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技術 推拿 手術兩百年 腫瘤 脊柱科普 2019-09-10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核磁共振片子


掃描快速費用較低的CT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選方式。

CT也是臨床中多種疾病診斷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具有掃描區域廣、速度快、費用低的特點,是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選的診斷方式。

CT能夠清晰顯示椎體情況、腰椎間隙內部情況,以便掌握脊髓內是否存在腫瘤、結核等病症,還有助於對腰骶椎後位、斜位狀況進行評定,另外在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和積氣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靈敏度,能顯示周圍組織和病變髓核之間的關係,對神經根受壓情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CT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儀器種類較多,不同的儀器在掃描技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診斷的誤差較大,對影像學醫師的要求也更高(沒有經驗的醫師容易將突出診斷為膨出)。對嚴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狹窄及椎管術後、椎間盤遊離、椎間盤鈣化等方面效CT診斷有一定困難。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核磁共振片子


掃描快速費用較低的CT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選方式。

CT也是臨床中多種疾病診斷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具有掃描區域廣、速度快、費用低的特點,是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選的診斷方式。

CT能夠清晰顯示椎體情況、腰椎間隙內部情況,以便掌握脊髓內是否存在腫瘤、結核等病症,還有助於對腰骶椎後位、斜位狀況進行評定,另外在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和積氣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靈敏度,能顯示周圍組織和病變髓核之間的關係,對神經根受壓情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CT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儀器種類較多,不同的儀器在掃描技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診斷的誤差較大,對影像學醫師的要求也更高(沒有經驗的醫師容易將突出診斷為膨出)。對嚴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狹窄及椎管術後、椎間盤遊離、椎間盤鈣化等方面效CT診斷有一定困難。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術後CT片子


CT、MRI各有優勢,不能相互代替

MRI和CT兩種檢查方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均有著各自的優勢,MRI在椎間盤變性、變形等方面診出率較高,而CT在髓核鈣化、韌帶鈣化、骨質增生等方面靈敏性較高。

最重要的是,診斷疾病不是單方向、單角度思考的。要診斷一種疾病,除了要抓住患者表現出來的主要症狀,發現疾病的主要矛盾。抓住主線之後,還要多方向的思考,於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合理選用不同的檢查手段,尤為必要。因為不同的檢查手段,有缺點都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手術前需要做一大堆的檢查的緣故了。

由此可見,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MRI和CT均能夠直觀、清晰的判斷腰椎間盤病變情況,而且均有著較高的檢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MRI在軟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CT在骨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


2016年發表在《中國現代醫生》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叫《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診斷中CT與MRI的應用價值》,文章裡對2013年2月~2016年4月接診的確診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患者50例共計160個椎間盤進行研究。結果顯示,MRI診斷主要對髓核退變程度與內部水分含量更敏感,可更清晰地檢出。換句話說,核磁共振(MRI)檢查對於早期椎間盤病變有良好的診斷價值。CT診斷則對椎間盤積氣與椎間盤髓核鈣化比較敏感。可見,CT診斷空間分辨能力更好。而MRI診斷則能更好地明確椎間盤突出的程度。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核磁共振片子


掃描快速費用較低的CT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選方式。

CT也是臨床中多種疾病診斷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具有掃描區域廣、速度快、費用低的特點,是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選的診斷方式。

CT能夠清晰顯示椎體情況、腰椎間隙內部情況,以便掌握脊髓內是否存在腫瘤、結核等病症,還有助於對腰骶椎後位、斜位狀況進行評定,另外在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和積氣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靈敏度,能顯示周圍組織和病變髓核之間的關係,對神經根受壓情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CT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儀器種類較多,不同的儀器在掃描技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診斷的誤差較大,對影像學醫師的要求也更高(沒有經驗的醫師容易將突出診斷為膨出)。對嚴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狹窄及椎管術後、椎間盤遊離、椎間盤鈣化等方面效CT診斷有一定困難。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術後CT片子


CT、MRI各有優勢,不能相互代替

MRI和CT兩種檢查方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均有著各自的優勢,MRI在椎間盤變性、變形等方面診出率較高,而CT在髓核鈣化、韌帶鈣化、骨質增生等方面靈敏性較高。

