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墓前別送酒了,其實我們的詩仙是“一杯倒”啦!

李白 公羊傳 杜甫 共享酒庫 共享酒庫 2017-08-25

一說李白,人們就會想起飲酒作詩的場景,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感動了多少代中國人。通常的印象,彷彿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特別是李白,他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李白墓前別送酒了,其實我們的詩仙是“一杯倒”啦!

關於李白的酒量這得先從“鬥”說起。現在已經沒人用鬥了,我們曾經見過的鬥,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鬥,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鬥並不是一回事。《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鬥擊而殺之。”這鬥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一定是有限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范增玉斗一雙,這玉斗也是酒器,張良可以隨身帶著,體積也不是很大。

李白墓前別送酒了,其實我們的詩仙是“一杯倒”啦!

《詩經·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注:“大斗,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現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鬥一定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鬥看,也就是現在家裡飯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水滸》中的武松,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並不為過。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成了敗筆。

李白墓前別送酒了,其實我們的詩仙是“一杯倒”啦!

一千年多年過去了還是有人記得給他帶酒喝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鬥始朝天”,“張旭三杯草聖傳”,“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鬥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杜甫說他“一斗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只喝那麼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肚裡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洩。

李白墓前別送酒了,其實我們的詩仙是“一杯倒”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