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深度

假如有一天編程像奧數一樣流行,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素質,還能在應試教育中加分,那麼教育機器人的「黃金時代」就來臨了。

撰文 | 寓揚

小張家在西安,去年和幾位朋友一起創業了,幾個理工男選擇了教育機器人方向,面向8~18歲的青少年進行機器人培訓。

他們圍繞VEX機器人、大疆RoboMaster等機器人平臺,進行軟件開發,量身定做出不同的培訓課程,教學生了解機器人,進行編程搭建、工程管理,或者打機器人競賽。公司籌辦第一年,他們就招收了七八十名學生。

時不時周邊的學校也會有機器人培訓需求,小張團隊也會與學校合作,提供機器人教具,給學校學生進行培訓。如果學校有意向參加國際性機器人大賽,他們還能提供進一步指導。

近兩年,像小張團隊的這類公司開始在全國蔓延,開培訓機構,或者以加盟連鎖的方式快速擴張。

隨著人工智能被寫入國策,AI、編程教育開始逐漸走入課堂。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玩具公司、培訓機構等紛紛湧入這一市場,推動教育機器人走高。

然而,行業蜂擁而至背後,教育機器人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C端與B端(教育端)賽道之間、行業與大眾認知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1 大疆教育機器人一炮而紅的背後?

一個月前,大疆推出首款教育機器人機甲大師RoboMaster S1,儘管3499元的售價並不低,但產品上線5分鐘,現貨售罄,第二天就把兩個月的產能賣完了,無奈第三天大疆只好下架產品。

作為一家全球無人機領域的硬核企業,大疆教育機器人的湧入與走紅,也讓更多目光停留在教育機器人身上。

大疆之外,行業更多力量也在湧入這一市場,優必選、商湯科技、小米、科大訊飛、工匠社、樂森機器人等等紛紛推出具有教育屬性的機器人產品。

然而與行業湧入端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機器人在C端市場的表現相當清冷。

需要明確的是,本文討論的教育機器人是具備一定編程能力和可擴展性,能夠讓青少年進行一些AI教育和編程實踐的產品,故兒童故事機類產品不在討論範圍內。

以淘寶平臺為例,搜索教育機器人的相關產品,月銷量大多在幾十臺到上百臺之間,相比智能音箱、兒童故事機的銷量,可謂少之又少。

從手握眾多流量的小米天貓官方商城來看,一款售價499元的米兔積木機器人月銷不足500臺,以此估算,一年的銷量約在5000臺左右。小米尚且如此,整個線上教育機器人市場可想而知。

不僅線上如此,教育機器人在線下市場也並不樂觀。

一位知名渠道分銷商負責人向機器之心透露:「從代理商的角度來講,我們並不太願意賣這類產品。」

原因是機器人的技術門檻,也意味著行業銷售門檻。由於它是一個新興品類,消費者的認知度往往不高,甚至渠道員工都不瞭解,這就要花費精力對渠道進行培訓,並帶來新的成本。

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店面往往空間有限,假如只有50個點位,渠道往往選擇最容易銷售、最賺錢的產品。

「相比賣機器人,零售店面更願意賣手機,賣蘋果手機、華為手機銷量多快呀,大家等著要,但機器人技術含量太高了,賣的過程中店員既要懂,還要會賣,賣一個太費勁了」,他解釋道。

他還透露,部門曾深刻討論過教育機器人市場,最後決定不考慮代理此類產品。用戶認知度低,銷售門檻高,復購率底等都阻礙了渠道商的選擇,「教育機構可能更適合銷售它們,還能跟自己的課程結合」,隨即他把目光拋向了教育端市場。

談及銷量清冷的原因,除了市場初期,用戶認知度不足,價格較貴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產品性能與教育屬性不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C端市場的大部分產品玩具屬性更多,即使是大疆的產品很優秀,但如何將娛樂競技屬性和教學屬性融合,如何完善教學體系也是一個問題。」

