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金融數據出爐,這項數據為何超預期反彈?

一、本週市場回顧

本週五滬深兩市全天一路震盪走低,午後更是出現較大跳水走勢。黃金作為避險板塊強勢上漲。滬指下跌0.99%,報收2881點;深成指下跌1.58%,報收8810點;創業板指下跌1.75%,報收1453點。滬股通淨流入9.14億,深股通淨流出12.03億。

以下是本週股市情況

5月金融數據出爐,這項數據為何超預期反彈?

本週行業方面實現普漲,有色金屬和食品飲料漲幅超過5%,鋼鐵、家用電器板塊漲幅較小不足1%。

5月金融數據出爐,這項數據為何超預期反彈?

個股方面,本週上漲個股2825,下跌個股736,依舊延續大盤窄幅震盪趨勢。

5月金融數據出爐,這項數據為何超預期反彈?5月金融數據出爐,這項數據為何超預期反彈?

(以上數據來源於wind,個股統計截止6月13日)

二、股市大事件

1、個人系公募“爆款”遇尷尬:兩個多月虧8%

在今年3月的春季行情中,睿遠成長價值啟動新基金髮行,700多億的認購額讓同行羨慕嫉妒恨。6月6日公佈的淨值為0.9158元,這也是成立以來的最低值。

而較早“私轉公”的凱石基金旗下公募產品,已連續40個工作日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若連續60個工作日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則需進入清算程序並終止基金合同。公開信息顯示,凱石淳行業精選去年7月19日成立,目前運作時間不滿一年,6月12日產品最新淨值為0.8494元,近3個月虧損26.48%。

公募基金銷售好的時候普遍是市場高點,而規模越大,基金取得超額收益的難度就越高。而個人系公募大多是明星投資經理組建,不少人堅持價值投資並嚐到了甜頭。價值投資團隊不應追求短期內的高收益,但憑藉長期的複利增長,足以讓回報可觀。因此,對於睿遠和凱石短期遭遇的難題,要目光放長遠來看。

2、不到半年規模狂飈180% 這類ETF又火了

截至本週,國泰、華寶、南方、易方達旗下券商ETF基金總份額為131.81億份,比去年末猛增130.22%;基金規模也從去年末的40.36億元增至目前的114.36億元,大增1.83倍。其中,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規模從去年末的25.85億元飆升至70.72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行業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ETF、南方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兩隻基金規模也分別達到29.6億元、13.76億元,均較去年底增長超過2倍。這3只券商ETF規模均在近日創出歷史新高。

國泰基金分析,受機構投資隊伍逐步壯大、A股納入MSCI等國際指數等進展影響,ETF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行業ETF的規模也水漲船高,預計未來行業ETF規模受市場情緒、外資配置比例提升、標的業績與估值彈性影響,差異會越來越大。“從A股整體規模和ETF市場前景來看,我們相信未來A股市場很快能夠看到上百億規模的行業ETF。”

3、降息真是靈丹妙藥?此前兩輪降息美股均陷熊市

美東時間上週五(7日)盤前,美國公佈的遠低於預期的非農數據,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美聯儲年內降息的預期。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9日11時,美聯儲在6月19日議息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27.5%,在7月31日的議息會議上至少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已升破85%。

儘管目前美聯儲官員並未明確表示近期會有任何降息計劃,但市場已經預計在2020年底前會有四次降息。其實,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去年12月宣佈最後一次加息後,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期望就越來越高。

三、大咖看市場

本週央行公佈了5月金融數據,社融規模增量為1.4萬億元,預估為1.41萬億元,前值為1.36萬億元。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5%,預估為8.6%,前值為8.5%。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8萬億元,預估為1.3萬億元,前值為1.02萬億元。那麼針對5月的表現,各家證券如何研判?

中信證券分析師認為在央行穩增長的大背景下,非標融資降幅減小或許提示央行對錶外融資有所放鬆。5月地方政府債發行暫有減緩,企業債發行環比降速,但考慮到5月在傳統上就是企業債務融資的年內低點之一,5月企業債淨融資為正或許提示企業債券市場熱度有所上升。總體來說,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速回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擺脫一季度影響;非標融資邊際有所轉鬆,監管或許針對非標有一定放寬,後續增長仍需觀察。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認為:5月為信貸投放傳統淡季,今年5月數據與去年同期基本相當,但結構方面有所差異,企業短期和中長期信貸此消彼長。除了體現企業資本開支仍偏謹慎,也體現出在央行和銀保監會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考核壓力下,商業銀行從自身風險收益角度考慮,傾向於對企業發放短期貸款。

聯訊證券李奇霖、鍾林楠認為:社融存量增速因去年低基數企穩回升,1.4萬億增量規模與過去三年相比偏高,融資需求不算弱。信貸是主要支撐,總量不差,略高於2017-2018年同期。這與央行定向降準釋放中長期流動性支持信貸有關,但企業中長期貸款規模偏低,結構不佳的問題再次顯現。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央行可能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下調LPR、定向降準、降低TMLF操作利率等政策,甚至降準、降息來維持流動性穩定,以配合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中小微和民企融資成本。不過他同時強調,由於我國2018年以來已多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未來全面降準的空間有所壓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