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在成功與財富的光環下,健康被視為沒有上限的提款機。財富地位的一寸寸提升,伴隨生命根基不知不覺被一寸寸蠶食,直至失去應有的光鮮。疾病,離我們到底有多近?——北京同仁堂健康事業合夥人 共勉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在成功與財富的光環下,健康被視為沒有上限的提款機。財富地位的一寸寸提升,伴隨生命根基不知不覺被一寸寸蠶食,直至失去應有的光鮮。疾病,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中國22%的中年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中青年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0%,死亡數已佔總死亡數的83% ,中國人的腰圍增長速度將成為世界之最!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英國研究表明:對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儘量減少醫療干預。

美國研究表明:高度發達的現代醫學體系與人的健康沒有太大關係,與健康壽命相關的因素中,只有10%跟醫療相關!

導致健康壽命延長30年中,有25年與醫學沒有關係。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健康管理產業作為一種新型醫療服務行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管理服務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佔GDP比重將達到6.5%。

而美國2009年已達到17.6%。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國民的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健康管理將成為國民健康的根基保障。

近年來,亞健康狀態在中青年群體中不斷蔓延。世界衛生組織針對中國慢性病做的調查數據稱,在今後的20年,4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的發病人數會增長三倍。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也需要改變,逐漸向‘防、治、養’模式轉變。”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指出,大健康產業恰恰是“防、治、養”模式的產業體現,由於公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治未病”被視為藍海。

01何為健康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地呵護,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

當前,我國發展大健康產業既具有重要意義,又具有良好條件。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02大健康產業是剛需

各級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居民醫保體系、逐年提高醫保補助標準、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破除以藥養醫等,都使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仍存在諸多問題。

許多家庭因病返貧,醫患糾紛時現報端,城市醫院人滿為患。

同時,食品藥品安全、飲水安全、職業安全和環境問題等也成為重大健康隱患,對保障國民健康帶來新的壓力。

這使得當前我國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與人民群眾的需求之間仍有較大差距。

衛生資源總量仍然不足,調整等方面仍存在滯後或缺失,執行力度也不夠。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亞健康等趨於增多。

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發展大健康產業。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03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1、中國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二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發達,這個國家的健康產業還是發展不了。

2、中國老年人口將趕超4億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為2.12億,到2050年將達到4.8億,老齡化水平為15.5%。

老人數越多對健康需求、關注、迫切度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3、慢病死亡佔疾病死亡率的85%

因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佔到中國整個疾病負擔的70%,但是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不治症。

4、中國居民素養水平將達到20%

健康素養就是說我要吃什麼才健康、我怎麼運動才健康、怎樣的生活方式健康。

2008年中國健康素養水平是6.68%,預計在2020年提升到20%。

5、2020年健康產業市場總額達10萬億

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佔GDP比重將達到6.5%。而美國2009年已達到17.6%。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04大健康被視為藍海

隨著國內公眾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提高,眾多藥企紛紛“押寶”大健康產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醫藥領域內,所謂的“大健康”產業通常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指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產品,比如保健食品、藥妝等;

另一個是包括體檢、慢病康復等的醫療服務,即疾病預防、養生保健等“大健康”領域。

2019,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預防為主,普及健康生活,加強健康教育,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實現全民健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