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核心觀點:

根據全球金融治理牽頭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金融科技是指通過 技術手段推動金融創新,形成對金融市場、機構及金融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的 業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流程和產品。依託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 創新,傳統金融企業實現拓寬獲客渠道,加強風控建設,優化內部運營,完 善金融產品和商業模式。此外,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及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 要抓手,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向。

1、總結科技對傳統金融行業變革的影響和科技金融在運營提效、成本 控制、風險控制等領域的應用。以微眾銀行為例,介紹金融科技利用大數據 和雲計算搭建自主信息平臺和風控模型,降低銀行業信貸邊際成本,推行普 惠金融。以中國平安為例,介紹技術優化運營效率和對內管理模式。

2、分析了技術應用可以對用戶進行精準引流,安全高效地處理海量數 據,並提供智能化服務,大大提升用戶體驗,有效地支持企業平臺化、生態 化發展。並以中國平安及東方財富為例,梳理傳統金融企業如何利用金融科 技打造生態圈建設,實現引流及增強客戶粘性。

3、以螞蟻金服為例,介紹金融科技利用互聯網觸及長尾客戶,打造廣 泛的用戶基礎,並通過提供便捷、多元的普惠金融服務,實現業務規模快速 提升。芝麻信用為例,說明金融科技通過以大數據、區塊鏈和雲計算為底層 技術的徵信體系在降低信貸不良率,削弱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克服了傳統金 融企業面臨的數據蒐集困難、成本高等問題,更好的控制信用風險。

報告內容;

1、技術推動創新,金融迎來變革

1.1、金融科技影響深遠,助推金融供給側改革

根據全球金融治理牽頭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金融科技是指通過 技術手段推動金融創新,形成對金融市場、機構及金融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的 業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流程和產品,利用技術完善金融活動。

依託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創新,傳統金融企業實現優化內部 運營,降低運營成本,加強風控建設,以及拓寬獲客渠道,打造金融生態圈, 完善金融產品和商業模式,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此外,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及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抓手,助力金融供 給側改革。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科技有效解決中小 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推動金融科技成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 風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金融科技重要性愈發凸顯,監管營造良性政策環境。在今年兩會中,金 融科技的發展方向和推進策略被廣泛關注。3 月 8 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 委員會 2019年第一次會議召開,提出要研究出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逐步 建立金融科技監管規則體系,創造有利於金融科技發展的良性政策環境,充 分運用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隨著監管營造良性政策環境,優質金融 科技企業有望受到市場青睞。

1.2、技術支撐業務發展,實現科技賦能

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金融科技是指由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 能、區塊鏈等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及服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業務模式、 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核心技術之間並非相互獨立,而是相互促進和 影響,其中大數據作為中樞,可以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高質量的數據;反 過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可以提高數據採集和處理的速度及質量;雲計算則可 以集中存儲海量數據,並提供相對廉價和可擴展的算力;區塊鏈因其去中心 化、分佈式存儲的特點,大大提高了整個業務流程的安全性。此外,移動互 聯網技術使得金融科技可以應用於移動端,讓用戶更加便捷、更加迅速地體 驗到金融科技的賦能。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1.2.1、移動互聯網:便捷使用方式,提供科技賦能基礎

移動互聯網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 結合並實踐的活動的總稱,既繼承了PC端互聯網開放協作的特徵,又融入 了移動通信實時、便攜的優勢。智能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載體, 已深刻改變生活,為包括金融科技在內的各類新產品及業務提供了巨大的發 展空間。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原先只能在 PC 端進行的網上活動可以通過 智能手機等移動端便捷完成,且憑藉低價優勢,我國智能手機普及率迅速攀 升。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 43 次中國互聯網絡 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8年末,我國擁有網民 8.29 億,其中手機網 民達到 8.17 億,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智能手機深入到 生活的各方面,有關技術的應用場景隨之不斷拓寬,支付、理財、轉賬等金 融業務在移動端進行的頻率越來越高。根據CNNIC數據,我國互聯網理財 使用率由 2017 年末的 16.7%提升至 2018 年末的 18.3%,購買互聯網理財 產品的用戶規模達到 1.51億(同比增長 17.5%)。正是移動互聯網的應用, 使得個人金融業務向移動端傾斜,相應地,金融科技的應用獲得了客戶基礎和場景基礎,可以說移動互聯網技術是金融科技得以應用於引流、客戶遷徙、 普惠等流程的重要前提。

