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鉅變」系列:東莞鞋都,變為機器人之都

機器人 DJI 汪滔 iPhone 魯曉芙看歐洲 2017-06-04

3年前,東莞頒佈了,以“機器換人”的政策。於是,滿城的製鞋代工廠,升級成為機器人基地。

連無人機大廠——大疆創新創辦人的師妹,都來打造輕工業生產機器人。

「珠三角鉅變」系列:東莞鞋都,變為機器人之都

圖片說明:鞋廠工人正在學習新興技術

鞋廠轉型成機器人生產基地

超級珠三角城市之一的東莞,曾經是臺商最大聚集區。這裡以鞋廠代工為主,要如何轉型為機器人基地?

東莞臺商數最多的時候,有7000多家,高居全國第一。臺商影響力很大,他們在這裡,蓋了不少摩天大樓。但如今,臺商很多都撤離了東莞,東莞對於臺商入駐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對此,東莞市市長樑維東響應:“近5年來,因臺商關廠、停工、外逃而造成的損失,約70億人民幣,但新增臺商投資額,約260億人民幣。每年都有部分臺商,因各種原因關停外逃,但也有不少新臺商,投資東莞。近年來,臺商數穩定在3400家~3500家。臺商投資東莞的金額,不減反增,東莞前20大出口企業,有6家是臺商,比如東聚電子、達創科技、精成科技等。”

雖然東莞的經濟,還是在往前走,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它未來的發展機會在哪裡?2014年,終於出現了這一機會:東莞頒佈了“以機器換人”的政策,鼓勵東莞發展機器人產業。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位於東莞松山湖,基地佔地10多萬坪,聚集了10多家機器人企業。在這些企業工廠裡,正在製作著,能夠做月餅、裝手機的機器人,基地期望在2024年,產值突破千億人民幣,實現10家公司上市。

看準“輕工業機器人”商機

石金博是基地模範企業——李群自動化的創辦人、總經理,她是大疆創新董事長李澤湘的學生、大疆創新創辦人汪滔的師妹,和汪滔一樣,在香港科技大學,鑽研機器人控制。不同的是,汪滔選擇進入消費性市場,石金博則選擇,工業化這一條路。

2011年,石金博到東莞,創立了李群自動化。她看到了未來的趨勢:中國將逐步失去人口紅利,不會再投入大量人力,在製造業上,可中國在過去30年,建立了龐大的製造產業,產業工人約8000萬人,力量集中在輕工業,如電子、食品、五金等產業上。中國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失去這些輕工業,但機器人可取代現有人力,大都集中在汽車業的機器人,有一套標準的工作流程,未必適合中國輕工業。於是,商機來了。

李群自動化做的,正是一種特殊的、輕量級工業用機器人,臂展1公尺左右、負重20公斤以內,接近人的負重、作業範圍。她還加入了人工智能,可以遠程維修、升級機器人。機器人適用性高,容易更改,適合不同產業的使用,如此一來,這些機器人,就能逐步替代那8000萬的工人。

「珠三角鉅變」系列:東莞鞋都,變為機器人之都

圖片說明:石金博創立了李群自動化

特殊的是,李群自動化的機器人一出道,就有大型創投、蘋果的加持。石金博說:“導師(李澤湘)是行業權威,幫了我很多忙。一開始,我們就拿到了紅杉資本的投資。這讓李群自動化自創立後,備受關注,我們還接到了,蘋果的研發項目。只要蘋果說的,我們就照單全收,設計出符合蘋果需要的機器人。”

珠三角的新臺商

走進李群自動化的工廠,那些為食品業、iPhone裝配線,量身訂作的自動化機器人、設備,正在被組裝,準備出貨。

有趣的是,工廠裡的零組件,也有研華、臺達電、全球傳動做的。原來,東莞產的機器人裡,也有臺商的零組件。

東莞興起的機器人商機,受惠者也涵蓋臺商。如臺商勁勝精密科技,它從生產手機塑料結構組件,到逐步生產工具機、國產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系統軟件,在去年實現了,營收突破46億人民幣的目標。勁勝的成長超過4成,獲利了近6億元,成長率高達127.9%,預估在未來3年,勁勝的收營、獲利將翻倍。

從整體數字看,東莞去年GDP,成長了8.1%,高於全國平均的6.7%。這代表,東莞發展沒有停滯,工業區一空出來,就有人填補,因為民企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走進健升科技集團,副總裁傅漢波,將郭臺銘、光寶董事長宋恭源、戴爾創辦人戴爾、三星創辦人李健熙的大照片,掛在員工必經的樓梯間上,上面寫著:“我們的天。”他表示:“要讓員工知道,誰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工廠大樓裡,貼滿了優秀員工的照片。“表現好的員工,看到自己的照片被放大,像毛主席一樣,掛在天安門上,誰不高興啊?”傅漢波笑著說,“要提升員工效率,就得給成就感、薪水。”這幾年,健升的員工,從500人降到300多人,營業額不減反增,1個人當3個人用。東莞臺商二代沈依伶說:“傅漢波的員工管理,教育訓練,做得比很多臺商,都徹底成功。”

「珠三角鉅變」系列:東莞鞋都,變為機器人之都

圖片說明:東莞民企、健升科技副總裁傅漢波,大量投資自動化設備、員工訓練,連臺商二代都感嘆,發展的速度太快。

“東莞不存在,能不能做製造業的問題,只有能不能創造價值、提升效率的問題。”傅漢波說。

政府在香港迴歸20年時,提出“一帶一路”政策,不僅是要讓香港,更融入珠三角,更是要讓整個珠三角香港化。

香港地區和內陸地區,從法規開放到文化、經濟自由度等方面,都越來越像。但珠三角地區卻又比香港,多了科技、傳統制造業群聚。對臺灣企業、臺創新者來說,珠三角轉型,將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當小山丘被鏟為平地,高鐵、地鐵、輕軌、高速公路交錯縱橫,文化、科技、思想在這裡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這座城市的發展已遠遠超出預期。只要涉足這片土地,無論是誰,都無法逃避,超級珠三角地區的影響。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瞭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瞭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

合作請聯繫:Xiaofu_Lu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