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史話》靖遠鐘鼓樓

《靖遠史話》是2008年5月在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靖遠鐘鼓樓

《靖遠史話》靖遠鐘鼓樓

《靖遠史話》靖遠鐘鼓樓

“層樓高聳逼青空,獨憑危欄四望雄。”這是明代人邢玠詠靖遠詩《譙樓》中的名句。意蘊深邃,氣勢磅礴。詩中所指譙樓,即為今天的鐘鼓樓。

鐘鼓樓作為靖遠縣標誌性古建築物,巍然聳峙於縣城中心,受到八方來客的觀瞻。據清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記載,譙樓在城中大街協鎮署前,樓基高3丈5尺,方周40丈,樓體3層7楹,高5丈5尺,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都指揮使房貴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守備曹雄增修。少卿樑許南題“西北重鎮”,北題“聲教四達”,樓頭有巨鍾,弘治十四年(1501年)鑄。

《靖遠史話》靖遠鐘鼓樓

這是有關鐘鼓樓的最早文字說明,其始建以來已經歷560多年的歲月。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關於房貴於正統二年(1437年)奉命修築靖虜衛城的文字記載中瞭解到,鐘鼓樓只是整個衛城建築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自正統二年(1437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的140年裡,隨著城池的不斷拓展,以及城樓等建築物的逐步增建,鐘鼓樓也經歷了多次修繕,變得日益完備壯觀。

正統三年(1438年)七月竣工的靖虜衛城,初具規模,四周長達四里三分,城北建有鎮邊樓,其上題有“威遠”、“坐鎮四塞”、“大觀”匾額,東西南分開三道城門,於內城門上建樓,分別以通化、治平、安遠命名,依次上題“三秦藩籬”、“兩河屏翰”、“秦隴鎖鑰”匾額。萬曆六年(1578年),苑馬寺少卿樑許等增修東西邊門樓,東為鎮戎樓,上題“元老登壇”、“北門鎖鑰”匾額,西為寧塞樓,上題“河清海晏”、“河山一覽”匾額。

《靖遠史話》靖遠鐘鼓樓

鐘鼓樓建成後,曾於明弘治三年(1490年)為守備曹雄增修。清代同治年間發生關隴之亂,同治五年(1866年)靖遠縣城失守,鐘鼓樓被焚燬,僅存樓基,其後曾於舊址之上建小廟祀三官,故又稱三官樓。民國14年(1925年),靖遠縣知事張鶚籌集款項,維修城區及東西城樓,命本縣籍木工徐生桂、李旺吉等鳩工庀材,參照嘉峪關關樓、蘭州南城門樓、隴西威遠樓等模式,棄短存長,精心設計,採伐當地泰和山等處木料,建窯燒磚,並向群眾募捐,歷經數年方才完工。

樓基下建有可供車輛南北通行的洞門,門上鑲嵌石刻匾額,門北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靖遠知縣李志學所書“天樞”舊額,南門為近代隴上書畫家本籍人張雲錦所書“瑞豐”二字。書法家陳國鈞曾為該樓撰聯曰:“此亦天樞,眾星環拱;儼然砥柱,萬壑朝宗。”樓上有數千斤之巨鍾,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所鑄造。抗日戰爭時期,日寇飛機數次飛凌上空轟炸靖遠縣城,曾鳴鐘報警,聲達十餘里之外。

《靖遠史話》靖遠鐘鼓樓

1978年8月,鐘鼓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至1990年,靖遠縣委、縣政府數度籌集鉅款,群眾亦爭先解囊捐資,先後對樓基和樓體進行加固維修,並塗抹彩繪,覆蓋琉璃瓦,增加欄杆,中豎金頂,重建登樓門,雕樑畫棟,修葺一新。樓體建築東西五間,面闊20.8米,進深11.7米,總體高度17米。如今登樓眺望,烏蘭聳翠於南,大河橫流於北,縣城美景一覽無遺。俯視樓下,商賈雲集,車水馬龍,古鎮新容盡收眼底。每年春夏秋之際,燕子成群,縈迴翱翔,蔚為一景。1993年,被確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現為甘肅境內迄今倖存為數不多的古樓之一,它是靖遠悠久歷史和厚重文明的象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在此致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