最重要的是,診斷疾病不是單方向、單角度思考的。要診斷一種疾病,除了要抓住患者表現出來的主要症狀,發現疾病的主要矛盾。抓住主線之後,還要多方向的思考,於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合理選用不同的檢查手段,尤為必要。因為不同的檢查手段,有缺點都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手術前需要做一大堆的檢查的緣故了。

由此可見,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MRI和CT均能夠直觀、清晰的判斷腰椎間盤病變情況,而且均有著較高的檢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MRI在軟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CT在骨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


2016年發表在《中國現代醫生》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叫《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診斷中CT與MRI的應用價值》,文章裡對2013年2月~2016年4月接診的確診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患者50例共計160個椎間盤進行研究。結果顯示,MRI診斷主要對髓核退變程度與內部水分含量更敏感,可更清晰地檢出。換句話說,核磁共振(MRI)檢查對於早期椎間盤病變有良好的診斷價值。CT診斷則對椎間盤積氣與椎間盤髓核鈣化比較敏感。可見,CT診斷空間分辨能力更好。而MRI診斷則能更好地明確椎間盤突出的程度。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CT機器


不過,CT診斷的費用低、出片快(在我院,CT基本不需要預約,核磁共振卻需要預約)、MRI準確性高,所以在臨床應用還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影像學檢查仍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進行診斷仍然需要與症狀和體徵相結合才能擁有更高的診斷率。

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的檢測中診斷價值高!

我們都知道,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分類有:膨出、突出、脫出。這是根據突出的程度分類的。還有一種,根據突出的部位分類的,其中就有: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詳細分類以及其側重表現症狀,歡迎關注由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的黃敏軍副主任醫師傾力打造的專欄----《365度深入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

在臨床上,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並不少見。這類型的突出,有一個特點就是,影像學表現輕,患者表現的症狀重。是經驗不足的影像學醫生極容易忽略的類型。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核磁共振片子


掃描快速費用較低的CT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選方式。

CT也是臨床中多種疾病診斷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具有掃描區域廣、速度快、費用低的特點,是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選的診斷方式。

CT能夠清晰顯示椎體情況、腰椎間隙內部情況,以便掌握脊髓內是否存在腫瘤、結核等病症,還有助於對腰骶椎後位、斜位狀況進行評定,另外在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和積氣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靈敏度,能顯示周圍組織和病變髓核之間的關係,對神經根受壓情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CT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儀器種類較多,不同的儀器在掃描技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診斷的誤差較大,對影像學醫師的要求也更高(沒有經驗的醫師容易將突出診斷為膨出)。對嚴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狹窄及椎管術後、椎間盤遊離、椎間盤鈣化等方面效CT診斷有一定困難。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術後CT片子


CT、MRI各有優勢,不能相互代替

MRI和CT兩種檢查方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均有著各自的優勢,MRI在椎間盤變性、變形等方面診出率較高,而CT在髓核鈣化、韌帶鈣化、骨質增生等方面靈敏性較高。

最重要的是,診斷疾病不是單方向、單角度思考的。要診斷一種疾病,除了要抓住患者表現出來的主要症狀,發現疾病的主要矛盾。抓住主線之後,還要多方向的思考,於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合理選用不同的檢查手段,尤為必要。因為不同的檢查手段,有缺點都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手術前需要做一大堆的檢查的緣故了。

由此可見,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MRI和CT均能夠直觀、清晰的判斷腰椎間盤病變情況,而且均有著較高的檢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MRI在軟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CT在骨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


2016年發表在《中國現代醫生》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叫《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診斷中CT與MRI的應用價值》,文章裡對2013年2月~2016年4月接診的確診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患者50例共計160個椎間盤進行研究。結果顯示,MRI診斷主要對髓核退變程度與內部水分含量更敏感,可更清晰地檢出。換句話說,核磁共振(MRI)檢查對於早期椎間盤病變有良好的診斷價值。CT診斷則對椎間盤積氣與椎間盤髓核鈣化比較敏感。可見,CT診斷空間分辨能力更好。而MRI診斷則能更好地明確椎間盤突出的程度。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CT機器


不過,CT診斷的費用低、出片快(在我院,CT基本不需要預約,核磁共振卻需要預約)、MRI準確性高,所以在臨床應用還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影像學檢查仍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進行診斷仍然需要與症狀和體徵相結合才能擁有更高的診斷率。

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的檢測中診斷價值高!

