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和金國明爭暗鬥百年間,貿易戰如影隨形。

兩國最終鬥得兩敗俱傷,引發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通貨膨脹,相繼亡國。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南宋銅錢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金國銅錢

整體來說,前期和中期的金國對宋朝佔據軍事優勢。簽訂的幾次和議,南宋都是弱勢一方。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南宋和金國簽訂紹興和議,規定:“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南宋每年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每年春季送到泗州交納。

隆興二年(1164年),隆興和議修改歲幣為每年銀、絹各二十萬兩匹。

嘉定元年(1208年),嘉定和議增歲幣為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另給犒軍銀三百萬兩。

南宋在軍事上是劣勢,但在經濟上是優勢,在南宋金國的貿易戰中佔據有利地位。

1,南宋和金國都嚴禁戰略物資出口。

南宋丟失了陝西,把西北的馬場丟了。青海的青塘地區被西夏佔領,南宋隔著金國,也無法從西北地區買馬。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青海河曲馬

在冷兵器時代,戰馬相當於坦克。

南宋因為缺乏戰馬,導致戰爭機動性極差,迫切需要購買戰馬。

但盛產馬匹的金國,則嚴禁向南宋出口馬匹。

金國人很清楚,戰馬是軍事戰略物資,向南宋出口馬匹是資敵行為。南宋在軍事上的最大弱點就是缺乏戰馬,一旦南宋獲得足夠的戰馬,金國人很有可能被趕回老家去。

金國從南宋最迫切想得到的東西是銅。

中國北方的銅礦貧乏,主要的大型銅礦都在南方,如:湖北大冶,江西德興(南宋屬於江南東路),廣東韶關。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大冶銅礦遺址

但是南宋連一斤銅也不想讓它溜到金國去。因此南宋在邊境的川陝、京西、兩淮採用鐵錢,讓金國連銅錢都拿不到。

2,南宋和金國的貨幣戰爭

北宋和南宋初年均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

北宋的商品經濟發達,鑄造的銅錢精美,數量也非常驚人。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共鑄造銅錢506萬貫。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共鑄造銅錢300萬貫。

南宋鑄銅錢數量不如北宋,但超過金國。

南宋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不讓銅錢流入金國,要金國渴死在銅錢上,於是制定了嚴厲的法律:“銅錢入海五里,盡沒其資”。

北方缺乏優質銅礦,金國開國40多年都沒有鑄造自己的銅錢。

金國繼承了遼國、北宋的銅錢,甚至把偽齊劉豫鑄造的銅錢也拿來流通。

金國廢劉豫時:

得金一百二十餘萬兩、銀一千六百餘萬兩、米九十餘萬斛、絹二百七十萬匹、錢九千八百七十餘萬緡。

金國從劉豫手裡獲得了9870多萬貫的銅錢,數量非常驚人,也免費用了很多年。

金國海陵王搜刮天下民間銅器,來鑄造正隆通寶,這是金國第一次鑄造銅錢

括民間銅鍮器,陝西、南京者輸京兆,他路悉輸中都。三年二月,中都置錢監二,東曰寶源,西曰寶丰。京兆置監一。曰利用。三監鑄錢,文曰“正隆通寶”,輕重如宋小平錢,而肉好字文峻整過之,與舊錢通用。

搜刮銅器來鑄造銅錢,本來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銅器的價值遠比同等重量的銅錢高。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海陵王

海陵王不過是滿足一下虛榮心,畢竟是鑄自己年號的銅錢。隨著海陵王入侵南宋,在採石磯敗於虞允文之手,然後被部下所殺,一切都煙消雲散。

金世宗當上金國皇帝后,有17年沒有鑄造銅錢。

大定十八年(1178年),金世宗開始派人鑄造銅錢,第一次鑄造出來的銅錢黑不溜秋的,金世宗大怒,打了監造官八十大板。再換人鑄造銅錢,銅錢立即變精彩了,是為 “大定通寶”。

大定十九年,金國一共鑄造銅錢一萬六千餘貫。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南宋和金國所鑄銅錢量

這個數目比北宋鼎盛時期的506萬貫,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定二十八年,金世宗說:

今者外路見錢其數甚多,聞有六千餘萬貫,皆在僻處積貯。既不流散,公私無益,與無等爾。今中都歲費三百萬貫,支用不繼,若致之京師,不過少有挽運之費,縱所費多,亦惟散在民爾。

金國每年鑄造的銅錢少,對於龐大的商品體系來說是杯水車薪。

寶貝銅錢去哪裡了?

