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攬儲、存款大戰又來了?銀行攬儲大戰真相出人意料

金融 經濟 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 券商中國 2017-06-08
花式攬儲、存款大戰又來了?銀行攬儲大戰真相出人意料花式攬儲、存款大戰又來了?銀行攬儲大戰真相出人意料

進入6月,金融市場又“躁動”起來。

對銀行從業人員來說,這個月不僅要面臨MPA考核、銀監會要求的銀行業自查自糾收尾等工作,受資金面趨緊導致利率上升影響,部分銀行負債端壓力持續加大,上調存款、大額存單等利率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有報道稱銀行開啟“花式攬儲”、“存款大戰”。

不過,券商中國記者通過實地走訪和多方採訪瞭解到,“存款大戰”的說法並不準確,銀行上調存款利率的情況雖然存在但並不典型,北上廣深等地區的大部分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個人存款利率今年以來並未出現調整。

銀行存款大戰,當真?

存款作為銀行最穩定的負債來源,吸存壓力一直都存在,中小銀行相較於大行的壓力更大。

此前中小銀行依靠同業存單緩解吸存壓力,不過,由於今年同業業務面臨更強的監管,這種模式現如今已越來越走不通。重新將目光聚焦在存款,則成為部分中小銀行不得不進行的改變,但這並不構成行業普遍情況。

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建輝表示,分析“存款大戰”是否真的發生,主要應鑑別是集體新行為還是個體性行為,以及是一致性調整還是結構性調整。對於前者來說,5大國有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自2015年以來就未再上調過存款利率,而這17家主要商業銀行的存款規模佔全部金融行業的55%,上調存款利率的銀行更多的是負債能力偏弱的中小機構。

對於後者來說,部分銀行也並非無差別上調各類存款利率,更多的一種結構性優化調整。其主要上調的是中長期個人存款利率,或者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大額存單利率。佔存款規模較大的短中期存款沒有調整,甚至還有銀行還下調了活期存款利率,而活期存款大約佔到銀行業存款規模的一半左右。

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會有總行制定統一的掛牌指導價,各地分支行會結合當地情況,在總行掛牌價的基礎上制定執行價。一般情況下,分行執行價會大於或等於總行掛牌價,但要視存款期限和性質而定。

券商中國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個人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20%-30%,活期存款通常執行基準利率或較基準下浮。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地區大部分銀行今年以來並未調整過個人存款利率,目前執行的利率水平都已延續一年多,而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情況也與北京類似,多數銀行今年以來並未上調存款利率。

大額存單、理財利率有所上升

雖然個人存款利率並無大變動,但今年以來大額存單利率、理財預期收益率等有所上升。其中,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的大額存單、協議存款等利率在今年以來逐步攀升,有的甚至較基準上浮40%-50%。

不過,一接近監管部門人士稱,從調研情況看,大額存單和理財預期收益率的上浮與銀行變相拉存款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利率市場化後,各家銀行根據資產端的投資收益動態調整給投資者的收益回報。

“目前市場資金利率有所上升,間接推動同業資產(如債券)收益率提高。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多為金融市場體系內的同業資產,其中包含存放同業和同業存單等資產,這就直接導致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相應提高。所以說,理財收益率跟隨資產端收益率逐步上漲是金融市場運行的必然結果。”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稱。

對於是否存在銀行不惜高成本攬儲?黃建輝則表示,根據現行的MPA評估考核體系,利率定價行為必須符合市場競爭秩序要求,過度競爭將在MPA考核中“一票否決”。商業銀行並沒有動力和勇氣擾亂市場秩序,觸碰監管底線。隨著商業銀行利率定價自主性的提升,精細化定價管理必將走向深化,到時候可能會看到更頻繁變動、更具差異化的多維度存款利率報價。

結構性資金緊張,過了6月還有10月

不論是貨幣市場利率持續上揚,還是中小銀行抬高存款利率吸引資金,本質上反映了今年以來流動性偏緊的狀況,但這種流動性的緊張更多表現為結構性而非全局性。

“當前我國社會流動性的確存在偏緊狀況,銀行間市場出現短時利率快速上揚,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理財產品收益率都有所上升,但偏緊並不等於流動性危機。”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專家樊志剛對記者表示。

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鬆也表示,分業務條線看,目前部分金融機構流動性相對緊張的主要體現在同業條線,而自營和理財資金成本較為穩定;此前央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也主要是針對金融市場和同業鏈條,對一般存貸款利率的影響並不大。

分機構類型看,當前在資金市場總體平衡下的流動性局部收緊,主要是對過去擴張過快的部分中小銀行造成壓力。2015年下半年以來,部分中小銀行藉助同業理財、同業存單等批發性負債工具快速擴張,但是同業市場資金收緊後,在期限錯配下,部分資產又尚未到期,被迫轉向零售市場高息負債。但是對於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而言,存款佔比達到70%-80%,負債結構健康、穩定性強、成本可控,並不需要採取高息攬存等方式來獲取流動性。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的流動性情況,不少專家認為資金成本仍有上升空間。樊志剛認為,考慮到美聯儲年內還有1-2次加息,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管理會減少貨幣乘數,使貨幣供應量出現收縮,以及“一行三會”監管政策的落地,今年下半年資金面還將持續承壓。

“預計二季度末、三季度末仍將是流動性發生明顯收緊的可能時點,10月由於到期資金和財政存款迴流央行,也屬於值得關注的時點。”樊志剛稱。

銀行資金成本攀升尚未傳導至實體

雖然貨幣市場利率上行導致銀行資金成本攀升,但好在尚未明顯傳導至實體經濟。從融資成本看,部分地區、部分企業的融資成本反而有所下降。5月末,民間借貸利率如溫州民間融資綜合利率為15.25%,相比2016年還下降了0.75個百分點。

一中部省份的國有大行高管對記者透露,今年以來該省銀行業的公司類貸款利率繼續下降。以其所在的銀行為例,截至一季度末,貸款平均利率4.5%左右,較年初下降20BP。四大國有銀行今年的新增貸款中,利率較基準下浮的佔比進一步提高,約佔總體新增貸款規模的20%-30%。

中行首席研究員宗良稱,銀行貸款資金主要來源仍然是存款,而影響存款利率的最大因素是存款基準利率的變化。自2015年10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未對存款基準利率進行調整,商業銀行1年期存款平均利率與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之間的存貸利差仍然保持穩定。

(王君暉對本文亦有貢獻)

【百萬用戶都在看】

花式攬儲、存款大戰又來了?銀行攬儲大戰真相出人意料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