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創全國文明城市 建美麗幸福蚌埠

舊房改造 白雪 交通 淮河 中國文明網 2017-04-11

環境美了,描摹幸福底色

全國文明城市,這塊“牌子”有什麼用?

兩年前,創建伊始,很多市民心裡都犯過嘀咕。

兩年下來,一條條整潔的城市街道,一處處美麗的綠地公園,一座座和諧的居民小區,一幕幕繽紛的生活場景……腦中的精神文明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

蚌埠市民心中都有了答案:文明創建,“牌子”只是創建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過程,是咱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55歲的彭珍紅從群力街社區機務段大院搬出去4年後,去年10月份又搬了回來。“社區變化太大了,比不少新建的小區還好呢!”4月2日,春光明媚,彭珍紅坐在門前的休閒長廊裡,邊和鄰居聊天,邊告訴記者。

機務段大院建於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經歷了30多年的風雨,大院遇到了老舊小區的“通病”:基礎設施欠缺、公共空間不足、管線普遍老化、配套服務跟不上……近些年,不少居民在新建小區買了房子搬了出去,彭珍紅也搬到了孩子家住。

自從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機務段大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裝路燈、舊房改造、路面鋪設、地下管線更新、停車位及綠地改造等,一座座舊樓靚起來了,一戶戶“老房子”暖起來了。

小區的變化,彭珍紅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小區改造結束,她就搬了回來。“孩子家再怎麼好,不如自己家好。”她指著小區新鋪的水泥路面說:“如今路面乾淨了,草坪綠樹種起來了,天天在小區裡鍛鍊,再跟鄰居們拉拉呱,日子舒坦得很!”

跟彭珍紅一樣,文明創建,讓蚌埠人能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正在發生的變化。

每天早上7點,藍天花園居民孫麗雲都會準時到附近的藍天菜市場去購物,挑選一天生活所需的食材。“以前的藍天菜市場環境真不咋地,現在可好了,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定時打掃地面,清運垃圾,到處都很整潔。”孫麗雲感慨,“華麗變身”後的藍天菜市場就像超市,除了整齊的環境、豐富的種類,還有合理的價格、健全的食品衛生管理制度等諸多優勢,“買菜也可以很享受。”

杜師傅是我市金泰出租車公司的一名司機,作為“的哥”,城市的道路狀況他最在意。杜師傅感覺,創城以來,蚌埠的路面狀況比以前更好,現在開車不用像以前那樣繞著走。創城期間對道路的修整不僅僅是在路面上下功夫,其中路燈、綠化等方面也都相應地進行了整治。另外,為了防止車輛亂穿馬路,市區的很多道路還在路中央加上了護欄,這些都使行駛秩序更加規範,也更能保障司機們的人身安全。

清明節假期,龍子湖東公園內遊人如織。休憩平臺、觀鳥亭、觀光棧道等旅遊設施上,到處都是市民鍛鍊、垂釣、漫步的身影,這座隱於鬧市中的綠色濱水溼地公園,儼然已成市民新的休閒之所。

“以前,蚌埠的公園很少,想玩都不知道去哪裡。現在城裡到處都是公園、廣場,居住在這裡,猶如居住在一個大花園中。”說起新增的公園、廣場,市民劉雨佳告訴記者,以前他們休閒娛樂的唯一去處就是橋頭公園,而且那時候公園條件差,去的人很少。

現在,出家門不遠,就可以進入公園,在綠樹鮮花中徜徉,與鄰里閒話家常,還可以鍛鍊身體,放鬆身心。劉雨佳說,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真的很幸福。

群眾滿意,是文明創建的不竭源泉和永恆動力。

從老舊小區改造、路面修補、樓道燈安裝、城區綠化、環境衛生清理等民生問題入手,我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變成了環境持續改善、秩序持續優化、服務持續好轉、人民持續受益的過程,人們頭腦裡的精神文明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抓手,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區13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41類測評項目,1010個測評樣本點整治全面實施,587個老舊小區、12個農貿市場、4條商業大街、12個重點鄉鎮完成了整治改造提升任務。

