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拿來就能用?發個芽先!

烹飪技巧 水果 美食 啃老師 2017-08-02

大麥拿來就能用?發個芽先!

話說,上一期乾貨節目裡,我們說過威士忌的原料,以蘇格蘭威士忌為例,詳細給大家講了講大麥這一種原料。很多同學就會產生新的疑問了,釀酒廠選擇了優質的大麥之後,下一步該如何處理呢?下一步,就是威士忌製作流程的第一個環節,也就是我今天要說的主題,發麥。

釀酒需要的是大麥的哪個部分?

眾所周知,所有的穀物都是種子,其中包括了“會變成根莖葉的胚芽”、“供給胚芽生長營養的胚乳”,還有“保護胚芽胚乳的殼。酒廠釀酒時,所需要的是——胚乳中含有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即澱粉。

為什麼不直接將大麥磨粉,而是先發麥芽?

當然,澱粉可以直接發酵產生酒精,但效率很低很低,澱粉不如糖份,所以酒廠會使用發麥(malting)工藝,讓種子開始自然生長,這個過程中,種子會自行將作為能量儲備的澱粉,轉化成更容易吸收利用的麥芽糖。

發麥的具體過程

總的來說,分為——泡水、長芽、烘乾、研磨。

下面我會詳細地介紹每一步。

第一步,泡水。酒廠把大麥浸泡在水裡,讓它發芽,實際上就是騙種子,(假裝春天到來的溫暖溼潤環境)讓胚芽開始生長。吸收足夠的水分,一般來說要達到45%,就是說原來1斤的幹大麥變成1.4斤左右。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3天的時間。

第二步,長芽。把它們挪到溫暖的環境裡,慢慢生長。傳統的蘇威蒸餾廠有專門的發芽室,工人們把麥芽平鋪在地板上,鋪到大約10公分厚,並且,把發芽室的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上下,這樣還沒完,還要每12小時左右要翻動一次,因為在發芽的同時,大麥也會釋放出熱氣,足夠的窗戶、適當地翻動,麥芽才能均勻的生長,也有助於不讓麥芽們纏在一起。大麥發芽所需的時間和品種有關,快的6-8天,慢的有要20多天的。

具體怎樣判斷呢?當大麥胚芽破殼生長,和麥殼差不多長度的時候,發芽就達到合適的點了。如果時間太短,種子裡仍然有未轉化的澱粉,如果時間太長,胚芽就已經開始消耗麥芽糖了。所以最後要人工介入,阻止麥芽繼續生長。

具體阻止的方法,就是第三步,烘乾。烘乾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長時間的低溫乾燥drying,大約攝氏30多度,將大麥中仍然含有的水分趕出去,一般來說要1-2天左右的時間,期間要反覆翻攪。當大麥含水量降低到個位數的時候,就進入第二階段的高溫烘烤curing了。這時的溫度會升高到70-100攝氏度,甚至更高。而高溫烘烤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到最終威士忌口感。

值得一提的是,蘇格蘭威士忌裡獨特的泥煤味,就是在烘乾階段使用泥煤作為原料,其釋放的煙附著在大麥表面,最後體現在酒的口感裡,以電熱烘乾的大麥則不會出現,之後我會單獨說一期泥煤味兒的節目。而烘乾的程度也會對酒的口感產生重要影響,例如有名的巧克力麥芽,就是烘乾到深棕甚至近乎黑色,可以給威士忌帶來明顯的堅果風味。

第四步,研磨。研磨的意義是讓麥芽在糖化過程中更好的釋放麥芽糖(糖化是發麥之後的一道工序,也是我下一期要講的主題。)研磨的工藝相對簡單,沒有太多的細節,而且早已徹底現代化。每個酒廠都有自己的電動研磨器,有大有小,可以控制研磨的粗細和方式。基本上和常見的麵粉研磨機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並不會磨成細粉,而是粗顆粒,以保證在糖化過程中不會結塊。研磨對威士忌口味的影響,在大多數人看來是忽略不計的。和米酒不同,大麥並不需要脫殼,也就不存在研磨程度的區別,反正是一股腦都倒進糖化池,區別只是糖化效率而已。

現在絕大多數的蒸餾廠都是從專業的發芽工廠購買的。但有些威士忌酒廠,會強調自己仍保持傳統,比如地板發麥就是傳統之一,目前,在蘇格蘭的108家威士忌酒廠,只剩六家還保持地板發麥的傳統,它們分別是:波摩、拉佛格、百富、高原騎士、雲頂、齊侯門。

我想挑出高原騎士(highland park),多說幾句。

高原騎士,來自於蘇格蘭產區之島區,整個酒廠完全由深色的岩石所砌成,乍一看,好像是從山體裡直接長出來的一樣。酒廠裡有近20%的麥芽,來自本島地板發麥而成,分為泥煤烘焙和焦炭烘焙兩種,原酒的香氣混雜著煙燻味和令人精神振奮的柑橘味,非常芬芳。入口時會讓人覺得甜美,各種水果的味道湧現在舌尖,但偶爾又會被煙燻味主導,整體來說,比較平衡。

雖然身處蘇格蘭,但是它所在的群島,還保留著些許當年北歐海盜入侵時,留下的印記。島上的居民崇尚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所以我猜想,島上的酒廠,也是這樣同樣延續著類似的風格吧!

大麥拿來就能用?發個芽先!

漫畫:Shuyi LAM,來自香港的北漂平面設計師,自由插畫家和小骷髏品牌的年輕作者。

歡迎收聽我們的喜馬拉雅FM音頻節目《啃老師醉話威士忌》,啃老師給你講講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