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曜屏PK疊屏——為了好看,還是為了“賣屏”'

"

2019年,顯示產業,特別是彩電市場“特別”產品真不少。華為智慧屏、三星QD-OLED,以及國內廠商的疊屏和星曜屏技術。不過,在大屏君看來,智慧屏不是真正的“屏幕上的新技術”,QD-OLED雖然有新意,但是卻未脫離既有產品的框架。

相比較而言,疊屏和星曜屏作為最新的液晶顯示技術應用創新,不僅僅在屏幕上“真的升級”,而且“顯著區別於既有技術”框架。

"

2019年,顯示產業,特別是彩電市場“特別”產品真不少。華為智慧屏、三星QD-OLED,以及國內廠商的疊屏和星曜屏技術。不過,在大屏君看來,智慧屏不是真正的“屏幕上的新技術”,QD-OLED雖然有新意,但是卻未脫離既有產品的框架。

相比較而言,疊屏和星曜屏作為最新的液晶顯示技術應用創新,不僅僅在屏幕上“真的升級”,而且“顯著區別於既有技術”框架。

星曜屏PK疊屏——為了好看,還是為了“賣屏”

疊屏和星曜屏共同點:多消耗TFT基板

疊屏技術主要由京東方、友達在推動,海信推出了終端電視產品。該技術的核心是用一張獨立的液晶屏幕,專門來處理“像素點”背後的“光源灰度”變換。就和它的名稱一樣,疊屏電視,就是要用到兩張液晶屏幕。

疊屏的好處是,兩重液晶光閥處理後,對比度的精細度極高、HDR幾乎達到像素級別的調整。壞處也明顯,首先兩張屏幕價格成本一定更高——大屏君認為,這也是在平板顯示技術過剩,效果已經接近極限時代,很多人不看好這種產品普及的原因所在;第二,液晶屏幕是玻璃材質,採用兩張屏幕重疊粘合,必然在一定角度產生嚴重程度不同的折射重影、同時,液晶分子的透光性有角度衰減,兩層液晶屏會影響產品的最終可視角度效果。

近日由華星光電推出的星曜屏產品還沒有見到“終端電視機”銷售。該產品的核心是對MINI-LED背光系統的驅動電路進行調整。作為全球首款非晶硅玻璃基板驅動的Mini-LED產品,其驅動板a-Si TFT技術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傳統液晶驅動板產品之一。

相對於傳統的印刷電路的液晶背光源驅動板而言:如果背光燈組的燈珠規模很小,印刷電路顯然成本優勢很大;但是,如果mini-led燈珠採用十萬級別的規模,那麼印刷電路的“加工難度”就會讓其成本上顯著劣於a-Si TFT。所以,星曜屏本質,實際上是“a-Si TFT加上mini-led”!當然,大屏君要指出,這種技術也會讓電視機的a-Si TFT用量翻番,成本變化明顯:且mini-led也不便宜、mini-led在a-Si TFT上的巨量轉移成本也不低。

當然,除了成本劣勢之外,星曜屏對對比度的提升,和HDR的最終精度,恐怕拼不過疊屏的極限效果。不過大屏君覺得,反正極限都超過人眼睛生理探測能力,這種差異也就無所謂了。至於亮度均勻性的可控性問題,理論上星曜屏不會與疊屏有本質差異,因為,疊屏作為高成本產品,為了保持畫質優勢,一定也會用mini-led做背光源……

談到這裡,大屏君其實有一個“頂級想法”:背光源用星曜屏、前端用疊屏,加起來三層TFT驅動矩陣,是不是會成為“最極限”的對比度和HDR產品呢?

