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精神病 網絡遊戲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發現佩奇 抑鬱症 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 2019-07-18
"


"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第72屆世界衛生 大會上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遊戲成癮行為被正式為“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還界定了“遊戲精神障礙”的三大特徵,其中包括:無法自主控制玩遊戲的起止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方面。

一時間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論:“遊戲”竟成了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療?

1

遊戲或網絡成癮背後的深層原因


青少年遊戲或網絡成癮常常預示著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性格缺陷,不能從學習、生活中找到價值感,只能在遊戲中找到 樂趣和價值感等。

案例一:成長過程中的社交障礙

16歲的女孩小A,看起來靦腆害羞,卻因“厭學、心情不好”前來尋求幫助。

半年前因與同學發生爭執而出現厭學、心情差、做事無興趣、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等現象,小A經常因此請假回家,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一月前她索性不願上學,在家上網打遊戲,一玩就是三五個小時,還多次因玩遊戲與父母爭吵,其間甚至出現兩次自虐、一次離家出走的行為……

上述案例中,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小A的情況已經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與同學發生矛盾只是導火索,背後隱藏的卻是孩子長時間社會交往能力的缺失。

在與小A的深入溝通中,她說了一句讓人印象頗深的話:“我想進入他們的圈子,結果卻是所有的圈子都在拒絕我,我是失敗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干預,小A逐漸認識到在處理人際關係中自身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達到什麼標準、什麼標準又是超出自我能力的。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學會“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擔心與切身的需要,看到孩子曾經的努力。父母的“看到”有助於孩子從自我否定、自我挫敗中儘快走出,讓孩子逐漸建立起正向自我認知,從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與從容。

案例二: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不久前,18歲的男孩小B,因為“思慮的煩惱三年有餘,並且有兩個月無法正常上學”前來諮詢。

小B在三年前無誘因出現自我懷疑的煩惱:總認為自己沒做好事、沒說對話而自責,不斷希望去彌補這些錯誤,又無法控制自己這些想法,為此非常痛苦。小B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兩個月前他開始出現間斷請假回家的情況,每週都會出現一到兩次,家長反映小B在此期間每天都有幾個小時沉迷於遊戲!

針對這類情形,我們為他制定了系統的干預方式:先是做有效的心理評估,並逐步建立起信任關係,同時對家庭教育、求助者的認知進行干預。期間,小B 有這樣一段訴說:

“我回到家中就會故意玩遊戲、故意不學習……我怕父母認為我很努力了,學習成績還是那樣,還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樣他們就會對我失望、對我放棄……我非常沮喪。”

精神分析師John Suler對於網絡遊戲世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網絡遊戲就是一個虛幻的夢”,那些迷失在其中的青少年,往往都是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後才逃進了網絡世界這個夢境。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像小B一樣因為缺乏自我認同感而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青春期自我認同感的培養很重要,瞭解自己是誰,更好地去愛自己,才有可能去愛別人,去關懷別人。在如此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其他家人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案例三:家庭關係不睦。

19歲的男孩小C,高一便輟學在家,持續時間長達三年,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本應青春陽光的孩子沉默寡言,問話少答,迴應內容也極為簡短。

家長反映,小C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優秀,並順利考上縣重點高中,在中招考試後其逐漸接觸到網絡遊戲,母親勸說尚能聽從,但期間多次與母親因上網發生爭執,矛盾逐漸升級後,母親採取切斷網絡的方式制止小C繼續上網,之後發現其經常與同學出入網吧,甚至出現偷拿錢的行為,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除此以外,小C還出現了在校不服管教、逃課外出的行為,老師反映其學習成績下降明顯,最後小C索性不再去學校。輟學後,小C連家門都不願出,整日在 房間玩遊戲,每天長達十餘小時,有時還會玩通宵,吃飯也是家人送到屋內,整個人變得邋遢,情緒也變得易怒……

任何行為的呈現其實都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心理學上有一句話:他不這樣活著,他就沒法活下去!父母可以自問: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他在網絡裡構建了什麼樣的理想世界?他為什麼不願面對現實?他在逃避什麼?

在這個案例中,隨著與求助者的進一步接觸,我們瞭解到該家庭中出現的問題:

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父母之間關係一般且常年兩地分居,母親把更多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其期望高、要求高,在這樣的壓力下小C逐漸逃避到網絡遊戲中。

期間小C的一段話讓人頗為動容:“如果沒有網絡遊戲,沒有網絡裡的朋友,可能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第72屆世界衛生 大會上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遊戲成癮行為被正式為“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還界定了“遊戲精神障礙”的三大特徵,其中包括:無法自主控制玩遊戲的起止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方面。

一時間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論:“遊戲”竟成了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療?