因為富人不斷囤積銅錢,還有貿易逆差導致銅錢通過走私的方式流入南宋,金國朝廷掌握的銅錢越來越少。不過這時金國朝廷在各地還有六千萬貫銅錢,比紹興初年少了一半。

大定二十九年,官員上奏:

今阜通,利通兩監,歲鑄錢十四萬餘貫,而歲所費乃至八十餘萬貫,病民而多費,未見其利便也。

此年,金國鑄造銅錢達到了最大數量,共14萬貫,但鑄錢花費的成本是80萬貫!

也就是鑄一枚銅錢,需要花費六枚銅錢的代價。

完全得不償失!

剛上臺的金章宗只好停止鑄造銅錢。隨著蒙古的興起,軍費浩大,金國大量發行紙幣,造成嚴重通貨膨脹,民不聊生。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蒙古騎兵

金宣宗貞祐三年(1215年),金宣宗早已逃往汴京開封,中都被蒙古人攻陷。

此時金國發行的紙鈔每一貫僅值銅錢一枚。

通脹率達到了100000%!

金國為了搜刮銅錢,設置了每家所藏銅錢的最高限額。富家受困於被人告發多藏銅錢,換來的紙鈔又變成了廢紙,徹底陷入囧態,謂之“坐化”。

一些金國商人也想辦法規避銅錢限額,通過走私將銅錢輸入南宋,換回實物存放在家裡,進一步挖牆腳掏空了金國。

在金國與南宋的貨幣戰爭中,金國先敗下陣來。

3,南宋和金國的茶葉貿易戰

南宋和金國,都流行點茶。因為宋朝的文化比金國發達,金國人多食牛羊肉,需要喝茶來解膩,很快就跟宋人學會喝茶了。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點茶

當時絕大部分茶葉產自南宋,讓金國對南宋產生了巨大的貿易逆差。金國南宋的茶葉貿易逆差,比十八世紀清英茶葉貿易早了六百多年。

於是,南宋掌握了一件貿易戰略武器。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武夷山茶園

金國陷於極大的被動之中。

(章宗承安)四年三月,於淄、密、寧海、蔡州各置一坊,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為袋,直六百文。

承安四年(1199年),金章宗為了減少對南宋茶葉的依賴,下詔在淄州(今山東淄川)、密州(今山東諸城)、寧海(今山東牟平)、蔡州(今河南汝南)設置茶坊,一袋一斤,定價六百文。

金國在北方種植收穫的茶葉,品質低劣,雖然便宜,但人們多不願意購買。

泰和四年(1204年),金章宗親自喝了金國種出來的茶葉,跟南宋進貢來的茶葉一比,簡直糟透了,“朕賞新茶,味雖不嘉,亦豈不可食也”。

金章宗得知官府還將劣質的茶葉硬性攤派給民眾,只好半價處理,每斤三百文,賣不出去算拉倒。

第二年,金國的茶坊實在賣不動茶葉,金章宗就撤銷了所有的茶坊。

泰和六年(1206年),金國尚書省奏:“商旅多以絲絹易茶,歲費不下百萬”。金國從南宋買茶,每年花費的絲絹有上百萬匹,金國的絹每匹二貫五百文,茶葉的每年貿易額約為二百五十萬貫銅錢。

乾道六年(1170年),南宋兩淮總領所一年收茶翻引錢100多萬貫。宋孝宗時期輸往兩淮茶葉每引交納翻引錢10貫500文,如果再通過榷場出口到金國,每引還要交納通貨牙息錢11貫800文。假設輸往兩淮的茶葉有三分之一是出口金國的,南宋的翻引錢和牙息錢一年總額近70萬貫,再考慮到京西路和川陝地區的茶葉出口,南宋朝廷一年在對金出口茶葉上就收稅100萬貫,換算成絲絹是40萬匹。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宋孝宗

宋孝宗隆興和議後,一年給金國的歲幣是20萬兩白銀,20萬匹絹。1兩白銀和1匹上等絲絹的價值相當。所以南宋給金國的歲幣,通過向金國出口茶葉所收的稅,可以完全彌補過來。

這還僅僅是南宋對出口金國茶葉收的稅。

而金國的絲絹和白銀則大量流向南宋,每年上百萬匹、兩,使金國的錢荒問題日益嚴重。

絲絹重量輕,唐朝時期就充作貨幣使用。宋朝和金國都普遍使用銀絹當作軍賞,銀絹在金國和南宋是軍事戰略物資,金國要求南宋的歲幣必須是銀絹。

金章宗下令七品以上的官戶才可以飲茶,其他人飲茶要定罪。

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恐懼蒙古人的入侵,為了防止重蹈北宋滅亡的覆轍,將首都從中都遷往汴京。

很快,蒙古人就佔領了中都。金宣宗處於內外交困之中。

元光二年(1224年),大臣上奏金宣宗:“今河南、陝西凡五十餘郡,郡日食茶率二十袋,袋直銀二兩,是一歲之中妄費民銀三十餘萬也。奈何以吾有用之貨而資敵乎?”

