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重新定義“經濟衰退”?'

"

如果關注宏觀經濟,那你可能會注意到,近期全球經濟迎來了一股寬鬆浪潮,好幾個國家接連降息。在美聯儲宣佈降息之後,新西蘭、印度和泰國央行紛紛降息。而在此之前,降息的還有韓國、印尼、南非和烏克蘭。

也知道,降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振經濟嘛。所以,這波降息潮,讓不少人開始緊張,覺得是不是全球範圍的衰退期馬上就要來了呢?

有很多人都開始討論,衰退會對哪個行業衝擊最大、政府應該怎麼應對、企業該怎麼防範等等。

不過,我倒是覺得,這裡面有一個大前提需要我們先搞清楚,那就是什麼是經濟衰退?什麼又算是經濟放緩?

就在上週,摩根士丹利的全球首席戰略官魯奇爾·夏爾馬發表了一個觀點,我們應該修正對於經濟放緩的定義。理由就是,慢增長現在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成為常態了,而如果我們還堅持用舊的標準來衡量增長和衰退,那隻會引發不合理的焦慮。

分享一下兩位專家的觀點。

美國和歐洲經濟都經歷了史上最長的繁榮期,美國實現了連續十年的經濟增長,而歐洲從總體來看,也實現了連續6年的增長。

但夏爾馬提醒我們,雖然全球經濟的確是增長的,但是同步發生的還有另外一個趨勢,那就是增長的速度一直在放緩。

你會看到在過去這10年,經濟的增速遠遠趕不上上一個10年的增速。有一個數據跟你分享,在2010年之前,每五個國家裡就有一個能實現7%的增長,但現在,這個比例是每25個國家裡,才有一個能實現7%的增長。

你可能會想,經濟體量大了,自然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增長那麼快了,這不是很正常嗎?正常是正常,但問題是,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還沒有接受緩慢增長的新常態。GDP增速一下滑,人們就開始談論衰退和危機,市場就開始瀰漫恐慌的情緒。政府也會感到壓力,於是開始一輪又一輪的刺激政策。

可是這樣做真的合理嗎?管用嗎?

夏爾馬的觀點是,經濟增長的放緩,背後顯然是一些慢變量在起作用。這些慢變量是沒有辦法靠政府一時的財政刺激來改善的——他認為這些慢變量包括貿易去全球化、政府債臺高築、生產率下滑以及勞動力縮減。

這裡面最重要、影響範圍最廣慢變量就是勞動力縮減。那我們談論比較多的是中國、日本這樣的亞洲國家面臨勞動力縮減的問題。

比如說日本,在接下來20年會減少1400萬的勞動力。可是如果你放到全球範圍來看,,會發現勞動力減少是一個全球現象。面臨類似問題的國家,不在少數,全世界現在總共有46個。比如說德國,德國的勞動力人口預計在接下來的20年裡就會減少800萬。到2040年,全球有勞動力縮減的國家數字會增加到67個。政府當然可以採取刺激性財政,但是對於解決這種人口結構問題,沒有幫助。

夏爾馬認為,與其我們一看到經濟增長放緩就焦慮,不如基於現實情況,調整一下對於“經濟增長”的預期。

假如依然是看GDP來衡量經濟增長,那我們肯定不能再把“快速增長”的標準定為7%-10%這個區間裡。他認為,對於新興經濟來說,快速增長的標準應該下調為5%。而對於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來說,這個標準應該下調到3%-4%。而發達經濟國家來說,標準就更低了,如果能增長到1%-2%,就算是快速增長了,這樣的標準對於美國,德國,日本這樣的國家都適用。

那你可能會想了,人們擔心經濟增長放緩,擔心的又不是數字本身,而是對生活的影響,比如增長慢了,那麼失業肯定會增加,或者人均收入會減少。這才是我們擔心的因素。

沒錯。但夏爾馬指出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說你看在日本,GDP增長基本上停滯了,但是因為日本的人口在縮減,所以日本的人均收入實際上一直在增長,增速跟美國人的人均收入增速差不多,保持在每年1.5%。而且,因為人口縮減,所以日本的失業率一直都很低,人們找工作不是問題。我們總說日本經濟在衰退,可是日本的普通人真的這麼認為嗎?夏爾馬覺得日本人並不這麼想。

當然,日本人到底是什麼感受,你如果是久居日本的用戶,歡迎你分享你的看法。

不過夏爾馬的重點在於,我們得換一個標準來衡量經濟放緩和衰退。最好是用能夠找到那些衡量出個人生活滿意度的指標,比如說人均收入就是這個方向的指標。假如日本的人均收入也下滑了,那日本人可能真的就感受到衰退了。

首先,我們的確需要重新審視衰退的標準。

現在在教科書裡對於衰退的定義是“連續兩個季度GDP負增長”就屬於衰退了,她認為這個標準更適用於經濟在接近穩定的狀態的情況,這是根據美國經濟發展狀態來定的。而現在考慮到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對於衰退的概念,也要看具體情況、具體國家來定義。

不過,要找到一個科學的標準,也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像夏爾馬提到的,跟滿意度相關的指標,香帥老師認為這屬於“軟性指標”,非常難量化,而且人為操作的空間很大。比如說日本的情況,日本的確因為人口縮減,導致人均收入持續增長,但這是令人滿意還是不滿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在學術界也有爭議。

那到底怎麼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現在在經濟和金融學界,有一個比較前沿的探索方向是用微觀數據來預測宏觀的變量。

比如說,哈佛大學就有三個經濟學家,他們監測美國版的大眾點評上的數據,這些數據主要包括商戶開店、關店以及用戶評論的情況,這些都屬於微觀數據。用這些數據,他們對當地的經濟情況做出了很精準的預測。再比如美國的勞工統計局,現在也嘗試使用電商的網上報價,補充甚至直接替代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第二點,衰退這個話題現在非常熱鬧,但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很多時候更像是一種金融套利策略。

什麼意思呢?

有不少金融機構,尤其是投資銀行,他們因為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會更傾向於降息這樣的寬鬆政策。所以這樣的機構特別有動力向公眾去強調衰退的危害,目的就是圖刺激政府實施寬鬆政策。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其實格外需要保持政策的定力,在出臺刺激政策的時候要避免用藥過度,形成副作用。

好了,總結一下。分享瞭如何看待經濟放緩。我們應該認識到慢增長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成為常態,對經濟放緩、乃至經濟衰退的傳統定義已經過時了。如果還沿用過去的定義,可能會製造不必要的焦慮以及過度的經濟刺激政策。

其實,最近我看了不少討論經濟衰退的文章,它們要麼是在談怎麼預測衰退到來的時間點,要麼就是在談衰退的影響,但很少有人退後一步,回到衰退的基本定義上來思考這個問題。

所以在面臨衰退週期的時候,我們要打的一場仗不僅是一場經濟戰、金融戰,也是一場心理戰。調整預期,才能更好地維持市場情緒的穩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