1

遊戲或網絡成癮背後的深層原因


青少年遊戲或網絡成癮常常預示著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性格缺陷,不能從學習、生活中找到價值感,只能在遊戲中找到 樂趣和價值感等。

案例一:成長過程中的社交障礙

16歲的女孩小A,看起來靦腆害羞,卻因“厭學、心情不好”前來尋求幫助。

半年前因與同學發生爭執而出現厭學、心情差、做事無興趣、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等現象,小A經常因此請假回家,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一月前她索性不願上學,在家上網打遊戲,一玩就是三五個小時,還多次因玩遊戲與父母爭吵,其間甚至出現兩次自虐、一次離家出走的行為……

上述案例中,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小A的情況已經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與同學發生矛盾只是導火索,背後隱藏的卻是孩子長時間社會交往能力的缺失。

在與小A的深入溝通中,她說了一句讓人印象頗深的話:“我想進入他們的圈子,結果卻是所有的圈子都在拒絕我,我是失敗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干預,小A逐漸認識到在處理人際關係中自身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達到什麼標準、什麼標準又是超出自我能力的。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學會“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擔心與切身的需要,看到孩子曾經的努力。父母的“看到”有助於孩子從自我否定、自我挫敗中儘快走出,讓孩子逐漸建立起正向自我認知,從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與從容。

案例二: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不久前,18歲的男孩小B,因為“思慮的煩惱三年有餘,並且有兩個月無法正常上學”前來諮詢。

小B在三年前無誘因出現自我懷疑的煩惱:總認為自己沒做好事、沒說對話而自責,不斷希望去彌補這些錯誤,又無法控制自己這些想法,為此非常痛苦。小B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兩個月前他開始出現間斷請假回家的情況,每週都會出現一到兩次,家長反映小B在此期間每天都有幾個小時沉迷於遊戲!

針對這類情形,我們為他制定了系統的干預方式:先是做有效的心理評估,並逐步建立起信任關係,同時對家庭教育、求助者的認知進行干預。期間,小B 有這樣一段訴說:

“我回到家中就會故意玩遊戲、故意不學習……我怕父母認為我很努力了,學習成績還是那樣,還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樣他們就會對我失望、對我放棄……我非常沮喪。”

精神分析師John Suler對於網絡遊戲世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網絡遊戲就是一個虛幻的夢”,那些迷失在其中的青少年,往往都是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後才逃進了網絡世界這個夢境。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像小B一樣因為缺乏自我認同感而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青春期自我認同感的培養很重要,瞭解自己是誰,更好地去愛自己,才有可能去愛別人,去關懷別人。在如此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其他家人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案例三:家庭關係不睦。

19歲的男孩小C,高一便輟學在家,持續時間長達三年,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本應青春陽光的孩子沉默寡言,問話少答,迴應內容也極為簡短。

家長反映,小C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優秀,並順利考上縣重點高中,在中招考試後其逐漸接觸到網絡遊戲,母親勸說尚能聽從,但期間多次與母親因上網發生爭執,矛盾逐漸升級後,母親採取切斷網絡的方式制止小C繼續上網,之後發現其經常與同學出入網吧,甚至出現偷拿錢的行為,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除此以外,小C還出現了在校不服管教、逃課外出的行為,老師反映其學習成績下降明顯,最後小C索性不再去學校。輟學後,小C連家門都不願出,整日在 房間玩遊戲,每天長達十餘小時,有時還會玩通宵,吃飯也是家人送到屋內,整個人變得邋遢,情緒也變得易怒……

任何行為的呈現其實都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心理學上有一句話:他不這樣活著,他就沒法活下去!父母可以自問: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他在網絡裡構建了什麼樣的理想世界?他為什麼不願面對現實?他在逃避什麼?

在這個案例中,隨著與求助者的進一步接觸,我們瞭解到該家庭中出現的問題:

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父母之間關係一般且常年兩地分居,母親把更多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其期望高、要求高,在這樣的壓力下小C逐漸逃避到網絡遊戲中。

期間小C的一段話讓人頗為動容:“如果沒有網絡遊戲,沒有網絡裡的朋友,可能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

預防青少年網癮需要多方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談網色變”,以為那是洪水猛獸,會將孩子撕碎拖走,於是風聲鶴唳,築起堅固的大壩,把網絡與孩子堅決隔離,以為這樣就能躲過這場浩劫。

然而網絡時代,風從八方來襲,你無從躲避!要想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家長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家庭教育是關鍵。首先,網絡遊戲成癮不僅僅是行為問題,這種不正常的行為背後是孩子應對家庭壓力、維持家庭穩定的一種方式。

例如,有的父母常年爭吵、打罵,當孩子出現遊戲成癮後,父母尖銳的矛盾就被孩子的問題所轉移,父母的關係因孩子問題的凸顯而緩解。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其實是以犧牲自我來拯救家庭,拯救父母之間的關係。

