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
"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盛世,盛——繁榮昌盛,世——時代。盛世,指較長時間保持繁榮昌盛局面的時代。盛世局面為歷代賢明君主和全體百姓所追求和嚮往,盛世也很容易和“樂土”和“小康大同社會”聯繫起來。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對“樂土”的描述是:沒有不勞而獲白吃勞動人民糧食(“素餐“)的“碩鼠”,即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都能通過勞動技能自食其力。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還提出關於經濟的“恆產之論“: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孟子認為:理想的社會,人們應該有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他的設計是:一家有五畝面積的住宅,住宅附近種植桑樹,另有一百畝土地用來耕種。通過耕織,一家八口能吃飽穿好。天下百姓免於飢寒,國家大力推行文教,人們孝敬父母尊重上司和領導,這樣就是很好的社會。

儒家先師孔子認為:只要人人躬行仁義,堅持道德,遵循規則,各自在自己的階層裡安守盡本分,社會就能達到和諧。孟子的主張延伸到了經濟層面,比起孔子是一大進步。

而杜甫詩《憶昔》的前半部分,對“盛世”的描述更加全面: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描述的“開元盛世”是屬實的,唐玄宗李隆基延續貞觀之治和武周王朝的良好局面,通過選賢舉能、輕徭薄賦、多方改革、文化開放等方式,創造了中國古代全面鼎盛的時代。近三十年的“開元”時期,國庫非常充盈,人民比較富裕,社會穩定治安良好,人們生活得從容自在,商品物流暢通發達,勞動生產井然有序,最高領導者仁愛賢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融洽友好,長時間沒有大的災異,人們遵紀守法講究禮節。開元時期軍力強大科技發達,李白杜甫岑參一大批傑出詩人活動於這個時期。唐文化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日本受惠於唐極多。

開元盛世,時至今日仍是可堪研究借鑑的一個樣本。但是歷史是朝前發展的,過去的時代再好只能學習成功的經驗。每個時代都需要著眼於當下和未來,盛世無法復刻而需要創造。

盛世包含的要素很多,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高度繁榮,催生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北宋時中國GDP佔世界GDP的比例達到古代社會最高峰,文化、教育和科技也比較發達,宋詞成為比肩唐詩並深刻影響後世的文體,那為什麼這兩個時代不算是盛世——至少不是全面盛世呢?因為春秋戰國在政治上是動盪分裂的,國家並不統一,有戰亂老百姓便不會生活安穩。而宋朝從建國始便處於戰亂之中,國家在軍事實力上也頗為薄弱。

判斷一個時代是否屬於“盛世”,需要一個綜合的較為科學的方式。在今天的文化語境裡,“盛世”可以定義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國富民強,政治開明世風良好,文化繁榮科技進步……也就是說,總體上具有並能維持較高的綜合國力水平。

"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盛世,盛——繁榮昌盛,世——時代。盛世,指較長時間保持繁榮昌盛局面的時代。盛世局面為歷代賢明君主和全體百姓所追求和嚮往,盛世也很容易和“樂土”和“小康大同社會”聯繫起來。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對“樂土”的描述是:沒有不勞而獲白吃勞動人民糧食(“素餐“)的“碩鼠”,即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都能通過勞動技能自食其力。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還提出關於經濟的“恆產之論“: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孟子認為:理想的社會,人們應該有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他的設計是:一家有五畝面積的住宅,住宅附近種植桑樹,另有一百畝土地用來耕種。通過耕織,一家八口能吃飽穿好。天下百姓免於飢寒,國家大力推行文教,人們孝敬父母尊重上司和領導,這樣就是很好的社會。

儒家先師孔子認為:只要人人躬行仁義,堅持道德,遵循規則,各自在自己的階層裡安守盡本分,社會就能達到和諧。孟子的主張延伸到了經濟層面,比起孔子是一大進步。

而杜甫詩《憶昔》的前半部分,對“盛世”的描述更加全面: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描述的“開元盛世”是屬實的,唐玄宗李隆基延續貞觀之治和武周王朝的良好局面,通過選賢舉能、輕徭薄賦、多方改革、文化開放等方式,創造了中國古代全面鼎盛的時代。近三十年的“開元”時期,國庫非常充盈,人民比較富裕,社會穩定治安良好,人們生活得從容自在,商品物流暢通發達,勞動生產井然有序,最高領導者仁愛賢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融洽友好,長時間沒有大的災異,人們遵紀守法講究禮節。開元時期軍力強大科技發達,李白杜甫岑參一大批傑出詩人活動於這個時期。唐文化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日本受惠於唐極多。