1.2.2、大數據:客戶畫像,精準引流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 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需要新的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 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IBM 提出,大 數據具有 5V 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 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大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客戶畫像和精準引流。客戶畫像分為 個人客戶畫像和企業客戶畫像,個人畫像包括人口統計學特徵、消費能力數 據、興趣數據、風險偏好等;企業客戶畫像包括企業的生產、流通、運營、 財務、銷售和客戶數據、相關產業鏈上下游等數據。進行客戶畫像可以根據 不同的產品及服務需求將客戶群進行細分,在營銷時實現廣告推送、產品介 紹的精準定向,更大概率引流成功。流量對於科技金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 尤其是對於平臺化及生態圈經營的企業,某一板塊的流量或許是其他板塊和 生態的重要支柱。

1.2.3、雲計算:集中存儲,高效計算

雲計算就是通過大量在雲端的計算資源進行計算,用戶通過自己的客戶 端向雲計算提供商發出指令,服務商通過大量服務器進行快速計算,再將結 果返回給用戶。雲計算主要有以下特點,雲端服務器規模巨大,計算資源虛 擬化,計算結果可靠,費用低廉。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目前國內金融 行業雲計算主要採用私有云和行業雲的落地模式。私有云是機構自建雲端, 更受經濟基礎強大、技術實力領先的大型機構青睞,可以存儲自身重要敏感 數據。行業雲是機構之間合作共建,共享資源,更受綜合實力較弱的中小機 構的偏愛。

雲計算可以實現海量數據雲端存儲,提供高效計算。引流對於金融企業 至關重要,而將流量引入後如何有效存儲併成功運用是流量變現的關鍵。從 技術上來說,雲計算與大數據密不可分,大數據無法使用單臺計算機進行處 理,必須採用分佈式架構,而云計算則可以較好契合這一需求,採用分佈式 數據庫實現海量數據雲端存儲,並在需要時提供低價可靠的高效計算。

1.2.4、人工智能:提供智能服務,改善客戶體驗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 技術及應用系統的新技術科學,相關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 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能提供智能化服務,提升客戶使用體驗。在金融領域為客戶提供 貼心服務是增強客戶粘性的關鍵,而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僅僅依靠人工難 以覆蓋如此眾多的服務需求。此外,在大數據中常常包含非結構性數據,如 圖片等,用傳統的數據分析方法難以實現目標。而人工智能可以採用機器人、圖像識別等技術輕鬆從大數據中抓取出所需要的信息,進行客戶識別、信用 分析等操作,幫助用戶在客戶端自助完成業務辦理,壓縮處理時間,同時提 供智能客服,快速解決用戶問題,大大提升使用體驗,增強客戶粘性,為平 臺及生態圈內用戶遷徙打下基礎。

1.2.5、區塊鏈:開放共享,安全可靠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 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開放 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點。

區塊鏈連接參與各方,使業務更加安全透明。數據及交易安全對於金融 業務的開展至關重要,而信息不對稱經常會掩蓋業務風險,增加交易成本。 區塊鏈開放性的特徵可以連接交易各方,使得交易流程向參與者公開,同時 去中心化的特點使得數據不可被篡改,提升交易安全性,降低有關的交易成 本。此外,金融企業可以在各業務平臺或生態之間搭建區塊鏈,使得各業務 板塊數據實現共享,協同發展,促進平臺或生態圈建設。

2、科技提升效率,強化風險控制

傳統金融企業利用科技創新優化內部管理,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通過線 上運營節約線下佈局成本,降低獲客成本;通過大數據等技術完善風險控制。 受益於運營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以及風控體系優化,金融科技成為解決中 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抓手,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低價高 效的金融服務。

2.1、微眾銀行: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傳統金融機構在資產管理和風險定價等領域具有競爭優勢,但其業務模 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侷限性導致了客戶覆蓋面窄、獲客成本高等發展瓶頸。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擴大用戶基數和渠道入口,提升觸達和 連接用戶的能力。通過金融科技,金融機構可以更深入地發掘用戶需求、創 造服務場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更加高效地進行信 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降低傳統業務模式中的交易和運營成本。科技 金融擴大了業務覆蓋面、延伸了服務鏈、提升了信息透明度、提供了標準化 流程和個性化服務;通過低成本、高效率、更安全的交易模式提升客戶體驗 和黏性,為傳統銀行業的發展注入活力。