其次,如果想將沉迷遊戲的人拉出來,首先就要去了解他們的世界,只有他們的需求被理解和接納時,他們才會願意溝通。反觀現實,很多父母僅僅盯著遊戲成癮的表象,而不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渴求,很難幫助孩子走出迷途。

最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應對方式,不要遇到問題就用抗爭式的方法應對:切斷網絡、沒收手機等。父母應認識到,要糾正孩子們的網癮,絕非朝夕之事,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很多家長也認識到,正是他們自己把孩子帶入網絡遊戲中的,當認識到這一問題時,更應該用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引導, 最大限度地消除孩子們的逆反心理,儘自己所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網絡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情況。 每一個遊戲成癮少年的背後,大部分和網絡無關,家庭教育卻不可避免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彌足重要的作用。

"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第72屆世界衛生 大會上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遊戲成癮行為被正式為“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還界定了“遊戲精神障礙”的三大特徵,其中包括:無法自主控制玩遊戲的起止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方面。

一時間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論:“遊戲”竟成了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療?

1

遊戲或網絡成癮背後的深層原因


青少年遊戲或網絡成癮常常預示著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性格缺陷,不能從學習、生活中找到價值感,只能在遊戲中找到 樂趣和價值感等。

案例一:成長過程中的社交障礙

16歲的女孩小A,看起來靦腆害羞,卻因“厭學、心情不好”前來尋求幫助。

半年前因與同學發生爭執而出現厭學、心情差、做事無興趣、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等現象,小A經常因此請假回家,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一月前她索性不願上學,在家上網打遊戲,一玩就是三五個小時,還多次因玩遊戲與父母爭吵,其間甚至出現兩次自虐、一次離家出走的行為……

上述案例中,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小A的情況已經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與同學發生矛盾只是導火索,背後隱藏的卻是孩子長時間社會交往能力的缺失。

在與小A的深入溝通中,她說了一句讓人印象頗深的話:“我想進入他們的圈子,結果卻是所有的圈子都在拒絕我,我是失敗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干預,小A逐漸認識到在處理人際關係中自身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達到什麼標準、什麼標準又是超出自我能力的。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學會“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擔心與切身的需要,看到孩子曾經的努力。父母的“看到”有助於孩子從自我否定、自我挫敗中儘快走出,讓孩子逐漸建立起正向自我認知,從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與從容。

案例二: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不久前,18歲的男孩小B,因為“思慮的煩惱三年有餘,並且有兩個月無法正常上學”前來諮詢。

小B在三年前無誘因出現自我懷疑的煩惱:總認為自己沒做好事、沒說對話而自責,不斷希望去彌補這些錯誤,又無法控制自己這些想法,為此非常痛苦。小B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兩個月前他開始出現間斷請假回家的情況,每週都會出現一到兩次,家長反映小B在此期間每天都有幾個小時沉迷於遊戲!

針對這類情形,我們為他制定了系統的干預方式:先是做有效的心理評估,並逐步建立起信任關係,同時對家庭教育、求助者的認知進行干預。期間,小B 有這樣一段訴說:

“我回到家中就會故意玩遊戲、故意不學習……我怕父母認為我很努力了,學習成績還是那樣,還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樣他們就會對我失望、對我放棄……我非常沮喪。”

精神分析師John Suler對於網絡遊戲世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網絡遊戲就是一個虛幻的夢”,那些迷失在其中的青少年,往往都是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後才逃進了網絡世界這個夢境。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像小B一樣因為缺乏自我認同感而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青春期自我認同感的培養很重要,瞭解自己是誰,更好地去愛自己,才有可能去愛別人,去關懷別人。在如此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其他家人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案例三:家庭關係不睦。

19歲的男孩小C,高一便輟學在家,持續時間長達三年,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本應青春陽光的孩子沉默寡言,問話少答,迴應內容也極為簡短。

家長反映,小C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優秀,並順利考上縣重點高中,在中招考試後其逐漸接觸到網絡遊戲,母親勸說尚能聽從,但期間多次與母親因上網發生爭執,矛盾逐漸升級後,母親採取切斷網絡的方式制止小C繼續上網,之後發現其經常與同學出入網吧,甚至出現偷拿錢的行為,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除此以外,小C還出現了在校不服管教、逃課外出的行為,老師反映其學習成績下降明顯,最後小C索性不再去學校。輟學後,小C連家門都不願出,整日在 房間玩遊戲,每天長達十餘小時,有時還會玩通宵,吃飯也是家人送到屋內,整個人變得邋遢,情緒也變得易怒……

任何行為的呈現其實都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心理學上有一句話:他不這樣活著,他就沒法活下去!父母可以自問: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他在網絡裡構建了什麼樣的理想世界?他為什麼不願面對現實?他在逃避什麼?

