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如今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證,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九華山主是一位叫做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裡開設齋會。有一次一位苦行僧來到山裡化緣借地,住持悟禪,閔公就說:"那你選擇一塊地吧。"結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閔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來供養他了。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如今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證,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九華山主是一位叫做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裡開設齋會。有一次一位苦行僧來到山裡化緣借地,住持悟禪,閔公就說:"那你選擇一塊地吧。"結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閔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來供養他了。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段神話色彩頗濃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證據是在把整座九華山捐給金喬覺後不久,閔公父子也相繼出家,在金喬覺成佛之後,侍奉在他左右。

從歷經世間苦難的凡人到立誓度盡眾生的菩薩,金喬覺異國數十年的苦修經歷,其間是否包含了人世間的思鄉之苦?九華山北麓的二聖殿裡隱藏著另一段故事。

二聖就是新羅國聖僧金喬覺的兩位舅舅昭普和昭佑,二聖殿就是他們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之後,新羅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也來到九華山,想把他找回去。他們來到這裡後苦勸金喬覺,可是金喬覺一心向佛,帶領眾僧苦修佛法,堅決不肯和他們回去。他的兩位舅舅也是很無奈,從此也在九華山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二聖殿裡穿著新羅官服的二聖塑像,在異國的土地上,享用著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堅如鐵的金喬覺割捨了人世親情,經年累月地在九華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復一日的拜經過程中,磨鍊身心,研讀佛法。在年復一年的禪坐中,入定冥想,自觀身行。嘗試超越人性中各種慾望所帶來的苦痛,跨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如今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證,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九華山主是一位叫做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裡開設齋會。有一次一位苦行僧來到山裡化緣借地,住持悟禪,閔公就說:"那你選擇一塊地吧。"結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閔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來供養他了。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段神話色彩頗濃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證據是在把整座九華山捐給金喬覺後不久,閔公父子也相繼出家,在金喬覺成佛之後,侍奉在他左右。

從歷經世間苦難的凡人到立誓度盡眾生的菩薩,金喬覺異國數十年的苦修經歷,其間是否包含了人世間的思鄉之苦?九華山北麓的二聖殿裡隱藏著另一段故事。

二聖就是新羅國聖僧金喬覺的兩位舅舅昭普和昭佑,二聖殿就是他們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之後,新羅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也來到九華山,想把他找回去。他們來到這裡後苦勸金喬覺,可是金喬覺一心向佛,帶領眾僧苦修佛法,堅決不肯和他們回去。他的兩位舅舅也是很無奈,從此也在九華山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二聖殿裡穿著新羅官服的二聖塑像,在異國的土地上,享用著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堅如鐵的金喬覺割捨了人世親情,經年累月地在九華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復一日的拜經過程中,磨鍊身心,研讀佛法。在年復一年的禪坐中,入定冥想,自觀身行。嘗試超越人性中各種慾望所帶來的苦痛,跨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公元756年秋日的某個早晨,青陽縣的諸葛節和幾位鄉紳登山遊玩,在東崖石壁下的一個洞中看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僧,閉著雙眼正在坐禪入定,身邊的一隻破缽裡面,僅有一些白土和米煮成的食物。老僧的苦修讓鄉紳們大為感動,經商議他們決定買下檀公舊地,營建寺廟請老僧住持。這就是今天的化城寺。

新羅僧金喬覺終於有了自己的道場,算起來他已經有61歲了。而九華山作為蓮花佛國的歷史,也從此開始了。苦修了近四十年的金喬覺終於出山,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立下了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的濟世宏願。

"陽春佛茶像朵花嘍,佛茶採來一筐筐。"這是九華山當地的山歌。九華佛茶,又名金地茶,相傳是1300年前金喬覺自新羅國帶來的茶種,如今已經在九華山落地生根。遊客們在朝拜之餘,飲一杯佛茶,體會著禪意,追思金地藏大師造福後世的功德。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如今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證,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九華山主是一位叫做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裡開設齋會。有一次一位苦行僧來到山裡化緣借地,住持悟禪,閔公就說:"那你選擇一塊地吧。"結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閔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來供養他了。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段神話色彩頗濃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證據是在把整座九華山捐給金喬覺後不久,閔公父子也相繼出家,在金喬覺成佛之後,侍奉在他左右。