以微眾銀行為例,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開業的民營銀行,由騰訊、百業 源和立業等多家知名企業發起設立,於2014年 12 月獲得由深圳銀監局頒發 的金融許可證,致力於為普羅大眾、微小企業提供差異化、有特色、優質便 捷的金融服務。得益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深度運用,依託手機移動端7×24 ×365 的全天候業務,截至2017年底微眾銀行註冊用戶超過 6,000 萬人, 覆蓋了 31 個省、市、自治區的567座城市,授信客戶超過 3,400 萬人,同 比增長 1.2 倍。截至2017年底,微眾銀行累計向近 1,200 萬人在線發放貸款 8,700 億元。在微眾銀行的貸款客戶中,78%為大專及以下學歷,76%為 非白領從業人員,92%的貸款餘額低於5萬元,普惠金融充分體現。

(1)科技運用降低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微眾銀行自 2014 時年成立時便確定了不設立線下物理網點、無需財產 擔保的發展思路,以線上數字化業務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降低服務成本和 准入門檻。

得益於騰訊旗下眾多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體,微眾銀行的大數據系統彙集 了包括購物消費偏好、虛擬資產數量、微信支付使用場合頻率等海量的用戶 數據,在此基礎上利用雲計算技術對潛在客戶群體進行具體細分,通過人工 智能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和精細化的服務。

微眾銀行可以直接對接微信支付,利用實時到賬、操作便捷的功能彌補 電子銀行卡在即時收付方面的不足,擴大了微眾銀行的應用場景,增強了用 戶體驗。通過與微信支付綁定搭建線下網絡,微眾銀行客戶的賬戶內餘額可 直接用於微信支付,微信用戶也可以將微信錢包裡的餘額直接轉入微眾銀行 活期存款或購買其他理財產品和服務,藉此微眾銀行的用戶數量得以擴大, 微信支付的使用率也得以進一步提升。

針對傳統金融服務覆蓋面窄、門檻高,長尾人群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 資貴等問題,微眾銀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量產化、規模化的金融服務, 提高金融效率、改善用戶體驗。自 2015 年起微眾銀行推出了包括“微粒貸” 在內的一系列小額信貸產品,以靈活的貸款額度、低廉的融資成本和高效的 審批速度服務有實際需求的客戶。

(2)科技完善風險管理

區別於傳統銀行依靠人工審核放貸,純線上運營的互聯網銀行主要依靠 數據信息分析應用,這就要求微眾銀行在風險監測和內部控制方面有較高的 分析與管理能力。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將微眾銀行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形成的 風險管理策略歸納為:精於數據、專於模型、敏於系統。具體表現為通過全 面應用和深入挖掘各類風險數據資源,運用前沿技術建設風險模型體系,開 發精準敏銳的在線風險識別與監控信息系統。

微眾銀行以騰訊龐大的數據網絡為核心,引入神經網絡、決策樹等算法 和技術,構建社交、徵信和反欺詐等風險識別模型。微眾銀行通過在數據源 和風控模型上的創新,綜合央行徵信、公安部身份信息等傳統數據與騰訊社 群中的社交信息、行為偏好等新型數據,將傳統銀行風控與互聯網風控手段 相結合,搭建多維度的信用評級體系。

根據信用評估模型,微眾銀行建立了“白名單”篩選機制和欺詐風險管 理機制,通過大數據對貸款申請人進行綜合評估,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發放 貸款邀請,同時針對個人信用評級給予信用獎勵,提升客戶的還款意願。運 用多維度的風控模型和反欺詐監控,實現即時預測、實時調整、多渠道觸達, 從而有效降低信用風險。

除了運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生物技術外,微眾銀行藉助第三方電子 存證管理、機器人催收、數據訪問安全系統更精準地識別用戶身份,規避線 上操作的潛在風險。2017年微眾銀行的不良率控制在 0.64%,遠低於風險 指標和行業平均水平(1.74%)。

