變得親密,爭鬥只限於場內的明證。


我一度以為當代的巨星都是這樣的,但斯蒂芬庫裡高速崛起並遭到了所有敵對者的嫌棄[注5],勒布朗和庫裡在2015年之後再也回不到2008年夏天NCAA瘋狂三月時的親密,詹姆斯哈登看來也並沒有在一次次出局後去主動找同屆的小夥伴嘮嗑——如果往前追溯,卡里姆不會和張伯倫訓練,魔術師不會在休賽季和伯德表現的穿一條褲子,喬丹不會當以賽亞或者魔術師的捧哏。


[注5]格林說的“庫裡的過快崛起引起了聯盟很多人的反感”,這才像一個真實的NBA。


有些事要結合起來看。


在2012年的時候他眼看著就像要發展成究極的英格利什+格文+三分的結合體,走出一條屬於自己“最強終結武器”的路,把所有的外圍球權和組織任務都交給後衛,然後專注於每次出手拿下至少1.3分。但在2012年之後杜蘭特不可逆的走向了組織前鋒的路,在某些維度上用全面當成了評價自己的唯一新指標。


然後,他在一次爭議極大的決定了裡奔向了剛獲得73勝並且剛擊敗自己的球隊,復刻了2010年勒布朗夏天的所作所為,取代勒布朗成為了“美國最遭人記恨的球員”,然後同樣的像2011年的勒布朗一樣在一次次採訪裡放飛自我,告訴大家“我不是第一個組建超級球隊的人,勒布朗在某種意義上是我們的先驅者”。


勒布朗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組織前鋒,他也做了;勒布朗組建了超級球隊,他也組建了,並且告訴大家這是勒布朗所做過的事;勒布朗簽下了1+1合同,他也簽了1+1合同主宰自己的命運,在聯繫上他們倆某些奇妙的友誼,媒體以及網友在一次次常規賽交手後小題大做或無心或有心的唸叨“好像不差什麼了,但好像還是差一點”。


雖然或許有些冒犯,但你們難道不會認為在某些時段下,凱文杜蘭特對著勒布朗詹姆斯有種亦敵亦友亦師的奇怪執念,讓他看起來在模仿著勒布朗曾經做過的一切,並且堅定的認為自己揹負的一切指責會像2012年勒布朗捧起冠軍獎盃以後被雨水洗刷一空,因為這確實是他口中的“先驅者”所經歷的事情。


於是,在2017年總決賽後杜蘭特對媒體帶著一點激動的講出來他2017年年度又一句很不得體的一句話並且在第二天又因為這句話被ESPN炒上了頭版頭條,從而引發了又一次大規模的網絡聲討逼著他不得不再次出來解釋——“我感覺勒布朗把火炬傳到了我的手裡”。[注6]


就像史蒂夫納什在前天告訴大家的一樣,“KD以為一個冠軍會改變一切,但他發現並沒有,於是杜蘭特在搜尋一切的意義”。


[注6]得虧勒布朗脾氣好且兩人關係不錯。如果換作喬丹剛輸了系列賽賽然後聽到杜蘭特接過了他的火炬,他肯定會讓杜蘭特接一個棒槌。


凱文-杜蘭特:當祈禱落幕時

失敗意味著很多,尤其是對勒布朗那個特殊的夏天而言。


在2011年總決賽上對獨行俠的慘敗和那些尷尬到可以用來發電的回合,不僅僅在球技層面上讓他夏天終於願意去練習自己那不比高中生好看多少純靠天賦碾壓的背身,願意再一次矯正自己的投籃手型從而穩定自己的遠射,還在於兩件事。


——如此的慘敗和持續了一整個夏天的殘酷鞭屍,使那種會讓波什在球員通道的攝像頭前痛哭的大眾仇恨得到了一次徹底的宣洩。而杜蘭特像個反派加入勇士之後真的順理成章贏的毫不費力。