如今的蚌埠,老舊小區煥發生機、髒亂現象難覓蹤跡、市場經營文明有序、無障礙設施隨處可見、新落成的健身公園裡人來人往……所有這一切,都是創城給市民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紅利”。

讓市民感受到變化的不僅是“面子”,還有“裡子”。蚌埠因創城而帶來的改變已經深入到更深層次的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管理。各級政府部門和窗口單位的行政服務效能在“倒逼”和“監督”中高速提升。人們在便利的生活中,更增加了對創城的獲得感。

前兩天,鐵路退休職工張新濤因為腿部不適去了蚌醫二附院的門診大廳。得知張新濤腿部不適,醫院的志願者將他送上輪椅,帶著他去醫生那裡就診。一路上,看著乾淨的衛生環境、嶄新的內部設施還有隨處可見的禁菸標誌,張新濤覺得,原來看病也可以很舒心。

突出以人為本的創建理念,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著力改善民生。創城期間,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社會治安、醫療服務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解決和改善。

為民、利民、惠民,這樣的文明創建接地氣、連民心,讓文明蓬勃生長,讓幸福可感可觸。

“現在,我想去哪裡,不用等多久,就可以坐上公交車。我想去健身,社區旁邊就是公園,社區裡也有休閒廣場。我需要看病,掛號就診也十分方便。尤其是創城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居民受到的實惠是實實在在的,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方便舒心。”對於創城以來的變化,張新濤深有感觸。

居住環境更舒適、百姓出行更便捷、文化生活更豐富;醫院、車站、銀行等窗口行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整潔有序、溫馨文明的城市環境日益呈現在市民眼前。

人心暖了,傳遞和諧溫度

文明是一種自覺,其動力來自於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景。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每個人都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3月29日晚上8點,龍子湖區勝利四村社區居民白大娘家下水道堵塞導致汙水溢出。無兒無女,老伴幾年前也去世了,一個人居住的白大娘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情急之中,白大娘撥打了社區“580”熱線。社區“我幫您”工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一邊幫助白大娘“處理現場”,一邊打電話請來修理工陳師傅,及時疏通了下水道。

“我幫您”是勝利四村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中讓老百姓享受創建成果的新舉措。社區組建了“580”信息幫扶平臺,開通3011580服務熱線,巧取“我幫您”的諧音,打通了一條為民服務的捷徑。居民的急事、難事,大事、小事,都能尋求“我幫您”的幫助。

“不僅社區服務非常到位,現在還有很多志願者,經常來幫我打掃衛生,有時候幫我買生活用品。很多名字我記不上來,都是好人哪。”白大娘說,雖然一個人居住,但是有需要的時候總會有人來幫助她,心裡暖暖的。

鄰里守望、交通引導、關愛空巢老人、關愛農民工、關愛留守兒童……文明創建以來,正如白大娘感受的那樣,身邊的暖心人越來越多,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惠及人們的衣食住行。

“我種的菜剛長出來沒多久,就被他們給拔了,我要討個公道,讓他們賠錢!”日前,龍河社區居民王女士找到社區居委會表示,她家樓下的小菜園被執法隊員給清除了,使她受到了經濟損失,要求索賠。“小區種菜是一種不文明行為,現在蚌埠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是利市利民的大好事,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該參與到其中來。”巾幗志願者服務隊瞭解情況後,上門對王女士進行勸解。在服務隊多名志願者的耐心說服下,王女士明白了在小區裡種菜會給社區環境帶來破壞,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主動提出以後不再種菜。

矛盾糾紛調解只是她們志願服務內容其中的一項。其實在社區的每一處,都有她們服務的身影。2015年1月,這個巾幗志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人員不足10人。她們把全社區的空巢老人登記造冊,排班為老人收拾衛生、代交水電費,照顧老人生活起居,使空巢老人感受到兒女般的陪伴。在她們的積極帶動下,龍河社區加入服務隊的巾幗志願者越來越多,目前已經達到140餘人。