當然,這些優劣分析不是大屏君的目的。大屏君的技術探討最主要的是要說明一個問題:無論是疊屏還是星曜屏,本質都導致消耗更多的TFT產能。也許這才是顯示面板企業現在最需要的。

效果創新,市場過剩下的“自救”

無論是疊屏還是星曜屏的核心效果提升都是“HDR+高對比度”;且兩者的核心缺點也很明確“價格成本更高”——至少在玻璃基板這塊,TFT的用量較普通電視是翻番了。

因此,大屏君很難認可這是一種“面向普及”的產品創新。甚至,這可能只是特殊時期才會出現的創新:因為,2019年,伴隨這些創新產品的液晶面板核心趨勢是“降價”和“減產”。

根據研調機構 IHS統計,8月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仍月減 5-10%,幾乎所有尺寸電視面板價格都創新低,預期 9月面板價格還可能進一步持續下跌。同時8月份有媒體報道,京東方、華星光電各產線平均減少10%的投片量,而京東方的10.5代廠更是減產25%;惠科重慶8.5代廠7月起已經規定每月休5天無薪假,近期更要求每週少上2天班,相當於減產20%以上。甚至,韓國兩大面板廠三星(SDC)與樂金顯示(LGD)9月開始啟動一波大規模人員縮編計劃,影響人數超過3000人。

"

2019年,顯示產業,特別是彩電市場“特別”產品真不少。華為智慧屏、三星QD-OLED,以及國內廠商的疊屏和星曜屏技術。不過,在大屏君看來,智慧屏不是真正的“屏幕上的新技術”,QD-OLED雖然有新意,但是卻未脫離既有產品的框架。

相比較而言,疊屏和星曜屏作為最新的液晶顯示技術應用創新,不僅僅在屏幕上“真的升級”,而且“顯著區別於既有技術”框架。

星曜屏PK疊屏——為了好看,還是為了“賣屏”

疊屏和星曜屏共同點:多消耗TFT基板

疊屏技術主要由京東方、友達在推動,海信推出了終端電視產品。該技術的核心是用一張獨立的液晶屏幕,專門來處理“像素點”背後的“光源灰度”變換。就和它的名稱一樣,疊屏電視,就是要用到兩張液晶屏幕。

疊屏的好處是,兩重液晶光閥處理後,對比度的精細度極高、HDR幾乎達到像素級別的調整。壞處也明顯,首先兩張屏幕價格成本一定更高——大屏君認為,這也是在平板顯示技術過剩,效果已經接近極限時代,很多人不看好這種產品普及的原因所在;第二,液晶屏幕是玻璃材質,採用兩張屏幕重疊粘合,必然在一定角度產生嚴重程度不同的折射重影、同時,液晶分子的透光性有角度衰減,兩層液晶屏會影響產品的最終可視角度效果。

近日由華星光電推出的星曜屏產品還沒有見到“終端電視機”銷售。該產品的核心是對MINI-LED背光系統的驅動電路進行調整。作為全球首款非晶硅玻璃基板驅動的Mini-LED產品,其驅動板a-Si TFT技術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傳統液晶驅動板產品之一。

相對於傳統的印刷電路的液晶背光源驅動板而言:如果背光燈組的燈珠規模很小,印刷電路顯然成本優勢很大;但是,如果mini-led燈珠採用十萬級別的規模,那麼印刷電路的“加工難度”就會讓其成本上顯著劣於a-Si TFT。所以,星曜屏本質,實際上是“a-Si TFT加上mini-led”!當然,大屏君要指出,這種技術也會讓電視機的a-Si TFT用量翻番,成本變化明顯:且mini-led也不便宜、mini-led在a-Si TFT上的巨量轉移成本也不低。

當然,除了成本劣勢之外,星曜屏對對比度的提升,和HDR的最終精度,恐怕拼不過疊屏的極限效果。不過大屏君覺得,反正極限都超過人眼睛生理探測能力,這種差異也就無所謂了。至於亮度均勻性的可控性問題,理論上星曜屏不會與疊屏有本質差異,因為,疊屏作為高成本產品,為了保持畫質優勢,一定也會用mini-led做背光源……

談到這裡,大屏君其實有一個“頂級想法”:背光源用星曜屏、前端用疊屏,加起來三層TFT驅動矩陣,是不是會成為“最極限”的對比度和HDR產品呢?

