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未來三到五年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天下

金融 普華永道 人工智能 投資 證券時報網 2017-04-07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4月06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梅雙

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飛速發展,且已在許多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普華永道4月6日發佈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調查中國概要》顯示,68%的傳統金融機構受訪者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零售銀行、投資及財富管理和資金轉移支付將是未來五年被金融科技顛覆程度最高的領域,電商平臺、大型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是這場變革中最具顛覆性的力量。

隨著實體經濟向信息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模式演變,未來的金融服務模式也將向3.0轉型,“產品和服務”、“應用場景”、“智能渠道”是其中的三大要素,科技將是這個“新金融”模式的重要支柱。

今年是普華永道第二次進行全球金融科技調查,也是首次將中國受訪者的結果進行彙總。本次調查獲得了全球超過1300名受訪者的參與,其中包括125名來自中國的受訪者。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科技服務合夥人張俊賢表示,中國的金融科技,尤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實際應用上,量與質均領先全球。相信在政府鼓勵創新的大環境中,以及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推動下,金融科技將繼續快速發展,普羅大眾將能獲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調查結果顯示,金融科技創造更多的機遇,在客戶、產品與服務、渠道三個維度中得以呈現。客戶方面,金融科技使金融機構得以將客戶群體擴大,延伸至以往從未能覆蓋的群體。產品與服務方面,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重點將從簡單化和標準化,轉變為創造個性化的體驗。渠道方面,在未來的五年裡,實體分支機構(如分行)的重要性將逐年下降,移動渠道才是“王道”。

機遇總有挑戰並行,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給金融業帶來了三大挑戰。首先,在競爭方面,在互聯網和科技行業存在的“贏家通吃”的模式,在金融業是否可行值得反思。其次,監管是一把雙刃劍,不僅需要與時俱進,更關鍵的是如何在鼓勵創新和控制金融風險間取得平衡。另外,在金融科技的競爭浪潮中,金融機構應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複合型人才也非易事。

調查顯示,為了應對變革,大多數中國金融機構計劃在未來3-5年內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伙伴關係。然而,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在與對方的合作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信息科技的安全性和監管的不確定性是雙方共同指出的挑戰。除此之外,金融機構認為信息科技系統的兼容性也是一個主要的議題,金融科技公司則表示商業模式的差異有待解決。可見雙方之間的合作雖然有良好的主觀意願,過程仍需進一步磨合。

“科技進步一日千里,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將導致收入和客戶流失,因而合作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諮詢主管合夥人張立鈞先生總結道,在這個大趨勢下,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區塊鏈,這三大創新科技將對金融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只有掌握科技技術,落實相應的配套技能,金融機構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