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大地銀裝素裹,天氣寒冷異常,一支巡邏隊帶回的3名德軍俘虜給駐守在盧德維勒的美軍第106(機械化)騎兵大隊帶來了令人吃驚的消息:德軍的大規模進攻即將打響!時間為1944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地點為德國西南部的阿爾薩斯地區,第106大隊將要面對的就是德軍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次攻勢:“北風行動”。

前線危機四伏

1944年12月,二戰的歐洲西線戰場風雲突變,德軍於月中在比利時的阿登森林發動大規模反擊,遭受打擊的美軍在經歷了最初的困頓後逐步恢復,由喬治·巴頓將軍指揮的第3集團軍更是上演了一場反攻,以其行動的大膽和快速同時震驚了敵人和友軍。為了實現他的目標,巴頓不惜把他3個軍中的2個投向北面去打擊敵人,這樣一來,僅剩的第20軍就無法獨自保障整個集團軍防區的安全了。

為了給巴頓“補位”,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不得不採取特別手段,他在12月18日命令位置在巴頓集團軍南面的第6集團軍群取消原定的所有攻擊計劃,就地轉入防禦姿態,“艾克”還命令這個集團軍群的指揮官雅各布·德弗斯中將盡量延伸他的北翼,以部分接管第3集團軍的防區。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盧德維勒阻擊戰

由美軍和法軍各一個集團軍組成的第6集團軍群本就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這支部隊的背後是崎嶇的孚日山脈,而正面則是一系列強大的防禦工事體系,盟軍稱它為西牆,德國人則稱之為齊格菲防線。美軍陣地上最關鍵但也是最薄弱的部位就是薩沃內山口,一旦這裡被突破,在阿爾薩斯平原上成千上萬的盟軍士兵很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12月26日,艾森豪威爾在他設在巴黎的總部召開了一次戰情會議,注意到薩沃內地區危險的最高指揮官表達了讓第6集團軍群部分後撤的願望,在他看來,部隊撤離孚日山脈將會縮短防線的距離,而且還可以省出1個軍作為預備隊。

到場的德弗斯中將雖然一直擔心他那“過度拉伸的戰線”,但卻不願放棄在阿爾薩斯地區來之不易的收穫。他的主要下屬,指揮著美軍第7集團軍的亞歷山大·M·派奇中將同樣認為,放棄辛苦得來的陣地是無法令人接受的主張。最終,兩人決定暫時“無視”艾森豪威爾收縮防線的命令。

這一決定意味著派奇的部隊將繼續承受側翼暴露的巨大風險,尤其是位置最靠北的韋德·海斯利普少將的第15軍。在那裡,薩爾河谷為德軍可能指向薩沃內山口的反擊提供了理想的前進道路,而更讓海斯利普憂心的是,他剛剛接到的命令還要求第15軍必須進一步保障原陣地以北40千米的一段戰線,那裡原本是由巴頓的第3集團軍負責的。

當然,那裡看起來暫時還是一片安靜的區域,但問題在於第15軍沒有足夠的力量來保護它。海斯利普已經儘可能地拉長了他的步兵師的防區,但他的左翼現在仍有12千米的空檔。面對這種困境的惟一選擇,就是投入一支具備高度機動性的部隊,其控制的一系列前哨在敵軍發動進攻時可以實施有效的阻滯作戰,在陣地上爭取時間,直到增援部隊到達。

幸運的是,海斯利普手裡正有這樣的部隊,那就是第106(機械化)騎兵大隊。

騎兵大隊上前

自1944年7月以來,第106騎兵大隊就一直在法國活躍著,先是配屬第3集團軍,接著加入第7集團軍。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個機械化騎兵大隊一直是在進攻戰中充當先鋒,防禦戰對他們來說還是新鮮的嘗試。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1945春天,美軍挺進萊茵蘭地區

作為原本屬於國民警衛隊的單位,總部設在伊利諾伊州的第106騎兵大隊於1940年編成,原本是以騎馬為主,後來根據美國陸軍快速機動作戰的定位要求而裝備了各式機械化車輛。1943年,一戰中的職業軍官維納德·威爾遜上校接管了第106騎兵大隊,他非常重視模擬實戰狀態的訓練,就此把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一個層次。

諾曼底登陸前夕,這支騎兵大隊進駐英格蘭,其時下轄第106和第121(機械化)騎兵偵察中隊。騎兵偵察中隊強調快速、靈活、全副武裝,適合執行各種戰場任務,比如從遠距離偵察到追擊敵人,從保障交通線安全到後方警戒等。每個中隊編有A、B、C等3個偵察小隊(相當於連),一個編制145人的偵察小隊由3個排組成,每個排的重型裝備包括3輛M3裝甲車和6輛配有機槍的吉普車,以及運送彈藥的車輛。

