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系神祕崛起背後 二十年隱忍歷史和一堆謎團

金融 投資 齊翔騰達 風投 投資時報 2017-06-25

廣州農商行在港上市前夜,雪松控股離奇隱退;7個月內耗資90億元拿下兩家上市公司控制權,卻“製造”出千億級別的控股集團營收差。華麗財技背後,從低調潛行至高光迴歸的雪松控股,如置身迷霧中,讓外界難窺全貌

雪松系神祕崛起背後 二十年隱忍歷史和一堆謎團

文 | 《投資時報》記者 孟楠

斯大林格勒,兵臨城下。狙擊手瓦西里,多日潛伏後又一次扣動扳機,彈道飛行的終點,正是第三帝國王牌槍手科寧斯的前額。

儘管瞬間狙擊的背後,是漫長的潛伏與枯燥的等待,但任何一名狙擊手都不會放任目標出現的那刻。

資本市場,亦是如此。

比如,張勁。當6月13日中國第一男裝定製上市品牌希努爾以42億元人民幣價格易手後,這種聯想似乎具備了“中國現實感”。

張勁,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雪松控股”)掌舵人,長期“潛伏”於資本市場,每當經濟形勢或行情出現拐點,其往往能準確抓住時機“扣動扳機”,股票一二級市場、產業和資本、實體和互聯網領域,只要在瞄準鏡內極少出現失手。

這,也造就了雪松控股的產業版圖。

“當百花凋謝的日子,我將歸來開放。”2015年元旦發出的一封企業內部信中,張勁曾引用李敖詩句與員工共勉。兩年過去,張勁個人以460億元個人財富位列2017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第20位。當一干頂尖富豪力求“控制”自己在榜單上的位序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時,張似乎對此不以為意。對於一個資本市場狙擊手,名聲過於響亮當然會帶來成本的提升,不過有時,它也意味著某種威懾力或實力的認證書。

高調的時間節點很耐人尋味。《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以“重構產業價值”為核心戰略,雪松控股去年末同時進駐北上廣深四城的四大標誌性金融中心—廣州國際金融中心26F、北京華貿中心28F、上海金茂大廈26F和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76F—並設立四個區域總部。更讓人瞠目的是,2017年4月28日,雪松控股又於廣州進行了有史以來最複雜的一次土地拍賣,在競地價+競配建+競自持的三重動作下,雪松控股旗下君華集團以4.48億元競得黃埔區科學城一宗地塊,而此地,也將用於建設雪松控股集團總部大樓。

與此同時,最引發業界高度關注的是雪松控股對外宣佈的“三個萬億”目標,即“未來五年,完成萬億銷售額、萬億資產、萬億市值”。而最近不足一年時間兩起合計近百億元的要約收購,更像是“我回來了”的宣告式。

“太高調不是好事,尤其在這個敏感時刻”,有市場人士評價。“應該有下一步行動,這只是立旗”,有品牌營銷專家分析。

從長期低調“潛伏”,到如今高光亮相,一度神祕二十年的派系—雪松系,正逐漸浮出水面。但市場的疑問亦由此而來:由其新近收購的上市公司齊翔騰達披露的雪松控股主要子公司君華集團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君華集團總計實現營業收入551.11億元。請注意—該收入已包含剛納入版圖的齊翔騰達總營收。而雪松控股於官網披露其控股集團2016年營業收入高達1570億元。但《投資時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調查發現,雪松控股營收主要來自君華集團及旗下子公司,如此大差額的控股集團營收來自何方?

