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與濟寧

濟寧與甲骨文有什麼關聯,它不是出土於河南安陽的殷墟嗎?不錯,它是出土於河南的殷墟,但它與山東有著很深的淵源,與濟寧的關聯也極為密切。在甲骨文發現120週年之際,謹作此文,以紀念之。

許多學者認為商族的起源和活動區域主要在山東的西部,即今魯西南一帶。王國維先生在《說亳》一文中認為商朝人的故都在山東曹縣。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史稿》中認為“商族人起源於山東滕縣一帶,先商晚期商人遷徙到豫東商丘一帶”。胡厚軒先生在其所著的《殷商史》一書中認為“山東是商人活動的重要區域之一。山東商人系統文化分佈範圍從早到晚、自西向東不斷擴大。早商時期分佈大體在今天京滬鐵路以西或超過京滬線的魯西和魯西南地區。”美籍華人、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殷商文化的基礎來自4800年前的山東龍山文化”。安國璋先生主編的《山東通史·先秦卷》中也認為“商的始祖契都於蕃(今山東滕縣),相土東都於泰山下,湯都於亳(今山東曹縣境內),說明湯以前的商族活動中心在山東。”南開大學教授王玉哲先生在他所著的《中華遠古史》一書中明確指出“從文獻記載和田野考古兩個方面考察,我們認為商族最早的祖居可能是山東。依據文獻商族最早居於山東渤海地區,後來才到了河北中部,即遊牧於北至易水、南至漳水等流域。到了夏的末頁,主力安居於河北省南部和山東省西部,最後向西滅夏,建立商王朝”。

商人起源於山東或魯西南地區得到了許多學者專家的認同和支持。商人發源地雖無確指,但山東是商人最早的活動區域,則是沒有異議的,大量的商代文化遺址和出土文物亦可得以證實。

山東是商代文化遺址最多的地區之一,而濟寧周邊地區尤為集中。曲阜市區周圍、兗州菠蘿樹、鄒城城關、梁山青堌堆、任城張山窪,以及泗水、魚臺等地都有商代文化遺址,且有文物出土。

商朝從湯建國至紂亡國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600多年的歷史。600年來先後有十四王祖乙和二十王盤庚先後在濟寧的魚臺、曲阜建都,成為商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祖乙與盤庚都是有作為的商王。祖乙是仲丁的兒子,他繼位後,面對商王朝內部王室與貴族之間的權力鬥爭以及突發的自然災害,果斷地放棄了被黃河氾濫沖毀了的新建之都耿(即邢,今河南溫縣東),在巫賢等人的輔佐下,將王都遷至今之魚臺一帶。

我們知道,曲阜(古時稱奄)是南庚至盤庚的王都,盤庚是兄終弟及的旁系先王。盤庚遷殷是商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為什麼要遷殷,至今原因不明,沒有統一的定論。綜合各家,主要有遊牧行國、水旱洪澇、土地退化、去奢從簡、異族壓迫、政治鬥爭等。但絕非是風水不好,不然怎麼會有都城自奄遷於殷,殷民怨不欲徙,作《盤庚》以告諭之呢!曲阜若是窮山惡水、不毛之地,南庚也絕不會在此建都。實際情況應該是奄地的自然環境非常好,有山有水,有茂林修竹,有鳥語花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宜人。試想如果出現洪澇或持續乾旱不雨,甚至天崩地裂(如大地震)等天災,直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還用你盤庚動員嗎?人們早就為顧及身家性命而徙遷別處了。目前,對於盤庚遷殷的主因,許多學者更傾向於政治鬥爭說。他們認為,盤庚遷殷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陰謀,其目的就是要徹底摧毀“傲上”不服從盤庚管理的貴族惡性勢力,強化以王為中心的強力統治。無論貴族利益集團擁有多少土地,奴隸和私人武裝都會隨著國都的遷移化為烏有。在盤庚的威脅(如不隨家遷都“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和人們的一片叫罵(浮言)聲中,商人們浩浩蕩蕩、依依不捨地離開奄都,遷徙前途已卜的殷。《全本竹書紀年》中說,“盤庚在奄都十四年後,自奄遷北蒙曰殷”。

