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一夫:歷史進程中的國家級經開區'

"

目前,江蘇、上海、山東、廣東、浙江等地都在研究出臺當地經開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有報道稱最快將於本月中旬陸續出臺,其中把打造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本輪升級方案的重點。

可以看到,國家級經開區又一次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國家級經開區,是我國為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設立的現代化工業產業園區,它們大都位於各省、市、自治區的省會等中心城市,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定小塊的區域,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創建符合國際水準的投資環境,通過吸收利用外資,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結構,成為所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重點區域。

國際及新區對我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不僅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排頭兵”,還在擴大對外開放、吸收與發展先進技術以及輻射周邊區域經濟增長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數據顯示,200餘個國家級經開區的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均佔全國10%左右,進出口貿易、利用外資佔20%左右,主要指標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此外,還有以下至少四方面作用:

其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吸引外資;

其二,有力地推動了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和戰略佈局的實施;

其三,推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與升級;

其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促進了資源的集約利用。

雖然國家級經開區的貢獻有目共睹,但當前它們普遍面臨著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約束等新挑戰和困難,而自貿區等開放高地日益增多,給國家級經開區的政策優勢和投資環境優勢造成了衝擊。此外,從產業體系上看,國家級經開區大多也有三方面問題:

第一,生產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創新仍未城驅動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發展更多依賴於投資驅動,導致部分產業出現產能過剩,而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產業發展與現代金融也不夠協同;

第二,產業發展效益不高,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下仍處於非核心的中低端位置,尤其是許多製造業企業仍以代工為主,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偏弱,產品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

第三,資源供給日趨緊張,環境汙染愈發嚴重。

因此,國家級經開區的轉型與尋求高質量發展同樣也是迫在眉睫。

不過好消息是,從近期的政策方向上看,在制度上賦予經開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以開放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同時鼓勵積極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推動數字經濟等新興經濟的快速發展,並通過稅收、補貼等政策集聚優秀人才和技術,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這些都會給國家級經開區帶來實質性的促進。而“產業佈局統籌協調,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園區綠色升級”等一系列措施的提出,充分表明了我國將經開區作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心,而這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結構轉型與破解發展難題的迫切要求。

那麼,國家級經開區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有哪些呢?

在筆者看來,可能會是充分依託自身的對外開放優勢和制度創新紅利,以產業和項目為導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企業品牌,並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的賦能與高金技術產業的帶動下,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的同時,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此外,還應充分發揮的輻射效應,帶動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進而提高區域整體競爭力。

除此之外,於國家級經開區而言,下一步應充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因地制宜,並進行相關的發展戰略部署,在招商引資、吸引重大新興產業項目等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決策權。這樣可以以進一步激發出經開區的經濟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促進生產要素更加合理地流動與配置,從而更快更好地推動經開區的轉型與全面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