除此之外,每個中隊還各有一個提供火力支援的E小隊,以及一個裝備輕型坦克的F小隊。E小隊由116人和6門自行火炮組成,其使用的M8自行榴彈炮能夠直瞄射擊和間瞄射擊,戰術使用非常靈活。F小隊由94人和17輛M5A1斯圖爾特式輕型坦克組成,另外還編有1個技術保障分隊。

除了上述固定編制,騎兵大隊部還擁有一些附屬單位。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坦克、坦克殲擊車、野戰炮兵和工兵等單位會視情況臨時配屬進來,並在完成任務後脫離騎兵大隊。

在諾曼底登陸後的行動中,第106騎兵大隊參與了對德軍的追擊,這些機械化騎兵通常每天行進70~80千米,成為第15軍名副其實的先頭部隊。這個軍的作戰日誌對此評價道:“在1944年夏季和初秋,騎兵的機動性、火力和偵察能力都具有決定性作用。”

10月,為了清除德軍在呂內堡附近的據點,第106騎兵大隊投入了歷時7周的徒步戰鬥。威爾遜上校的部下以極高的代價學到了步兵作戰的技巧,儘管就算是滿編的騎兵排也不到步兵同類編制兵力的3/4,但是手握M1卡賓槍和湯普森衝鋒槍的騎兵們卻表現得非常出色。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堅守在雪原陣地上的美軍士兵

到了1944年12月,在第15軍最困難的時候,第106騎兵大隊便奉命守衛這個軍最左翼的防區。12月23日,在經過95千米的夜間公路行軍之後,這個騎兵大隊進入了原歸第3集團軍管轄的地界,也就是德國西南部阿爾薩斯地區的盧德韋勒。

在綿延12千米的防禦正面上,山地連綿起伏,俯瞰著薩爾河和羅塞爾河。狀況不錯的道路將格羅斯羅塞倫、紹夫豪森和韋伯倫這樣的小村莊和盧德韋勒連接起來,後者的附近是283高地。從這個高地上,美國士兵可以觀察到西牆上敵人的防禦工事。在這一線佈防的部隊背靠羅塞爾河,而其上只有一座橋樑可供撤退時通行。

威爾遜上校全部可用的兵力僅約千餘人,他知道他的部隊太弱,無法保住一條連續的防禦工事,於是在前線的關鍵地段建立了多處防禦據點,得到坦克加強的騎兵據守其中,作為預備隊的騎兵小隊和自行火炮將根據需要隨時提供支援。

騎兵大隊的戰線拉伸得很危險,僅僅1000名士兵守在一條12千米的前哨線上,這通常是一個步兵師的防禦正面。而具體到位置最靠前的幾處防禦據點,每一處都只有幾十人,如果敵人大舉來犯,擋住他們似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威爾遜上校得到了一些臨時單位的加強,包括第493裝甲野戰炮兵營(105毫米自行火炮)和第242野戰炮兵營(105毫米牽引式火炮),以及裝備36門105毫米迫擊炮的第2化學迫擊炮營和裝備6門76毫米牽引式反坦克炮的第824坦克殲擊營A連。

“北風”驟至

第106騎兵大隊及其附屬單位的士兵在1944年的最後一天中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同時試圖在他們的散兵坑裡讓自己儘量暖和一些。在整條前線上,已經可以觀察到德軍活動顯著增加的跡象。在這天的早些時候,德軍的炮擊摧毀了屬於第824坦克殲擊營的1門反坦克炮。兩名炮手在打擊下喪生。

傍晚時分,帶領一支騎兵巡邏隊的威廉.羅切斯特少尉帶回了寶貴的情報,3名被俘的德國工兵透露說德軍計劃在午夜發動突然襲擊。威爾遜上校把這個消息報告了第15軍,同時下令他的騎兵部隊為夜間作戰做好一切必要的準備。暫時,前哨線上還沒有風吹草動,但這只是戰鬥前的寧靜。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在1945年冬天被美軍俘虜的德國士兵

事實上,德國軍隊已經準備發起它在西線的最後一次重大攻勢,代號為“北風行動”。希特勒看到了巴頓集團軍投入阿登地區後留出的漏洞,打算抓住這一機會。“北風行動”被設計為一連串持續攻勢,裝甲部隊的初期行動就將指向美軍第7集團軍。德軍的前線指揮官計劃在美軍防線上打出一個缺口,為後續部隊開闢一條大道,從而包圍消滅海斯利普的第15軍。

