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金融市場的奇談怪論

金融 經濟 投資 中央銀行 鈕文新 2017-04-25

鈕文新:金融市場的奇談怪論

1、今天,中國的《金融時報》發表文章指出:金融去槓桿可以帶動實體經濟去槓桿。它說:“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各方普遍關心的去槓桿主要是非金融部門的去槓桿,即化解企業部門負債較高的風險問題。不過,隨著過去兩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資產泡沫顯現、資金“脫實向虛”趨勢顯現等問題的出現,金融領域去槓桿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可以說,推動金融去槓桿,是防控風險、提高監管有效性、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助力實體部門去槓桿的重要保障”。

2、表面看,這話沒錯。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中國試圖“以金融去槓桿帶動實體經濟去槓桿”那將是“打牌出錯了順序”。金融去槓桿的確可以逼迫實體經濟槓桿的去除,因為實體經濟借不到貸款,或許只有質量低劣的貸款,那實體經濟負債的增長必將受到抑制,但這屬於強行去槓桿的過程。它的風險是“金融塌陷”引發“實體經濟塌陷”,進而迫使中國經濟塌陷。

3、所以,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在控制總槓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槓桿率作為重中之重。我的問題是:如果金融去槓桿導致金融流動性枯竭,總理最為關心的“重中之重”——企業的槓桿率降得下去嗎?核心又回到一個被我老生常談的問題:金融去槓桿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認為,金融管理者經常忘記回答這個問題,而治理已經開始了。

4、那金融去槓桿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毫無疑問,金融去槓桿是希望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那金融如何才能為實體經濟服務?我認為,關鍵在於如何讓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多地生成資本,而不是貨幣空轉套利。因為,資本才是實體經濟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回答了上述問題,我們應當指出:包括央行在內的所有金融市場控制和監管機構都必須高度關注資本市場——股市、債市和中長期貸款。所以,銀監會必須注意,如果因為銀行監管而導致中國金融流動性驟然收縮,甚至出現“金融塌陷”,那就是誤國、誤民、誤己的嚴重錯誤。

5、在我看來,去槓桿不能“打牌出錯順序”。要充分領悟克強總理“把降低企業槓桿作為重中之重”的深意。我認為,企業去槓桿也必須從金融入手,但首先是中央銀行,必須以“鎖短放長”的貨幣操作,向市場注入長期流動性;其次是監管機構必須有效掐斷貨幣投機的通道,讓金融資源回到長期穩定的軌道。但現在,金融去槓桿已經嚴重推高貨幣市場利率,不僅沒有激勵資本市場擴張,反而進一步引導更多的資金從事貨幣套利。比如典型的貨幣套利基金餘額寶,伴隨著收益不斷上漲,其規模已經從去年底的8000億元左右增長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14萬億元。這難道是我們金融去槓桿的意願所在嗎?

6、接著就是另一個奇談怪論,說“股市投資也是金融空轉套利”,還說什麼“股市調整有利於實體經濟”。我真不願意罵街,但面對這樣的“混蛋言論”,除了罵街還能有什麼辦法嗎?關鍵是,這樣的謬論出自大官媒,真讓人頭皮發麻。請問,要讓資金“脫虛入實”必須通過哪個金融渠道進入實體經濟?靠你們的“嘴”進入實體經濟嗎?中投公司副總、前證監會國際部主任祁斌今年2月份提到:“一國金融體系中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和經濟體制的市場化程度對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的彈性有決定性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大國的崛起和衰落”。

7、再有一個奇談怪論就是“金融也是實體經濟”。如果依據這樣的說法,哪還有“金融脫實向虛”問題?哪還有“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命題?我認為,這是有意混淆視聽,可以詭辯,目的是把中國經濟繼續拖向“金融資本主義”。

8、我同意《人民日報》的觀點。大方向確立之後,在操作層面一定要把握節奏、拿捏好度、引導好預期。這恐怕是對監管者的基本要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