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的孩子會被淘汰,自律使人優秀;這一招培養孩子強大的自律

機器人 工作這一年 人工智能 早期教育 教育 小亨媽愛童書 2019-02-10

春節走親戚,我發現七大姑八大姨,對孫輩管教的口頭蟬就是:“聽話,快去幹…”“聽話,不許做….”對孩子的表揚也是“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我想說的卻是,從小聽話的孩子,可能是未來第一批被淘汰的成年人。

聽話式的工作,99.99%的工作機器人都能幹!

李開復老師在新作《AI未來》中,就預測了未來十年,人工智能的光速發展,勢必取代大量的重複性工作。機器人能把這些工作做的更快、更好、成本更低。

未來十年,機器人無法取代的是哪些具有創意、創新的工作。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他總生活在別人的規則下,他又如何去讓自己的思想發展呢?

更何況,家長和老師自身認知都是有限的;上一代人的知識更新,永遠比不過新生代,讓新生代按照上一代人的方式做事,無異於給孩子畫地為牢。

聽話的孩子會被淘汰,自律使人優秀;這一招培養孩子強大的自律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培養一個具有強大自律力的孩子?

這一招就是契約精神。

這也是我今年參加新東方的教育論壇,從北師大的心理學教授劉嘉老師那裡學來的。

用在我家叛逆期的terrible two的女兒身上,簡直是立竿見影。

契約精神的核心是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以平等為前提,進行合理交換。

第一步:契約對等,滿足你的需求-父母先要告訴孩子,孩子有提出要求的權利,在合理範圍內,父母有義務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是被尊重,被滿足的;

第二步:提出孩子應該履行的義務-要獲得她想要的東西,她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三步:自主選擇,承擔後果 - 契約開始後,孩子自主選擇是否履約,並承擔對應的後果。

比如,女兒不愛吃青菜,只愛吃肥肉。

之前的情景是,為了讓女兒多吃一口青菜,各種威逼利誘,每次吃飯,總是見縫插針地喂一口,或者一口肉一口青菜的交換,甚至模仿繪本里的場景,進行各種表演。

後來,我與不到3歲的女兒,進行了一場正式的契約談判。

我告訴她,你愛吃肉,媽媽會保證,每週至少給你做2-3次你愛吃的肉。媽媽的責任就是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比如要給你做好吃的,比如要給你講故事。(這個步驟的核心是,強調孩子的需求被尊重,被接納,得到了大人的迴應)

女兒很滿意的點頭。

我又問,那麼,你作為小朋友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讓自己健康成長,這包括不能讓自己感冒,讓自己長高,強壯,就不能只吃肉,還要多吃菜;還要多運動。(這個步驟的核心是,提出孩子的責任)

女兒似乎聽懂了,不過吃飯的時候,依然沒辦法落實。

吃飯的時候,我就會把青菜放一堆,她愛吃的各種菜放一堆。然後告訴她,如果想把好吃的都吃了,前提就是把定量的青菜吃掉。

不到3歲的孩子,就算心裡懂了,也很難有這樣強的意志力去執行。所以,女兒當然還是選擇先吃肉。

等她吃了一些後,我又會繼續說:“好了,現在寶貝已經吃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該吃青菜了。”(契約對等,滿足你的需求;提出你應該履行的義務)

關鍵步驟出現了,通常這個環節,女兒會有一半時間,選擇去主動吃青菜;還有一半時間,她固執地選擇繼續吃肉。

因為女兒違約在先,我也只好把肉收走,此時,女兒通常會有些情緒失控。

我就會告訴她,違約後,她還有3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先吃些青菜,然後我把肉給她,繼續吃肉;第二個選擇,不吃青菜也不吃肉了,但是在下一頓飯之前,什麼零食和水果都不能吃。第三個選擇,就這麼鬧著。(自主選擇,承擔過後)

孩子都是天生的談判專家。女兒前幾次聽到我方案,就會說,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再吃兩片肉,然後吃青菜。

我當然立刻說,不可以,因為你之前已經吃過幾片肉了。

但通過女兒的反應,我已經瞭解,不到3歲的孩子,完全理解了我前面所講的各種選擇的含義。

最後女兒總是選擇自己把青菜吃了, 再去吃肉。

這裡有幾個關鍵步驟:第一個,開始讓孩子自主選擇,她的願望先得到了部分滿足;第二個,當她後面無法執行契約時,不要強迫去喂他,而是繼續讓他自己選擇。他當然可以選擇放棄,什麼都不吃了,只是要讓他繼續承擔選擇的後果。

聽話的孩子會被淘汰,自律使人優秀;這一招培養孩子強大的自律

孩子和大人一樣,所有自己做的決定,一定是執行力最強的。

這個契約關係,幾乎包治百病,能破解任何和孩子僵持不下的局面。

比如,女兒最近養成了上廁所要聽故事的習慣,但這樣,她就會在便盆上呆很長時間。我就會告訴她,我會給你講故事(契約對等,滿足你的需求),但是要先起來收拾好(提出你應該履行的義務)。如果你執意不起來,就只能這樣待著,還浪費了後面講故事的時間。(自主選擇,承擔後果)

比如,女兒晚上不去睡覺,各種磨蹭。我就會問她,你晚上睡前想聽故事嗎?想聽,好的,那就趕快在15分鐘內收拾好,然後可以講3個故事(契約對等,滿足你的需求;提出你應該履行的義務);否則,那你就這麼待著,我去睡覺了,最後講故事的時間也沒有。(自主選擇,承擔後果)

這個方法是一種通用方法,《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作者尹建莉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女兒有一段時間不願意寫作業。

這個場景下, 如果家長各種逼迫,讓孩子必須聽話,強迫孩子寫作業。可能就適得其反,讓孩子越來越覺不愛寫作業。因為強迫只會帶來反抗,只是這種反抗可能孩子沒有表現出來,但孩子對寫作業這個過程,一定是充滿了憎恨之情的,因為寫作業這件事帶來了壓迫。

但作者尹建莉的做法就非常值得稱讚,她讓孩子自己選擇,孩子可以選擇不寫作業,只要承擔不寫作業的後果。

在沒有壓迫的環境下,作者的女兒很快發現,寫作業這件事沒有那麼令人討厭;而且合理安排,也不會耽誤自己的其他活動。

聽話的孩子會被淘汰,自律使人優秀;這一招培養孩子強大的自律

聽話,是一種他律式的教育,會讓孩子喪失自我,家長讓孩子接受命令的同時,就是在扼殺孩子的自主意識。

契約精神,將成為伴隨人一生不斷成長的禮物;童年到成年,我們將不斷面臨各種選擇,只有自主選擇,才能逐漸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也只有奔著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努力,才會擁有足夠的內驅力,甘心付出時間和努力,這就是強大的自律。

讓孩子成為具有強大自律力的人,需要給孩子在一個充滿契約精神的成長環境。

聽話的孩子會被淘汰,自律使人優秀;這一招培養孩子強大的自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