我們都知道,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分類有:膨出、突出、脫出。這是根據突出的程度分類的。還有一種,根據突出的部位分類的,其中就有: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詳細分類以及其側重表現症狀,歡迎關注由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的黃敏軍副主任醫師傾力打造的專欄----《365度深入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

在臨床上,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並不少見。這類型的突出,有一個特點就是,影像學表現輕,患者表現的症狀重。是經驗不足的影像學醫生極容易忽略的類型。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


對於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X線、CT、MRI檢查,哪一項的檢出率高呢?我們來看一則報道。2016年發表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CT與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中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做了一項研究。

研究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診治的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62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按照診斷時所用不同診斷方案分成兩組---CT組(31例) 和MRI組(31例) ,對兩組具體診斷價值進行對比。

結果中表示:診斷後MRI組的陽性總檢出率(96.77%)高於CT組(74.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者應用MRI診斷價值較CT高,有利於提高疾病陽性檢出概率,準確判斷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程度,便於疾病確診及患者病情診斷,從而為臨床積極採取有效治療措施提供參考,促進患者預後改善。


雖然X線不能用於確診腰椎間盤突出,但它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X線平片對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確診率較低,主要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具備平片徵象者不多,大多數病例只表現為生理曲度的改變等,以致多數病例漏診。但X線平片對顯示腰椎生理彎曲及椎間隙改變情況優於CT檢查。而此表現正是X線平片診斷椎間盤突出較可靠的徵象。另外對椎弓根崩裂、椎體滑脫、椎體及小關節增生、壓縮性骨折、腫瘤、結核、化膿性炎症等診斷與鑑別診斷均具有一定價值。因此不要認為X線平片對腰椎間盤突出診斷率低就拒絕做此檢查。還是上面說的那句話,對一項疾病的診斷,除了有正向思維外,還有反向思維。儘可能的收集詳細的臨床證據,才能極大程度上降低誤診、漏診率!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核磁共振片子


掃描快速費用較低的CT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選方式。

CT也是臨床中多種疾病診斷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具有掃描區域廣、速度快、費用低的特點,是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選的診斷方式。

CT能夠清晰顯示椎體情況、腰椎間隙內部情況,以便掌握脊髓內是否存在腫瘤、結核等病症,還有助於對腰骶椎後位、斜位狀況進行評定,另外在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和積氣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靈敏度,能顯示周圍組織和病變髓核之間的關係,對神經根受壓情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CT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儀器種類較多,不同的儀器在掃描技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診斷的誤差較大,對影像學醫師的要求也更高(沒有經驗的醫師容易將突出診斷為膨出)。對嚴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狹窄及椎管術後、椎間盤遊離、椎間盤鈣化等方面效CT診斷有一定困難。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術後CT片子


CT、MRI各有優勢,不能相互代替

MRI和CT兩種檢查方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均有著各自的優勢,MRI在椎間盤變性、變形等方面診出率較高,而CT在髓核鈣化、韌帶鈣化、骨質增生等方面靈敏性較高。

最重要的是,診斷疾病不是單方向、單角度思考的。要診斷一種疾病,除了要抓住患者表現出來的主要症狀,發現疾病的主要矛盾。抓住主線之後,還要多方向的思考,於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合理選用不同的檢查手段,尤為必要。因為不同的檢查手段,有缺點都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手術前需要做一大堆的檢查的緣故了。

由此可見,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MRI和CT均能夠直觀、清晰的判斷腰椎間盤病變情況,而且均有著較高的檢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MRI在軟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CT在骨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