“巾幗志願者們在社區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扮演著各種大家需要的角色,在空巢老人的家裡她們是孝順的女兒,照看老人的生活起居;在單親家庭中她們是溫暖陽光的媽媽,伸出友愛的援助之手;在社區大家庭中她們是小區的管家,管理看護著小區的各個角落。”居委會主任田彩雲說,巾幗志願者服務隊的隊員們真正發揮了主人翁意識,用自己的微笑服務,營造了社區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

這樣的熱心人,蚌埠還有很多。

“愛心奶奶團”中的大多數人生活並不富裕,很多人甚至沒有退休金,六七十歲還要擺地攤貼補家用,10元錢是全家人一天的生活費。但她們卻在不斷地發揮餘熱,把愛心散播在珠城的每個角落。

龍子湖區兩站社區老黨員主動發揮餘熱,擔任“樓棟長”,每天早早起床,義務打掃樓道,撿拾垃圾,關愛孤寡老人。

蚌山區聯華小區,居民自發搬出樓道里自家的自行車,作為小區公共自行車,供全體居民使用。

蚌埠公益聯盟,籌建不到一年,就吸納眾多熱心公益的組織和個人參與,目前已集聚28家志願協會、30餘家單位和企業,人數超過5萬。

如今的蚌埠,不論老城區新城區,外來人本地人,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詮釋著見義勇為、守望相助、誠實守信的中華美德。

“本地段保潔員早餐免費。”昇平街上,長利麵館的老闆曹長利說起話來聲音不大,但卻字字有力。每天早晨7時,三位從凌晨四點就起床清掃昇平街的“城市美容師”,進店就能享用一頓熱乎乎的免費早餐,48歲的曹長利用自己的樸實和誠意讓珠城的文明更加生動。

“您好,現在是紅燈,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等一會兒再過馬路!”這兩年,蚌埠街頭出現了一道風景,每到早晚高峰期,就有市民佩戴紅袖章上街站崗,自願做交通勸導員,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起努力。

小善大愛,點滴匯聚。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市註冊志願者已達到十幾萬人,還有近六萬名在職黨員走進社區爭當志願者。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飄揚的黨旗和鮮豔的小紅帽,這已經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公交車上有人讓座、草坪上的塑料袋有人撿起、孤寡老人的生活有人照顧……點滴細節之間,有一種力量在生長。這力量,來自於創建帶來的溫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因為這種溫暖而更具有幸福感。

徐大娘從事環衛工作20年。在她眼中,這幾年城市變了,人也變了,“現在大部分人會將垃圾主動放到垃圾車裡,天氣熱的時候還有志願者給我們送水,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挺好的。”

“乘客素質比以前高多了,也願意跟你聊些家常,一聊才發現,很多都當過志願者。”珠城的哥董興龍感慨:“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樣了。上車我說聲‘乘客您好’,下車乘客說聲‘師傅一路平安’,這多好。”

承載和推動城市文明不斷向前的,就在這一處處變化、一句句暖心話中。

越來越多的人在文明城市的共建共享中感受到快樂、增強了獲得感,也傳遞著和諧社會的溫度。

風氣正了,鑄就城市靈魂

4月2日下午,張公山南門的公交站亭,一組“傳承孝道 關愛老人”的公益廣告吸引了很多等候公交車的市民目光。“百善孝為先”、“經常帶愛人、子女回家”……《古代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中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簡單勾勒的圖案,卻透著深刻的人生道理。

“現在,市區不少公交站亭上都增加了形式多樣的公益廣告,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市民張女士說,每當帶著孩子等公交車時,她都會有意識地給孩子講解公益廣告上面的知識,站亭公益廣告成了她和孩子的“第二課堂”。

文化之潛移默化作用不是強加於人,而是讓人心甘情願地接受。

隨手打開一塊圍巾,一個喜慶的中國娃娃正沖人咧嘴嬉笑;撐開一把雨傘,一幅小橋流水、田園豐收的中國畫映入眼簾……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中國夢”館,小到手機殼、玩具,大到行李箱、屏風,400餘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商品,潤物細無聲地傳播著核心價值觀的真善美。

