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題記:當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一切皆有可能!

CG,即Computer Graphics,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CG技術最早應用於建築模型的製作,到1980年代開始應用在影視、工程、工業製造等各個領域。

CG特效出現在電影裡,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西部世界》和1976年的《未來世界》。《西部世界》裡出現了電影史上最早的二維CG畫面,《未來世界》裡則出現了電影史上最早的三維CG畫面。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從“平面騎士”,到軟金屬“終結者”

1985年,偵探推理片《少年福爾摩斯》誕生了電影史上的第一個CG角色。因為是二維平面的,所以被稱為“平面騎士”。

影片中,“平面騎士”只有一個走路和一個舉劍的動作。而他的整張臉都是畫出來的,根本就不會動,面部表情就無從談起了。

CG技術在電影裡的運用,真正相對成熟的應該算是1989年卡梅隆的《深淵》。影片中當外星智慧生物操控水柱運動到男女主面前時,水柱的前端呈現出了與男女主一樣的面容。

這個前所未見的畫面,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讚歎不已。這個會變形的水柱,成為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製成的軟表面形象。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時隔兩年後,卡梅隆又在《終結者2》裡創造出了一個能隨意變形、被子彈頻頻擊中卻不會倒下、腦袋被霰彈槍打出一個大窟窿卻能快速恢復的軟金屬機器人:魔鬼終結者T-1000。

軟金屬“終結者”的橫空出世,真正宣告了數字電影時代的到來。人們終於相信:電影的表現力已經無所不能,唯一的制約可能就是人類自己的想象力了。

從此,CG技術在好萊塢大行其道:1993年,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裡走出了各式各樣的恐龍;1999年,影史上第一隻有毛髮的CG動物誕生在羅伯·明可夫的《精靈鼠小弟》裡......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從古靈精怪的玩具,到最賺錢的電影類型

1995年,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完全運用CG技術製作的電影《玩具總動員》,誕生了一群古靈精怪的玩具。

該片突破了數字技術在電影業中的運用限制,在動畫領域將CG技術的運用推到了一個高峰,為電影製作開闢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2001年,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採用“動作捕捉技術”,創造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CG角色:咕嚕姆。後來,維塔數碼又如法炮製出了“金剛”和《猿族崛起》系列中的“凱撒”等CG角色形象。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2006年,電影特效領域的老大哥工業光魔,在《加勒比海盜2》裡創造了一位會彈管風琴的章魚船長。

CG特效以高端科技為依託,以無限的創意為內容,徹底顛覆了傳統視覺時代。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CG應用逐漸成為了電影特效製作的核心,開闢出了流光溢彩的圖像新時代。而藉助CG技術製作的電影,也成為了好萊塢最賺錢的電影類型。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CG真人遭遇“詭異谷”

在《指環王》第一部上映的同一年,由遊戲衍生的科幻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首次實現了全程採用動作捕捉技術,成為動作捕捉史上的一部標杆性作品。

該片還第一次讓女主Aki擁有了一頭纖毫畢現、輕柔飄逸的頭髮,這是首次實現毛髮在CG世界裡甩動、旋轉,並對其進行光線動態處理。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2004年,執導過《阿甘正傳》的羅伯特·澤米吉斯拍攝了好萊塢第一部全真人CG電影《極地特快》。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在影片中一口氣飾演了包括聖誕老人在內的六個角色。

後來,澤米吉斯又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別拍攝了《貝奧武甫》和《聖誕頌歌》。影片中的CG角色,無論是人物的真實感,還是動作的流暢程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上述幾部影片的票房收益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影片中的CG人物都無一例外地掉落到了“詭異谷”之中。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詭異谷”,又稱為“恐怖谷”,這雖是一個關於機器人的理論假說,但也適用於CG角色。隨著CG角色越來越接近真人,觀眾會突然感到某種不適,感覺這些角色看上去有點恐怖、有點詭異。

因為CG技術在模擬真人時,皮膚的質感及表情的模擬,非常難以做到跟真人一樣。而人類對自身臉上那些細膩的肌肉運動無比熟悉,一丁點的差異都能夠察覺出來。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指環王》裡的咕嚕姆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它巧妙避開了恐怖谷。咕嚕姆被設定為一個非人非鬼的怪物,這就讓觀眾一開始就打消了把咕嚕姆當作人類來看待的心理。