大疆機器人S1一炮而紅的背後,教育機器人在C端的賽道才剛剛開始。

2 兩大力量角逐B端

與C端賽道的「冰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機器人在B(學校、培訓機構)端賽道異常火熱,尤其是近兩年。

教育機器人並非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10年前,VEX機器人、VEX機器人大賽就引入中國。目前VEX已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有2萬多支學生隊伍,僅中國就有約1500支隊伍。

近年國內也興起了一股機器人競賽之風,優必選、大疆、工匠社、能力風暴等紛紛加碼或舉辦機器人競賽,如世界機器人大賽、大疆的RoboMaster 機器人大賽等。

"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深度

假如有一天編程像奧數一樣流行,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素質,還能在應試教育中加分,那麼教育機器人的「黃金時代」就來臨了。

撰文 | 寓揚

小張家在西安,去年和幾位朋友一起創業了,幾個理工男選擇了教育機器人方向,面向8~18歲的青少年進行機器人培訓。

他們圍繞VEX機器人、大疆RoboMaster等機器人平臺,進行軟件開發,量身定做出不同的培訓課程,教學生了解機器人,進行編程搭建、工程管理,或者打機器人競賽。公司籌辦第一年,他們就招收了七八十名學生。

時不時周邊的學校也會有機器人培訓需求,小張團隊也會與學校合作,提供機器人教具,給學校學生進行培訓。如果學校有意向參加國際性機器人大賽,他們還能提供進一步指導。

近兩年,像小張團隊的這類公司開始在全國蔓延,開培訓機構,或者以加盟連鎖的方式快速擴張。

隨著人工智能被寫入國策,AI、編程教育開始逐漸走入課堂。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玩具公司、培訓機構等紛紛湧入這一市場,推動教育機器人走高。

然而,行業蜂擁而至背後,教育機器人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C端與B端(教育端)賽道之間、行業與大眾認知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1 大疆教育機器人一炮而紅的背後?

一個月前,大疆推出首款教育機器人機甲大師RoboMaster S1,儘管3499元的售價並不低,但產品上線5分鐘,現貨售罄,第二天就把兩個月的產能賣完了,無奈第三天大疆只好下架產品。

作為一家全球無人機領域的硬核企業,大疆教育機器人的湧入與走紅,也讓更多目光停留在教育機器人身上。

大疆之外,行業更多力量也在湧入這一市場,優必選、商湯科技、小米、科大訊飛、工匠社、樂森機器人等等紛紛推出具有教育屬性的機器人產品。

然而與行業湧入端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機器人在C端市場的表現相當清冷。

需要明確的是,本文討論的教育機器人是具備一定編程能力和可擴展性,能夠讓青少年進行一些AI教育和編程實踐的產品,故兒童故事機類產品不在討論範圍內。

以淘寶平臺為例,搜索教育機器人的相關產品,月銷量大多在幾十臺到上百臺之間,相比智能音箱、兒童故事機的銷量,可謂少之又少。

從手握眾多流量的小米天貓官方商城來看,一款售價499元的米兔積木機器人月銷不足500臺,以此估算,一年的銷量約在5000臺左右。小米尚且如此,整個線上教育機器人市場可想而知。

不僅線上如此,教育機器人在線下市場也並不樂觀。

一位知名渠道分銷商負責人向機器之心透露:「從代理商的角度來講,我們並不太願意賣這類產品。」

原因是機器人的技術門檻,也意味著行業銷售門檻。由於它是一個新興品類,消費者的認知度往往不高,甚至渠道員工都不瞭解,這就要花費精力對渠道進行培訓,並帶來新的成本。

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店面往往空間有限,假如只有50個點位,渠道往往選擇最容易銷售、最賺錢的產品。

「相比賣機器人,零售店面更願意賣手機,賣蘋果手機、華為手機銷量多快呀,大家等著要,但機器人技術含量太高了,賣的過程中店員既要懂,還要會賣,賣一個太費勁了」,他解釋道。

他還透露,部門曾深刻討論過教育機器人市場,最後決定不考慮代理此類產品。用戶認知度低,銷售門檻高,復購率底等都阻礙了渠道商的選擇,「教育機構可能更適合銷售它們,還能跟自己的課程結合」,隨即他把目光拋向了教育端市場。