零線下網點、自主技術解決方案極大程度地降低了微眾銀行的人力成本 和運營維護成本,使微眾銀行能將節約的成本以價格形式回饋給用戶,提升了微眾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和業務拓展能力。大數據徵信、雲計算分析能力、 多維度的風險監控有效降低了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保證了微眾銀行普惠金 融業務的可持續性。

2.2、中國平安:金融科技提升營運效率

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技術革新可以提升運營效率,精細化的運營模式能幫 助企業增強成本控制能力,多維度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的逐步成熟可以拓寬 業務視角,更精確地分析用戶需求。金融科技依託支付方式、財富管理手段 的創新推動金融業務的優化升級,促進企業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提升金融 服務效能,進而提高實體經濟的投資效率。

具體而言,金融科技可以促進企業形成業務和流程的集成式管理,以應 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對於前臺而言,金融科技提供的技術升級和工具創 新可以更快捷更全面地獲取客戶信息,更深入更多維地分析客戶需求;對中 後臺而言,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能夠保證高效的服務和良 好的客戶體驗。通過建設動態的業務基礎設施,企業能夠實現前臺與中後臺 的自動化和一體化,發揮協同作用,及時響應市場需求。

以中國平安為例,近年來平安發力科技金融,保險業務科技賦能成效顯 著。通過將業務和運營管理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平安人壽減少近70%的服務 人力,產能提升 32%。

(1)AI 甄選和AI面談-增員篩選

目前平安已將 AI 甄選和 AI 面談已應用於個險渠道,AI 甄選構建動態的“人員畫像+關鍵特徵+篩選流程”循環體系 ,AI 面談通過在線實時約談, 進行信息收集和意願確認,實現代理人精準篩選、資源合理投放。2018 年 報顯示,AI 甄選模型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驗證,13 個月留存代理人的 識別率達 95.4%。

(2)千人千面-針對性輔導

千人千面通過收集員工歷史數據分析員工技能短板,同時與績優員工模 型和特徵相比較,實現績優人群的快速複製,提升代理人能力。通過針對性 的輔導和發展規劃,預計代理人平均績優養成時間將從 36 個月減少至 15 個 月。

(3)A1 助理-實時管理

AI 助理具備任務管理、智能陪練、智慧問答三大功能,為代理人提供智 能任務配置在線銷售協助,實現資源自動調配、個性化推薦、全方位實時管 理。

(4)SAT 銷售模式-精準銷售

SAT(社交輔助營銷)顛覆傳統銷售模式,幫助代理人實現對客戶的實 時連接、高頻互動和精準營銷,智能生成產品、服務、渠道和接觸時機,推 送接觸線索至客戶和代理人。2018 年 SAT 系統已觸達人數2.2億人次,互 動次數 13 億次,配送線索 10.8 億條。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5)AI 客服和AI風控

AI 客服 24 小時在線,提供精準高效的極致服務,AI 風控利用大數據構 建風險因子庫,通過可視化管理,實現風險精準識別,提供分層策略。

通過智能化的渠道管理和銷售,平安的留存率和人均產能有顯著提升。 平安通過科技賦能,不斷提升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推動盈利能力提升。

3、科技助力平臺及生態建設,拓寬獲客渠道

平臺化或生態化經營是目前大型企業擴展業務,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方 式。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金融企業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 鏈等技術應用,打造金融平臺及金融生態,拓寬獲客渠道,通過為客戶提供 更綜合的金融服務,增強客戶粘性。金融科技成為傳統金融企業在用戶引流、 內部遷徙、客戶維護等方面的重要抓手。

3.1、中國平安:科技賦能五大生態,對外輸出提升估值

中國平安始終堅持“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重視科技研發 投入,是國內金融機構發展科技的先行者。平安自成立以來經歷了三個階段,1.0時代(1988-2005 年),主打線下資源,發展為全國性綜合金融集團, 核心是傳統渠道和產品導向;2.0 時代(2006-2015 年),運用互聯網技術 升級綜合金融模式,實現內部橫向遷徙;3.0 時代(2016-),將“互聯網+ 金融”模式向全行業開放,全面提升客戶體驗。平安早在 2006 年起就開始 金融科技的佈局,並將其逐漸擴展到五大生態圈,現已實現向外輸出,在金 融科技這一未來競爭的主戰場上先發優勢明顯。目前,公司擁有人工智能、 區塊鏈、雲計算三項核心技術,每年研發投入佔營收的 1%,持續加大對科 技支持力度。

