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第二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乾隆要選擇一位學識淵博之人來擔任總纂官,挑來選去,最後經劉統勳推薦,讓紀昀來擔此重任,紀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乾隆朝的大人物,但在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之前,紀昀還不是朝廷大員,最高才是是四品官(翰林院侍學士)。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第二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乾隆要選擇一位學識淵博之人來擔任總纂官,挑來選去,最後經劉統勳推薦,讓紀昀來擔此重任,紀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乾隆朝的大人物,但在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之前,紀昀還不是朝廷大員,最高才是是四品官(翰林院侍學士)。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雖然飽學,但頗為自負。他的親家盧見曾在擔任鹽政期間涉嫌貪汙,紀曉嵐用信封寄了一包鹽和一包茶,暗示朝廷將“嚴查”此案,最終紀曉嵐被認為“通風報信”,被貶到新疆充軍。直到3年後,由劉統勳求情,乾隆才將紀曉嵐召回京師,隨後擔任總纂官。靠著編書的政績,紀曉嵐歷任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成為乾隆年間繼張廷玉、劉統勳、于敏中、王傑等人之後的著名漢臣。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第二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乾隆要選擇一位學識淵博之人來擔任總纂官,挑來選去,最後經劉統勳推薦,讓紀昀來擔此重任,紀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乾隆朝的大人物,但在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之前,紀昀還不是朝廷大員,最高才是是四品官(翰林院侍學士)。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雖然飽學,但頗為自負。他的親家盧見曾在擔任鹽政期間涉嫌貪汙,紀曉嵐用信封寄了一包鹽和一包茶,暗示朝廷將“嚴查”此案,最終紀曉嵐被認為“通風報信”,被貶到新疆充軍。直到3年後,由劉統勳求情,乾隆才將紀曉嵐召回京師,隨後擔任總纂官。靠著編書的政績,紀曉嵐歷任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成為乾隆年間繼張廷玉、劉統勳、于敏中、王傑等人之後的著名漢臣。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乾隆之所以會選擇紀曉嵐,是因為劉統勳多次向乾隆推薦。在劉統勳向乾隆推薦紀曉嵐的過程中,劉統勳曾講了一個紀曉嵐小時候對對聯的故事。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第二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乾隆要選擇一位學識淵博之人來擔任總纂官,挑來選去,最後經劉統勳推薦,讓紀昀來擔此重任,紀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乾隆朝的大人物,但在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之前,紀昀還不是朝廷大員,最高才是是四品官(翰林院侍學士)。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雖然飽學,但頗為自負。他的親家盧見曾在擔任鹽政期間涉嫌貪汙,紀曉嵐用信封寄了一包鹽和一包茶,暗示朝廷將“嚴查”此案,最終紀曉嵐被認為“通風報信”,被貶到新疆充軍。直到3年後,由劉統勳求情,乾隆才將紀曉嵐召回京師,隨後擔任總纂官。靠著編書的政績,紀曉嵐歷任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成為乾隆年間繼張廷玉、劉統勳、于敏中、王傑等人之後的著名漢臣。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乾隆之所以會選擇紀曉嵐,是因為劉統勳多次向乾隆推薦。在劉統勳向乾隆推薦紀曉嵐的過程中,劉統勳曾講了一個紀曉嵐小時候對對聯的故事。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曾祖父曾在太學任職,紀曉嵐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清朝官員。所以,紀曉嵐從小接受了很好的儒學教育。紀曉嵐7歲那年,和七八個小孩子在街上玩球,正好有一位知府的轎子從旁邊路過,孩子們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知府的轎子裡。眾孩童都畏懼對方是官老爺,不敢去要球。只有紀曉嵐不怕,他追了過去,向知府索要。知府看他雖然是個孩子,但卻一副儒學門生打扮,便隨口出了個對聯,承諾若紀曉嵐能答上來,便把球還給紀曉嵐。知府的上聯僅僅有8個字:

“童子七八人,惟汝狡。”

紀曉嵐思考片刻,對曰:

“太守二千石,獨公……”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第二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乾隆要選擇一位學識淵博之人來擔任總纂官,挑來選去,最後經劉統勳推薦,讓紀昀來擔此重任,紀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乾隆朝的大人物,但在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之前,紀昀還不是朝廷大員,最高才是是四品官(翰林院侍學士)。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雖然飽學,但頗為自負。他的親家盧見曾在擔任鹽政期間涉嫌貪汙,紀曉嵐用信封寄了一包鹽和一包茶,暗示朝廷將“嚴查”此案,最終紀曉嵐被認為“通風報信”,被貶到新疆充軍。直到3年後,由劉統勳求情,乾隆才將紀曉嵐召回京師,隨後擔任總纂官。靠著編書的政績,紀曉嵐歷任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成為乾隆年間繼張廷玉、劉統勳、于敏中、王傑等人之後的著名漢臣。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乾隆之所以會選擇紀曉嵐,是因為劉統勳多次向乾隆推薦。在劉統勳向乾隆推薦紀曉嵐的過程中,劉統勳曾講了一個紀曉嵐小時候對對聯的故事。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曾祖父曾在太學任職,紀曉嵐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清朝官員。所以,紀曉嵐從小接受了很好的儒學教育。紀曉嵐7歲那年,和七八個小孩子在街上玩球,正好有一位知府的轎子從旁邊路過,孩子們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知府的轎子裡。眾孩童都畏懼對方是官老爺,不敢去要球。只有紀曉嵐不怕,他追了過去,向知府索要。知府看他雖然是個孩子,但卻一副儒學門生打扮,便隨口出了個對聯,承諾若紀曉嵐能答上來,便把球還給紀曉嵐。知府的上聯僅僅有8個字:

