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金鐵霖 聲樂 樂器 管樂器 說話式關閉唱法 2019-05-23

歌唱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

——摘自金鐵霖先生的資料

隨著人體生命科學的發展,放棄“橫膈膜控制氣息法”而用“貼嘆支撐——聲、氣、場調控法”或曰“嘆氣支撐保持氣息法”,解剖為“貼、嘆、落”三大步驟來進行論述。

金鐵霖發聲五訣:“哼、開、貼、嘆、(嘴放)鬆”。

“貼”——聲、氣與管道、載體的交合

貼,有三層含義。1、聲氣交合點。把聲音和氣息有效地粘合在一起,“聲氣相依相抱,息息不離”,使聲音能得到氣息的支持。如若聲歸聲、氣歸氣各自為政,聲氣就貼不住,無法結合。“聲下坐就氣者”容易貼得住,“氣上衝推聲者”不易貼住,而“腰肋撐開憋住氣者”自然貼不住的。2、聲氣始發點。聲氣結合後就要找準出發的地點,以便向聲氣通道中奔馳。就像“吹簫前將嘴脣對準了簫的吹氣孔,事先已經做好了吹奏的準備”。3、聲氣支撐點。聲氣在人體上的交合著力點,對發音有著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發聲時必須有個穩定的聲氣結合支撐點。

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貼”的具體方法:1、低安置喉器。實際發聲中,喉位不是高就是上下不穩,擠壓喉頭。穩定喉頭,首先應該放鬆身體,吸氣時就要想著“把喉頭吸到心窩中支點上”,用意念將喉器貼在心窩對聲樂演唱來說非常關鍵。2、高音的貼法。發高音時,往往會喉頭上拱、聲氣朝前推出去而“貼”不住。解決的辦法:減力、加氣(混入假聲)、鬆開胸口拉長髮聲管(加“u” 狀態)。

1、聲氣的結合,是向上推送氣去就聲,還是聲下嘆坐在氣上呢?往上推送氣,這本身就不是保持氣息而是在消耗氣息。向上一推氣就容易使氣息上浮,無法高位置低氣息。只有聲音往下嘆,貼坐在氣上,聲音既有了氣息的支持,氣息又無法往上,才是正確的聲氣結合以及保持氣息的方法。

2、氣息對聲音的支撐。聲氣支撐點應該是整個人體太極聲氣場全場性的,應該穿透橫膈膜,經過下丹田支撐到地面,入地三尺。橫膈膜保持氣息法,遠遠達不到整個人體小宇宙場共振所需要的聲氣支撐。

聲音通暢的要求是:在後天氣和聲波、意念力的作用下,調動起先天氣一起在整個人體太極聲氣場中共振,也就是說人體的每個細胞及周圍所有空間都在震動歌唱。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忘掉橫膈膜,腰、肋、腹等部位都放鬆不用力,人體聲音通道上的第四道關卡才能打開,聲氣才能穿透頭鼻、口、喉、胸、腹等五腔落到地上,引起全身全場共振,做到通天徹地的全身歌唱。

用橫膈膜控制氣息法不利於柔勁以及意、氣等內力的運用,使聲音剛有餘而柔不足,直接影響了聲音的效果和質量。

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確切地說,抬鋼琴、撐兩肋的感覺及做法,並不是在保持氣息,而是在憋著氣唱歌。氣息對聲門的衝擊,類似拍皮球的反彈原理。聲音的力量來自聲氣自然墜落時反彈支撐點的深度,支撐點越深反彈的力量就越大,聲音的力度也就越強。其中的關鍵全在於身體的放鬆和意念的作用,並不在於肌肉、骨骼用力。

“吸進的氣息要適當、要合度,不宜過多。吸進過多的氣息就會妨礙有關器官的活動自由和彈性,失掉控制氣息的機動能力”,“所吸的氣只要比平常說話時略深,或者甚至和說話一樣就行了”,“為了有利於歌唱,吸進的氣息要減少到最小量”,無須管橫膈膜的作用,完全可以聽其自然。

“呼吸不是一種由意志力量形成的活動,它是依唱歌時發聲的需要來調節的。所以是唱歌發展了呼吸,而不是呼吸發展了唱歌”,“歌唱時不要有意識地去呼吸,要養成不自覺地進行呼吸動作”,“呼吸並不需要作分別的練習”,“人為的呼吸練習常常會妨礙發聲”。

