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京東金融,如何挑戰螞蟻金服?

三問京東金融,如何挑戰螞蟻金服?

文丨蛋炒飯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近日,一系列中國互聯網公司披露了年中成績單。BAT和京東四大巨頭,依然在保持著超高速的增長。似乎中國的互聯網經濟並未受到市場頻繁提及的“黑天鵝”、“灰犀牛”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一條新聞是,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金融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運作之後,終於實現了從京東財務報表的剝離,完成了重組交割。與此同時,京東金融與銀行一系列的合作又連續衝擊著金融市場的神經,從國有控股大行到城商行、農商行、國家政策性銀行,“聯姻”消息不斷。昨天,京東金融與光大銀行又高調宣佈進行了戰略合作,連接上了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第一梯隊,真正實現了銀行業合作的“大滿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金融科技圈子裡,一個真正能跟當前市場的第一巨鱷——螞蟻金服抗衡的公司似乎已經啟動超車模式,一場真正的廝殺大戲就此開機!

其實京東金融分割早已啟動,在2016年底的年報中就曾首次披露這個事件。從當前的結果來看,京東金融跟京東集團的拆分模式與當年支付寶從阿里分拆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京東這次分拆從利益分配上比較周全,照顧了原始股東的利益,避免了當年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分拆所造成的價值觀和道德危機。但今天不是想炒冷飯,而是想借著這個話題,對這件事情的前世今生以及對京東金融未來戰略進行一些剖析。從觀察者的視角,對這件事情本身進行一次覆盤,同時分析一下京東金融的出路,探究一下京東金融能否真正的另闢蹊徑,成為螞蟻金服的挑戰者。

三問京東金融,如何挑戰螞蟻金服?

一問京東金融,分拆重組究竟為什麼?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也許會覺得可笑,京東官方說的很明白,分拆重組無非是為了獲取牌照,以及獲得資本市場的便利。當然,這個目的毋庸置疑,在金融強監管不可改變的侷限條件下,京東金融通過純內資身份獲取必要的金融牌照,是無奈也是最優的策略。儘管當前京東金融已經開始戰略迭代,通過與金融機構進行強綁定的模式來實現場景的突圍,但並不影響其本身拿牌照的必要性。畢竟在中國,如果沒有牌照防身,是不會有安全感的。

但筆者認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被外界給忽略了,那就是京東金融分拆之後可以真正擺脫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約束,做一些更符合自身戰略需要的投入。

從京東公佈的財報數據來看,京東金融這幾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為什麼虧損,不用多說,人員的投入,技術的投入,獲客成本、品牌營銷成本等等,哪一個都得用重金去砸。這對互聯網行業來說,已是一條鐵律,開頭沒有盈利的。據說,京東金融目前光數據、風控和研發的人數超過2千人,佔公司總人數半數以上。每年在數據上的投入就超過9位數,投資過的數據和技術公司也有十多家。這些實實在在的投入,致使早期不可能盈利。京東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對於新業務的戰略孵化,早期投入一些資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京東金融一直在表內,持續虧損讓財務報表不好看,也不可避免會影響投資人對京東集團的信心。

此外,鑑於金融風險的特殊性,如果京東金融所經營的資產和風險一直在京東上市公司表內,長此以往,也會導致市場對整個集團財務狀況的擔憂,稍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引起各類做空機構的惡意狙擊,或有風險也是很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京東金融如果一直在京東表內承受著作為公眾公司的巨大壓力,那麼不可避免會在諸多方面會受到掣肘。比如公司的內部激勵制度,戰略投資靈活性、風控的靈活性、市場營銷的靈活性等等。而一旦京東金融從京東財務報表中剝離,京東金融更多的是依照既定的強技術戰略去施展,大展拳腳的空間會更大。就像當年京東不斷在物流和用戶體驗上的投入,造成公司一直存在虧損,但京東卻先後PK掉噹噹、卓越、國美、蘇寧等一眾公司,如今直接挑戰阿里巴巴的行業老大地位。

到今天,整個互聯網圈子,已經沒有人再質疑京東當年投入重金去做物流的戰略正確。但如果想讓人不對京東金融現在在數據和技術,在風控以及用戶洞察上面的投入指手畫腳,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二問京東金融,Fintech之路究竟怎麼走?