2016年發表在《中國現代醫生》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叫《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診斷中CT與MRI的應用價值》,文章裡對2013年2月~2016年4月接診的確診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患者50例共計160個椎間盤進行研究。結果顯示,MRI診斷主要對髓核退變程度與內部水分含量更敏感,可更清晰地檢出。換句話說,核磁共振(MRI)檢查對於早期椎間盤病變有良好的診斷價值。CT診斷則對椎間盤積氣與椎間盤髓核鈣化比較敏感。可見,CT診斷空間分辨能力更好。而MRI診斷則能更好地明確椎間盤突出的程度。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CT機器


不過,CT診斷的費用低、出片快(在我院,CT基本不需要預約,核磁共振卻需要預約)、MRI準確性高,所以在臨床應用還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影像學檢查仍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進行診斷仍然需要與症狀和體徵相結合才能擁有更高的診斷率。

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的檢測中診斷價值高!

我們都知道,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分類有:膨出、突出、脫出。這是根據突出的程度分類的。還有一種,根據突出的部位分類的,其中就有: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詳細分類以及其側重表現症狀,歡迎關注由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的黃敏軍副主任醫師傾力打造的專欄----《365度深入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

在臨床上,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並不少見。這類型的突出,有一個特點就是,影像學表現輕,患者表現的症狀重。是經驗不足的影像學醫生極容易忽略的類型。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


對於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X線、CT、MRI檢查,哪一項的檢出率高呢?我們來看一則報道。2016年發表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CT與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中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做了一項研究。

研究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診治的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62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按照診斷時所用不同診斷方案分成兩組---CT組(31例) 和MRI組(31例) ,對兩組具體診斷價值進行對比。

結果中表示:診斷後MRI組的陽性總檢出率(96.77%)高於CT組(74.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者應用MRI診斷價值較CT高,有利於提高疾病陽性檢出概率,準確判斷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程度,便於疾病確診及患者病情診斷,從而為臨床積極採取有效治療措施提供參考,促進患者預後改善。


雖然X線不能用於確診腰椎間盤突出,但它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X線平片對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確診率較低,主要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具備平片徵象者不多,大多數病例只表現為生理曲度的改變等,以致多數病例漏診。但X線平片對顯示腰椎生理彎曲及椎間隙改變情況優於CT檢查。而此表現正是X線平片診斷椎間盤突出較可靠的徵象。另外對椎弓根崩裂、椎體滑脫、椎體及小關節增生、壓縮性骨折、腫瘤、結核、化膿性炎症等診斷與鑑別診斷均具有一定價值。因此不要認為X線平片對腰椎間盤突出診斷率低就拒絕做此檢查。還是上面說的那句話,對一項疾病的診斷,除了有正向思維外,還有反向思維。儘可能的收集詳細的臨床證據,才能極大程度上降低誤診、漏診率!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線平片機器

看完這篇科普文,你能明白為什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醫生除了要看你的症狀、檢查你的身體之外,還要開影像學檢查。根據你的情況以及醫院影像科排隊的情況,會選擇讓你去做核磁共振、CT、或者是X線。這都是有根據的。所以,不要再抱怨為什麼不做這個,要做那個。也不用再抱怨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了!

"

腰椎間盤突出症,作為現代社會高發疾病的其中一種。大家在網上一搜,各個角度各個方面的相關訊息如潮水般湧來。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是解釋:為什麼會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腿麻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如何避免手術?什麼樣的保守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果?

但實際上,當病人去到脊柱外科門診就診時,首先產生的疑問多數為:為什麼要做核磁共振(MRI)?為什麼要做CT?為什麼不用做MRI,只需要做X線?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不可否認的是,門診給每位患者的時間並不多。相比於患者等待的時間,就診時間大概只能佔到等候時間的5%-10%左右。在這僅有的時間裡,若是問到檢查相關問題,通常得到的答案只是簡單總結:

1、核磁共振(MRI)看神經受壓情況最直觀。

2、CT也可以看到突出情況,但是不如核磁共振直觀。

3、你今天排不上做核磁共振的,先做CT吧。

4、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篩查其他情況就行。

5、CT比X光的輻射大,你的情況只需要做簡單的X光。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聽到上訴答案,再來三個直擊靈魂的追問:

1、核磁共振和CT都可以看到突出情況,CT能替代核磁共振嗎?