就此問題,記者向雪松控股發出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之前尚未得到相關問題的反饋。

原始積累的祕密

出生於1971年的張勁,祖籍湖南。公開信息顯示,就讀於深圳大學金融系期間,作為馬化騰同屆校友的張勁—這也成為他如今最易被外界記住的標籤,經歷了證券市場初期的繁華,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畢業之後,曾任職於中國科技開發院的張勁順應“下海”大潮,創業成立雪松控股,並與眾多同期資本“大佬”一樣,在深圳通過股票一級和二級市場的資本運作,完成了奠定事業根基的第一步。但是,這一“桶”究竟裝了多少金,至今仍是個謎。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夕,馬化騰這個年輕的潮汕人才剛剛接觸ICQ,而主要業務集中於資本市場的張勁,卻已決心逐漸從資本市場撤離。同時,利用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第一次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機會,雪松控股通過收購爛尾項目華達山莊抄底房地產市場,並就此創建廣州君華地產集團,雪松控股支柱產業隨之正式啟動。

2000年,如先知先覺一般,雪松控股陸續進入銅、鋁、鋅等產品流通領域,同年,大宗商品進入長達六年的上漲行情,這也為後來雪松另一支柱—供應鏈管理集團的發展奠定基礎。

根據繁雜的公開信息,《投資時報》記者初步整理出雪松控股成長脈絡。

1997年至2002年可為雪松控股發展的第一階段,張勁以地產起步,順勢佈局大宗商品貿易領域,同時通過入股深圳中小企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控股多家科技公司,並多次成功獲利退出,積累了未來擴大發展所需彈藥。

此後,2005年全資收購廣州市南湖僑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並開發江南世家二期後,雪松控股地產板塊出現爆發式增長,相繼開發了君華又一城和君華香柏廣場。直到2011年雪松控股投入10.68億元競得廣州番禺兩地塊(君華香柏華府、君華香柏御府)後,地產行情遇冷,集團收縮地產板塊,以消化存量房和開發庫存土地為主。

此時,雪松集團大宗商品流通板塊的各個公司也逐漸冒頭,通過合資、參股、併購等方式,雪松控股向大宗商品上下游不斷滲透。大宗商品閉環供應鏈服務的“供通雲平臺”模式逐漸成型。通過房地產及大宗商品兩個板塊的爆發式增長,2012年雪松控股營收規模突破200億元。

多元化發展前路未卜

2013年至2016年,雪松控股通過併購、重組和戰略投資完成產業整合,其宣稱七大產業集團板塊成型,分別為供通雲供應鏈集團、雪松城投發展集團、文化旅遊集團、君華地產集團、社區生態運營集團、汽車貿易集團、金融服務集團。

這一佈局看似完美,然而,實際能支撐雪松控股“民企50強”地位的就只有地產、金服和供應鏈集團,其他板塊暫無過多貢獻。而其支柱板塊也面臨著頗多的發展痛點。

作為雪松控股的核心產業集團之一,君華地產集團經過近二十年的沉澱和積累,已成長為中國百強房企。但是經過2015年和2016年地產行業的黃金大年之後,市場逐漸冷卻,多地出臺限購新政之後,地產行業面臨洗牌的同時,各大房企也都紛紛轉型、多元化發展尋找新的出路。

雪松控股不得不隨之改變,新成立的社區生態運營集團以君華物業為起點,先後投資收購了七家物業公司。隨著行業內多家房企的物業公司計劃迴歸A股,物業領域面臨新的競爭,雪松的擴張之路不得不繼續前進。

繼續順勢,雪松控股成立了文化旅遊集團,隨著中國特色小鎮戰略的實施,地產行業企業紛紛搶佔特色小鎮這塊蛋糕,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碧桂園、華夏幸福、綠城、綠地、融創、華僑城、雅居樂、陽光城等企業均在特色小鎮方面有新的動作。但與前述眾多房地產公司相比,無論從公司體量、開發經驗還是品牌認知度等方面比較,雪松控股均難以匹敵,後續開發結果如何仍無定數。

隨著地產板塊住宅業務的收縮,供通雲供應鏈集團逐漸成為雪松控股的另一支柱。

雪松控股官網資料顯示,該雲平臺服務於垂直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構築集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諮詢、期貨、保險於一體的大宗商品閉環解決方案,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管理和金融服務。在金融服務方面則成立了雪松金融集團,貫穿所有產業集團的產業鏈提供金融服務。