劉強東在2017年開年大會上曾透露整個集團的戰略,就是技術、技術、技術。時下,不管是BAT還是京東,都在努力地擺脫自身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標籤,標榜自己為一家“科技”公司。“互聯網+”現在已經是一個被淘汰的概念,而“AI+”或者“+AI”成為新的時代大勢。

京東金融似乎嗅覺更加靈敏一些,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京東金融率先打出“金融科技”的定位標籤,實際上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金融化”,與此同時,“加科技化”。不得不說,在京東金融的帶領之下,整個行業幾乎一夜之間便摒棄了“互聯網金融”這樣一個概念,而選擇“Fintech”。儘管如此,實際上大多數的行業公司,是打著“金融科技”的旗號,在做“科技金融”的事情。這個看起來像是一個文字遊戲,但重點確實不一樣。金融科技,重點落在科技,是連接和賦能的角色;而科技金融,是做閉環生態,自己做金融的角色。為了進一步地去掉自身的金融屬性,京東金融CEO陳生強近期在對外講話中,直接強調自己是一家“服務於金融行業的科技公司”,專注於強化自身是科技公司的屬性。

三問京東金融,如何挑戰螞蟻金服?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

很顯然,在京東金融的眼裡,科技定位下的生意應該是“連接”,而不是閉環。2017年1月,京東金融跟銀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後,京東金融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先後接入了銀聯的二維碼支付體系和NFC閃付體系,將自身的客戶連接到銀聯的網絡,讓銀聯的場景連接到自己的支付業務之中;6月,京東金融與工行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引起整個行業震動,劉強東親自為京東金融站臺與工行董事長易會滿見面。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更早簽署合作協議的建行和阿里,卻沒有了聲響;百度和騰訊與銀行的合作,也更多的停留在口號上或者一紙聲明。此後,京東金融先後又與亞洲金融聯盟、山東城商行聯盟、廣東農信社聯社、國開行陝西分行、光大銀行等金融組織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圈子裡的地位。

Fintech究竟是什麼,這一系列的動作說明一切。據筆者瞭解到,京東金融當前已經在國內某商業銀行合作,直接合作推出了直銷銀行類的產品,雙方聯合運營,真正實現了與銀行體系的深度打通。而與工行的合作,目前雙方合作的爆款產品已經在內部測試,相信不久之後便會推出,短短兩三個月時間便落地創新產品,令人難以置信。

三問京東金融,技術之路該怎麼走?

毫無疑問,京東金融要想真正彎道超車,通過與銀行合作,光靠場景和用戶是遠遠不夠的。畢竟,眾所周知的是,螞蟻金服的場景和用戶數量遠在京東金融之上。京東金融要想超車,必須有能力把傳統金融機構沉睡的客戶,完全激發出來,通過共同運營的方式,提高客戶的產出,這樣才有機會實現超車。就拿跟工行的合作來說,5億的個人客戶,如果京東金融能夠通過更好的技術來解決工行客戶的活躍問題,相當於其一舉就做了螞蟻金服支付寶十幾年積累的工作。當然,這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事情,不太容易實現。但如果把目標降低,哪怕能夠連接到三分之一,那麼也是近兩億的用戶,這對本身目前只有1.5億用戶的京東金融來講,也將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這一切,都需要新技術的加持。只有技術的變革或者突破,才能改變當前金融機構的成本效率結構,改變獲客方式和運營機制,改善用戶體驗,進而提高用戶的活躍度。而當今世界上最顯而易見的能夠做到這些的,只有AI——人工智能。

三問京東金融,如何挑戰螞蟻金服?

在科技公司巨頭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百度為了能夠挽回前幾年的戰略迷失,不惜棄車保帥,全力AII in在AI上面。近日,百度賣掉外賣業務鬧得滿城風雨,但可喜的是,百度因為走出了戰略迷失,市值開始止跌回升。這充分表明,市場對於百度戰略轉型的認可。

而在金融科技這個行業中,我們可以看到,京東金融對待AI早已是一個All in的態度。早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京東金融便屢屢提及其利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技術去做風險定價、去做反欺詐。而今年以來,京東金融高管在對外公開演講以及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及最多的一個概念,就是AI。日前陳生強在出席廣東農信社聯社的戰略簽約儀式演講時甚至提到,AI對於京東金融來說,不是一個人雲亦云的概念,而是“像空氣一樣的必需品”。

筆者從多個技術圈大咖得到的消息,京東金融正在準備在9月中下旬舉辦一次“全球數據探索者大賽”,其目標就是通過開放自己的數據環境,吸引人工智能的創業公司參與,通過選拔優秀的人工智能企業、團隊和人才,給與孵化的環境,幫助這些企業成長,同時以連接的方式,對自身技術能力形成加持。

根據高盛的評估,在金融行業裡,最適配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領域包括量化交易與智能投顧、風險防控、安防與客戶身份認證、智能客服、精準營銷。而這些人工智能應用,無一不需要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數據。數據為王,是AI時代的必然。如果京東金融能夠敢於通過數據去連接AI,毫無疑問,將是劈開螞蟻金服封閉體系最鋒利的一把利刃。

左手連接金融機構,右手連接科技公司,京東金融此一手四兩撥千斤,既考驗格局,也考驗技巧,能否真正取得突破,一兩年內即可見分曉。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