談及銷量清冷的原因,除了市場初期,用戶認知度不足,價格較貴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產品性能與教育屬性不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C端市場的大部分產品玩具屬性更多,即使是大疆的產品很優秀,但如何將娛樂競技屬性和教學屬性融合,如何完善教學體系也是一個問題。」

大疆機器人S1一炮而紅的背後,教育機器人在C端的賽道才剛剛開始。

2 兩大力量角逐B端

與C端賽道的「冰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機器人在B(學校、培訓機構)端賽道異常火熱,尤其是近兩年。

教育機器人並非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10年前,VEX機器人、VEX機器人大賽就引入中國。目前VEX已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有2萬多支學生隊伍,僅中國就有約1500支隊伍。

近年國內也興起了一股機器人競賽之風,優必選、大疆、工匠社、能力風暴等紛紛加碼或舉辦機器人競賽,如世界機器人大賽、大疆的RoboMaster 機器人大賽等。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深度

競賽以及圍繞競賽的培訓構成了教育機器人的早期市場。隨著國際比賽、商業賽等逐漸增加,尤其是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出臺,教育機器人的落地開始加速。

在《規劃》中,國家就規定,「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此外也「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競賽,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

政策之下,必有勇夫!資本、教育創業者、AI公司紛紛湧向這一領域,其中一支力量是培訓機構,他們在全國「開疆擴土」,掀起教育機器人培訓的浪潮。另一支力量則是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在政策導向、學校需求之下,他們從AI場景場景落地的角度出發,邁出新的探索。

先從培訓機構說起,如前文所述的小張的創業故事,更有影響力的則是以連鎖或加盟為驅動的培訓機構,比如樂高教育、中鳴教育、能力風暴、貝爾科教等。

這些培訓機構主要面向兒童、青少年培訓編程教育,前幾年更火的一個稱呼叫STEAM教育。他們所使用的教材、教具不一,編程機器人是其中一類教具。據瞭解2017年到2018年入局編程教育賽道的公司就有200多家,僅2018年的融資就超過40筆,火熱程度由此可見。

貝爾科教是起步較早的一家公司,成立於2011年,主要做3~13歲的兒童市場,

通過自研教育機器人產品和課程,提供編程教育,號稱是STEAM教育中該賽道規模最大的玩家。

據機器之心觀察,其中3~6歲孩子學習的機器人教具玩具屬性更多,更偏重啟蒙教育;面向8歲以上孩子的教具,其編程屬性與可擴展性更強一些。

貝爾在經營策略上採用直營和加盟店兩種形式,目前已在全國200個城市建有1000家培訓中心,管理6000多間智能教室。

除了提供培訓教學外,貝爾還面向C端銷售教育機器人產品,但所佔比重微乎其微。貝爾創始人王作冰透露,去年公司整體營收4個多億,其中C端營收僅佔千萬量級。

他看好AI+教育的前景,並稱要在未來3年左右,打造5萬間智慧教室,進一步深耕機器人教育市場。

快速擴張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固然是好事,但快速擴張也往往容易暗藏「風波」。能力風暴也是一家早期的機器人公司,曾在2016年拿下6億元的融資,也曾以2天增開一家培訓門店的速度快速擴張。但加盟商眾多往往難以管理,並且價格體系、培訓質量難以統一管理,也曾鬧出「天價培訓班」的風波。

尤其是2017年以來,風口之下,湧入與淘汰已經在這一市場交織上演。一位從業者稱,很多人看到這個市場的前景就湧入進來,但沒有相應的課程體系、師資以及穩定的項目收入,往往活不下去。隨著湧入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團隊並不專業,導致市場混亂複雜。

3 學校,又一個千億級市場誕生

培訓機構之外,隨著學校對AI教育需求的湧現,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相繼加入機器人教育賽道。