絕對的肯定或絕對的否定,都不符合太極陰陽辨證的哲學觀點,都不是嚴謹的科學態度。應該看到橫膈膜控制氣息法在聲樂學習中曾起到過的作用,同時看到它所存在的問題。將“兩下肋加力撐開”變成“鬆開兩下肋”,並用意念和感覺來保持氣息。於是,僵死的氣息和聲音變為鬆弛了流動了。將“腰部繃勁”變成“聲氣下坐,支撐到橫膈膜上”來加強聲氣的力度。改外壓力為內力支撐,聲音由僵硬變為既柔和又有力。將“小腹內收向上推送氣”變成“小腹外頂、彈出”腹腔騰出空間,讓橫膈膜進一步下降,變“氣息上衝、上浮,聲音淺”為“聲氣結合較好,往下支撐有力,聲音較深”。

金鐵霖強調“氣息放下,自然落底”,“我是不講究橫膈膜的”。更符合人體發聲自然規律的保持氣息的方法:鬆帶脈、忘膈肌,化去“外力”,而用“內力”,將氣自然地“嘆”到地上,以此產生“反彈力”及“支撐力”來保持氣息和支持發聲。

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嘆”——聲、氣的流動

人體是一個吹奏樂器,要發聲也必須將氣息吹到人體樂器的管道內,聲音通道中流動著氣息,才能震動聲帶、腔體。氣息必須是流動著的。怎樣流動呢?嘆氣。金氏“五字訣” :哼、開、貼、嘆、(嘴放)鬆。中的“嘆”字。嘆氣的作用在於使氣息流動而產生動力、衝擊力。

“嘆氣”前三步:1、開——必須鬆開腔體,打開人體聲音通道,首先打開那個“重要的虛空漏斗管道口”,吸進的氣息不必過多,自然不可憋氣。2、貼——打開管道口,隨著自然的吸氣使意念夾帶著喉器、氣息一併貼坐在管道口上。這是感覺,要輕鬆自然,千萬不可用力。3、嘆 ——將聲氣直接從漏斗口順著聲音通道漏入下胸腔,甚至穿越膈肌、腹腔直落地面。

金老師說:“氣要從胸口的漏斗中漏下去”。若要想獲得較佳的聲音效果,就直接從心窩中嘆氣發聲,直接“用心來歌唱”。如果能直接從心窩嘆氣發聲的話,那麼上胸部、喉頭、口腔等也就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了,這些部位也就自然而然地打開了。

必須要將聲氣納入管道;必須讓氣息夾帶聲波沿著聲道向下流動求支撐;必須注意尋求由聲氣流動所產生的震動波。正確的嘆氣要訣是:一、意領氣,氣帶聲;二、沿管道流動求支撐;三、延長聲波向外震。嘆息發自內心深處,很深很沉而且有著一定的震波,就像病人憑藉這些震波才能平衡肌體痛苦。正確的嘆氣方法就是真心真意的深度“呻吟”。

張開兩肋嘆氣,呈倒扇面狀往下嘆,這就對收縮的兩肋和上浮的氣息形成了反向對抗力量,使兩肋繼續自然擴張而無法收縮,使氣息繼續下降而無法上浮,這樣,氣息就無法從口中跑出去,就保持住了。金鐵霖曾在“演唱中的嘆氣狀態”中談到了一個大異於傳統觀點的保持氣息的方法:“在演唱中出現氣不夠、氣短或憋氣現象,這與氣僵和氣淺有直接關係,解決的辦法最好是放鬆和嘆氣……”沒氣了還要放鬆嘆氣?令許多人驚奇,可這恰恰是金老師之所能獲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祕訣之一。

1、“吸著唱”還是“嘆著唱”?保持“吸氣”的狀態來發聲歌唱,需要糾正,應該是“在自然吸氣鬆開了腔體聲道的基礎上,保持‘嘆氣’的感覺來歌唱”,只有嘆氣時氣息才是流動著的。養生“一呼百脈開”,往身體裡面呼氣時全身的經脈(聲道)、穴位(喇叭)都是敞開的,有利於聲氣的流動;而一般的常規吸氣時,雖然人的肌肉、骨骼、腔體是放鬆張開的,但由於它是肺部與人體外空氣交換(呼吸),故爾體內經脈和穴位卻是關閉的,不利於聲氣的流動。所以應該是“往體內嘆著唱”。

2、“嘆氣”時不可忘掉聲音高位置的平衡。嘆氣法會把聲音位置也嘆下來造成了聲音偏低,而且氣息離聲帶太遠不易掌握控制。為了防止嘆氣時忘掉了開頭聲區的“興奮、積極、向上”的狀態而將聲音的高位置也一併嘆了下來的情況,應該在嘆氣前事先就掛上聲音的高位置,然後再貼住中丹田支點往下嘆氣,這樣就能解決好高位置和低氣息的平衡關係了。