當然,這些優劣分析不是大屏君的目的。大屏君的技術探討最主要的是要說明一個問題:無論是疊屏還是星曜屏,本質都導致消耗更多的TFT產能。也許這才是顯示面板企業現在最需要的。

效果創新,市場過剩下的“自救”

無論是疊屏還是星曜屏的核心效果提升都是“HDR+高對比度”;且兩者的核心缺點也很明確“價格成本更高”——至少在玻璃基板這塊,TFT的用量較普通電視是翻番了。

因此,大屏君很難認可這是一種“面向普及”的產品創新。甚至,這可能只是特殊時期才會出現的創新:因為,2019年,伴隨這些創新產品的液晶面板核心趨勢是“降價”和“減產”。

根據研調機構 IHS統計,8月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仍月減 5-10%,幾乎所有尺寸電視面板價格都創新低,預期 9月面板價格還可能進一步持續下跌。同時8月份有媒體報道,京東方、華星光電各產線平均減少10%的投片量,而京東方的10.5代廠更是減產25%;惠科重慶8.5代廠7月起已經規定每月休5天無薪假,近期更要求每週少上2天班,相當於減產20%以上。甚至,韓國兩大面板廠三星(SDC)與樂金顯示(LGD)9月開始啟動一波大規模人員縮編計劃,影響人數超過3000人。

星曜屏PK疊屏——為了好看,還是為了“賣屏”

但是,行業不景氣背景下,面板業產能還在增長:大屏君注意到,大尺寸方面,9月份LG廣州OLED產品投產;2019年華星光電第一條10.5/11代線在產能爬坡;年底京東方第二條10.5/11代線可能量產;LG韓國一條10.5代線正在建設;廣州群創一條10.5代線進入最後建設期;小尺寸方面OLED面板建設持續加速,大陸和韓國的6代線投入持續加碼,擠壓液晶面板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

“大尺寸液晶+6代線OLED”,全球面板產能未來兩年還會擴張至少15%,而現在市場已經至少產能過剩10%!所以,行業內外都在說“這輪過剩危機前所未有”,市場急需“各種出口”消化產能:疊屏用兩張液晶板製作一臺電視;星曜屏電視消耗多一倍的TFT驅動玻璃基板——顯然都是“提升需求”的選項。

而且大屏君認為,在面板企業全球減產的背景下,提升液晶面板銷量是非常必要的任務。反而,在液晶電視效果的提升上,面板企業的壓力並不大:一方面,現有技術的效果已經非常出色,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彩電顯示效果競爭更多是彩電企業的事情,而非面板企業的差異。且無論是星曜屏還是疊屏,對於面板企業個別廠商而言,都不是能夠形成“獨家壟斷”性的創新。

“提升彩電效果”PK“消耗更多TFT產能”,面板企業更在乎哪一個呢?大屏君雖然給不出更多的證據,來支持某一方,但是無疑二者至少是共存的需求。

背後的改變:裁員PK創新

對於星曜屏和疊屏的產品而言,大屏君覺得單純“侷限於”產品的技術特性討論,就會失去“市場大方向”。如果在全球顯示產業變化之中看去這兩個創新,就會有新的發現:

第一, 這幾乎是大陸地區顯示企業,率先在高端大屏方面推出“全球前所未有”的產品創新。大屏君覺得,這可以理解為,本土面板企業已經在高端技術上站在全球前沿了。

第二, 雖然這種創新可能更多是為了化解過剩產能,同時全球面板企業都在減產,但是過剩風波的應對也有不同。例如,臺灣面板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由於交不上電費,徹底“黑”了,裁員到僅剩下50人;再例如,LG和三星不僅減產,而且啟動新一輪裁員(此前三年,二者或者已經有過裁員,或者已經縮減過產品線規模)。

——對於簡單調減產品線的“開工率”,至少企業隨時能夠恢復原有產能;裁員的企業,可未必能夠在必要的時候迅速恢復產能:大屏君覺得,更可能的情況是裁員企業失去的份額,就徹底失去了。實際上,一輪新的市場轉移正在全球顯示面板產業發生。而且,這次是代表高端高品質的大屏創新產品,轉移到我國大陸地區的企業手中。

綜上所述,2019年絕不是面板企業的“賺錢年”,但是這一年卻異常關鍵:大屏君覺得這一年是行業的“分化”年。不同企業雖然都遭遇了壓力,但是無論是面板還是彩電企業都有已經體現出“一些企業向左、一些企業向右”的趨勢。後者才是“頻繁屏概念創新”背後的“時代大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