3.1.1、科技支撐五大生態圈建設,增強客戶遷徙和粘性

目前,平安搭建起“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 城市”五大生態圈,三大技術深度賦能核心業務的多個方面,全面支撐生態 圈建設。此外,平安推行“一個客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 經營模式,運用互聯網科技及線下網點佈局協同獲客,憑藉生態圈建設為用 戶提供全面的金融、醫療等服務,促進內部遷徙,降低獲客成本;同時運用 科技提升各流程效率及服務質量,以低成本提升客戶體驗,增強粘性。

金融服務生態圈:成功落地陸金所、金融壹賬通。陸金所是國內領先的 財富管理及個人借貸平臺,同時為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提供全套金融解決方 案。陸金所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在資金端對投資者進行“精準畫像”, 並提供智能推薦服務,實現投資者風險偏好與產品風險的精準契合,網站銷 售理財產品包括零錢理財、期限理財、P2P 網貸、代銷基金及私募資管等, 此外還可以鏈接到平安集團旗下各公司,實現客戶快速遷徙。金融壹賬通是 平安旗下輸出金融科技服務的主要平臺,擁有壹賬鏈區塊鏈技術,並向機構 客戶推出“智能銀行雲、智能保險雲、智能投資雲、開放科技平臺”四大業 務板塊,提供端對端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醫療健康生態圈:通過流量端及支付端切入醫療市場。流量端,平安好 醫生是國內健康領域的第一流量入口,通過 AI 輔助的自有醫療團隊和外部 醫生為用戶提供7x24小時在線諮詢、轉診、掛號、住院安排、第二診療意 見及 1 小時送藥等全流程服務,並通過醫療健康服務網絡提供多種線下服務。 支付端,平安醫保科技依託人工智能、區塊鏈、雲、健康風險畫像等技術和 強大的醫學知識庫,為醫保、商保、醫療服務提供方、個人用戶提供專業化、 個性化、動態化和集成化的智能醫保服務。

汽車服務生態圈:打造全流程汽車服務。平安通過汽車之家、平安銀行、 平安產險和平安融資租賃等公司提供相關服務,並通過經銷商雲平臺、新車 二網雲平臺、二手車交易雲平臺、汽車零配件雲平臺賦能整車廠及服務商, 打通“看車、買車、用車”全流程服務。汽車之家是汽車服務生態圈的流量 入口,2018 年 12 月汽車之家移動端日均用戶訪問量達到2,900萬,同比增長 10%,此外還通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應用,為供 需雙方之間提供更多互動。

隨著生態圈的完善,公司內部橫向遷徙明顯增加,交叉銷售貢獻佔比不 斷提升。2018 年通過代理人渠道實現平安產險、養老險團體短期險和平安 健康險新增保費合計 514.53 億元,同比增長 18.8%,交叉銷售渠道貢獻佔 比分別達到 16.7%、45.9%、56.6%。交叉銷售降低了企業的獲客成本及難 度,有效提升用戶價值。截至 2018 年末,總計 6,364 萬人持有集團多家子 公司合同,佔集團客戶總數的 34.6%,同比提升 6.1ppts,客均合同數同比 增長 9.1%至 2.53 份,客均營運利潤同比增長18.1%至 531 元。生態圈建設 及科技應用使得集團內部協同效應及客戶黏性不斷增強。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3.1.2、對外輸出科技服務,提升公司整體估值

平安步入 3.0 時代後,不再侷限於內部的綜合金融,而是將“互聯網+ 金融”的發展模式向全行業開放,對外輸出自己的科技服務,在實現增量業 績的同時,促進行業整體發展。其中陸金所、金融壹賬通、平安醫保科技是 對外輸出的主要平臺。截至 2018 年末,陸金所已先後在南寧、長沙和深圳 完成試點,幫助政府實現公共資產的“控債、保全、增收、節支”的目標, 打造智慧財政城市樣板。金融壹賬通已累計為 3,289 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參與發起的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覆蓋國內 260 家中小銀行,總資產規模 超過 47 萬億元。平安醫保科技為全國 200 多個城市提供醫保、商保管理服 務,接入醫院超過 5,000 家。