從歷經世間苦難的凡人到立誓度盡眾生的菩薩,金喬覺異國數十年的苦修經歷,其間是否包含了人世間的思鄉之苦?九華山北麓的二聖殿裡隱藏著另一段故事。

二聖就是新羅國聖僧金喬覺的兩位舅舅昭普和昭佑,二聖殿就是他們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之後,新羅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也來到九華山,想把他找回去。他們來到這裡後苦勸金喬覺,可是金喬覺一心向佛,帶領眾僧苦修佛法,堅決不肯和他們回去。他的兩位舅舅也是很無奈,從此也在九華山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二聖殿裡穿著新羅官服的二聖塑像,在異國的土地上,享用著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堅如鐵的金喬覺割捨了人世親情,經年累月地在九華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復一日的拜經過程中,磨鍊身心,研讀佛法。在年復一年的禪坐中,入定冥想,自觀身行。嘗試超越人性中各種慾望所帶來的苦痛,跨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公元756年秋日的某個早晨,青陽縣的諸葛節和幾位鄉紳登山遊玩,在東崖石壁下的一個洞中看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僧,閉著雙眼正在坐禪入定,身邊的一隻破缽裡面,僅有一些白土和米煮成的食物。老僧的苦修讓鄉紳們大為感動,經商議他們決定買下檀公舊地,營建寺廟請老僧住持。這就是今天的化城寺。

新羅僧金喬覺終於有了自己的道場,算起來他已經有61歲了。而九華山作為蓮花佛國的歷史,也從此開始了。苦修了近四十年的金喬覺終於出山,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立下了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的濟世宏願。

"陽春佛茶像朵花嘍,佛茶採來一筐筐。"這是九華山當地的山歌。九華佛茶,又名金地茶,相傳是1300年前金喬覺自新羅國帶來的茶種,如今已經在九華山落地生根。遊客們在朝拜之餘,飲一杯佛茶,體會著禪意,追思金地藏大師造福後世的功德。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史載自籌建化城寺起,金喬覺便帶領僧眾開山造田、挖溝修渠、種稻植茶、自給自足,造福一方百姓。今天的九華山僧人仍恪守著先師金喬覺"農禪雙修"的遺訓,在前世僧人耕作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參禪修身。

公元780年,池州太守張巖崇仰金喬覺的高風亮節,奏請朝廷賜給化城寺匾額一塊,從此九華山香火更盛,祈求保佑的信徒們絡繹不絕,各地僧眾紛紛來投,新建寺廟以化城寺為中心如蓮花般綻放開來。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如今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證,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九華山主是一位叫做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裡開設齋會。有一次一位苦行僧來到山裡化緣借地,住持悟禪,閔公就說:"那你選擇一塊地吧。"結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閔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來供養他了。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段神話色彩頗濃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證據是在把整座九華山捐給金喬覺後不久,閔公父子也相繼出家,在金喬覺成佛之後,侍奉在他左右。

從歷經世間苦難的凡人到立誓度盡眾生的菩薩,金喬覺異國數十年的苦修經歷,其間是否包含了人世間的思鄉之苦?九華山北麓的二聖殿裡隱藏著另一段故事。

二聖就是新羅國聖僧金喬覺的兩位舅舅昭普和昭佑,二聖殿就是他們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之後,新羅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也來到九華山,想把他找回去。他們來到這裡後苦勸金喬覺,可是金喬覺一心向佛,帶領眾僧苦修佛法,堅決不肯和他們回去。他的兩位舅舅也是很無奈,從此也在九華山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二聖殿裡穿著新羅官服的二聖塑像,在異國的土地上,享用著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堅如鐵的金喬覺割捨了人世親情,經年累月地在九華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復一日的拜經過程中,磨鍊身心,研讀佛法。在年復一年的禪坐中,入定冥想,自觀身行。嘗試超越人性中各種慾望所帶來的苦痛,跨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公元756年秋日的某個早晨,青陽縣的諸葛節和幾位鄉紳登山遊玩,在東崖石壁下的一個洞中看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僧,閉著雙眼正在坐禪入定,身邊的一隻破缽裡面,僅有一些白土和米煮成的食物。老僧的苦修讓鄉紳們大為感動,經商議他們決定買下檀公舊地,營建寺廟請老僧住持。這就是今天的化城寺。