“北風行動”定於1944年12月31日午夜開始。為防美軍增援部隊向德軍的主要攻擊方向調動,德軍將在多個地段同時動手,其中對於第106騎兵大隊防區的打擊任務,就交給了由沃爾夫-岡瑟.特里倫貝格中將指揮的第347步兵師,其首要任務就是在12月31日到1月1日夜間從美國人手中奪取283高地等要點。

特里倫貝格是參加過波蘭、法國和東線諸役的老將,不過他的部隊實力有限。第347師急需補充步槍、機槍、迫擊炮,其師屬炮兵實力只有1個150毫米牽引榴彈炮營和3個105毫米野戰炮營。

這個步兵師只有第860團和第861團兩個步兵團,每個團只編有2個營,營的人數只有編制數的一半左右,加在一起可用的一線兵力約不足4000人。特里倫貝格將主要依靠第347營執行最艱難的任務,這個300人的偵察部隊由全師素質最好、武器最精良的步兵組成,其主要目標便是283高地。

不經過任何炮火準備,德軍便突然動手。北翼的第861步兵團指向283高地,打頭的是第347營,另一個步兵營負責保護其沿薩爾河展開的右翼。在南面的第860步兵團的兩個營分別攻擊306高地和羅塞爾河上的橋樑。

12月31日23時30分,進攻的德軍與美國人發生了第一次接觸。

守在283高地上的,是第106騎兵偵察中隊的B小隊,一個名叫帕夫頓的騎兵看到,“這是一個明亮的月夜,幾乎如同白晝一般。當德國人出現在天際線上時,我們便像割草一樣放倒他們。”小隊的日誌記載道:“敵人開始從四面八方開火。我們的坦克和前哨立即還擊。儘管受阻,德國人仍然繼續前進。看起來他們像是喝醉了。”

德軍第347營很快就包圍了B小隊的據點。“德國人在我們四周出現,彷彿在襲擊發生之前就已經潛入我們後方一樣。”又抵抗了一陣,B小隊不得不撤退,他們登上輕型坦克,退往盧德維勒方向。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在冰雪中開進的美軍車隊

在北面的另一處據點上,第106中隊C小隊的士兵陷入了猛烈的機槍掃射。正如他們在283高地所做的那樣,德國步兵有效地滲透了C小隊的防線,他們的反坦克分隊用鐵拳火箭筒摧毀了2輛美國輕型坦克。在約翰·布雷迪上尉的指揮下,C小隊奮戰了30分鐘,然後向設於紹夫豪森的備用陣地退卻。

“有種就過來吧!”

南邊的局面同樣危險。在那裡,第121騎兵偵察中隊在羅塞爾河以東佔據一系列據點,而把守在306高地上的,是軍士長本傑明·希爾和他帶領的3名騎兵。“正好在23時30分,火力全開。”希爾寫道。

衝上來的德國人被希爾設置的鐵絲網所阻,他們開始用英語高喊,要求希爾和他的人放棄抵抗。“你們才應該投降才對,”希爾答道,“有種就過來吧!”

打了一陣,德國步兵越來越多,306高地的通訊被切斷,騎兵手裡的彈藥也越來越少,希爾意識到是時候離開了。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橫跨在羅塞爾河上的惟一橋樑已經被切斷了。看到退卻的捷徑被封堵後,希爾在小村羅塞勒外圍打了一場新的阻擊戰,德國步兵搞不清楚希爾小隊的藏身之處究竟有多少兵力,因此猶豫不決。

躲在穀倉旁的希爾用一把M1步槍奮力開火,然後尋機掩護他的人撤退,他在短時間內就射殺了7名敵人。之後,這個孤單的騎兵小隊找到了一處淺水區,成功地趟河而過加入了河對岸的友軍部隊。希爾把他的人全都帶出了危險地帶,儘管飽受磨難的騎兵們都已經被凍得瑟瑟發抖。

在得知希爾的表現後,威爾遜上校把他的防守稱為“阻止德國人實現其側翼目標的決定性舉動”。不幸的是,當希爾於1945年4月8日戰鬥在德國的斯特恩貝格附近時,被一名德軍狙擊手開槍射殺。

第121中隊的其他成員也且戰且退,一面遲滯德軍的行動,一面向羅塞爾河岸退卻。在岸邊,一個輕型坦克小隊的坦克手拒絕放棄他們的“斯圖爾特”,他們繼續開火,直到一隊工兵趕來架起了浮橋,浮橋的載重恰好可以讓17噸的“斯圖爾特”在上面開過。

在一線的騎兵最需要本方火力支援的時候,配屬到第106騎兵大隊的那幾個炮兵單位卻無從發揮作用,敵情不明導致了美軍後方地區混亂,結果在夜間戰鬥的大部分時間裡,那幾個榴彈炮營和迫擊炮營都處在不停的移動中。