2018年陸金所、金融壹賬通、平安醫保科技分別完成最新一輪融資, 投後估值分別達到 394 億、75 億、88 億美元,有效提升集團總體估值。

3.2、東方財富:財經門戶引流,打造金融服務大平臺

東方財富以“東方財富網”為核心,擁有互聯網財經門戶平臺、金融電 子商務平臺、金融終端平臺及移動端平臺為一體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大平臺, 向用戶提供證券業務、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金融數據服務業務、互聯網 廣告服務業務,2018年上述業務分別貢獻營收 18.13 億(佔比 58%)、10.65 億(佔比 34%)、1.60 億(佔比 5%)、0.71 億(佔比 2%)。

3.2.1、持續高研發投入,鞏固財經網站流量龍頭地位

東方財富重視技術研發,每年保持著較高比例的研發投入,2007-2018 年研發投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平均達到 9.51%。高研發投入保證了公司在技術 層面保持領先,併成功應用到相關服務中。公司流量入口東方財富網以數據 全面、迅速、免費受到廣大個人投資者的青睞,此外社交性質的股吧、財富號、博客給予了投資者發表見解、相互交流的平臺,滿足了交易線上化後股 民交流的需要。根據艾瑞數據統計顯示,2019 年 2 月,東方財富網以月度 覆蓋 6,058 萬人位居金融服務網站首位,在前 20 名中佔比達到 11.27%,流 量龍頭的地位顯著,為公司平臺化經營提供了大流量的前提。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3.2.2、科技助力流量變現

目前公司已從原先金融信息服務及數據服務提供商轉別為擁有券商牌 照、基金代銷牌照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科技助力龐大流量成功變現是公 司實現轉型的關鍵。

東財證券:互聯網券商的典型代表。公司 2015 年收購西藏同信證券, 正式成為擁有券商全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東財證券以在線自助 3 分鐘開 戶以及低佣金吸引了大量用戶,市場佔有率迅速提升。截至 2018 年 3 月, 東財證券股基交易額排名上升至18位,市佔率達到 1.94%。目前證券業務 已成為東方財富的主要業績貢獻點,2018 年證券業務營收佔比達到 58%。

天天基金:基金代銷機構龍頭。天天基金是東方財富旗下提供基金第三 方銷售的平臺,自 2012年取得基金代銷牌照後,受益於東方財富網以及天 天基金網用戶的積累,代銷基金數額及收入始終位居行業前列。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4 月 20 日,天天基金代銷基金 4416 只,代銷基金 家數 132家,均排名代銷機構首位。根據公司年報披露,2018 年公司基金 銷售額 5,251.62 億元(同比增長 27%),“天天基金網”網站日均頁面瀏 覽量 562 萬,用戶日均使用時長 22.31 分鐘,服務平臺日均活躍用戶 140.75 萬,用戶粘性較高。2018 年基金業務貢獻約 34%的營收,已成為第二大業 績貢獻點。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4、技術解決痛點,商業模式變革

金融科技利用互聯網觸及長尾客戶,運用技術控制信用風險,削弱信息 不對稱的影響,克服了傳統金融企業面臨的客戶覆蓋面窄、信用風險高等問 題。基於廣泛的客戶基礎,金融科技公司為客戶提供相較於傳統的線下金融 產品和服務更為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受益於便利快捷的客戶體驗,實現業 務迅速鋪開,業務規模快速提升。

4.1、螞蟻金服:立足線上渠道,客戶基礎堅實

螞蟻金服起步於 2004 年成立的支付寶,於 2014 年正式成立。公司以“為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為使命,聚焦於“普惠”、“科技”、“全 球化”三大發展戰略,致力於通過科技創新能力,搭建一個開放、共享的信 用體系和金融服務平臺,為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 融服務。

螞蟻金服通過內生創設和外延擴張,打造全金融服務生態圈。自創始以 來,螞蟻金服通過內生創設和外延擴張,搭建了以支付、理財、融資、保險、 徵信、技術服務為核心的六大業務板塊,涵蓋了以支付寶、餘額寶、網商銀 行、螞蟻花唄、螞蟻借唄、芝麻信用等為代表的明星產品。