在這個案例中,隨著與求助者的進一步接觸,我們瞭解到該家庭中出現的問題:

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父母之間關係一般且常年兩地分居,母親把更多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其期望高、要求高,在這樣的壓力下小C逐漸逃避到網絡遊戲中。

期間小C的一段話讓人頗為動容:“如果沒有網絡遊戲,沒有網絡裡的朋友,可能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

預防青少年網癮需要多方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談網色變”,以為那是洪水猛獸,會將孩子撕碎拖走,於是風聲鶴唳,築起堅固的大壩,把網絡與孩子堅決隔離,以為這樣就能躲過這場浩劫。

然而網絡時代,風從八方來襲,你無從躲避!要想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家長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家庭教育是關鍵。首先,網絡遊戲成癮不僅僅是行為問題,這種不正常的行為背後是孩子應對家庭壓力、維持家庭穩定的一種方式。

例如,有的父母常年爭吵、打罵,當孩子出現遊戲成癮後,父母尖銳的矛盾就被孩子的問題所轉移,父母的關係因孩子問題的凸顯而緩解。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其實是以犧牲自我來拯救家庭,拯救父母之間的關係。

其次,如果想將沉迷遊戲的人拉出來,首先就要去了解他們的世界,只有他們的需求被理解和接納時,他們才會願意溝通。反觀現實,很多父母僅僅盯著遊戲成癮的表象,而不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渴求,很難幫助孩子走出迷途。

最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應對方式,不要遇到問題就用抗爭式的方法應對:切斷網絡、沒收手機等。父母應認識到,要糾正孩子們的網癮,絕非朝夕之事,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很多家長也認識到,正是他們自己把孩子帶入網絡遊戲中的,當認識到這一問題時,更應該用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引導, 最大限度地消除孩子們的逆反心理,儘自己所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網絡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情況。 每一個遊戲成癮少年的背後,大部分和網絡無關,家庭教育卻不可避免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彌足重要的作用。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正確認知“遊戲障礙”很重要。面對大量的遊戲成癮少年,精神科醫生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遊戲障礙並不等同於網絡成癮。網絡成癮所包含的範圍更廣,如網聊、瀏覽色情網頁、抖音等等都可能使人沉迷其中,只不過遊戲障礙是“最突出”“最容易研究”的。為了減少入病的阻力,經過多次討論,網絡成癮的範圍縮小到了遊戲上。

當然這絕對不是說別的網絡成癮形式不會帶來不良的影響。當界定“遊戲障礙”成為精神疾病時,國內醫學界有很多不同聲音。不少醫學專家認為,過度依賴網絡只是一個現象,它是導致疾病的原因而非結果,它和過勞、飲食不規律等這些導致疾病的原因一樣,應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因素,至於是否能夠直接當成疾病,業內的爭議仍然很大,且這個爭議仍會持續存在。我們應該考慮制定診療規範的目的,本著關心和幫助網絡依賴者的原則,因此不管是否達到了“遊戲障礙”的診斷標準,都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

就現階段而言,尚沒有任何一家權威機構宣稱有某種明確的科學戒除遊戲成癮的方法,面對遊戲成癮的孩子,目前主流的干預方式是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方法多種,臨床應用比較多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和家庭治療。在“由成癮行為而導致的障礙”分類中,其指出的診斷要點包括:

  • 過去12個月內持續的失控性遊戲行為(包括網絡遊戲、離線遊戲及其他未特定遊戲);
  • 遊戲優先於其他一切活動,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主題;
  • 對遊戲存在心理渴求;
  • 儘管導致不良後果仍然繼續玩遊戲的行為。


隨著“遊戲障礙”疾病的界定,我們可以適當用一些SSRI類藥物和情緒穩定劑更好地幫助遊戲成癮的孩子改善行為。

遊戲成癮的診斷非常有必要。我們發現,來醫院尋求幫助的青少年成癮者多為家庭關係不睦或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與父母缺乏溝通,還有一部分家長髮現孩子沉迷網絡遊戲的行為而不能真正關心到孩子的精神世界。

70%-80%的求助者會向醫生表達既往或現階段有顯著的抑鬱情感體驗,有的甚至達到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臨床觀察到一部分孩子在接受抗抑鬱治療後,隨著抑鬱情緒好轉,興趣度、自信心也得到提升,遊戲行為逐漸脫離,並走入正常的生活學習軌道。

遊戲成癮的診斷是非常有必要的,從醫學專業角度能更好地明確診斷、精準治療。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也逐漸瞭解與認識孩子,認識到既往的一些做法對孩子的傷害以及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影響,通過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孩子們更好地迴歸生活的常態。所以醫生進行系統的問診及篩查,將情緒障礙與遊戲障礙進行科學鑑別非常有必要。

遊戲成癮有惡性負性強化循環模式:

一是負性情緒——網絡遊戲——社會家庭問題——負性情緒——遊戲成癮;

二是網絡遊戲——成癮——戒斷症狀——遊戲成癮。

我們要認識到遊戲成癮造成的人格、社會功能的侵害,根據成癮者的臨床表現,因人制宜地制定科學的干預方案,儘快提升求助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矯正認知,幫助他們儘早脫離網癮。


— END —


來源|本文刊於《教育家》7月刊

作者|郎豔,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第72屆世界衛生 大會上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遊戲成癮行為被正式為“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還界定了“遊戲精神障礙”的三大特徵,其中包括:無法自主控制玩遊戲的起止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方面。

一時間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論:“遊戲”竟成了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療?