商湯科技與科大訊飛是AI公司中較早進入AI教育領域的,具備相對完善的教材、教具等。今年5月,商湯又推出2款自動駕駛小車。近日,科大訊飛入股AI教育企業韓端機器人,雙方研發的AI實驗教具也即將推向市場。

政策驅動下,機器人公司也開始擴展自身邊界,尋找更多商業落地場景。小米生態鏈企業愛其科技積極從C端跨向B端,康力優藍則從B端服務機器人擴展到學校場景,均將教育納入自身落地的重要場景。

愛其科技原本是一家C端的玩具與機器人公司,也是小米旗下米兔機器人系列產品的生產方。愛其科技稱,編程機器人去年在C端的銷量在萬套量級。

在加入小米生態鏈前,愛其就在B端有所涉及,去年再次迴歸B端市場,向教育端輸出產品、課程。目前愛其與學校和培訓機構均展開合作,但以培訓機構居多。「政策剛出來不久,地區採購標準和方式不一樣,學校端還需要一定時間」,愛其科技一位負責人稱。

與以上幾家不同的是,康力優藍則以大型機器人切入教育領域。

2017年康力優藍開始構想切入機器人教育領域,並在2018年年初推出教育機器人產品「小智」。它以公司服務機器人為藍本,進行了模塊化設計,可拆解成5大器官、30多個模塊、100多個部件,可以讓學生系統瞭解機器人的內部構造,學習編程能力等。

接著康力優藍又花費近1年時間,圍繞學校的需求,打造一整套機器人實驗室的解決方案,以標準版本為例,包含一臺大型機器人、五臺小型機器人,以及軟件系統、師資培訓、教材等。另外還需要結合各地學校不同的政策,配合其落地。

"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深度

假如有一天編程像奧數一樣流行,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素質,還能在應試教育中加分,那麼教育機器人的「黃金時代」就來臨了。

撰文 | 寓揚

小張家在西安,去年和幾位朋友一起創業了,幾個理工男選擇了教育機器人方向,面向8~18歲的青少年進行機器人培訓。

他們圍繞VEX機器人、大疆RoboMaster等機器人平臺,進行軟件開發,量身定做出不同的培訓課程,教學生了解機器人,進行編程搭建、工程管理,或者打機器人競賽。公司籌辦第一年,他們就招收了七八十名學生。

時不時周邊的學校也會有機器人培訓需求,小張團隊也會與學校合作,提供機器人教具,給學校學生進行培訓。如果學校有意向參加國際性機器人大賽,他們還能提供進一步指導。

近兩年,像小張團隊的這類公司開始在全國蔓延,開培訓機構,或者以加盟連鎖的方式快速擴張。

隨著人工智能被寫入國策,AI、編程教育開始逐漸走入課堂。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玩具公司、培訓機構等紛紛湧入這一市場,推動教育機器人走高。

然而,行業蜂擁而至背後,教育機器人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C端與B端(教育端)賽道之間、行業與大眾認知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1 大疆教育機器人一炮而紅的背後?

一個月前,大疆推出首款教育機器人機甲大師RoboMaster S1,儘管3499元的售價並不低,但產品上線5分鐘,現貨售罄,第二天就把兩個月的產能賣完了,無奈第三天大疆只好下架產品。

作為一家全球無人機領域的硬核企業,大疆教育機器人的湧入與走紅,也讓更多目光停留在教育機器人身上。

大疆之外,行業更多力量也在湧入這一市場,優必選、商湯科技、小米、科大訊飛、工匠社、樂森機器人等等紛紛推出具有教育屬性的機器人產品。

然而與行業湧入端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機器人在C端市場的表現相當清冷。

需要明確的是,本文討論的教育機器人是具備一定編程能力和可擴展性,能夠讓青少年進行一些AI教育和編程實踐的產品,故兒童故事機類產品不在討論範圍內。

以淘寶平臺為例,搜索教育機器人的相關產品,月銷量大多在幾十臺到上百臺之間,相比智能音箱、兒童故事機的銷量,可謂少之又少。

從手握眾多流量的小米天貓官方商城來看,一款售價499元的米兔積木機器人月銷不足500臺,以此估算,一年的銷量約在5000臺左右。小米尚且如此,整個線上教育機器人市場可想而知。

