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金庸的母校情結

金庸 龍山 林智勝 武俠 小說 中國新聞網 2018-11-30
“大師兄”金庸的母校情結

圖為:袁花鎮中心小學金庸文化廣場。 胡小麗 攝

中新網嘉興10月31日電(記者 胡小麗)以學生之名題詞落款、為恩師塑銅像、與母校學生師兄妹相稱、捐款修繕圖書館……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歲,生前,他曾六度返回故鄉浙江嘉興,期間數次回到兒時就讀的母校,探望師長、勉勵後生。

1992年,金庸首度返鄉,一踏上故土,他便迫不及待地去了自己曾經就讀的母校袁花鎮中心小學,現任校長崔新江當時還是一位普通教師,“我遠遠地跟在後面,金庸先生一身西裝,內搭一件白襯衫,很是精神。”他回憶道。

“大師兄”金庸的母校情結

圖為:2003年,金庸回母校嘉興一中。嘉興一中供圖

令崔新江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幕是,金庸見到自己曾經的老同學時,“兩人有講不完的話題,從一起學習到一起玩,聊得忘記了時間。”

袁花鎮中心小學已有近150年的校史,離現在的金庸舊居約3公里,1870年建校時叫龍山講舍,1902年更名為海寧州龍山學堂,金庸在1929年至1935年間就讀於此。

彼時,跨越半個世紀回到母校的金庸,以題詞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重遊母校,深感當年教誨恩德。袁小舊生查良鏞。

後來,金庸從龍山學堂畢業後,考入浙江省立二中(今嘉興一中),自此離開了出生地海寧。他對這裡感情深厚,其後數十年的六次返鄉中,曾四次回到母校,兩次為之題詞。

“大師兄”金庸的母校情結

圖為:1992年,金庸為袁花鎮中心小學的題詞。袁花鎮中心小學供圖

1992年,當時剛入職嘉興一中數月的周志紅就接到了一個重要的接待任務:金庸走訪母校。問及金庸留給她的印象,周志紅脫口而出“年輕”二字。

“金庸不會給人距離感,讓原本拘謹的我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周志紅解釋金庸身上有一種自然流露的親切感與真誠感,“這大概和他對母校的感情有關。”

在演講時,有位學生仿照小說提問金庸將自己歸為哪一派,金庸巧答:嘉中派(嘉興一中派)。並與在座的學生以師兄妹相稱。此後,金庸再次回到母校時,又重申過一遍自己“嘉中派”的身份。

2003年,金庸以80歲高齡第五次返鄉,第三次回到嘉興一中,教師李虹對金庸的那次題詞印象深刻,“他只是稍微想了一下,提前沒有約好,就揮筆寫下‘江南人才薈萃地,千秋英才從此來’,到底是大俠。”

“大師兄”金庸的母校情結

圖為:1992年,金庸為袁花鎮中心小學題詞。袁花鎮中心小學供圖

面對母校的題詞邀請,金庸從不吝惜筆墨,他還為自己的恩師,原嘉興一中校長張印通塑銅身像,以感念張印通曾經對自己的保護與知遇之恩。

“我用親身經歷向小師弟、小師妹講一講,我們做人,不要忘本。人家給你的好處要記得,將來想辦法報答。比如你們將來要報答現在嘉興的社會、嘉興的學校。”2003年,金庸在張印通銅身像前含淚鞠躬,隨後走進報告廳,向在座的學生如此叮囑道。(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