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經濟:中國獨有的“新經濟”

軍事裝備 美國 經濟 日本 鳳凰衛視 2017-03-29

美國總統特朗普預定3月中旬首度提出預算案,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將要求增加540億美元國防支出,同時大幅削減其他部門預算,尤其是國務院和環保署。與奧巴馬五年刪5000億、每年刪500億軍費不同,特朗普完全反其道而行,應該是與他的強軍強國核心理念有關。

對於此一信息,各方評論焦點有二:(一)可不可行?(二)國際尤其是中國有何迴應?關於前者,目前共和、民主兩黨人士均有不少表達反對意見,除有違共和黨一貫之“小政府”路線外,主要擔心的還是財政狀況。

軍備經濟:中國獨有的“新經濟”

一般認為特朗普的籌款之道不外有三:

(1)刪。刪他認為不重要的部門支出;

(2)削。削美國的一眾盟國及北約,要求他們增加安全支出,減少美國負擔;

(3)發。發國債。

這些,在現實上都有難度,不僅有國會議員的反對,盟國的抗拒,政府相關部門的抵制,連退役軍官都不贊成(120名退役軍官聯署致函國會領袖,指“國家危機不能單憑軍事手段解決”),更關鍵的是,就長期而言,這會讓美國進一步深陷一個由“美元、美債、美軍”構成的弔詭邏輯而更難自拔,這個邏輯循環一旦斷裂,美國就將立即面對帝國的崩盤危機。這部分在此就不深論了。

我有興趣要談的第二個關注焦點,即美國此一政策變化可能引發的國際特別是中國的反應。刻值每年一度的兩會到來,各方無不關注中國國防預算的增長率,有輿論呼籲中國軍費增幅應重回兩位數,主要論點是中國近年軍費增長雖快,但起點太低,至今中國國防預算佔GDP比例僅1.5%左右,不僅遠低於美國的3.5%,也低於美國要求北約國家應達到的2%的標準,因此主張此一比例至少應逐漸向2%靠攏。當然,也一定有不同的意見,認為中國必須剋制軍費的增長,避免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從而重蹈當年前蘇聯的覆轍。

軍備經濟:中國獨有的“新經濟”

這個問題或爭論究竟該怎麼看,如何分析與評論,我認為可以有三個角度,恰恰分別是從蘇、美、中三國各自的角度:

(一)首先談前蘇聯。前蘇聯之敗,最後崩解,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一條是沒有像中國改革開放一樣,先抓農業,先解決老百姓最基本的吃飯問題。換言之,軍備競賽最多是原因之一,而且就算是這一條,前蘇聯也有其自身在發展軍備產業的若干不利條件,評見下文。

(二)次論美國。美國軍備產業之壯大,世所共見。美國一國軍費開支佔全球軍費開支之比重高達36%,幾乎佔了前十大軍費開支國其餘9國之總和,為何與前蘇聯不同,未見發展軍備之弊,反見其利?這就要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一國是否適合發展軍備產業的條件了。

軍備經濟:中國獨有的“新經濟”

軍備產業發展首先需要的是:

(1)供給面的條件,即強大的製造業的基礎,包括裝備製造業、精密製造業、高科技產業等幾乎全覆蓋的產業鏈。這個條件美國有,中國、日本、前蘇聯(目前的俄羅斯就不全了)也有,部分歐洲大國如德、法、英、意只能說勉強可以,但印度雖稱大國,這個條件卻沒有。

(2)還是供給面的條件,指的是研發與科技實力。無疑還是以美國最優,其他一眾大國緊跟在後,唯水平互有參差,潛力也互見高下。總的來講,中國水平不俗,潛力更是相對雄厚。

(3)很重要,是需求面的條件,也即是指市場規模。市場規模有限,就享受不到規模經濟,成本就下不來,發展不易。日本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製造業基礎佳,技術條件好,但市場規模有限,內需不大,出口又受限,這即是日本為何一再要求美國允許放寬日本武器出口限制的背景。印度內需規模雖大,但供給面的製造業基礎差,故不行。

(4)軍備產業的規模要求很高,有時連美國這樣的內需規模都難稱足夠,還得靠外銷,美國的軍火外銷全球第一,其次是俄羅斯,就一些特定的武器如飛機、艦艇、坦克之類,若干歐洲國家如德、法、英等亦不例外。所以綜合來講,美國發展軍備產業的條件最為完善,軍備產業(軍工複合體)因此不但不是美國的拖累,反而對經濟作出重大貢獻,不只是創造就業,創造GDP,而且還通過技術擴散提高几乎所有產業的競爭力。

(三)最後再談中國。前述四個條件,中國基本全都具備:即強大的製造業基礎,雄厚的研發及科技實力,巨大的內需市場,及剛起步卻前景良好的出口外銷。中國原本最弱的軍民融合發展體制最近也有了突破,因此,軍備產業極有條件成為中國的新主力產業及新經濟。

所有圖片來源自網站,特此鳴謝各原創者!

鳳凰衛視中文臺

【首播】週四晚上7:20-7:50

【回放】週五早上6:25-6:55

【回放】週五早上11:30-12:00

編輯:黃春燕 倪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