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信貸社融延續企穩回升

金融 經濟 銀行 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 姜超 中國經濟時報 2019-06-16
5月信貸社融延續企穩回升

本報記者 劉慧

6月12日,央行公佈金融統計數據:5月新增社融1.4萬億元,同比多增4466億元;狹義貨幣(M1)回升至3.4%,餘額54.44萬億元;廣義貨幣(M2)增速持平在8.5%,餘額189.12萬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18萬億元,同比多增300多億元。機構的觀點是:社融增速反彈,貨幣維持寬鬆。

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分析,5月社融、信貸數據環比略有提升,延續2019年以來的企穩回升態勢。M2

增速穩定,M1延續回升,單位活期存款增加表明經濟增長動力較強。從表內外結構來看,人民幣貸款仍是主力,表外融資低基數支撐社融同比增長。從期限結構來看,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佔比依然較高,對民營和小微企業中長期投資的支持力度有限,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

海通宏觀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表示,社融增速反彈,非標拖累減輕,支持社融多增。5月新增社融1.4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發放貸款1.19萬億元,同比多增459億元;表外非標融資拖累減輕,同比少減近2800億元,分項來看,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分別同比少減939、884、97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淨融資1251億元,同比多增239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同比多增858億元;股票融資同比少增179億元。5月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貢獻來自於非標融資大幅少減。2018年4月底資管新規落地後,非標融資規模5月後走低,形成較低基數,這一趨勢未來或仍將延續。

包商銀行日前因嚴重信用風險被接管,標誌著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式打破剛兌。

任澤平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質性推進,短期來看,中小銀行和低評級同業存單發行受阻,流動性受衝擊,中小銀行貸款業務也會受其影響。長期來看,雖然打破剛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小銀行信用擴張,但長期來說將加速銀行業迴歸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有增有減”,支持合適的部門加槓桿。6月央行首次以CRMW支持中小銀行發行同業存單,緩釋包商事件帶來的同業風險。6月專項債新規發佈,支持專項債作為重大項目資本金,並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融資支持。專項債新政將帶動有效投資擴大,發揮對民間投資的撬動作用,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姜超分析,信貸小幅增長,企業短貸多增。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8萬億元,同比多增300多億元。其中,居民部門貸款增加6625億元,較2018年同期多增近500億元,居民短貸同比少增272億元,而中長貸多增754億元;企業部門貸款增加5224億元,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其中企業短貸同比多增約1800億元、中長貸同比少增約1500億元,票據融資同比少增300多億元。5月社融存量增速從4月的10.4%回升至10.6%,據測算,若不含專項債,社融存量增速從9.4%回升至9.6%,政府和社會總融資存量增速從10.7%回升至10.9%。4月社融增速回落而5月小幅反彈,但以非標少減和企業短貸貢獻為主。近兩個月經濟低位徘徊,往後看通脹壓力有限。央行行長近期表示,當前利率處於合適的水平,但若未來環境惡化,有足夠的政策空間應對。預計貨幣仍將維持相對寬鬆。

任澤平認為,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外需放緩,國內經濟反彈力度偏弱。5月PMI下滑,通脹中樞有所抬升。最好的應對是改革開放,政策方面需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同時發力。為配合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進一步疏通貨幣傳導渠道,未來定向降準、MLF、PSL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越發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