1

遊戲或網絡成癮背後的深層原因


青少年遊戲或網絡成癮常常預示著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性格缺陷,不能從學習、生活中找到價值感,只能在遊戲中找到 樂趣和價值感等。

案例一:成長過程中的社交障礙

16歲的女孩小A,看起來靦腆害羞,卻因“厭學、心情不好”前來尋求幫助。

半年前因與同學發生爭執而出現厭學、心情差、做事無興趣、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等現象,小A經常因此請假回家,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一月前她索性不願上學,在家上網打遊戲,一玩就是三五個小時,還多次因玩遊戲與父母爭吵,其間甚至出現兩次自虐、一次離家出走的行為……

上述案例中,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小A的情況已經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與同學發生矛盾只是導火索,背後隱藏的卻是孩子長時間社會交往能力的缺失。

在與小A的深入溝通中,她說了一句讓人印象頗深的話:“我想進入他們的圈子,結果卻是所有的圈子都在拒絕我,我是失敗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干預,小A逐漸認識到在處理人際關係中自身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達到什麼標準、什麼標準又是超出自我能力的。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學會“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擔心與切身的需要,看到孩子曾經的努力。父母的“看到”有助於孩子從自我否定、自我挫敗中儘快走出,讓孩子逐漸建立起正向自我認知,從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與從容。

案例二: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不久前,18歲的男孩小B,因為“思慮的煩惱三年有餘,並且有兩個月無法正常上學”前來諮詢。

小B在三年前無誘因出現自我懷疑的煩惱:總認為自己沒做好事、沒說對話而自責,不斷希望去彌補這些錯誤,又無法控制自己這些想法,為此非常痛苦。小B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兩個月前他開始出現間斷請假回家的情況,每週都會出現一到兩次,家長反映小B在此期間每天都有幾個小時沉迷於遊戲!

針對這類情形,我們為他制定了系統的干預方式:先是做有效的心理評估,並逐步建立起信任關係,同時對家庭教育、求助者的認知進行干預。期間,小B 有這樣一段訴說:

“我回到家中就會故意玩遊戲、故意不學習……我怕父母認為我很努力了,學習成績還是那樣,還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樣他們就會對我失望、對我放棄……我非常沮喪。”

精神分析師John Suler對於網絡遊戲世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網絡遊戲就是一個虛幻的夢”,那些迷失在其中的青少年,往往都是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後才逃進了網絡世界這個夢境。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像小B一樣因為缺乏自我認同感而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青春期自我認同感的培養很重要,瞭解自己是誰,更好地去愛自己,才有可能去愛別人,去關懷別人。在如此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其他家人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案例三:家庭關係不睦。

19歲的男孩小C,高一便輟學在家,持續時間長達三年,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本應青春陽光的孩子沉默寡言,問話少答,迴應內容也極為簡短。

家長反映,小C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優秀,並順利考上縣重點高中,在中招考試後其逐漸接觸到網絡遊戲,母親勸說尚能聽從,但期間多次與母親因上網發生爭執,矛盾逐漸升級後,母親採取切斷網絡的方式制止小C繼續上網,之後發現其經常與同學出入網吧,甚至出現偷拿錢的行為,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除此以外,小C還出現了在校不服管教、逃課外出的行為,老師反映其學習成績下降明顯,最後小C索性不再去學校。輟學後,小C連家門都不願出,整日在 房間玩遊戲,每天長達十餘小時,有時還會玩通宵,吃飯也是家人送到屋內,整個人變得邋遢,情緒也變得易怒……

任何行為的呈現其實都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心理學上有一句話:他不這樣活著,他就沒法活下去!父母可以自問: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他在網絡裡構建了什麼樣的理想世界?他為什麼不願面對現實?他在逃避什麼?

