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創新才是創新的主流

我們大多數人對創新其實有一點點錯誤的理解,以為那些獨出心裁的東西才叫創新,比如說國內的共享單車,實際上它只是源於一個共享的念頭,這種創新叫做模式創新,但這並不是創新領域裡的主流,大多數創新其實是科技領域的創新,但科技創新很可能沒有模式創新那麼令人興奮。

想想看,媒體最愛報道的是:

一個19歲的哈佛學生,大一的時候在宿舍裡有了一個念頭,然後做了一個網站,經過8年的時間,變為一個兩千億市值的公司,當然今天的市值已經更高了,4、5千億市值了,那就是 Facebook。

這樣的例子,大家聽了都容易興奮:

一方面是因為反差太大了,從一個窮學生突然變成了世界頂級富豪;

另一方面是表面上似乎不需要太強的科技實力支持。

連一個大一的本科生都能做到,別人都會想,我好像也能做到,我的腦子裡哪天蹦出一個念頭來,我可能就會創造出下一個 Facebook。

但是我要給有這樣念頭的人潑一盆涼水,因為這樣的事情跟中彩票一樣,實在太少了。利用模式創新的公司有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死掉了,原因很簡單,門檻低,競爭就會激烈,尤其是被資本看好的時候,幾十家上百家的競爭者,最後都只會留下1到2家。

在整個創新體系裡面,真正的主流創新,媒體其實是很不願意報道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來自於名校,MIT、斯坦福、哈佛,當然也有一些不一定那麼有名的學校。但是在美國很多的高校裡,它的學校排名不靠前,但是某個系的排名會非常靠前,那麼這個系裡面也可能會誕生出不錯的創業者。

所以總的來說,學習成績不錯,工作經驗也很豐富,然後從最好的高校裡面拿到了最牛教授的先進專利,同時因為他本來就已經在業界有影響力,有一定的資源和人脈,風險投資人能夠給他錢,讓他去創業,然後經過8到10年,他成功地把教授的科研成果轉化成了產品,上市後獲得了歡迎。

這種事情,媒體沒有任何報道的興趣,因為太平淡無奇了。

連你也會認為:

第一,這是應該的;

第二,反正我做不到,因為我不來自於名校,我也沒有那麼多經驗,我也沒有那麼多資源。

這種時候觀眾很容易對這種事情失去興趣,媒體就更不願意報道了。

所以你會發現,如果你想通過媒體來了解社會現狀的話,一定會有偏差,因為媒體報道本來就是有選擇性的。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要決定自己走哪條路,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自己創業應該作什麼選擇,我相信沒有人會選擇中彩票式的創業機會,而會去選擇另一個成功率更高的創業機會,希望大家看到一個真正的美國科技創新的機制。因為這個機制也會在中國發展起來。

二、教授負責科研,企業家負責產品轉化

我一直強調,真正好的技術都在高校。但是我還要強調,其實這些高校裡面的教授們,當他們去搞科研的時候,是沒有想到,科研成果要如何被用到商業實踐當中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在費城的時候拜訪了賓州大學的楊紓教授,她是做材料科學研究的,給我們展示了很多材料科學方面相當有趣的科研成果。

比如說一個材料可以被編織到衣物裡,然後就能對身體的各種情況進行監測和感知;

還有一個材料可以做到完全疏水,像荷葉的表面一樣,水滴在上面不會被滲透,而是會順著斜坡滑下去,其它還有很多有趣的科研成果。

但是楊教授一直在反覆強調,她願意接受商業界的資助和支持,但是她的研究興趣是自己定的,商業界不能插手。

其實這是典型的科研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就是大多數科研工作者的第一目的,其實不是商業回報,不是要把科研成果產品化以後做成公司上市,而是幾乎只考慮在學術上有沒有價值,能不能搞出自己有興趣的新科研成果。

那麼問題就來了,咱們國內一直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把兩個事情分清楚,一個是純科研,另一個是研發。聽起來感覺差異不大,實際上是兩碼事兒。

因為研發指的是產業界的動作,目標就是用各種手段做出產品,而高校的教授們在實驗室裡面做的是科研,是科學研究。

為什麼呢?

