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促消費:專家獻策振興實體經濟

經濟 金融 創業 投資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13

光明網訊 4月8日,由中國發展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新常態經濟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圍繞“穩增長,促消費,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主題,設置大會主旨演講、平行圓桌論壇和文化小鎮PPP創新模式專題論壇等議程,旨在深入貫徹今年全國兩會精神,為培育發展新動能、展現企業家精神風貌、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為主題發表了演講。張曉強副理事長分別從: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推進國際產能的重大意義,及如何更好做好相關工作兩個方面做了分析。

張曉強副理事長認為,幾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穩步發展,進步和成果明顯,其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穩步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積極主動統籌國內國際的大戰略。我國處於新常態經濟階段,需要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更加做好內外協調,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協調,要更好的利用好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以更廣闊的視野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要素資源的配置,產業的佈局,從而促進發展,通過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這樣一些開放大舉措倒逼國內的改革。第二,“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穩步發展,是抓住戰略機遇期,趨利避害,順勢而為的大舉措。目前,世界經濟復甦艱難,全球經濟結構在進行深刻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世界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但與此同時南北差距確也存在。我國的高鐵、電力、道路、橋樑、港口、設備等這些方面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這些設備和技術更適應發展中國家的需要,因此對於刺激全球經濟增長,意義重大。因此,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做好國際產能與合作,是一個時期的舉措,也是中國發展注入正能量,推動體系變革推動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作用。第三,“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穩步發展,是把握主動,為發展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大手筆。我國積極推動區域合作,主張跨經濟合作,推動貿易投資大項目,同時堅持永不稱霸、堅持和平共處,積極推動中美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係。但是,世界國際化形勢鬥爭複雜,要統籌運用多方面的舉措,推動國際秩序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我們需要把握戰略,營造更好的外部大環境。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應該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第一,深化認識和統一思想。“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強調互利平等,不附加政治條件,開放包容。第二,統籌協調。“一帶一路”戰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總的原則都是堅持市場運作,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快政府辦事效率,加強國內改革。最後,切實推進民心相通做好輿論宣傳。“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即體現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也傳播當代中國蓬勃發展的多彩文化,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需要我們企業經貿合作當中發揮作用。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即要有信心,也要有恆心,黨中央的領導下,各個方面形成黨的合力,有利有序有效的推進,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我們的力量。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莊聰生圍繞營造民營經濟寬鬆環境的主題,分別從三個方面做了重要講話。第一,營造環境要激發企業家精神。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尊重企業家就是尊重先進生產力,尊重社會做出的貢獻,特別創新驅動,依賴人的因素,特別發揮企業家的才能。要像尊重科學家尊重企業家,要像尊重老師尊重企業家。第二,營造良好的民營經濟環境,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只有保護好產權,企業家才能安心做實體,搞創業創新,才有更強的安全感。所以推進產權保護的法制化,堅持公平核心的原則,保持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受到同等法律的保護,保證法人和自然人的財產權,境外、境內產權,主體的財產權,受到銅燈法律保護。同時進一步完善政府的守信機制,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政府的公信力,營造安全的投資環境法制環境。第三,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必須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親”就是經常深入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積極靠前為企業服務,“清”就是與企業家打交道的過程當中,不搞權錢交易,對於企業家來說“清”就是要向黨和政府說真話,見真言,獻良策,與政府官員打交道的時候要遵紀守法。目前政商關係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這種“清”的理念在不斷深入人心,清的氛圍不斷增強,政商交往新風向和新氣象正在形成。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莊聰生認為,政商之間需要建立一個交往規範的關係。第一,把構建政商關係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方面,作為各級黨政幹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重要內容,並且在全社會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第二,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繼續加大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加大社會管理體制,權利監督方面的深化改革,讓市場真正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第三,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法律法規規範行政指法司法等領域的權利,營造公平正義的法制環境,確保政商關係健康發展,法制建設。第四,探索建立黨委政府與商會企業溝通聯繫機制,使其在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當中發揮聯合機和隔離帶的作用,推動陽光行政。第五,在企業家當中開展政商關係的遵紀守法教育,特別是要進行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加快技術產品管理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培育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的優勢,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多做貢獻。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叢亮就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取向,及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了分析和介紹。叢亮認為,宏微觀經濟形勢向好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第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新動能的培育效果在顯現,繼續鞏固和深化“三去一降一補”。精準的扶貧和精準的脫貧也是在紮實的推進。第二,三大產業的轉型態勢良好,生產和效益增長都有所加快。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的推進;工業生產方面,受價格上漲庫存工業生產有所加快;服務業增長比較快,較去年同期增長加快。第三,市場主體預期改善。第四,國內需求總體穩定的,外貿增速還是明顯回升。第五,就業總體穩定,價格水平溫和上漲,新增就業穩步提升。第六,改革向縱深推進,已經取消53項中央審批事項,清理規範20項重要事項,所有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重點國家的產能合作取得積極進展,第三批自貿實驗區掛牌運行,引進投資也在完善。第七,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困難地區下行的壓力有所緩解。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叢亮認為,我們需要為積極變化的可持續性和可延續性做好保駕護航的準備。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嚴格執行環保、能耗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更多運營市場化法制化手段推動去產能。第二,適度擴大總需求,促進消費的穩定增長,特別是要適應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和多樣性的這種變化,加快發展服務消費,推動服務業創新模式和跨界融合,增加高品質產品供給,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滿足需要。第三,深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對部分品種做出調整,另一方面對高標準農業產品加強供給。第四,振興實體經濟,要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要推進戰略性新型產業,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程的服務體系。第五,強化財政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投入的力度。最後,發揮財政兜底,保證好民生的保障網。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圍繞創新財政政策助力供給側改革主題做了演講。劉尚希院長強調,財政的作用就是為改革注入確定性。當前創新財政政策在推動供給側改革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財政政策由過去的總量為主的政策,變成優化結構的政策;第二,財政政策從過去單一的關注或者重點關注到綜合關注,現在財政政策不僅僅是經濟政策也是社會政策;第三,由過去的赤字財政,轉向優化財政收支結構,不再集中於債務刺激經濟增長。中國當前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財政政策對世界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我們的財政政策的創新需要一個世界的視野,宏觀的視野。需要專注於不確定性的基本特徵,真正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不確定性的事件中尋找到確定性。