不僅線上如此,教育機器人在線下市場也並不樂觀。

一位知名渠道分銷商負責人向機器之心透露:「從代理商的角度來講,我們並不太願意賣這類產品。」

原因是機器人的技術門檻,也意味著行業銷售門檻。由於它是一個新興品類,消費者的認知度往往不高,甚至渠道員工都不瞭解,這就要花費精力對渠道進行培訓,並帶來新的成本。

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店面往往空間有限,假如只有50個點位,渠道往往選擇最容易銷售、最賺錢的產品。

「相比賣機器人,零售店面更願意賣手機,賣蘋果手機、華為手機銷量多快呀,大家等著要,但機器人技術含量太高了,賣的過程中店員既要懂,還要會賣,賣一個太費勁了」,他解釋道。

他還透露,部門曾深刻討論過教育機器人市場,最後決定不考慮代理此類產品。用戶認知度低,銷售門檻高,復購率底等都阻礙了渠道商的選擇,「教育機構可能更適合銷售它們,還能跟自己的課程結合」,隨即他把目光拋向了教育端市場。

談及銷量清冷的原因,除了市場初期,用戶認知度不足,價格較貴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產品性能與教育屬性不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C端市場的大部分產品玩具屬性更多,即使是大疆的產品很優秀,但如何將娛樂競技屬性和教學屬性融合,如何完善教學體系也是一個問題。」

大疆機器人S1一炮而紅的背後,教育機器人在C端的賽道才剛剛開始。

2 兩大力量角逐B端

與C端賽道的「冰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機器人在B(學校、培訓機構)端賽道異常火熱,尤其是近兩年。

教育機器人並非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10年前,VEX機器人、VEX機器人大賽就引入中國。目前VEX已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有2萬多支學生隊伍,僅中國就有約1500支隊伍。

近年國內也興起了一股機器人競賽之風,優必選、大疆、工匠社、能力風暴等紛紛加碼或舉辦機器人競賽,如世界機器人大賽、大疆的RoboMaster 機器人大賽等。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深度

競賽以及圍繞競賽的培訓構成了教育機器人的早期市場。隨著國際比賽、商業賽等逐漸增加,尤其是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出臺,教育機器人的落地開始加速。

在《規劃》中,國家就規定,「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此外也「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競賽,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

政策之下,必有勇夫!資本、教育創業者、AI公司紛紛湧向這一領域,其中一支力量是培訓機構,他們在全國「開疆擴土」,掀起教育機器人培訓的浪潮。另一支力量則是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在政策導向、學校需求之下,他們從AI場景場景落地的角度出發,邁出新的探索。

先從培訓機構說起,如前文所述的小張的創業故事,更有影響力的則是以連鎖或加盟為驅動的培訓機構,比如樂高教育、中鳴教育、能力風暴、貝爾科教等。

這些培訓機構主要面向兒童、青少年培訓編程教育,前幾年更火的一個稱呼叫STEAM教育。他們所使用的教材、教具不一,編程機器人是其中一類教具。據瞭解2017年到2018年入局編程教育賽道的公司就有200多家,僅2018年的融資就超過40筆,火熱程度由此可見。

貝爾科教是起步較早的一家公司,成立於2011年,主要做3~13歲的兒童市場,

通過自研教育機器人產品和課程,提供編程教育,號稱是STEAM教育中該賽道規模最大的玩家。

據機器之心觀察,其中3~6歲孩子學習的機器人教具玩具屬性更多,更偏重啟蒙教育;面向8歲以上孩子的教具,其編程屬性與可擴展性更強一些。

貝爾在經營策略上採用直營和加盟店兩種形式,目前已在全國200個城市建有1000家培訓中心,管理6000多間智能教室。

除了提供培訓教學外,貝爾還面向C端銷售教育機器人產品,但所佔比重微乎其微。貝爾創始人王作冰透露,去年公司整體營收4個多億,其中C端營收僅佔千萬量級。

他看好AI+教育的前景,並稱要在未來3年左右,打造5萬間智慧教室,進一步深耕機器人教育市場。

快速擴張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固然是好事,但快速擴張也往往容易暗藏「風波」。能力風暴也是一家早期的機器人公司,曾在2016年拿下6億元的融資,也曾以2天增開一家培訓門店的速度快速擴張。但加盟商眾多往往難以管理,並且價格體系、培訓質量難以統一管理,也曾鬧出「天價培訓班」的風波。