不過,供應鏈金融領域從來屬於牌照控的天下。《投資時報》記者瞭解得知,雪松系金服集團目前已完成融資租賃、私募基金、商業保理和擔保等金融牌照的佈局,但是對於銀行、保險、信託和第三方支付等含金量較高的金融牌照,雪松控股卻始終沒能握在手中。曾經含金量最高的佈局是通過雪松金服旗下公司廣州匯華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入股廣州銀行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且均位於十大股東之列。2017年4月,記者通過股權查詢軟件發現,廣州匯華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有2066萬股廣州銀行和1.4億股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權,佔比分別為0.25%和1.72%。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6月20日正值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在港上市之日,《投資時報》記者查詢該公司招股書發現,雪松控股旗下公司已於該行十大股東名單中悄然退出。而在同樣的渠道再查詢雪松控股旗下子公司的入股信息,也已沒有任何跡象。

為何在上市前夜突告“失蹤”?這又是一謎。

如果說地產和金融板塊還有可為,那麼雪松控股旗下的汽車貿易集團在體系中則略顯雞肋。該集團以汽車銷售為主線,通過“車前車後”和“河馬車管家”等系統為用戶提供從買車、養車到修車的全方位汽車服務。不過截至2015年底,其汽車集團留存保有客戶數僅為1.6萬,對於雪松控股貢獻有限。況且目前車後市場互聯網領域已成紅海,而雪松汽車貿易品種過於單一,僅有東風本田一個品牌。這或許也是其目前已脫離核心業務板塊的重要因素。

重回資本市場

就在集團整體框架搭建還在完善的過程中,雪松控股以其收購齊翔騰達的動作賺足眼球。

2016年曾因“烏龍指事件”引咎離職的原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沉寂兩年多後低調復出,加盟雪松控股,擔任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執行總裁兼上海總部董事長。隨後不久,雪松控股48億元要約收購齊翔騰達順利完成,這也成為中國資本市場2016年最大收購案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光大證券剛好是此次收購案的財務顧問。

雪松系神祕崛起背後 二十年隱忍歷史和一堆謎團

據齊翔騰達相關文件披露,雪松控股旗下君華集團有限公司與車成聚等48名自然人共同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收購車成聚等48名自然人所持有的淄博齊翔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80%股權,而齊翔石化直接持有齊翔騰達已發行股份的52.37%。通過受讓上述股權,君華集團已直接持有齊翔集團80%股權,且間接享有齊翔騰達41.90%的權益,取得了齊翔騰達的間接控制權。資金來源方面,雪松控股對外宣佈所涉及48億全部為自有資金。

對於雪松控股來說,齊翔騰達是其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這一改變使其直接獲取了對接境內資本的渠道。而雪松控股也有意將齊翔騰達打造成從原油到碳四、貫穿化工全產業鏈的“世界級企業”。

坊間有分析顯示,雪松控股旗下的供應鏈集團和雪松金服可以提供大宗商品閉環供應鏈服務和全產業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這或許可以與齊翔騰達的全產業鏈形成協同效應。不過,記者調查顯示,要實現如此構想難度頗大。

一方面,幾乎沒有拿到核心金融牌照的雪松金服,並不能如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一樣,以全牌照金控體系在未來單核上市;另一方面,順豐控股上市之初也需將類金融業務抽走才得以順利上市,對於雪松控股來講,金融業務的政策敏感性依然奏效。而獲取牌照難度之大,將使得雪松控股在打造全產業鏈方面付出更高成本,畢竟,連“三桶油”都未實現石油全產業鏈目標。