“童子七八人,惟汝狡。”

紀曉嵐思考片刻,對曰:

“太守二千石,獨公……”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上聯8個字,下聯才7個字,最後一個字紀曉嵐故意不說出來。“太守”是秦漢時期的舊稱,等同於清朝時期的“知府”,紀曉嵐的意思是:清朝的知府,每年有二千石的俸祿,唯獨你……紀曉嵐的話卻故意不說完。知府聽完,趕緊把球還給了紀曉嵐,對紀曉嵐說:“你贏了,我把球還給你。”

"

清朝乾隆在位期間,好大喜功,立志要做出一番政績。乾隆三十七年,乾隆接到安徽學政朱筠的奏摺,突然龍顏大悅,因為他找到了創造歷史的機會。朱筠在奏摺中向乾隆建議,由朝廷組織人手修補《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編撰的一部曠世鉅著,但到了清朝,逐漸丟失。乾隆不想花費較大精力來修補前朝的鉅著,於是決定,編修屬於“乾隆”自己的大典,這就是《四庫全書》。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第二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乾隆要選擇一位學識淵博之人來擔任總纂官,挑來選去,最後經劉統勳推薦,讓紀昀來擔此重任,紀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紀曉嵐。紀曉嵐是乾隆朝的大人物,但在紀曉嵐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之前,紀昀還不是朝廷大員,最高才是是四品官(翰林院侍學士)。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雖然飽學,但頗為自負。他的親家盧見曾在擔任鹽政期間涉嫌貪汙,紀曉嵐用信封寄了一包鹽和一包茶,暗示朝廷將“嚴查”此案,最終紀曉嵐被認為“通風報信”,被貶到新疆充軍。直到3年後,由劉統勳求情,乾隆才將紀曉嵐召回京師,隨後擔任總纂官。靠著編書的政績,紀曉嵐歷任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成為乾隆年間繼張廷玉、劉統勳、于敏中、王傑等人之後的著名漢臣。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乾隆之所以會選擇紀曉嵐,是因為劉統勳多次向乾隆推薦。在劉統勳向乾隆推薦紀曉嵐的過程中,劉統勳曾講了一個紀曉嵐小時候對對聯的故事。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紀曉嵐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曾祖父曾在太學任職,紀曉嵐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清朝官員。所以,紀曉嵐從小接受了很好的儒學教育。紀曉嵐7歲那年,和七八個小孩子在街上玩球,正好有一位知府的轎子從旁邊路過,孩子們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知府的轎子裡。眾孩童都畏懼對方是官老爺,不敢去要球。只有紀曉嵐不怕,他追了過去,向知府索要。知府看他雖然是個孩子,但卻一副儒學門生打扮,便隨口出了個對聯,承諾若紀曉嵐能答上來,便把球還給紀曉嵐。知府的上聯僅僅有8個字:

“童子七八人,惟汝狡。”

紀曉嵐思考片刻,對曰:

“太守二千石,獨公……”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上聯8個字,下聯才7個字,最後一個字紀曉嵐故意不說出來。“太守”是秦漢時期的舊稱,等同於清朝時期的“知府”,紀曉嵐的意思是:清朝的知府,每年有二千石的俸祿,唯獨你……紀曉嵐的話卻故意不說完。知府聽完,趕緊把球還給了紀曉嵐,對紀曉嵐說:“你贏了,我把球還給你。”

上聯8個字,下聯7個字,紀曉嵐7歲時候的對聯,堪稱經典

​知府走後,紀曉嵐的同伴問他原因,紀曉嵐告訴他們:“若知府把球還給我,我就補一個‘廉’,否則,我就補一個‘貪’。”小夥伴們這才明白,原來知府怕紀曉嵐說他是貪官,所以趕緊還球走人。劉統勳作為乾隆身邊的漢臣首領,愛惜人才。他把這個故事講個乾隆,乾隆聽完後十分有趣,就聽了劉統勳的建議,將紀曉嵐調回京城,先在翰林院歷練數月,後來任命其為總纂官。紀曉嵐也不負眾望,帶領600多翰林學子,夜以繼日的工作,最終完成了《四庫全書》的編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