在這個案例中,隨著與求助者的進一步接觸,我們瞭解到該家庭中出現的問題:

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父母之間關係一般且常年兩地分居,母親把更多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其期望高、要求高,在這樣的壓力下小C逐漸逃避到網絡遊戲中。

期間小C的一段話讓人頗為動容:“如果沒有網絡遊戲,沒有網絡裡的朋友,可能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

預防青少年網癮需要多方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談網色變”,以為那是洪水猛獸,會將孩子撕碎拖走,於是風聲鶴唳,築起堅固的大壩,把網絡與孩子堅決隔離,以為這樣就能躲過這場浩劫。

然而網絡時代,風從八方來襲,你無從躲避!要想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家長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家庭教育是關鍵。首先,網絡遊戲成癮不僅僅是行為問題,這種不正常的行為背後是孩子應對家庭壓力、維持家庭穩定的一種方式。

例如,有的父母常年爭吵、打罵,當孩子出現遊戲成癮後,父母尖銳的矛盾就被孩子的問題所轉移,父母的關係因孩子問題的凸顯而緩解。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其實是以犧牲自我來拯救家庭,拯救父母之間的關係。

其次,如果想將沉迷遊戲的人拉出來,首先就要去了解他們的世界,只有他們的需求被理解和接納時,他們才會願意溝通。反觀現實,很多父母僅僅盯著遊戲成癮的表象,而不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渴求,很難幫助孩子走出迷途。

最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應對方式,不要遇到問題就用抗爭式的方法應對:切斷網絡、沒收手機等。父母應認識到,要糾正孩子們的網癮,絕非朝夕之事,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很多家長也認識到,正是他們自己把孩子帶入網絡遊戲中的,當認識到這一問題時,更應該用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引導, 最大限度地消除孩子們的逆反心理,儘自己所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網絡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情況。 每一個遊戲成癮少年的背後,大部分和網絡無關,家庭教育卻不可避免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彌足重要的作用。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正確認知“遊戲障礙”很重要。面對大量的遊戲成癮少年,精神科醫生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遊戲障礙並不等同於網絡成癮。網絡成癮所包含的範圍更廣,如網聊、瀏覽色情網頁、抖音等等都可能使人沉迷其中,只不過遊戲障礙是“最突出”“最容易研究”的。為了減少入病的阻力,經過多次討論,網絡成癮的範圍縮小到了遊戲上。

當然這絕對不是說別的網絡成癮形式不會帶來不良的影響。當界定“遊戲障礙”成為精神疾病時,國內醫學界有很多不同聲音。不少醫學專家認為,過度依賴網絡只是一個現象,它是導致疾病的原因而非結果,它和過勞、飲食不規律等這些導致疾病的原因一樣,應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因素,至於是否能夠直接當成疾病,業內的爭議仍然很大,且這個爭議仍會持續存在。我們應該考慮制定診療規範的目的,本著關心和幫助網絡依賴者的原則,因此不管是否達到了“遊戲障礙”的診斷標準,都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

就現階段而言,尚沒有任何一家權威機構宣稱有某種明確的科學戒除遊戲成癮的方法,面對遊戲成癮的孩子,目前主流的干預方式是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方法多種,臨床應用比較多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和家庭治療。在“由成癮行為而導致的障礙”分類中,其指出的診斷要點包括:

  • 過去12個月內持續的失控性遊戲行為(包括網絡遊戲、離線遊戲及其他未特定遊戲);
  • 遊戲優先於其他一切活動,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主題;
  • 對遊戲存在心理渴求;
  • 儘管導致不良後果仍然繼續玩遊戲的行為。


隨著“遊戲障礙”疾病的界定,我們可以適當用一些SSRI類藥物和情緒穩定劑更好地幫助遊戲成癮的孩子改善行為。

遊戲成癮的診斷非常有必要。我們發現,來醫院尋求幫助的青少年成癮者多為家庭關係不睦或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與父母缺乏溝通,還有一部分家長髮現孩子沉迷網絡遊戲的行為而不能真正關心到孩子的精神世界。

70%-80%的求助者會向醫生表達既往或現階段有顯著的抑鬱情感體驗,有的甚至達到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臨床觀察到一部分孩子在接受抗抑鬱治療後,隨著抑鬱情緒好轉,興趣度、自信心也得到提升,遊戲行為逐漸脫離,並走入正常的生活學習軌道。

遊戲成癮的診斷是非常有必要的,從醫學專業角度能更好地明確診斷、精準治療。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也逐漸瞭解與認識孩子,認識到既往的一些做法對孩子的傷害以及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影響,通過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孩子們更好地迴歸生活的常態。所以醫生進行系統的問診及篩查,將情緒障礙與遊戲障礙進行科學鑑別非常有必要。

遊戲成癮有惡性負性強化循環模式:

一是負性情緒——網絡遊戲——社會家庭問題——負性情緒——遊戲成癮;

二是網絡遊戲——成癮——戒斷症狀——遊戲成癮。

我們要認識到遊戲成癮造成的人格、社會功能的侵害,根據成癮者的臨床表現,因人制宜地制定科學的干預方案,儘快提升求助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矯正認知,幫助他們儘早脫離網癮。


— END —


來源|本文刊於《教育家》7月刊

作者|郎豔,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第72屆世界衛生 大會上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遊戲成癮行為被正式為“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還界定了“遊戲精神障礙”的三大特徵,其中包括:無法自主控制玩遊戲的起止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方面。

一時間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論:“遊戲”竟成了精神疾病?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治療?

