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

雞湯 周恩來 張伯苓 文章 禪音沐心 禪音沐心 2017-11-03

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大都會相信一些勵志語錄裡說的東西,因為那時我們還小,很需要一些“勵志激情”或“心靈滿足”來給自己加油打氣。小時候,對於那些經常給我們輸出這種成長語錄的人,我們通常將其奉為“人生導師”。

其實,人生導師分兩種,一種是真正的人生導師,一種是心靈雞湯導師。前者,會給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這些建議對你的個人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而後者,不僅對你的實際情況不僅沒有多少幫助,還會對你獨立思考能力產生重大的危害。

那麼,在紛繁複雜的社會裡,我們該如何分清哪些是“建議者”,哪些是“雞湯人”呢?

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

1、什麼是“建議者”?什麼是“雞湯人”?

“建議者”和“雞湯人”分別都是怎樣的人呢?舉幾個例子:

對話一:

A:這幾天空氣質量不好,總是咳嗽。

B:把家裡的窗戶關上,裝個空氣淨化器,也許會好點。

→這是“建議者”。

A:這幾天空氣質量不好,總是咳嗽。

B:把心靈的窗戶關上,陰霾就不會進入你的內心了。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我們能改變心情。

→這是“雞湯人”。

對話二:

A:親人去世了,很傷心。

B:去旅遊吧,讓自己放鬆一下,一定會好起來的。

→這是“建議者”。

A:我失業了,沒錢用,很傷心。

B:去旅遊吧,讓自己放鬆一下,一定會好起來的。

→這是“雞湯人”。

對話三:

A:最近業績很差,被領導找談話了。

B: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原因,實在不行請前輩吃頓飯,聽聽他的忠告。

→這是“建議者”。

A:最近業績很差,被領導找談話了。

B:業績差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努力。努力吧朋友,不努力,你要青春幹什麼?不努力,你連認輸的資格都沒有。

→這是“雞湯人”。

......

通過這些例子,看出“建議者”和“雞湯人”的區別了嗎?

區別就是:“建議者”給你的,往往是建議,你可以根據這些建議作出你的調整思路和行動計劃;而“雞湯人”給你的,往往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看上去非常正確,但是其實都是“正確的廢話”。他們往往只告訴你一種態度,卻不會告訴你如何行動,而且很多時候,他們的這種“態度”還會誤導你、傷害你。

2、“建議者”能給你指引方向,而“雞湯人”會誤導你的方向。

在上面的第一個例子裡,空氣質量不好,“建議者”讓你裝上空氣淨化器,他們是為了你的健康著想,是為了給你提供一個行動方向供你選擇;

而“雞湯人”卻讓你關上心靈的窗戶,這其實是在瞎扯淡。因為即便你再如何關上心靈的窗戶,霧霾都會進入你的身體傷害你。身體不好,心情怎麼可能會好?

第二個例子,同樣是建議你去旅遊,“建議者”給你的旅遊建議是正確的,因為親人去世這個現狀已成定局,是無法改變的,因此你只能通過放鬆自己讓自己接受這個結果;

而“雞湯人”給你的旅遊建議則是瞎扯淡,因為沒錢用之後最該做的是去賺錢,而不是窮得叮噹響了還要通過旅遊安慰自己,這隻會讓自己變得更窮。

第三個例子,業績差,“建議者”告訴你總結經驗或者去請教過來人,這是給你一個行動建議,是為你好;

而“雞湯人”卻告訴你要努力,他們一直強調努力的重要性,卻不告訴你如何努力,這其實是一種對你的不負責任。因為他說的努力是什麼,沒準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說,“建議者”給你的建議,通常能給你指引方向,給你提供一個切實有用的行動方案供你思考、選擇;而“雞湯人”給你的雞湯,不僅會誤導你的方向,有時候還會讓你喪失思考能力,甚至讓你的財產或身體健康遭受損害。

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感恩你生命中的“建議者”,同時遠離你遇到過的“雞湯人”。

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

3、感恩你生命中的“建議者”。

我曾經在前面的文章裡說過:在社會上混,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幫助你,對於給過你建議的,幫助過你的人,你應該記得感恩與回報。