新羅僧金喬覺終於有了自己的道場,算起來他已經有61歲了。而九華山作為蓮花佛國的歷史,也從此開始了。苦修了近四十年的金喬覺終於出山,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立下了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的濟世宏願。

"陽春佛茶像朵花嘍,佛茶採來一筐筐。"這是九華山當地的山歌。九華佛茶,又名金地茶,相傳是1300年前金喬覺自新羅國帶來的茶種,如今已經在九華山落地生根。遊客們在朝拜之餘,飲一杯佛茶,體會著禪意,追思金地藏大師造福後世的功德。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史載自籌建化城寺起,金喬覺便帶領僧眾開山造田、挖溝修渠、種稻植茶、自給自足,造福一方百姓。今天的九華山僧人仍恪守著先師金喬覺"農禪雙修"的遺訓,在前世僧人耕作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參禪修身。

公元780年,池州太守張巖崇仰金喬覺的高風亮節,奏請朝廷賜給化城寺匾額一塊,從此九華山香火更盛,祈求保佑的信徒們絡繹不絕,各地僧眾紛紛來投,新建寺廟以化城寺為中心如蓮花般綻放開來。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一年,金喬覺已經八十多歲了。多年的苦心禪修,使得同他一起修行的小童僧備感寂寞。有一天,童僧終於向金喬覺道出了埋藏已久的心事——思念故鄉,欲還俗回家。金喬覺聽後為他收拾行李,親自送徒下山,在依依惜別前寫下這首收錄於全唐詩的七律《送童子下山》。字裡行間,情真意切:

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盡底休照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需頻下淚,老僧相伴有云霞。

公元794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年已99歲的金喬覺忽然招來僧徒們告別,留下遺囑:三年後重新回到你們當中,之後端坐圓寂。史書記載當時山鳴石隕,群鳥哀啼,寺中扣鍾,無聲墜地。

佛家認為,在現實世界之下還存在著一個陰曹地府。承擔著陰間教化、超度任務的神叫做幽冥教主,同時他也是中國佛教所傳四大菩薩之一——地藏菩薩。他受釋迦牟尼的囑託,要在釋迦入滅、彌勒未生之前,度盡陰陽兩界六道眾生,始願成佛。

"

導讀:

他們離世後肉身不腐,他們被尊稱為應身菩薩,是什麼創造了這樣的奇蹟?難道這真的是刻苦修行的結果嗎?抑或是其中另有緣故?讓我們一起走進九華山,走進九華高僧的傳奇人生……


金地藏證道九華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120公里,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七十多年的歲月,從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說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如今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證,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九華山主是一位叫做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裡開設齋會。有一次一位苦行僧來到山裡化緣借地,住持悟禪,閔公就說:"那你選擇一塊地吧。"結果苦行僧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閔公看到他道行高超,所以真的就拿整片山來供養他了。這就是袈裟借地的故事。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段神話色彩頗濃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證據是在把整座九華山捐給金喬覺後不久,閔公父子也相繼出家,在金喬覺成佛之後,侍奉在他左右。

從歷經世間苦難的凡人到立誓度盡眾生的菩薩,金喬覺異國數十年的苦修經歷,其間是否包含了人世間的思鄉之苦?九華山北麓的二聖殿裡隱藏著另一段故事。

二聖就是新羅國聖僧金喬覺的兩位舅舅昭普和昭佑,二聖殿就是他們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之後,新羅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也來到九華山,想把他找回去。他們來到這裡後苦勸金喬覺,可是金喬覺一心向佛,帶領眾僧苦修佛法,堅決不肯和他們回去。他的兩位舅舅也是很無奈,從此也在九華山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二聖殿裡穿著新羅官服的二聖塑像,在異國的土地上,享用著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堅如鐵的金喬覺割捨了人世親情,經年累月地在九華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復一日的拜經過程中,磨鍊身心,研讀佛法。在年復一年的禪坐中,入定冥想,自觀身行。嘗試超越人性中各種慾望所帶來的苦痛,跨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公元756年秋日的某個早晨,青陽縣的諸葛節和幾位鄉紳登山遊玩,在東崖石壁下的一個洞中看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僧,閉著雙眼正在坐禪入定,身邊的一隻破缽裡面,僅有一些白土和米煮成的食物。老僧的苦修讓鄉紳們大為感動,經商議他們決定買下檀公舊地,營建寺廟請老僧住持。這就是今天的化城寺。