在此背景下,2017年2月,雪松控股在山東成立了化工供應鏈集團,完成了自身供通雲供應鏈集團的同模式複製。

發展至此,雪松控股的產業佈局也隨著齊翔騰達的整合而悄然發生變化,其集團業務重心也發生了轉移。齊翔騰達官網目前披露的七大產業集團為供通雲供應鏈集團、化工供應鏈集團(含齊翔騰達002408)、文化旅遊集團、君華地產集團、社區生態運營集團、養老產業集團、金融服務集團。可以發現,養老產業集團代替了PPP為主的城投發展集團,化工供應鏈集團代替了多年來已經成雞肋業務的汽車產業集團。不過後兩者均未消失,但是已歸到君華地產集團附屬板塊中。

由此可見,雪松控股未來產業重心依舊是供應鏈和地產,金服則為二者提供彈藥,此外,雪松系文化旅遊集團亦加快了腳步。

繼續“攻城略地”

繼收購上市公司齊翔騰達7個月後,雪松控股繼續於上市公司領域“攻城略地”。

2017年6月13日,停牌兩週的男裝品牌希努爾發佈公告稱,雪松控股旗下的廣州雪松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雪松文旅”)與希努爾控制人希努爾集團及其他股東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稱,雪松文旅受讓希努爾集團等六名股東持有的2億股希努爾股份,合計62.51%股權,投資額近42億元。本次協議轉讓同時觸發了總額最高不超過23.6億元的全面要約。

嚴厲的政策監管下,雪松控股此舉猶如給低位震盪運行且略顯平靜的A股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7個月內完成兩筆重磅要約收購,雪松控股在資本市場可謂賺足眼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雪松控股稱,兩次收購均為自有資金,此次收購資金全部來源於雪松控股旗下君華集團的無息借款。

建設銀行出具的資金存款證明顯示,截至2017年6月1日,雪松文旅及君華集團銀行的賬戶存款餘額,合計超過人民幣70億元。就本次要約收購資金的來源,雪松文旅表示:資金安排得很穩妥,不存在質押融資、槓桿融資、結構化安排、分級安排等複雜操作。張勁此前也曾對外表示,“不做門口野蠻人,不碰監管紅線。”

雪松控股兩次要約收購的不同,也凸顯出其版圖的變化。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收購齊翔騰達,雪松控股通過股權轉讓成為齊翔集團實際控制人而間接控制前者。重構產業價值亦體現於此,深耕實業多年,雪松控股亦想通過齊翔騰達這個平臺實現石油化工領域全產業鏈的佈局,因此,並未注入任何原控股集團下的任何資產。

對於收購希努爾,雪松控股收購的是希努爾集團等股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而男裝並非雪松控股主要業務發展方向,因此,扶植其收購主體—剛剛成立不久的雪松文旅才是題中之義。

在6月21日剛剛發佈的對《關於對廣州雪松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的問詢函》回覆中,雪松文旅亦表示,“不排除在本次收購完成後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資產和業務進行適當調整,或籌劃與他人合資或合作事項,以及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

營收差額何解?

“眾人恐懼,我貪婪”。

在宣佈歸來的時間裡,隨著齊翔騰達的融入,雪松控股集團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593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570億元。

不過,《投資時報》記者查閱雪松控股投資的企業列表發現,在其所投資的21家企業中,僅君華集團和車前車後為2015年之前成立,其餘均為2016年6月之後甚至2017年才註冊成立的公司。而作為雪松控股旗下兩大支柱集團的供應鏈集團和齊翔騰達均由君華集團控股。

問題,由此而來。

據齊翔騰達披露的君華集團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君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51.11億元,該收入已包含新近收購的齊翔騰達總營收。而雪松控股官網披露,該集團2016年銷售收入高達1570億元。記者根據公開資料調查發現,雪松控股營收主要來自君華集團及旗下子公司,如此大差額的控股集團營收來自何方?就此問題,記者向雪松控股發出採訪提綱,暫未得到反饋。

儘管雪松系已浮出水面,不再低調潛行,但其內部結構體系依舊神祕。兩次要約收購,逾百億真金白銀來自何處?或許隨著雪松系重回資本市場,未來“三萬億目標”的實現以及旗下五家上市公司的計劃完成,其神祕面紗才能逐一揭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