1

遊戲或網絡成癮背後的深層原因


青少年遊戲或網絡成癮常常預示著家庭教育的不當或缺失,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性格缺陷,不能從學習、生活中找到價值感,只能在遊戲中找到 樂趣和價值感等。

案例一:成長過程中的社交障礙

16歲的女孩小A,看起來靦腆害羞,卻因“厭學、心情不好”前來尋求幫助。

半年前因與同學發生爭執而出現厭學、心情差、做事無興趣、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等現象,小A經常因此請假回家,導致學習成績迅速下降,一月前她索性不願上學,在家上網打遊戲,一玩就是三五個小時,還多次因玩遊戲與父母爭吵,其間甚至出現兩次自虐、一次離家出走的行為……

上述案例中,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小A的情況已經達到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與同學發生矛盾只是導火索,背後隱藏的卻是孩子長時間社會交往能力的缺失。

在與小A的深入溝通中,她說了一句讓人印象頗深的話:“我想進入他們的圈子,結果卻是所有的圈子都在拒絕我,我是失敗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干預,小A逐漸認識到在處理人際關係中自身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可以達到什麼標準、什麼標準又是超出自我能力的。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學會“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擔心與切身的需要,看到孩子曾經的努力。父母的“看到”有助於孩子從自我否定、自我挫敗中儘快走出,讓孩子逐漸建立起正向自我認知,從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與從容。

案例二:自我認同感的缺失

不久前,18歲的男孩小B,因為“思慮的煩惱三年有餘,並且有兩個月無法正常上學”前來諮詢。

小B在三年前無誘因出現自我懷疑的煩惱:總認為自己沒做好事、沒說對話而自責,不斷希望去彌補這些錯誤,又無法控制自己這些想法,為此非常痛苦。小B平時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兩個月前他開始出現間斷請假回家的情況,每週都會出現一到兩次,家長反映小B在此期間每天都有幾個小時沉迷於遊戲!

針對這類情形,我們為他制定了系統的干預方式:先是做有效的心理評估,並逐步建立起信任關係,同時對家庭教育、求助者的認知進行干預。期間,小B 有這樣一段訴說:

“我回到家中就會故意玩遊戲、故意不學習……我怕父母認為我很努力了,學習成績還是那樣,還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樣他們就會對我失望、對我放棄……我非常沮喪。”

精神分析師John Suler對於網絡遊戲世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網絡遊戲就是一個虛幻的夢”,那些迷失在其中的青少年,往往都是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後才逃進了網絡世界這個夢境。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像小B一樣因為缺乏自我認同感而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青春期自我認同感的培養很重要,瞭解自己是誰,更好地去愛自己,才有可能去愛別人,去關懷別人。在如此重要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其他家人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案例三:家庭關係不睦。

19歲的男孩小C,高一便輟學在家,持續時間長達三年,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本應青春陽光的孩子沉默寡言,問話少答,迴應內容也極為簡短。

家長反映,小C小學、初中成績都很優秀,並順利考上縣重點高中,在中招考試後其逐漸接觸到網絡遊戲,母親勸說尚能聽從,但期間多次與母親因上網發生爭執,矛盾逐漸升級後,母親採取切斷網絡的方式制止小C繼續上網,之後發現其經常與同學出入網吧,甚至出現偷拿錢的行為,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除此以外,小C還出現了在校不服管教、逃課外出的行為,老師反映其學習成績下降明顯,最後小C索性不再去學校。輟學後,小C連家門都不願出,整日在 房間玩遊戲,每天長達十餘小時,有時還會玩通宵,吃飯也是家人送到屋內,整個人變得邋遢,情緒也變得易怒……

任何行為的呈現其實都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心理學上有一句話:他不這樣活著,他就沒法活下去!父母可以自問: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他在網絡裡構建了什麼樣的理想世界?他為什麼不願面對現實?他在逃避什麼?