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支撐”——氣息的保持及聲音、場態的調控

“貼”是嘆氣的準備和開始,“嘆”是聲氣的流動墜落的進行過程,而“下落支撐”就是嘆氣過程的完成。嘆氣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就在此墜落支撐中產生。

下落“支撐”的作用

1、反彈支持發聲。貼嘆支撐聲氣場調控法,是根據拍皮球並使之向上反彈的原理。聲音的大小、長短、高低、強弱全依賴於此反作用力,而反作用又全靠嘆氣墜落時所產生的支撐反彈力的大小、強弱來決定。只要興奮地準備好想發某音,只要鬆開了人體樂器,吹進了氣息並有效地嘆落到支撐點上,就會自然地將此後的整個反彈支持發聲過程圓滿完成。

2、控制、保持氣息。嘆氣下落會產生一定的支撐力,首先能保持腔體敞開以及聲音通道的通暢不使之收縮,不讓氣息向上浮動,對保持氣息有重要的作用。一旦聲氣墜落,馬上要用意念使聲氣波沿著地面向四面八方滾動出去,萬不可僵住,緊接著當聲氣波自然回潮滾回腳邊欲向上浮動時,再次放鬆肌肉將聲氣復又嘆下並再向外滾動出去,反覆放鬆、反覆嘆落、反覆使聲氣在地面滾動,直至唱完。唱完音後也不可讓氣息浮動上來,就在張開的狀態中直接從地面收掉。

若聲氣僅嘆在橫膈膜或下丹田處並不須落地的話,就將聲氣一邊支撐住不使它浮上,一邊像拉手風琴似地向左右反覆拉動不使它向內收縮,這樣也就保持住了氣息。

3、調節音色、增強力度。嘆氣的貼和落的支撐要有力,要有力透身體甚至直落地面的感覺,這樣聲音的音色結實且具穿透力。真正支撐到家,所發出的聲音哪怕再輕、再弱,效果仍然是很有力度、很結實,甚至假聲都會有接近真聲的音色、音量效果。聲音太靠前太白,可以往左右脖子根“肩井穴”貼;聲音太淺,可以往前中支點、第三顆、第五顆衣釦前下支點處貼或支撐。

4、調控聲氣場共振。聲氣下嘆支撐到達中支點心窩,引發的是頭太極聲氣場共振;支撐到達腰部橫膈膜,引發的是上半身太極聲氣場共振;支撐到達腳跟地面,引發的是整個太極聲氣場共振。聲氣下嘆支撐所到達的部位的變化,實際上就是發聲管道長短的變化,據此,可以根據不同的演唱內容而進行不同場態的調節控制,以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

落在地面上的支撐。直接支持整個人體混元聲氣場的共振。支撐位置越低,所反彈出來的聲音位置就越高,調節聲音的效果也就更好。支撐位置越低,聲氣波距離口鼻也越遠,更利於氣息的控制保持。

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應注意的問題:

1、聲氣嘆落時要有支撐感和力度感,好像瀑布飛洩、隕石落地般毫無阻擋地直落而下甚至應有入地三尺的感覺

2、墜落時,聲氣波就像濺起的水波或塵土迅速地向四周滾動擴散、飛揚開去,這樣既加強了場共振的效果,又有效地保持住了氣息,不使它離地上浮。可以一個一個音地反覆練習“聲氣嘆落後在地面拖擺滾動並不使之上浮”的保持氣息的感覺。

3、嘆氣前應先注意到高位置的平衡,聲氣墜落後聲波應該有從地面反彈到頭頂在天極震動的感覺。

4、“貼嘆支撐聲氣場調控法”或曰“嘆氣支撐保持氣息法”,靠的是通過嘆氣使氣息流動產生功用。所以應該先嘆氣,再出聲,嘆氣在先,出聲在後,喉頭不要先主動發聲。

“貼、嘆支撐聲氣場調控法”是科學、實用的氣息運用方法。實際操作記得:興奮地鬆開了人體,掛上了高位置,找準了聲道口,“哎喲”一聲將聲氣從聲音通道中嘆到地上就行了。唱歌的氣息運用方法就這麼簡單。

金鐵霖唱歌發聲五訣:哼、開、貼、嘆、鬆(摘自金鐵霖先生資料)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