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涼歷史文化——靜寧成紀文化

靜寧,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我國史籍中記載的古成紀所在地,是“人文初祖”伏羲的降生地,也是“華夏民族”、“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這塊土地上,養育出了李廣、隗囂、吳玠、吳璘、劉錡等眾多英雄人物。

《史記》載,漢文帝十五年“黃龍見成紀”。《水經注》最早明確記載了成紀縣的地理位置:“瓦亭水南經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右與成紀水合,源導西北當亭川,東流出破石峽,津流遂斷,故瀆東經成紀縣,故帝太羲所生之處也”。這裡的瓦亭水即葫蘆河,成紀水即發源於通渭縣流經靜寧新店、治平、李店、仁大四鄉的治平河,今靜寧治平鄉劉河村東南的故城與酈道元所述的漢成紀縣城位置完全吻合。《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成紀,漢縣,屬天水郡,舊治小坑川(今靜寧縣治平川),開元二十二年移治敬親川(今秦安縣顯親川)”。大中年後,成紀遷入秦州(天水)。清道光十八年,嚴長宦、張思誠等在撰修《秦安縣誌》中明確提出:“成紀縣治初在今靜寧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繼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顯親川,最後入於今秦州”。並感嘆道:“不知成紀之在治平,則並大聖人里居而失之矣!”全國著名地理學家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西漢、三國時期的成紀縣城,約東經105°35,北緯35?18,就在今治平河南岸。復旦大學地理研究所編輯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名辭典》中簡要記述:“(成紀縣)西漢置,治所在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古成紀遺址現位於治平川劉河村東南一華里處,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60米,總面積33.6萬平方米。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者發現該遺址西北和東北殘存部分城牆,其中文化堆積以秦漢文化層最厚,在塌陷斷面上發現五口深約16米的豎筒狀井,其中四口為漢代,另一口早於漢代。城址內地表上散見無數秦漢時期的建築殘件,如板瓦、筒瓦、瓦當、回紋鋪地磚等。城周圍還出土了大量戰國到秦漢的文物。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資料表明,在大地灣文化時期(公元前5850-公元前5400年)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到仰韶文化時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這裡的原始村落已具相當大的規模;到青銅器時代的齊家文化時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這裡已是商品交換和文化中心,並出現了一定的防禦設施如城堡等。為此,作為羲皇故里的成紀古城遺址,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搞好古成紀的研究、開發和利用,是靜寧人民的神聖職責和義不容辭的使命。為此,靜寧縣委、縣政府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編排的大型廣場舞蹈《伏羲畫卦》以其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的演出。舉辦了首屆由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的成紀文化研討會,召開了伏羲文化暨華夏民俗文化前景展望研討會。編撰出版了《根在成紀》及《伏羲文化論集》。攝製了《古成紀--靜寧縣電視專題片》。

為了進一步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基礎設施,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按照“越窮越要重精神,越窮越要辦文化”的思路,在反覆論證、集思廣益的基礎上,1996年縣上決定在縣城中心修建成紀文化城。邀請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國保等專家設計建設規劃,整體建築為秦漢風格,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文化城總面積66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3000多萬元。1996年,投資470萬元,拓寬改造商業街,建成了長600米、建築面積3934平方米的仿古式成紀文化街,拉運土方15萬方回填原市場坑,完成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於1997年10月奠基動工,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緊張施工,建成了伏羲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文化局、旅遊局、檔案局“五館三局”等主要建築物。2001年,在搞好綠化美化的同時,集中力量,強化調度,加快實施三期工程,搬遷居民100戶,拓開場地33畝,建成了八卦壇、圍牆、碑廊和南大門,於當年10月底完成了成紀文化城總體建設規劃。並先後成功地舉辦了“首屆成紀文化節暨果品交易會”等一系列商貿、文化活動。2004年,又投資300多萬元,對伏羲紀念館進行了裝飾,塑有伏羲聖像、頂繪《河圖》等彩繪、壁刻伏羲聖蹟圖,陳列九鼎八簋等禮器。成紀文化城的成功建設,實踐了“窮縣辦大文化、促大發展”的理念,已成為該縣城的標誌和主題性建築,既解決了縣城文化旅遊設施短缺的問題,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也為研究開發成紀文化提供了理想的載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