尤其是2017年以來,風口之下,湧入與淘汰已經在這一市場交織上演。一位從業者稱,很多人看到這個市場的前景就湧入進來,但沒有相應的課程體系、師資以及穩定的項目收入,往往活不下去。隨著湧入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團隊並不專業,導致市場混亂複雜。

3 學校,又一個千億級市場誕生

培訓機構之外,隨著學校對AI教育需求的湧現,AI技術公司、機器人公司相繼加入機器人教育賽道。

商湯科技與科大訊飛是AI公司中較早進入AI教育領域的,具備相對完善的教材、教具等。今年5月,商湯又推出2款自動駕駛小車。近日,科大訊飛入股AI教育企業韓端機器人,雙方研發的AI實驗教具也即將推向市場。

政策驅動下,機器人公司也開始擴展自身邊界,尋找更多商業落地場景。小米生態鏈企業愛其科技積極從C端跨向B端,康力優藍則從B端服務機器人擴展到學校場景,均將教育納入自身落地的重要場景。

愛其科技原本是一家C端的玩具與機器人公司,也是小米旗下米兔機器人系列產品的生產方。愛其科技稱,編程機器人去年在C端的銷量在萬套量級。

在加入小米生態鏈前,愛其就在B端有所涉及,去年再次迴歸B端市場,向教育端輸出產品、課程。目前愛其與學校和培訓機構均展開合作,但以培訓機構居多。「政策剛出來不久,地區採購標準和方式不一樣,學校端還需要一定時間」,愛其科技一位負責人稱。

與以上幾家不同的是,康力優藍則以大型機器人切入教育領域。

2017年康力優藍開始構想切入機器人教育領域,並在2018年年初推出教育機器人產品「小智」。它以公司服務機器人為藍本,進行了模塊化設計,可拆解成5大器官、30多個模塊、100多個部件,可以讓學生系統瞭解機器人的內部構造,學習編程能力等。

接著康力優藍又花費近1年時間,圍繞學校的需求,打造一整套機器人實驗室的解決方案,以標準版本為例,包含一臺大型機器人、五臺小型機器人,以及軟件系統、師資培訓、教材等。另外還需要結合各地學校不同的政策,配合其落地。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深度

康力優藍CMO趙博韜稱,去年底整個機器人教學的配套方案已基本打磨成熟,目前已經落地20多所學校,更多學校還在接觸中。

相比單純的理論學習、編程教育等,他認為機器人是一個更加豐富的載體,承載機器視覺、語音技術、自然語言理解等等,學生不但可以學習每一種技術,還可以將這些技術綜合起來,應用到一個場景。

之所以切入教育領域,趙博韜告訴機器之心,進入教育領域是現階段機器人大規模落地的一個重要嘗試。最早計算機也是應用在軍事、教育和專用領域,在沒有大規模普及之前,學校機房的電腦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當下機器人所處的階段就像沒有普及的電腦那個階段一樣,所以他們今年的重點就是攻克教育市場。

言下之意,當下機器人還在初級階段,教育場景會是一個絕佳的「試煉之地」。他以學校機房的數量推算,認為教育機器人的市場空間可以覆蓋28萬所學校、50萬間教室,隱隱又一個千億級市場誕生。