2、核磁共振比CT貴兩百多塊,是不是可以直接做CT,不需要做MRI?

3、X光和CT都有輻射,為什麼不直接做沒有輻射的核磁共振?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在解釋上述問題的之前,我們先來直觀的看一下MRI、CT、X線的圖片。我找了一位發病經過最常見、求診片子最凸顯的病人做案例。來我科做手術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數為40-60歲年齡段(符合該病的發病年齡段)。

45歲女性患者,因“反覆腰痛並左下肢疼痛3年餘,再發並加重10余天”前來就診的。

患者3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腰痛,左下肢疼痛,以左大腿後側明顯,勞累時明顯,久站久坐後加劇,休息後可以緩解。接受按摩等保守治療(具體情況不詳),效果一般。此後,上述症狀反覆發作。10多天以前,搬抬重物後再發並較前加重,伴有間歇性跛行。就診於外院,接受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具體術式不詳),療效差。術後腰痛、左下肢疼痛未見明顯緩解。近日,症狀加重,出現左臀部疼痛、麻木,大便困難。為求進一步的治療,前來我院。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圖片源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同,脊髓、神經受壓的情況不同,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同,在臨床治療上會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以需要經過影像學進行鑑別診斷,以便更有效的實施治療。

在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常用:X線、CT、MRI(核磁共振)。其中,CT和MRI檢查式目前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式。CT和MRI都能夠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形態、大小等。相比於MRI,CT的價格低廉,但MRI不存在放射性損傷,所以兩種方式均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對於大部分單純腰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

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似乎沒有優勢,可以直接被取代。這樣想的你們,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相比於CT和MRI,X線檢查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其次,相對於CT來說,X線檢查輻射量較小。最重要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診斷中,腰椎側位、立位片(即x光片子)有著重大作用。在早期診斷中,通過X線片子,能夠觀察患者的腰椎是否有生理性彎曲、腰椎間隙是否有變化、椎體周邊是否形成骨刺。不要忘記了,臨床上單純腰痛的患者,仍然是大多數。對於這些患者來說,X線檢查是性價比最高的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光片子


核磁共振在觀察突出物的形態和與其他結構的關係中最清晰!

在腰椎核磁共振的掃描中,能夠觀察到椎間盤的脫出、突出、膨出、變形等不同時期的病理變化,還可以通過多節段連續成像、三維切面,觀察突出物和後縱韌帶、纖維環、椎間盤、脊髓、馬尾神經、椎弓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硬膜囊神經根和突出物的關係,由此推斷出髓核的變化,以及周圍組織粘連、出血、水腫等結構上的變化。

雖然MRI掃描的時間較長,價格在三項檢查中價格最高,但沒有放射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夠通過全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的觀察病變位置的狀況,還能清晰的觀察到軟組織的狀況,避免腰椎結構有疊影,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不過,受檢查儀器的侷限,身體內帶有金屬的患者、患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均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核磁共振片子


掃描快速費用較低的CT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選方式。

CT也是臨床中多種疾病診斷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具有掃描區域廣、速度快、費用低的特點,是很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首選的診斷方式。

CT能夠清晰顯示椎體情況、腰椎間隙內部情況,以便掌握脊髓內是否存在腫瘤、結核等病症,還有助於對腰骶椎後位、斜位狀況進行評定,另外在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和積氣等方面有著較高的靈敏度,能顯示周圍組織和病變髓核之間的關係,對神經根受壓情況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CT檢查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儀器種類較多,不同的儀器在掃描技術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診斷的誤差較大,對影像學醫師的要求也更高(沒有經驗的醫師容易將突出診斷為膨出)。對嚴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狹窄及椎管術後、椎間盤遊離、椎間盤鈣化等方面效CT診斷有一定困難。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術後CT片子