金宣宗下令只有親王、公主及現任五品以上官,才能喝茶。其他人喝茶判徒刑五年,告發者賞寶泉紙幣一萬貫。

總之,南宋掌握了茶葉的產地優勢,在這個回合獲勝一局。

4,南宋和金國的邊境貿易——榷場

1120年,北宋和金國進行“海上之盟”,聯合起來滅遼。完顏阿骨打給宋徽宗的國書,提出將來要把宋朝給契丹的歲幣轉移給金國,同時設置榷場進行邊境貿易。宋徽宗答應了。

隨後因為靖康之變,雙方變成了激烈搏殺的局面。

一直到紹興和議後的1142年,南宋和金國才又在邊境處設立榷場。南宋認為一方面可以收關稅,另一方面可以“固鄰國之好”。

關閉榷場,也可以成為一種制裁手段。一般是主動撕毀和議的一方,先中斷榷場貿易。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熙宗皇統二年五月,許宋人之請,遂各置於兩界。九月,命壽州、鄧州、鳳翔府等處皆置。海陵正隆四年正月,罷鳳翔府、唐、鄧、潁、蔡、鞏、洮等州並膠西縣所置者,而專置於泗州。尋伐宋,亦罷之。

金國向南宋出口的主要是:絲絹麻布,鹽,北珠,貂皮,人蔘,松子,甘草等。

南宋向金國出口的主要是:茶,牛,米,木棉,象牙,犀角,乳香,檀香,生薑,陳皮等。

茶葉是南宋的主打產品,象牙、犀角、乳香、檀香是南宋購得的南洋貨物,轉一道手賣給金國。

金章宗明昌二年,金國開始整頓大部分的榷場,增建修理房舍,加強對走私的稽查,建立專門機構辦理榷場事務,由各路提刑司監察審計。

整頓榷場之後,效益大增。

泗州場,大定間,歲獲五萬三千四百六十七貫,承安元年,增為十萬七千八百九十三貫六百五十三文。

秦州西子城場,大定間,歲獲三萬三千六百五十六貫,承安元年,歲獲十二萬二千九十九貫。

金章宗整頓榷場獲利極大。十年之間,金國在泗州場的關稅收入增加了一倍,秦州場收入增加了近三倍。

金國人為了更好地壓榨南宋商人,在開始置榷場時耍了個小聰明,“泗州並不放北客過來”。金國不允許金國商人到南宋地界貿易,只允許南宋商人到金國地界交易。

金國人以為,南宋商人到了金國地界,就可以抽關稅,抽的是南宋人的關稅。實際上從長遠來看,南宋出口到金國的貨物,金國抽取的關稅,還是被南宋商人加到價格裡面去了,最終傷害到的是金國消費者

金國和南宋的關稅稅率是不一樣的,金國依靠自己的軍事優勢,強行將稅率提高。

承安元年(1196年),兩淮的泗州榷場,金國收關稅十萬七千八百九十三貫六百五十三文,同樣的貨物出入,南宋收關稅四萬三千貫,不足金國的一半。

由此可知,金國的關稅稅率是南宋的2.5倍。

南宋與金國的百年貿易戰爭

南宋邊界地區

僅泗州一個榷場,金國就比南宋多收6萬貫關稅。而金國和南宋的主要榷場有唐、鄧、壽、泗、息、秦、鳳州7地,金國比南宋一年多收近40萬貫的關稅。

金國憑藉自己的軍事優勢,在榷場關稅問題上力壓南宋一頭,這一回合算是金國獲勝一局。

但貿易戰其實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南宋經濟實力遠遠超過金國。

總體來說,南宋佔據了宋金貿易戰的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脫脫,金史

脫脫,宋史

宋會要輯稿

漆俠,宋代經濟史,中華書局,2009.9

杜文玉,論宋金茶葉貿易,渭南師專學報,1993.4

靳華,試析宋、金榷場建立的目的及作用,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