不過,等到新年的晨光出現時,第106騎兵大隊戰區內所有的迫擊炮和105毫米榴彈炮就都投入了行動。這些炮營不斷開火,再加上騎兵大隊的自行火炮的努力,德軍的進展節奏被大大拖慢了,炮兵們成功地為騎兵們爭取到了佔據新戰鬥位置的寶貴時間。

這樣一來,在1945年新年第1天的上午,在雙方的炮兵展開猛烈決鬥之際,原本應該向美軍側後挺進的德國步兵卻只能在原地鞏固他們在晚上贏得的幾處高地。德軍中那些曾經經歷過多場殘酷戰鬥的老兵開始警告他們的年輕同伴,“美國人的反擊很快就會來的。”

他們是對的。

至高的評價

1月1日下午的晚些時候,第121中隊C小隊率先向德國人佔據的283高地發起了反擊,戰鬥非常激烈。威爾遜上校知道他需要投入更多兵力,不過他能用的仍然只有自己的那些人。在他的召喚下,第106中隊A小隊在1月2日午後加入了反擊,當騎兵們在一隊輕型坦克的掩護下逼近283高地時,榴彈炮營正在向那裡施以火力。

盧德維勒阻擊戰:“北風”勁吹處

戰鬥在嚴冬時節的坦克殲擊車和士兵

在高地附近的一片樹林中,A小隊受到了敵人的阻擊,隨後雙方展開了炮戰,騎兵們暫時在散佈著的樹木後面尋找掩護。在炮戰的強度減弱後,軍官們就讓他們的士兵再次起身向前,輕型坦克邊開炮邊前進,然而德國人的火力依舊很猛。經過多次拉鋸,美國騎兵被釘在距離他們目標僅僅30米遠的地方。多輛美國坦克被德軍反坦克炮擊中,A小隊的進攻只得告一段落。

第106騎兵大隊最後一次將敵人趕出283高地的嘗試在1月3日13時打響,衝在最前面的是第121中隊B小隊。在奪取了一處交叉路口後,羅伯特·J·摩爾中尉和他的騎兵小隊陷入了敵人的炮擊,摩爾後來寫道,“當我決定儘快離開這個陷阱時,一陣猛烈的炮火劈頭蓋臉地打將下來,炮火似乎在追隨著我們,我們所經過的每一處地方都有炮彈落下。”

從這次炮擊脫險後,摩爾對德軍炮兵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記得德國人的火力追著我們打,他們做得很好,那一定都是些訓練有素的炮手。”不過,摩爾的騎兵小隊福星高照,儘管受到大約480發炮彈的攻擊,卻只有一名騎兵負了輕傷,倒是有一片彈片擊破了摩爾自諾曼底以來一直隨身攜帶的酒精爐,令他懊惱不已。

到了1月4日,局勢已經很清楚,第106騎兵大隊在盧德韋勒站穩了腳跟,德國人的攻擊遠遠落後於計劃的要求,而他們似乎也滿足於現狀,無力發動後續攻擊了。美國騎兵在盧德韋勒的阻擊戰是整個“北風行動”的集中寫照,連日來,布拉斯科維茨將軍的部隊對第15軍主要防線的攻擊同樣頓挫,他不得不叫停了攻勢,這意味著希特勒在西線的最後一次攻勢已經徹底失敗了。

威爾遜上校確實可以為他的部下感到自豪,美國騎兵成功抗擊了兵力至少3倍於己的敵軍,並且在夜間交戰中從容後退,不僅保持秩序不亂,而且為下一步戰鬥積蓄了力量。第106騎兵大隊令德軍的“北風行動”從一開始就受到了挫折,堪稱一次教科書般的阻滯作戰。而在連續幾天的戰鬥中,這支騎兵部隊僅有10人陣亡,33人負傷,另有48人在行動中失蹤。

在1945年1月剩下的時間裡,第106騎兵大隊繼續保持盧德韋勒前線的穩定,多次擊退了德軍的小規模進犯。到了2月9日,這支部隊自1944年7月以來第一次得到了休整的機會,兄弟單位第101騎兵大隊進駐盧德韋勒,並終於在3月13日奪回了283高地。

僅僅兩天後,配備了M24霞飛輕型坦克的第106騎兵大隊迴歸第15軍序列,隨大隊進擊德國的萊茵蘭地區。到二戰結束時,這支騎兵部隊的位置是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也就是說,自從10個月前在諾曼底登陸以來,他們已經在歐洲戰場上跨越了2700千米之遙。對於這支部隊,第15軍軍長海斯利普將軍送上了至高的評價:“第106騎兵團在第15軍的價值,相當於一個師。”

版權聲明:本文刊於《軍事文摘》雜誌。作者:鴻 漸。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