因為實驗室的科研只是負責到研究出成果,寫完論文就完了,至於說把科研成果如何運用到業界,甚至到底把科研成果轉化成什麼樣的產品,解決什麼樣的社會需求的痛點,這些都不是教授們關心的事,這是企業關心的。

而美國正巧有上萬家這樣的專門從高校裡找到先進科技,然後把它做成產品,最後推向市場的研發型的企業。這就讓美國有了一個真正的從學術到產品轉化的核心環節。

所以我們也一直強調,科技創新中真正價值巨大的,其實不是科學家,而是企業家,因為企業家必須獨具慧眼,必須知道哪些科研成果能夠被轉化,同時他們也要對產業、對市場有非常深刻的判斷,要知道這個技術能不能被應用到市場當中去,對社會形成新的推動,甚至他們還需要有廣泛的聯絡和資源,這樣才能把很多先進技術合成起來,形成產品。

三、美國創新由小公司主導

在國內,很多人對蘋果、谷歌、亞馬遜這些大公司聽得多了,以為美國的科技創新都是由它們主導的。但實際上,美國科技創新的主力是小公司,我們以前幾次講過 "雙長制"——也就是有一個非常棒的、有充分業界經驗的 CEO,和一個有科技突破的教授相結合,而在這個"雙長"裡面,CEO是主導。

大多數美國的科技創業公司,其實都是用的這種模式。我們這回也在好幾個高校看到了這樣的模式,當很多教授還沒有找到合適的 CEO,或者說很多 CEO 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教授的時候,教授就要為自己的科技去站臺,比如在羅格斯、匹茲堡、卡耐基梅隆這幾所大學,都有很多教授親自給我們介紹他們的先進科研成果。

這個世界的信息不可能是完全對稱的,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美國的技術經理人辦公室,他們就負責把高校裡面教授的科研成果全部收集在一起,公佈到自己的網站上,然後對企業家、創業者群體作推廣,使更多的企業家、創業者能夠看到教授的科研成果。

當然反過來講,那些習慣了創業的創業者,往往對這些先進科技都格外地留意,尤其是參與過組建公司的科學家和用先進技術來創業的創業者,往往是同屬於一個社交圈子的,他們經常會有信息的互通和交換,這個機制其實非常非常重要。

四、連續創業者

我們除了看到這些教授,其實也看到了很多剛剛拿到先進科技成果的、剛剛開始創業的企業家,這些團隊甚至只有幾個人。

這些還沒有拿到足夠多資金的企業家,往往在中國會被誤解,大家會以為他們是大學剛畢業,甚至沒畢業的,因為我們鼓勵創業創新的時候,喜歡說的是90後。但美國很多上臺演講的企業家,其實歲數都很大了,這也是另一個我們一直在反覆強調的話題,就是美國很多的企業家是特別擅長做科技轉化的,所以他們就會反覆地創業。

我們講"積木式創新",每個人要有自己的長板,這些企業家的長板,就是科技轉化這一件事,所以往往他做一個公司,對一個技術完成轉化,等到產品出來以後,他就會退出這個公司,當然他的股份未必會全賣掉,但這個公司就會找一個更加會做市場、更會做生產經營的 CEO 來接盤,而這個舊的 CEO 退出以後,就會開始計劃下一次的創業。

所以美國的優秀創業者裡面有很多連續創業者,創業過4、5回的都挺常見,甚至有更多的,而且每個公司都很成功,有的上市,有的被高價賣掉。這是美國創業的一個特點,所以我們一直在反覆給考察團的團員們強調,看到對方是一個小公司,千萬不要怠慢人家的 CEO,因為他很可能剛剛從一個大公司裡成功退出。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是歲數很大的,美國也鼓勵學生出來創業。但是我對此是有一點不同看法的:

一般來說,學生創業是可以的,但不能做 CEO,因為要做 CEO 的話,就要對行業有充分的理解,才能理解行業的痛點、應用需求的痛點,尤其是很多對企業和對產業界的應用,更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

資源就更不用說了,年輕人不可能有很多業內資源,而要做成一個企業,大量的協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說現在是一個協作型的社會,要構建起自己的協作生態來,這都不是年輕人能夠做的。

年輕學生的優勢是有熱情,有先進技術,他們當然可以一畢業就去創業,但是他適合的是加入創業公司,做聯合創始人,他去負責技術方面的工作,或者是在創業當中向 CEO 學習,逐漸使自己的創業經驗成熟起來。

比如我們就拜訪了 MC10 公司,這是全球現在最有名的柔性傳感器公司之一,接待我們的是老朋友 Ben,他就是從 MIT 博士一畢業就創業,但他是聯合創始人,一直都有非常優秀的有經驗的 CEO 帶著他走,這是我們看到的美國創新機制當中的另一個特點。

最後再說一點,當我們中國人去看更大的公司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重視和尊重人家,但我強調的是,因為美國的科技創業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一個公司從零做到產業裡舉足輕重,甚至數一數二,往往需要15年到20年的時間。

所以千萬不要輕視那些今天還非常小的小公司,也許它10年後、15年後就是下一個世界500強。 當我們看一個公司的時候,也不能用一個恆定的眼光去看,而要用一個流動的眼光、用一個有時間軸的眼光去看這個公司的演變,要知道它在整個的演變規律裡處在什麼階段,這是非常重要的。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