因為懂得感恩,是對自己人格品質的最好宣傳,也是一種培養互利關係的良好方式。

張伯苓,曾經是周恩來的中學老師,在周恩來中學期間,張伯苓經常為周恩來的學業做出指導性建議,還曾邀請周恩來到他家中去,進行長時間一對一交流指導,兩人的交流中經常涉及人生、社會、民生等話題。

在周恩來中學畢業後,張伯苓創辦南開大學,而周恩來也對張伯苓創辦的教育事業給予極大支持。

1951年2月,張伯苓突患腦血栓逝世,周恩來此時已是國家總理,聽到老師逝世的消息後,周恩來親自參加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苓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在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苓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這就是周恩來總理給自己生命中的“建議者”的回報。我們雖然成為不了周恩來,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借鑑他的行事思維:曾經給過我們幫助和建議的人,要記在心裡,未來有機會,別忘了感恩。

其實,感恩曾經的“建議者”,不僅僅是出於一種道義,更是一種培養互利關係的良好方式。

雖說我們幫助他人或感恩他人不能是為了利益,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建議者”和“感恩者”這兩種和諧的雙贏關係一旦形成,對任何一方都是不可估量的價值,因為這種關係形成後,雙方得到的回饋都會超乎想象。

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

4、遠離你遇到過的“雞湯人”。

為什麼要遠離“雞湯人”?說實話,因為滿嘴心靈雞湯的人,要麼蠢,要麼壞。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心靈雞湯、正能量語錄、成功學等等這些東西流傳網絡的根源,它們的本質往往就是讓你變得不清醒,進而讓你在半夢半醒中給一些人掏錢。

例如“詩和遠方”這類雞湯,之所以在某個階段會那麼火,很可能就是一些旅遊業的人在背後推動的;再如,我那篇100000+文章發表後之所以會被一些人圍攻,很可能是因為我那篇文章點醒了一些人的同時,也砸掉了一部分人的飯碗。

所以說,傳播這些雞湯的人,要麼就是已經被這種雞湯灌得不清醒的人,要麼就是想通過這種雞湯掏別人錢包的人。前者比如一些老人或者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後者比如一些微商或某些相關行業的人。

對於那些“壞”的人,我就不多說了,說再多他們也不會改變。而對於那些如今還不清醒的人,我想對他們說一個現實: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學家彭尼庫克團隊,曾做過一個研究。他們設計了一個“四步驗證法”,檢測了近300位研究對象對“心靈雞湯”的接受程度與智力之間的關係。

結果,這項研究發現:經常在社交網站上發表鼓舞人心名言、成功語錄、正能量句子的人,其實他們的智商和認知水平大都低於常人,而且他們更容易被洗腦,更迷信宗教、陰謀論及超自然現象。

所以說,一些經常通過網絡或者朋友圈發一些語錄來證明自己的人,通常是不清醒的人,因為他們還沒明白一個東西,那就是:網絡和朋友圈不是證明自己的地方。

證明自己的方式是在行動裡,而不是在嘴巴上。想通過心靈雞湯來展示自己內心的智慧,恰恰是在展示自己沒有智慧的一面。

如果說到這裡,一些“不清醒”的人還是執意要發表這些語錄,那麼沒辦法,此時我們只能選擇遠離他們了。

因為滑鐵盧大學主持這項研究的彭尼庫克最終給我們的建議是:儘量屏蔽掉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者,無需在上面浪費過多的時間,多睡覺,常思考,因為如今社交網絡上已經充斥著過多這種垃圾內容,如果你每天都要花時間對抗這些垃圾內容的話,會使你在精神上非常疲累。

所以說,任何的成功都不是靠嘴巴說出來的,而是在行動上做出來的。成功沒有捷徑,雞湯雖然能緩和人的心理情緒,卻不能帶人走出困境。對於一些東西,該遠離就要果斷遠離。

因此,我們要學會分清“建議者”和“雞湯人”,在學會在感恩“建議者”的同時,漸漸遠離那些對我們毫無用處“雞湯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