4 追捧之下,學校的認知也亟待教育

從2017年開始,關於推進AI教育的國家政策連年出臺,涉及小學、中學、大學等各個階段,「全民AI」之下,學校對AI的追捧也在如火如荼的上演。

「今年年初一些高教職教學校就找了過來,新政策一出臺,學校就有動向」,一位機器人從業者談道。

與純商業化市場不同,強政策引導,再加之一定的市場需求,構成了校園推行AI教育的主要驅動因素。

康力優藍教育項目總監周維告訴機器之心,在大的方針政策下,不同區域都會制定差異化的、包含本地特色的AI教育方針,比如有的省市重視大數據,有的地方重視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語音、視覺技術)等,並且各個地區的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同。

整體來說,主要有三種力量驅動學校進行AI教育的落地。一種是地方政策引導,由政府劃撥經費,建立試點學校並逐步擴散,這種方式在較為富裕的地區,比如江浙滬地帶,較為常見。

第二種是依靠國家劃撥經費,進行一些AI教育的嘗試,這也符合當下教育部推行的教育信息化2.0政策。

還有一種是學校自籌費用,學校有較強的開設AI教育的意願,在當地領導部門的支持下,開設相關課程。

在具體的落地形式上,不同的省市甚至不同的區域形式都不同。比如,有的學校採用純理論式教育,有的用拼插式的積木機器人做教具,有的開設機器人實驗室等。

為了搶佔市場,一位業內人士稱,「目前公司在國內大部分省市已經鋪設了經銷商渠道,重點城市已完成了代理合作模式。」但他同時也表示,學校市場剛開始,政策還需要進一步消化,各地區的採購標準和方式都不一樣,大量落地還需要一定時間。

但頗為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學校對開設AI教育表現出很高的熱情,但其對AI的認知也並不清晰。

一位機器人從業者稱,他們通過調查發現,一些中小學校領導對國家的AI政策比較清楚,也重視AI教育,但對機器人能夠做什麼、AI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認知還不全面。

市場早期,教育機器人公司在開拓市場,開展業務的同時,也要承擔更多AI教育的科普工作。

由於教育市場的廣闊與其特殊屬性,AI教育領域可謂「百家爭鳴」,各自依託自身的資源和渠道各顯神通。但目前AI教育整體尚屬早期,經濟發達的地區走的稍微靠前一點,高校高職教育、中學教育走的靠前一些,至於小學階段與經濟欠發達地區,AI教育還在醞釀中。

5 下一代人的事情

教育機器人市場,C端的清冷與B端的火熱形成極大的反差。本質上來講,在市場初期,無論是教育機器人還是AI教育,還是一個強政策驅動的市場。

學校在政策驅動下產生需求,行業湧入形成火熱的局面。但需要明確的是,當下這一火熱更多體現在行業供給端,學校機器人教育的落地才剛剛開始,並且學校進行AI教育的選擇也是相對多元的,並非機器人一種。

正如上文所述,即使是學校領導在教育機器人的認知上也並不清晰,而更廣闊的消費者對於AI教育與機器人的認知度就更低了。

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說,大疆的教育機器人S1很受市場歡迎,但即便如此,也不會過高的估計整體市場的進展。他認為,「這款產品的主流群體一定是那些本身有工程師背景的人,買給孩子去用的,一定是一個很小眾的人群。」

「能把S1持續用下去,真的在我們的課程體系裡一路學下去,並積極跟我們的賽事互動,通過賽事學到東西,甚至可能改變人生的,大概率是那些本身家庭有工程師背景的孩子。」

謝闐地還補充道,「編程這些東西,真的要成為商業成為行業,是下一代人開始給下下一代人花錢的時候。」

一位培訓機構的創業者也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於編程機器人的認知度較為有限,在有限的認知度中,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輔導班時,優先級是「應試輔導>藝術特長>編程」,應試教育依然是王道。

而改變家長現有認知或態度的一個關鍵,依然是國家對AI教育的政策能否進一步完善,比如編程能力優秀可以在自主招生、小升初、初升高中加分,那麼對於家長的驅動作用就會顯著提升,「這就跟很多家長送孩子學奧數一樣」。

我是本文作者寓揚,關注AI與產業結合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歡迎爆料、交流溝通(微信:944975891,麻煩註明身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