——如此的輿論謾罵和嘲諷讓勒布朗在低谷中走出了自己生涯前八年一直躲進的“完美領袖”之殼。並且不像2011賽季一樣破罐子破摔,而是願意翻看《螞蟻要訓練大象》這樣的童話寓言,並且聽從韋德的鼓勵,開始真正的“做自己”。這是一次關於“祕密”的沉澱。


現在我們來認知一遍杜蘭特的生涯吧,從你被《SI》選作球員封面,從你被視作聯盟的下一個“good boy、good man",從你被視作勒布朗的反面,從你在2013年到2016年因為拉塞爾的膝蓋、伊巴卡的傷痛、自己的腳踝還有克萊奇蹟般的11個三分一年一年的出局,再加上庫裡哈登下一代人的急速崛起和聚光燈的分離。你會感受到那種曾經架在喬丹、科比還有勒布朗脖子上宣判的斬首刀,你會感受到世界無聲的“該你統治了”但不斷失敗的嘆息聲。


然後是“一個冠軍肯定可以改變一切,對吧”。他成功的拿下了16-1的總冠軍,成功的在總決賽用七成左右的真實命中率場均35分,成功的在G3第四節在他一直抱有執念的男人身上射入了殺死系列賽的追身三分,然後在世界的中心覺得“一個冠軍可以改變一切”。然後說出那句不假思索的“勒布朗把火炬傳給了我”然後再被輿論逼著道歉“我的意思並不是我取代了他”。


你會和杜蘭特一樣尋找一切的意義,並困惑於這一切發生的原因嗎?


好了,當杜蘭特會翻看網友的留言已經成為了事實,當杜蘭特在中場休息的更衣室都有可能點開推特併發出“傻逼網友這都能黑”已經成了公開的祕密。那麼,這樣有意思的一個人在看到八國語言版本的“格林公式”,在看到鋪天蓋地的關於FMVP的討論和奇妙的氛圍,杜蘭特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嗎?


邁克爾喬丹在三連冠之後找不到挑戰的目標退役了,鯊魚因為鄧肯比自己先奪冠受到了刺激,在00年和跑步機談了一夏天戀愛之後立刻再次變肥,體育運動裡,不以慾望為驅動的統治無法長久,這就是我這麼多年看NBA所深刻學到的一件事。


凱文-杜蘭特:當祈禱落幕時

“唉”。

在2019年多倫多奪冠之後,我身邊一位極度讚賞杜蘭特實力的朋友嘆了口氣,並且告訴我他對杜蘭特實力的判斷產生了動搖,因為“倫納德做到了”。他很快從這種複雜的情緒裡走了出來,但我明白他那一刻的意思。

作為後合併時代最強的六位得分手之一,最為歷史最強的十五個球員之一,作為2010年夏天《SI》封面上冉冉升起的那個人,我們對他有著太多的期待和關於“你本來能做到的事”清單。

我不會像衛道士一樣嘰嘰喳喳的抱怨杜蘭特毀掉了聯盟,也不會質疑他自己做出的認為有利於自己生涯的決定,但我確實很想知道如果沒有2015年的那次傷病並且他並沒有在一年後的夏天選擇加盟勇士,他的球技和故事會發展到什麼樣子。而現在他跟腱受傷,從這份傷病裡恢復出來並還能在聯盟出戰超過200場的,似乎不超過25%(或許是50%)。

當然了,他的名字畢竟是杜蘭特。

紐約並非一個有私人空間的地方,並且以沒耐心和刻薄著稱。像他這樣敏感的球員又是在大傷後選擇加入布魯克林籃網,我也不曉得他還有沒有機會和餘裕找到納什口中的“意義”。

或許還有機會改變這一切,或許在三年前的夏天就已經失去了機會,我衷心希望當祈禱落幕時,歷史上最具備天賦的幾位球員中的一個,不會把自己留在一聲短促且遺憾的

“唉”中。

凱文-杜蘭特:當祈禱落幕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