另一邊,位於淮河文化廣場東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將核心價值觀元素引入到景觀之中,既美化了環境,貼近了居民,又提升了文化氛圍,注入了文明風尚和人文活力。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市大力加強中國夢、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蚌埠城市精神等主題公益廣告宣傳,傳遞著懲惡揚善的正能量,塑造著激濁揚清的良好社會氛圍。

前不久,在津浦大塘公園,王瑩給她7歲的女兒白雪買了一個冰激凌。白雪撕掉包裝袋,站在兩個垃圾桶旁邊,歪著腦袋問:“媽媽,哪一個是可回收垃圾桶,哪一個是不可回收垃圾桶呢?”

白雪的這一舉動,讓王瑩很有感觸。她萬萬沒有想到,現在的小朋友文明素質這樣高。王瑩不知道的是,我市“講文明樹新風”、“踐行價值觀、文明我先行”、“做文明有禮蚌埠人”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在全市廣泛開展,包括校園。文明服務、文明經營、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之風吹拂每一個角落,也吹拂著每一個人的心。

“大爺,您老請坐!”“大姐,你有身孕,快坐到我這個位子來吧!”在公交車上,人們為老人、孕婦、小孩讓座的事例也層出不窮……

4月3日18時,正值市民歸家的高峰期,記者在鐵路中學公交站點看到,雖然107路公交車姍姍來遲,十幾名候車的乘客依然挨個上車,秩序井然,看不到擁擠和爭搶著上車的現象。

“乘客素質比以前高多了,也願意相互讓座。罵人的話語很少聽見了。”司機小趙感慨:蚌埠人的精神面貌不一樣了。問問題之前會說“請問”,問完了還會說一聲“謝謝”,多好!

“生活環境好了,市民素質也變高了。以前那些亂扔垃圾、亂說髒話的現象,現在是越來越少了。你還別說,創城效果還真明顯!”一名普通環衛工人的直觀感受,道出了創城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可喜變化。

萬都物業工作人員小王高興地告訴記者,如今在龍子湖風景區內,遊客們有序參觀,景區乾淨整潔,隨意丟棄垃圾、攀折花木的極少。

當文明成為一種習慣,大家互助互愛,相互監督,就會升華為無往不勝的城市精神,我們的明天就會更美好。

是的,當你走進蚌埠市民中間就會發現,文明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大家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著這座城市。綠化帶裡的獨行小道逐漸被青草覆蓋;漂亮標誌牌上的“牛皮癬”消失蹤影;路邊花草樹木不再受到斷枝折磨;等紅燈的多了,闖紅燈的少了;禮讓的多了,爭搶的少了……細節文明正融入無數人的生活之中。

文明不只是外在認可,指數的飆升,更在於市民發自內心對文明的訴求和參與的自豪感,這才是文明最持久的內生動力。

在朝陽路與勝利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當信號燈亮起紅燈時,行人們停下腳步耐心地等待。

一名文明勸導員告訴記者,原來時常有行人不顧信號燈亂穿馬路,現在許多市民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每個市民感覺到身上有一種責任感,他們覺得做個文明人不再是個人的事,而是代表著蚌埠的形象。

“人人都是蚌埠形象,個個都是文明力量。看到市民素質越來越高,作為蚌埠人感到很自豪,蚌埠是我們共同的家。”蚌埠二中學生丁倩說。

“人人蔘與,人人受益。”緯四路一水果店老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前商鋪外的道路上時常有亂扔瓜子殼、果皮的市民。創建文明城市以來,丟垃圾的現象少了,自己也主動清理門前雜物,街道乾淨了。“文明創建確實給大家帶來了文明意識的大提升。”

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因文明而美麗。今天的蚌埠,文明已經成為一種內在氣質、一種信念力量、一種價值取向,根植於全體市民心中。

這種文明的力量,讓蚌埠這片熱土到處洋溢著向上向善、互愛互助的氣息,激勵我們在建設“兩個中心”、實現“兩個全面”的偉大征程中,孜孜以求、跨越趕超。(蚌埠新聞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