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預見引領科技創新

軍事裝備 美國 丘吉爾 美劇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4-10

軍事領域的較量是大國博弈的重要領域。有人說,“美劇”“美元”和“美軍”是美國維護其全球利益的三大支柱。“美劇”傳播價值,“美元”收割利益,“美軍”捍衛美元。可見,軍事優勢是美國維繫超級大國地位的一個關鍵。

當然,一個國家真正的軍事優勢是深藏於冰山之下的那些“看不見的部分”。對美軍而言,這些“看不見的部分”之中就包含有持續的科技預見。無論是第三次“抵消戰略”蘊含的技術預警邏輯,還是DARPA近60年來堅持的預研機制,亦或是ONA提供的科技智庫評估,“科技制勝”始終是美軍謀求軍事優勢的支點,這不僅是美軍提升戰鬥力的一種“方法論”,更是美軍籌劃部隊長期建設的一種“價值觀”。

俄羅斯軍事學者K·A·季米利亞澤夫曾說:“力量和預見能力是神靈和先知賜予人類的禮物”,但科技預見並非易事。一方面,由於技術手段的侷限性,科技預見有時並不能引發實質性改變。另一方面,由於預見行為與環境匹配的複雜性,科技預見還有可能對軍備發展前景作出錯誤判斷。例如,在一戰前夕,溫斯頓·丘吉爾曾評論坦克是“瘋子的發明”。法國福煦元帥這樣評價飛機——“飛機可能是很好的運動器材,但不適合軍隊,它在戰爭中派不上用場。”在評價19世紀至20世紀之交的軍事科技發展前景時,德國軍事家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甚至指出:“所有能想到的都已經做到了。”

多年來,美軍摸索構建起了一整套科技預見的思想、方法和原則,如美國國防情報局與國家研究委員會發布的《在全球技術進步時代避免技術突襲》報告,就確立了3條技術評估的基本原則:一是與美國國防部頂層戰略的基本方向保持一致,以確保所選技術方向與美軍未來作戰能力密切相關;二是保持對“焦點”技術的充分關注,使評估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能滿足軍方長時段的需求,真正客觀反映軍事科技的前沿動態。

在軍事領域的競爭中,引領科技未來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囿於昨天的思維設計明天的戰爭,只盯著當前任務適應需求,而是要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用前瞻眼光密切關注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態勢,通過設計戰爭創造需求,真正牽引和驅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創新。要以超常的思維、敏銳的眼光,在技術發展戰略判斷上下功夫,切實增強技術鑑別力、敏銳度,防止技術欺騙不盲目跟隨,以先知先覺的“頭腦”,自發自覺的行動,洞悉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動向,圍繞支撐武器裝備和重大技術突破,推進改變未來戰爭“遊戲規則”的技術研究。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