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能湊齊布萊恩·科蘭斯頓、勞倫斯·菲什伯恩和史蒂夫·卡瑞爾,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奇蹟”,要知道,這三位隨便拉出一個,都能撐起一部大片。再加上,善於“把故事說出來”的導演兼編劇林克萊特,充滿正能量的“落葉歸根”式故事,這麼多精彩要素構成的一部憋悶而無趣反戰公路片,要比那些槍林彈雨的戰爭片,更能深入骨髓。

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其實,得著對林克萊特挺不待見的,畢竟,粗人如得著還是太淺薄,不喜歡那種“口述故事”式的敘述方式,受不了那麼深情款款、娓娓道來的絮絮叨叨,並腦筋飛快的理解每一段話、每一個故事的內涵與深意。看他的作品就像喝茶,需要調動出五官、細細的品味,才能咂摸出特別的味道。

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然而,得著還是堅持看完了這部片子,戰爭是激情、殘酷的,更是每個參戰者永不磨滅的心靈創傷。畢竟,經歷過戰爭的人,經歷過的那些無以言狀的不堪往事,只能對同樣經歷過的戰友加兄弟,才能講得明白。當初的青春年畫逐漸老去,一切激情與榮譽感被時間沉甸,唯一剩下的,就是禁錮在痛苦的回憶之中。

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是誰背叛的這群沉浸在痛苦中的老兵們?是對“為誰而戰”耿耿於懷的老兵自己,還是以國家的名義發動戰爭的政客,是對自己拋灑熱血、兒子魂歸故里的痛苦,亦或是經歷戰爭後依然看不到希望的“被皿主國家”。或許,《最後的旗幟》中,兩個小時的娓娓道來,就是想說明一件事:戰爭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贏家,所有人都是滿足少數人慾望的犧牲品。

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最後,得著想說一說心目中的史蒂夫·卡瑞爾。一直覺得憑藉誇張的嗓音和奇異的表情,他天生就是吃喜劇片的天才。離開《辦公室》之後,《性別之戰》和《大空頭》,更堅定了得著對他的“喜劇天才”判斷。只不過後來的《狐狸獵手》,讓得著開始對他刮目相看,而這次《最後的旗幟》中的表演,溫暖細膩中時時處處滲透出的那種喪子之痛和對這個世界的不甘無奈。優秀的演員可以走進人心裡,這是得著對史蒂夫的新認識。

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如果,你和得著一樣,覺得《最後的旗幟》看得太憋悶,這並不是你的錯,但如果你能放下身心,耐得住三個老傢伙不厭其煩的絮絮叨叨,那麼,你一定能認識到太多不一樣的人和事。

電影說 最後的旗幟:三個老家的絮絮叨叨,勝過太多的槍林彈雨

得著說 | 拿興趣說事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