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金像獎 金馬獎 爸媽不在家 七月與安生 娛樂獨角獸 2017-04-12

香港電影對今天的觀眾而言,似乎是一個既陌生又很親切的名字,因為當下內地觀影主力軍的80、90後,正是在香港電影的陪伴中長大的,而當這批有著濃濃“香港電影”情懷的少年們成長為有自主消費能力的青年時,影院卻幾乎不見香港電影的蹤影。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昨晚舉行,而就在典禮前兩天,兩部提名“最佳影片”的電影《一念無明》和《點五步》登陸內地院線,且採用粵語原聲格式上映。這是內地觀眾近年來首次能在頒獎典禮前,看到兩部“最佳影片”種子選手,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兩部影片都是純正的香港電影,也是內地觀眾久違的。

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兩部影片在昨晚的頒獎典禮上都有所斬獲,分別得到三個和兩個獎項,而另一部純港片《樹大招風》則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大獎。在提名階段領跑的《七月與安生》僅獲得“原創配樂”一個獎項,令人頗感意外,而憑藉《擺渡人》與鮑德熹共獲“最佳攝影”的曹鬱是此次金像獎的“內地獨苗”。

1 得獎者皆為“暮年”,香港電影圈幾乎“斷層”?

香港電影在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達到過前所未有的盛事,最高年產量一度畢竟300部,這個數字也曾震驚好萊塢,後來香港也就被冠以“東方好萊塢”的名號,由許鞍華、徐克、譚家明、方育平等導演,鄒文懷和邵逸夫等商界精英開創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到“黃金年代”是香港電影人始終最美好的一段記憶,伴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當時整個亞洲的電影工業都彙集在香港,且香港電影的造星能力也是其它地區難以媲美的,成龍、周潤發、狄龍、洪金寶,到後來的“四大天王”、張國榮、周星馳等,都誕生於黃金年代的香港影壇。

但在98年金融危機後,香港電影就和香港的經濟一樣,逐漸沒落,雖然在2003年憑藉《無間道》短暫的輝煌過一段時間,但整體的電影工業卻再也回不到巔峰狀態,直到如今,香港電影一年的年產量也只有30部左右,是原來的十分之一。

香港電影的現狀每年都能非常明顯地投射到金像獎上,第8屆金像獎“最佳新人”的提名者為:周星馳、吳君如、吳大維、周慧敏、何沛東,而第34屆金像獎“最佳新人”提名,王苑之一人就佔了三個名額,演員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一覽無餘。

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再看本屆金像獎的得獎者,除“最佳導演”為新導演之外,林家棟、惠英紅、金燕玲和曾志偉全都是金像獎的老面孔,後三個還都獲得過金像獎的垂青,金燕玲甚至是連莊“最佳女配”,演技獎之外,“最佳攝影”鮑德熹,“最佳配樂”金培達,“最佳美術”邱偉明,“最佳服裝設計”奚仲文、吳裡璐,“最佳音效”曾景祥等全部都是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自然都多次獲獎,且這些幕後人員每年都會出現在提名名單中。

演員的青黃不接能歸咎於香港電影的沒落,造星能力的漸漸消亡,而幕後人員的斷層則是香港電影人自己造成的結果。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因為產量巨大,且每部影片的成本較低,電影公司並不會考慮到培養和扶持新人的情況,有經驗的演員和幕後班底能迅速投入到不同影片的拍攝中,省時又省力,還能多賺錢,所以會看到一位演員每年參演超過十部電影,一位攝影師或美術指導可以同時拍攝五、六部影片,電影人這種急功近利的表現也導致精英們出走好萊塢,影壇又遭受一次重創後,沒有新力量能快速取代“老一輩”的地位,甚至“無人可用”,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回到正常的運行軌跡上,整個電影工業也就垮臺了。

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昨晚春夏在頒發“最佳男配角”提到姜皓文時說“香港電影有一個傳說,沒有請到姜皓文電影是無法開拍的,去年一年姜皓文參演的電影有26部之多”,這聽起來是對姜皓文的稱讚,但實則是放眼到整個香港影壇的一種“悲涼”,在工業發展最好的好萊塢,也不可能出現有同一位演員一年出演超20部電影的情況,就算是隻露一面的龍套角色,一人演26部並不能證明其勤奮和努力,只能說明整個電影工業的衰落和蕭條。

2 摒棄內地元素,香港電影的自娛自樂

“最佳影片”五部提名中,有《七月與安生》、《美人魚》和《寒戰2》是合拍片,而這三部影片總共也就得了兩個獎,內地電影人唯一得獎的是《南京!南京!》攝影師曹鬱,他和鮑德熹共同獲得“最佳攝影”。

《七月與安生》在提名階段以12項領跑,且在去年臺灣金馬獎和今年香港電影協會獎上都有所斬獲,口碑也極好,但卻意外敗給“香港”血統更濃的《樹大招風》。

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樹大招風》是銀河映像20週年的紀念影片,是杜琪峰的三位弟子共同執導的作品,影片與過去杜琪峰、游乃海、韋家輝時期的銀河映像作品有著明顯的不同,它有著真實故事做背景,因此故事更加寫實,表達手法也較新穎,平行敘事地功力對三位新導演來說,確實很驚豔,所以它最終奪魁也是理所應當。

但拋開影片本身,會發現《七月與安生》、《美人魚》、《寒戰2》都是有內地元素而被金像獎選擇性忽視,電影是一門應更注重內容和表現形式的藝術,可自去年金像獎的某部影片爆冷獲得“最佳影片”後,金像獎實質上是把電影的本質給變了味。

內地無論是經濟還是電影工業,現在都遙遙領先於香港,電影工業愈發倚靠資金的時代,香港大批電影人選擇北上內地,融入到內地的大環境中,與內地電影人共襄盛舉,劉偉強、王晶、徐克等等一些香港優秀導演新的作品都是由內地資本主投進行的,過去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現今都被成為“中國電影”、“華語電影”。

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不過也有一些香港電影人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和現狀,畢竟香港電影曾經那樣輝煌過,是引領亞洲的時代,儘管香港電影沒落了,但他們卻依然想堅守在自己的地域上進行創作,所以近幾年也會看到一些純正的“港片”出現,《狂舞派》、《王家欣》、《殭屍》等等。

曾經任香港金像獎執委會主席的陳嘉上說過“香港電影金像獎不是華語電影金像獎,這個獎只是表彰香港電影的”,這回答了許多影迷的質疑“為何金像獎少看見內地電影的蹤影?”同樣,這也解釋了金像獎偏重香港電影的緣由。

從前臺灣電影在低谷時的金馬獎也大多為臺灣影片,但在時任臺灣文化部長的龍應臺號召和努力下,金馬獎選擇影片的範圍慢慢擴大為整個華語地區,到第50屆金馬獎時,“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是一部新加坡電影,由此可見金馬獎現今在華語電影中的地位。

香港金像獎:盡顯香港電影蕭瑟的尷尬盛宴

金像獎原來是華語電影的標誌,但在香港電影地蕭瑟,內地電影市場的崛起和臺灣電影的緩慢復甦中,金像獎卻始終故步自封,不願變革,守著黃金年代流傳下來的“氣節”做著只有香港電影人自己願意享受的夢。

昨晚金像獎結束後,微博有位網友說“現在金像獎的觀看次數還不及《人名的名義》一根腳毛多”,就是對現在香港金像獎最好的評價吧。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