CT、MRI各有優勢,不能相互代替

MRI和CT兩種檢查方式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均有著各自的優勢,MRI在椎間盤變性、變形等方面診出率較高,而CT在髓核鈣化、韌帶鈣化、骨質增生等方面靈敏性較高。

最重要的是,診斷疾病不是單方向、單角度思考的。要診斷一種疾病,除了要抓住患者表現出來的主要症狀,發現疾病的主要矛盾。抓住主線之後,還要多方向的思考,於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在這個過程中,合理選用不同的檢查手段,尤為必要。因為不同的檢查手段,有缺點都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手術前需要做一大堆的檢查的緣故了。

由此可見,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中,MRI和CT均能夠直觀、清晰的判斷腰椎間盤病變情況,而且均有著較高的檢出率、靈敏度和特異性。MRI在軟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CT在骨組織病變情況的診斷上具有優勢。


2016年發表在《中國現代醫生》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叫《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診斷中CT與MRI的應用價值》,文章裡對2013年2月~2016年4月接診的確診為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患者50例共計160個椎間盤進行研究。結果顯示,MRI診斷主要對髓核退變程度與內部水分含量更敏感,可更清晰地檢出。換句話說,核磁共振(MRI)檢查對於早期椎間盤病變有良好的診斷價值。CT診斷則對椎間盤積氣與椎間盤髓核鈣化比較敏感。可見,CT診斷空間分辨能力更好。而MRI診斷則能更好地明確椎間盤突出的程度。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CT機器


不過,CT診斷的費用低、出片快(在我院,CT基本不需要預約,核磁共振卻需要預約)、MRI準確性高,所以在臨床應用還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影像學檢查仍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進行診斷仍然需要與症狀和體徵相結合才能擁有更高的診斷率。

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的檢測中診斷價值高!

我們都知道,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分類有:膨出、突出、脫出。這是根據突出的程度分類的。還有一種,根據突出的部位分類的,其中就有: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詳細分類以及其側重表現症狀,歡迎關注由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的黃敏軍副主任醫師傾力打造的專欄----《365度深入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

在臨床上,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並不少見。這類型的突出,有一個特點就是,影像學表現輕,患者表現的症狀重。是經驗不足的影像學醫生極容易忽略的類型。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


對於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X線、CT、MRI檢查,哪一項的檢出率高呢?我們來看一則報道。2016年發表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CT與MRI在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中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做了一項研究。

研究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診治的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62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按照診斷時所用不同診斷方案分成兩組---CT組(31例) 和MRI組(31例) ,對兩組具體診斷價值進行對比。

結果中表示:診斷後MRI組的陽性總檢出率(96.77%)高於CT組(74.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者應用MRI診斷價值較CT高,有利於提高疾病陽性檢出概率,準確判斷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程度,便於疾病確診及患者病情診斷,從而為臨床積極採取有效治療措施提供參考,促進患者預後改善。


雖然X線不能用於確診腰椎間盤突出,但它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

X線平片對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確診率較低,主要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具備平片徵象者不多,大多數病例只表現為生理曲度的改變等,以致多數病例漏診。但X線平片對顯示腰椎生理彎曲及椎間隙改變情況優於CT檢查。而此表現正是X線平片診斷椎間盤突出較可靠的徵象。另外對椎弓根崩裂、椎體滑脫、椎體及小關節增生、壓縮性骨折、腫瘤、結核、化膿性炎症等診斷與鑑別診斷均具有一定價值。因此不要認為X線平片對腰椎間盤突出診斷率低就拒絕做此檢查。還是上面說的那句話,對一項疾病的診斷,除了有正向思維外,還有反向思維。儘可能的收集詳細的臨床證據,才能極大程度上降低誤診、漏診率!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X線平片機器

看完這篇科普文,你能明白為什麼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醫生除了要看你的症狀、檢查你的身體之外,還要開影像學檢查。根據你的情況以及醫院影像科排隊的情況,會選擇讓你去做核磁共振、CT、或者是X線。這都是有根據的。所以,不要再抱怨為什麼不做這個,要做那個。也不用再抱怨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了!

X光看不清,CT輻射大,腰突只想做最貴的核磁共振,為什麼不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