《指環王》之後出現的上述真人CG影片,都是因為掉落“詭異谷”,而沒能贏得理想的口碑和票房。而後來的大衛·芬奇和詹姆斯·卡梅隆,都採用了與彼得·傑克遜類似的方法,巧妙地避開了“詭異谷”效應。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2008年,大衛·芬奇的《本傑明·巴頓奇事》中,年幼時的本傑明長著一張耄耋之年老態龍鍾的臉,表情和行動呆板、遲滯,這符合人物角色的設定;

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達》裡,納美人被設定為外星球人,而且是藍色皮膚,這在一定程度上遮蓋了CG人物的不少缺陷。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發佈。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從“返老還童”到“起死回生”,CG技術無所不能

從首位僅五個鏡頭的CG角色“平面騎士”,到三位大神級導演巧妙避開“詭異谷”,執著於CG技術的勇士們孜孜不倦地探索了二三十年。

為了讓電影的視覺效果更加震撼、更具有衝擊力,執迷於CG技術的創作者們,不斷地想方設法試圖跨越禁區、創造奇蹟,竭力去實現“CG技術無所不能”的目標。

2016年,曾在《本傑明·巴頓奇事》裡製作了幼年本傑明老人臉的Lola VFX特效公司,在《美國隊長3》中,真正實現了“返老還童”術。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美隊3》影片的開頭,託尼為了彌補年輕時的遺憾,重塑了當年與父親的告別。因此,影片中出現了年輕時代的託尼·斯塔克。而影片裡的“小託尼”,仍是由小羅伯特·唐尼自己飾演。

Lola VFX公司正是通過CG技術,將50歲的小羅伯特·唐尼變成了20多歲時的樣子,讓年輕時代的託尼·斯塔克逼真地出現在了影片當中。

2019年的《驚奇隊長》,Lola VFX公司故技重演,讓神盾局局長尼克·弗瑞和超級特工菲爾·科爾森這兩個熟悉的漫威角色在影片中都順利實現了“返老還童”。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相比於“返老還童”,CG技術下的“起死回生”更為神奇、更為震撼:

2015年,《速度與激情7》通過CG技術讓演員保羅·沃克“起死回生”;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2017年,《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對演員彼得·庫欣的“復活”,稱得上是有史以來最複雜、最昂貴的CG人物重塑;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在《俠盜一號》的末尾,CG技術還實現了將四十年前1977版《星球大戰》裡的年輕萊婭公主進行“復活”。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從保羅·沃克,到塔金總督,再到萊婭公主,這些重要角色演員的“起死回生”,讓無數影迷朋友淚奔不已。


“阿麗塔”,樹起了CG真人的最新標杆

從“返老還童”到“起死回生”,儘管CG技術日趨完善,但畢竟其中的CG角色要麼只是龍套,要麼只是出現在一個小片段。

2019年2月,從《阿麗塔:戰鬥天使》裡走出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完全運用CG技術製作的人類角色——女主“阿麗塔”,為CG真人樹起了最新標杆。

阿麗塔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最是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比正常人的眼睛要大很多,但一點也不違和。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阿麗塔第一次被改造後醒來,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令人過目難忘。再仔細看阿麗塔的面部,你會發現她和真人一樣——臉上有細細的絨毛,皮膚有清晰可見的肌理。

維塔數碼還將“動作捕捉”升級到“表演捕捉”。相比傳統的動作捕捉,表演捕捉更善於捕捉到細節表情動作,甚至能捕捉到演員嘴脣內部肌肉的運動。

阿麗塔吃橘子的過程,從張嘴就咬結果一臉懵逼,到第一次品嚐酸酸甜甜的橘肉而露出一臉驚奇,整個過程中的各種小細節都處理得與真人的反應完全一模一樣。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阿麗塔”這一CG人物如此的栩栩如生、靈動可愛,實在讓人歎為觀止!能創造出這樣一位“登峰造極”的CG角色,維塔數碼的技術人員功不可沒。

而作為統帥的卡梅隆,更值得我們頂禮膜拜。儘管他只是該片的製片人和編劇,但毋庸置疑,他才是這位眼睛大大、又酷又帥、戰鬥力逆天的阿麗塔真正的“父親”。

CG角色進化史:從平面騎士到阿麗塔,電影特效的“聖盃”該頒給誰


像卡梅隆這樣的電影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秉承不斷完善電影藝術的信念,讓電影的視覺效果越來越驚奇異常、震撼十足,讓許許多多的不可能逐步變成了可能。

電影特效的“聖盃”,應該頒發給這些把CG技術一步步推向極致的“工匠”勇士們!【大象看戲】讓娛樂更有價值*.*一起來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