論壇設立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創新、創業--匯聚實體經濟發展新動力,企業家成長與企業家精神,低碳城市與綠色金融,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民營經濟與商會組織發展等多場平行圓桌論壇,並設立了文化小鎮PPP創新模式專題論壇,邀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代表,共同探討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熱點話題。

在下午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主題分論壇上,中國商幫研究院院長李嶽清院長髮言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發展中小企業,要培育中介組織,尤其要尊重企業家的首創中心,經濟學知道企業家才能在我們經濟學要素當中最稀缺也是最難能可貴的,相比資本勞動技術最稀缺,當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確實要提倡企業家產能,企業家精神;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發言表示,挖掘新的需求,開拓新的供給,創建新的新興業態,實現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對接,要加強制度創新,也就是李總理講的改革紅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換就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發言表示,當前要消除兩個失衡,一個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失衡,一個是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失衡,相信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先生髮言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升供給的質量,優化供給的結構,讓那些高效益,高檔次的企業和產品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好的發展,讓那些低效企業,無效企業,逐步的退出市場,這樣真正的實現生產領域裡面資源配置的更合理,真正的提升優勢企業的更大規模,更好的發展。中德創新研究院的院長劉奇在演講中表示,企業家這個家字在中國有點氾濫,就像會畫畫被稱作畫家,會唱歌就是藝術家,做生意就被稱為企業家。對於中國企業家,不能把生意人都叫做企業家,當代企業家要求比過去高多了。

在下午的“低碳城市與綠色金融”主題分論壇上,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李高司長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在國家低碳發展目標的引領下,想要更好的來實現各方面政策的協同,一個很重要的協同方向就是要把我們的金融投融資的政策和相關的信貸政策更好的去引導、投向信貸發展,去適應社會發展的一些方向。大家也看過很多數字,我們國家低碳發展目標的實現,或者適應型社會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怎麼樣把國家的目標和通過一些具體的政策能夠落地,怎麼樣建立這樣一種政策協同,怎麼樣在國家發展目標引領下,使得金融體系更好的為戰略目標的實現來提供支持,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工作的任務。

國家林業局竹纏繞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翁新主人葉柃表示,我們現在農村住宅都是鋼筋水泥和瓦片,如果用30年的時間讓1.8億農戶用竹材料或者其它植物材料做成房子的話,中國能源研究會可以算筆賬,如此一來碳減排可以達到了20億噸以上。而且成本很低效率很高,農村建房可能一兩個月,我們用竹材料建房只需一兩天,並且房子抗地震能力非常強、還低碳,這樣一個產品出來以後,相信會造福社會。

福建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佔卓說到“我們做了一個示範,在福建省建成了單體最大的一萬平米的農場,在一萬平米的建築範圍之內,一年生產接近一千噸的蔬菜和糧食,不排出汙染物,不使用一滴農藥,這是最大的科技創新。”

在“企業家成長與企業家精神”分論壇上,正和島創始人、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創始人劉東華在演講中表示,企業家作為社會物質財富的受託人,應該成為企業家精神的靈魂與核心,中國企業家精神,中國企業家群體應該成為這種精神的率先的實踐者和榜樣,並把這種示範和榜樣的力量推向全世界。

中德創新研究院的院長劉奇在演講中表示,企業家這個家字在中國有點氾濫,就像會畫畫被稱作畫家,會唱歌就是藝術家,做生意就被稱為企業家。對於中國企業家,不能把生意人都叫做企業家,當代企業家要求比過去高多了。

在下午的“民營經濟與社會組織發展”主題分論壇上,歐盟同學會企業家聯誼會會長、中國通用航空發展協會會長徐昌東先生表示:中國九年前汽車產能已超過美國,然而27年前,如果我說中國汽車產能超過美國,所有人都會把我趕出去。如今我們的高鐵里程已超過2萬公里,我們在習近平主席的關懷下,我們的低空打開了,中國的通航產業還需要27年才能超越美國嗎?我今天告訴你,15年後一定超過美國。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常務副會長部長劉紅路表示,現在社團單純依靠會費不可持續。一定通過以會養會的辦法,將來商會社會組織才能轉入正常循環,同時給會員單位,給民營企業最大的幫助。

本次論壇由中國經濟導報社社長鬍躍龍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中國經濟導報社副總編輯於進主持論壇。

(根據現場速記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