新羅僧金喬覺終於有了自己的道場,算起來他已經有61歲了。而九華山作為蓮花佛國的歷史,也從此開始了。苦修了近四十年的金喬覺終於出山,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立下了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的濟世宏願。

"陽春佛茶像朵花嘍,佛茶採來一筐筐。"這是九華山當地的山歌。九華佛茶,又名金地茶,相傳是1300年前金喬覺自新羅國帶來的茶種,如今已經在九華山落地生根。遊客們在朝拜之餘,飲一杯佛茶,體會著禪意,追思金地藏大師造福後世的功德。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史載自籌建化城寺起,金喬覺便帶領僧眾開山造田、挖溝修渠、種稻植茶、自給自足,造福一方百姓。今天的九華山僧人仍恪守著先師金喬覺"農禪雙修"的遺訓,在前世僧人耕作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參禪修身。

公元780年,池州太守張巖崇仰金喬覺的高風亮節,奏請朝廷賜給化城寺匾額一塊,從此九華山香火更盛,祈求保佑的信徒們絡繹不絕,各地僧眾紛紛來投,新建寺廟以化城寺為中心如蓮花般綻放開來。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這一年,金喬覺已經八十多歲了。多年的苦心禪修,使得同他一起修行的小童僧備感寂寞。有一天,童僧終於向金喬覺道出了埋藏已久的心事——思念故鄉,欲還俗回家。金喬覺聽後為他收拾行李,親自送徒下山,在依依惜別前寫下這首收錄於全唐詩的七律《送童子下山》。字裡行間,情真意切:

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盡底休照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需頻下淚,老僧相伴有云霞。

公元794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年已99歲的金喬覺忽然招來僧徒們告別,留下遺囑:三年後重新回到你們當中,之後端坐圓寂。史書記載當時山鳴石隕,群鳥哀啼,寺中扣鍾,無聲墜地。

佛家認為,在現實世界之下還存在著一個陰曹地府。承擔著陰間教化、超度任務的神叫做幽冥教主,同時他也是中國佛教所傳四大菩薩之一——地藏菩薩。他受釋迦牟尼的囑託,要在釋迦入滅、彌勒未生之前,度盡陰陽兩界六道眾生,始願成佛。

從新羅王子到中國的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他究竟經歷了什麼?

一千兩百多年前,這位來自新羅、創建九華山化城寺的金喬覺,他的法號也正是地藏。

金喬覺圓寂後,僧徒們將他的屍身盤坐在一個大缸中,三年後的某個晚上,按照他的囑咐僧徒們打開坐缸。缸中的金喬覺肉身不腐,顏面如生,移動軀體,骨節有聲,成為九華山的第一尊"肉身菩薩"。根據佛經上所說,"菩薩鉤鎖百骸鳴,知其為聖人降世"。由此僧徒們便認定金喬覺是地藏菩薩應化轉世,建塔供奉,一代高僧終於修成正果。

起萬盞明燈,表達對金喬覺的敬仰和懷念之情。燭光熠熠,此刻,千年時光竟顯得不再遙遠。新羅僧金喬覺永遠地留在了中國,他創下的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聲名遠播,吸引著更多的人們前來朝拜、遊覽。地藏精神和事蹟傳遍海內外,在時空的流逝中永存。夜幕降臨,化城寺廣場上,人們點起萬盞明燈,表達對金喬覺的敬仰和懷念之情。燭光熠熠,此刻,千年時光竟顯得不再遙遠。新羅僧金喬覺永遠地留在了中國,他創下的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聲名遠播,吸引著更多的人們前來朝拜、遊覽。地藏精神和事蹟傳遍海內外,在時空的流逝中永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