甲骨文與濟寧

此時盤庚遷都已不是整個部族的大遷徙,遷都的過程中仍留下部分居民和少量的軍隊。商代的軍隊分三種形式,即王師(隸屬於國王的國家軍隊)、諸侯國軍隊和貴族的私人武裝。“殷民怨不欲徙”的當然是貴族勢力,而非平民和奴隸。留下來的部分居民應是某些貴族及其家奴與私人武裝。

奄地是魯國的前身,《後漢書·郡國志》載“魯國,古奄國”。魯國人可能就是未隨盤庚遷徙北蒙的商代遺民。魯國的統治者是周人,而其民眾多為殷人。孔子臨終前曾自稱“而丘也,殷人也”(《禮記·檀弓上》)。魯國在西周時不僅國勢強大,同時也是東方各國的文化中心。

盤庚遷殷後,奄地仍是商王在東方的重鎮。商王還經常往還於奄地和北蒙之間,或巡視、省田,或田獵、演武,其足跡編輯今之濟寧市的魚臺、曲阜、兗州、鄒城、梁山等地。奄地的民眾對商王朝也是忠心耿耿。據載武王滅商後,奄君曾糾集東方部落,追隨紂王的兒子武庚起兵反叛,周公經過三年的東征,才將奄國打敗,其君被遷往薄姑(山東博興一帶)。

山東不僅是商族人的活動中心,而且是商朝統治勢力的重要根據地。一直到商亡後,商的殘餘勢力仍然盤踞在山東。

一個朝代或國家滅亡後,人們往往會以屬地或國家的名稱來保留自己的身份,並以民俗文化的形式延續下來。地處魯西南的濟寧至今仍有伺鳥、嗜酒、占卦等商人習俗。

山東是商人最早的、最活躍的區域是沒有異議的。山東也是除河南外第二個出土甲骨文的省。2003年被稱之為國內考古六大發現之一的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鎮大辛莊商代遺址發現了距今約32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專家認為其年代介於殷墟二、三期之間,是為非王卜辭(即商代諸侯卜辭)。大辛莊甲骨文的發現是除殷墟外的首次發現,意義重大,他使我們看到了殷墟之外的甲骨文,打破了只有殷墟才存在甲骨文的陳舊觀念,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我們認識該遺址的性質,探索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組織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比濟南大辛莊發現甲骨文稍早的濟寧任城區張山窪商代遺址也曾出土了有字甲骨,該遺址位於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張山村東南約1000米處。1999年12月,為配合濟寧運河電廠工程建設,由任城區文管所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了一批商代文物,包括陶器、銅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難能可貴的是還同時發現出土了卜甲和卜骨。其中卜甲為二件,為背甲和腹甲,已碎,腹甲殘存前端,鑽、鑿、灼俱全,無字;卜骨二件,比較完整,皆為牛胛骨,均經休整,鑽、鑿、灼俱全。令人矚目和欣喜的是,在靠近關節處,一卜骨竟刻有一完整清晰的字符。有學者疑為“斤”字或“斥”字,無說。我們結合濟寧文史、地理環境及民俗特點等,考釋該文字當為“岸”字。‌詳見《濟寧出土甲骨文字析》。經考,該甲骨的加工與形制與濟南大辛莊遺址出土的甲骨文基本相同,其時代均為商代晚期。

甲骨文與濟寧

濟寧甲骨文的發現,證實了地處魯西南地區的濟寧曾是商人重要的活動區域之一,也說明當時的濟寧地區已有了高度發達的殷商文化。今後若再次發現甲骨文是完全可能的。濟寧甲骨文的發現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殷墟出土了大約十五萬片甲骨文,但第一個認識甲骨文併為之斷代的確不是河南人,而是山東福山(今山東煙臺福山區)時任清國子監祭酒(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長或北大校長)的金石學家王懿榮先生。甲骨文的發現為我們找到了失史的商王朝,推翻了西方人認定的西周以上無史論的謬說,證實了《史記·殷本紀》商王世系的可靠性,並由此推論夏朝也是真實存在和可靠的。

甲骨文的發現把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上推1000年,還原和展現了商代社會的歷史畫卷。甲骨文的發現還導致了一門新興學科——甲骨學的誕生,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已成為一門國際性的學問。我們堅信,隨著甲骨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地下文物的不斷髮現,濟寧的商史研究也會產生新的飛躍,亦將會有更多的未知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

作者簡介:

孫家臣,工藝美術師,濟寧市書畫協會副主席。

郭焰,孔孟之鄉地域文化研究和傳播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