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為什麼要吃肉

雞湯 酸奶 豬肝 心血管病 知是派 知是派 2017-11-05

封面插畫 | 新浪微博@含含童畫

編輯 | 七七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患者,她每天除了喝粥、吃饅頭就是喝泡菜湯,住院三個星期了傷口還是長不上。在她前後做手術的人都出院了,她就是出不去。

心外科大夫說不動她,只好讓我們臨床營養科去會診。

患者很有主見:“你看我都這麼胖了,肚子這麼大,還讓我增加營養,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

我只能一點一點解釋:“您平時特愛吃主食,對吧?主食是碳水化合物,吃到身體中會轉化為脂肪存在肚子上,所以您的肚子大。但是皮膚、肌肉、骨頭等部位的細胞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質和膽固醇,您吃的食物沒有這些營養,細胞就長不出來,所以您的胸骨怎麼都長不好,傷口皮膚怎麼都癒合不了。這種情況下,多吃肉類、雞蛋、酸奶和豬肝,傷口才能快點兒長好。您現在吃的這些不長細胞結構成分只給能量,所以傷口總也長不好,出不了院。”

患者聽明白了,說:“好吧,我努力改改。”

沒想到一旁的患者閨女說了句話,讓我們大跌眼鏡:“不是說膽固醇對身體不好嗎?怎麼還讓我們吃呀?我媽媽有心血管病,不能吃膽固醇。”

我繼續耐心解釋:“吃進去的膽固醇會成為人體細胞結構的一部分,肝臟造的膽固醇才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不是一回事兒。”

家屬總算是點點頭,勉強同意了。

沒想到第二天再去查房,家屬的一個舉動又一次讓我哭笑不得。

患者女兒端著一碗雞湯,把湯倒出來給患者喝,雞肉撈出來自己吃了,一邊吃著肉一邊對她媽媽說:“雞湯有營養。媽,您多喝點兒。”

同樣多的雞肉和雞湯,哪個更有營養?

當然是雞肉。

而且心臟手術後不能喝這麼多湯湯水水,要限制進入身體的液體量,又要保證磷脂、蛋白質、膽固醇和各種維生素的攝入,所以,每一口飯都非常重要。吃飯的時候注意要讓液體少一點兒,營養成分多一點兒,這個時期吃飯就是給自己的細胞生長輸送原料呢。

經過我們的再三解釋,家屬和患者總算是徹底明白了。

為什麼蛋白質這麼重要呢?因為碳水化合物吃太多會轉化成脂肪卻變不成細胞需要的結構物質,那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間是如何轉化的呢?

● 碳水化合物能轉化成脂肪,脂肪也能轉化成碳水化合物。

● 蛋白質可以轉化成碳水化合物。

● 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質都能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直接轉化而來。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體內只能轉化為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必須要從外界攝取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要說了,這不公平!是的,不公平,大自然就是這樣,讓你無論如何都要重視蛋白質,因為吃再多的主食、再多的油都未必能變成身體所需的所有蛋白質。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醫院,心外科手術後,儘管大多數患者都沒有胃口,醫生們每次查房還是要強調多吃些肉、蛋、奶。

| 知是健康小卡片 |

每天1張,保存分享給身邊人

術後|為什麼要吃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