在這個案例中,隨著與求助者的進一步接觸,我們瞭解到該家庭中出現的問題:

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父母之間關係一般且常年兩地分居,母親把更多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其期望高、要求高,在這樣的壓力下小C逐漸逃避到網絡遊戲中。

期間小C的一段話讓人頗為動容:“如果沒有網絡遊戲,沒有網絡裡的朋友,可能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2

預防青少年網癮需要多方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談網色變”,以為那是洪水猛獸,會將孩子撕碎拖走,於是風聲鶴唳,築起堅固的大壩,把網絡與孩子堅決隔離,以為這樣就能躲過這場浩劫。

然而網絡時代,風從八方來襲,你無從躲避!要想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家長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家庭教育是關鍵。首先,網絡遊戲成癮不僅僅是行為問題,這種不正常的行為背後是孩子應對家庭壓力、維持家庭穩定的一種方式。

例如,有的父母常年爭吵、打罵,當孩子出現遊戲成癮後,父母尖銳的矛盾就被孩子的問題所轉移,父母的關係因孩子問題的凸顯而緩解。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其實是以犧牲自我來拯救家庭,拯救父母之間的關係。

其次,如果想將沉迷遊戲的人拉出來,首先就要去了解他們的世界,只有他們的需求被理解和接納時,他們才會願意溝通。反觀現實,很多父母僅僅盯著遊戲成癮的表象,而不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渴求,很難幫助孩子走出迷途。

最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應對方式,不要遇到問題就用抗爭式的方法應對:切斷網絡、沒收手機等。父母應認識到,要糾正孩子們的網癮,絕非朝夕之事,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另外,很多家長也認識到,正是他們自己把孩子帶入網絡遊戲中的,當認識到這一問題時,更應該用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引導, 最大限度地消除孩子們的逆反心理,儘自己所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網絡與現實之間的橋樑。

由此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情況。 每一個遊戲成癮少年的背後,大部分和網絡無關,家庭教育卻不可避免成為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彌足重要的作用。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正確認知“遊戲障礙”很重要。面對大量的遊戲成癮少年,精神科醫生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遊戲障礙並不等同於網絡成癮。網絡成癮所包含的範圍更廣,如網聊、瀏覽色情網頁、抖音等等都可能使人沉迷其中,只不過遊戲障礙是“最突出”“最容易研究”的。為了減少入病的阻力,經過多次討論,網絡成癮的範圍縮小到了遊戲上。

當然這絕對不是說別的網絡成癮形式不會帶來不良的影響。當界定“遊戲障礙”成為精神疾病時,國內醫學界有很多不同聲音。不少醫學專家認為,過度依賴網絡只是一個現象,它是導致疾病的原因而非結果,它和過勞、飲食不規律等這些導致疾病的原因一樣,應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因素,至於是否能夠直接當成疾病,業內的爭議仍然很大,且這個爭議仍會持續存在。我們應該考慮制定診療規範的目的,本著關心和幫助網絡依賴者的原則,因此不管是否達到了“遊戲障礙”的診斷標準,都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

就現階段而言,尚沒有任何一家權威機構宣稱有某種明確的科學戒除遊戲成癮的方法,面對遊戲成癮的孩子,目前主流的干預方式是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方法多種,臨床應用比較多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和家庭治療。在“由成癮行為而導致的障礙”分類中,其指出的診斷要點包括:

  • 過去12個月內持續的失控性遊戲行為(包括網絡遊戲、離線遊戲及其他未特定遊戲);
  • 遊戲優先於其他一切活動,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主題;
  • 對遊戲存在心理渴求;
  • 儘管導致不良後果仍然繼續玩遊戲的行為。


隨著“遊戲障礙”疾病的界定,我們可以適當用一些SSRI類藥物和情緒穩定劑更好地幫助遊戲成癮的孩子改善行為。

遊戲成癮的診斷非常有必要。我們發現,來醫院尋求幫助的青少年成癮者多為家庭關係不睦或留守兒童,他們長期與父母缺乏溝通,還有一部分家長髮現孩子沉迷網絡遊戲的行為而不能真正關心到孩子的精神世界。

70%-80%的求助者會向醫生表達既往或現階段有顯著的抑鬱情感體驗,有的甚至達到抑鬱症的診斷標準。臨床觀察到一部分孩子在接受抗抑鬱治療後,隨著抑鬱情緒好轉,興趣度、自信心也得到提升,遊戲行為逐漸脫離,並走入正常的生活學習軌道。

遊戲成癮的診斷是非常有必要的,從醫學專業角度能更好地明確診斷、精準治療。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家長也逐漸瞭解與認識孩子,認識到既往的一些做法對孩子的傷害以及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影響,通過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孩子們更好地迴歸生活的常態。所以醫生進行系統的問診及篩查,將情緒障礙與遊戲障礙進行科學鑑別非常有必要。

遊戲成癮有惡性負性強化循環模式:

一是負性情緒——網絡遊戲——社會家庭問題——負性情緒——遊戲成癮;

二是網絡遊戲——成癮——戒斷症狀——遊戲成癮。

我們要認識到遊戲成癮造成的人格、社會功能的侵害,根據成癮者的臨床表現,因人制宜地制定科學的干預方案,儘快提升求助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矯正認知,幫助他們儘早脫離網癮。


— END —


來源|本文刊於《教育家》7月刊

作者|郎豔,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孩子游戲成癮,家長是“罪魁禍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