螞蟻金服聚焦於小微企業、商戶和個人消費者三類目標客戶,提供全方 位的普惠金融服務。公司深耕小微企業、商戶和個人消費者三類客戶群體, 專注於融資、理財、保險等業務,打造全方位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圈。公司對 小微企業和商戶的投融資服務主要依託於網商銀行和螞蟻達客兩大抓手;對 個人消費者的小貸業務主要藉助於支付寶旗下的螞蟻花唄和螞蟻借唄兩大 產品,投資、理財服務主要通過螞蟻財富和螞蟻達客兩大平臺來實現,個人 保險業務網則主要涵蓋入股的眾安、國泰、信美三家保險公司。

受益於便利快捷的客戶體驗,多元的金融服務,螞蟻金服實現用戶數量 快速增長,業務規模迅速提升。以支付寶為例,自2004年 12 月上線並獨立 運營開始,支付寶用戶數實現持續快速提升。截至 2019 年 1 月,支付寶全 球用戶數已經超過10億。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深度報告: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與商業模式

4.2、芝麻信用:信用科技克服徵信痛點

芝麻信用全稱為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是螞蟻金服旗下的信用評估和 管理機構,旨在為全社會構建簡單、平等、普惠商業環境。一方面,芝麻信 用是一家獨立的第三方徵信機構,為各社會組織、機構、個人提供與客戶信 用相關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作為螞蟻金服旗下的徵信部門,芝麻信用承 擔著為集團金融業務提供對個人和企業徵信的任務。

芝麻信用的運作模式:

技術上:基於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三大底層技術。芝麻信用利用大 數據和區塊鏈技術,挖掘並整合與徵信對象資信狀況相關的信息;通過雲計 算建立自動用戶評估系統、用戶畫像信息檔案和個人評分系統等。

數據上:廣撒網,多維度。芝麻信用在徵信過程中的數據來源主要包括: 金融數據(螞蟻金服、其他金融機構)、基本信息(用戶自主提交)、電商 數據(阿里電商生態圈)、公共信息(公共機構、合作伙伴)和行業信息(上 下游企業,針對企業徵信)等。

評估方式:主要聚焦於五個要素。對於個人徵信時,主要考察:個人的 信用歷史(用戶信用賬戶過往還款記錄等歷史信息)、行為偏好(用戶在購 物、繳費、轉賬、理財等活動中體現出的行為特點)、履約能力(用戶是否 具有足夠的財富和綜合能力來償還債務或履行約定)、身份特質(用戶的學 習以及職業經歷等信息)和人脈關係(用戶在人際交往中的影響力及好友的 信用狀況)五大要素;對企業徵信時,主要考察:企業的基本信息(規模、榮譽資質)、經營行為(經營狀況是否良好、有無虛假經營行為)、履約歷 史(有無逾期未還債務、是否涉及金融糾紛)、關聯關係(關聯公司的資信 情況、合作伙伴上下游情況)、法定代表人的信用狀況五大要素。

產品:對標國際標準,以信用評分為核心。芝麻信用為用戶提供信用評 分服務,與美國著名的 FICO異曲同工。除此之外,芝麻信用還提供企業信 用報告、企業風險雲圖、企業關注名單、企業風險監控等產品。

應用場景:覆蓋居民生活以及企業經營各環節,信用產品與用戶行為雙 向反饋、動態調整。對於個人用戶而言,芝麻信用已切入了消費金融、個人 信貸、信用租賃、信用借還、免押出行、免押住宿等場景中;對於企業用戶 而言,芝麻信用已切入了免押租賃、信用貸款、篩選客戶等場景中。在實際 運行過程中,一方面,以信用評分為代表的產品為個人和企業享受服務和參 與決策提供信用背書以及決策依據;另一方面,個人和企業在享受服務後的 履約行為又影響了個人和企業的信用評分。信用產品與用戶行為雙向反饋, 並動態調整。

金融科技通過基於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解決了傳統金融業 務模式下數據蒐集困難、成本高等問題,削弱了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使得金 融企業更好的控制信用風險。

5、投資建議

金融科技完善金融產品和商業模式,是普惠金融及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 要抓手,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提出要研究出臺金融科 技發展規劃,創造有利於金融科技發展的良性政策環境,優質金融科技企業 有望受到市場青睞。我們首次覆蓋金融科技板塊,給予“增持”評級。

詳情:略。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可在PC端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本報告。

(報告來源: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湘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