開元盛世,時至今日仍是可堪研究借鑑的一個樣本。但是歷史是朝前發展的,過去的時代再好只能學習成功的經驗。每個時代都需要著眼於當下和未來,盛世無法復刻而需要創造。

盛世包含的要素很多,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高度繁榮,催生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北宋時中國GDP佔世界GDP的比例達到古代社會最高峰,文化、教育和科技也比較發達,宋詞成為比肩唐詩並深刻影響後世的文體,那為什麼這兩個時代不算是盛世——至少不是全面盛世呢?因為春秋戰國在政治上是動盪分裂的,國家並不統一,有戰亂老百姓便不會生活安穩。而宋朝從建國始便處於戰亂之中,國家在軍事實力上也頗為薄弱。

判斷一個時代是否屬於“盛世”,需要一個綜合的較為科學的方式。在今天的文化語境裡,“盛世”可以定義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國富民強,政治開明世風良好,文化繁榮科技進步……也就是說,總體上具有並能維持較高的綜合國力水平。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自制草圖

一國的綜合國力,主要有八個維度: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國土、人口、文教、醫衛。

政治

政治是一國各領域各層面所有制度規章的總和,政治決定社會生產的組織形式和分配方式,進而影響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政治如天,故而居八個維度的頂端。

古代儒家主張“仁政”,道家主張“善政”。好的政治形態,必須開明且符合當時社會實際,政治制度需要總體上穩定連續,同時根據人事而適當及時調整變化。政府和政治家們,能通過好的內政外交政策,維繫國家穩定發達的局面,使人們生活安穩充足,每個勤奮而不懶惰的人不擔憂生存問題,都能通過自己的技能獲得基礎的生活資料,還有較好的發展上升通道,人人都能成人甚至成材,普遍感受到幸福和自由。

經濟

經濟如地,是基礎。經濟形態多樣富有活力,商品生產豐富物流交易發達,物價平穩且相對收入水平來說較為低廉。國庫充盈國家經濟總量居於前列,公共產品豐富便利。人均收入處於較高水平,稅費不至苛繁。

政治和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定海神針”,也是判斷盛世最重要的兩大維度。古代用“經天緯地”來形容最卓越的人才,便是指同時精通政治和經濟的人物,如管仲、諸葛亮、姚崇、張居正等。

軍事

只有發達的經濟水平而無強大的軍事力量,一旦遭遇敵人侵犯就如同肥羊遇到惡狼。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自衛禦敵的保證,是外交的底氣所在,有時也是一國拓展世界列國公共空間的保障。同時,打擊人民內部出現的嚴重違法犯罪,應對大型突發事件和災害應急救援,也可以歸於軍事這個維度。

科技

科學技術通過改進、提升各種機械器物的性能,能極大地提高生產力。天文學,讓人們更好地認識宇宙,甚至拓展人們百年後千年後的資源所需和生存空間;地理學,讓人們更好地預測和防範地質災害;物理學,讓人們製造出更好的居所、器具,設計更堅實的橋樑、工程;化學,讓人們更好地利用現有物質並創造發現新的物質……百行百業的進步都離不開科技水平的提升。

上政治、下經濟、左軍事、右科技,構成一國綜合國力最重要的“四維”。

國土

中國古代對“國土”的認識僅限於陸地,近代才逐漸開始有了真正的海權意識。一國的國土面積當然越大越好,但除了面積還應當具有縱深,這樣在極端情況下,有利於保存國土然後反擊制勝。同時,和平時期重大的軍事建設和試驗,也依賴於廣闊的地理縱深。

中國自秦第一次全面統一以來,一直具有領先世界的國土優勢,有些王朝也不斷有開疆拓土的行動。個人反對任何形式的非正義擴張戰爭行為,但如果敵人主動發起挑釁侵略,經過外交禮讓等途徑之後失效,可以反擊侵略並其國家擴大疆土。

人口

人是最寶貴的財富,王朝有更迭代謝,國家在弱勢時也可能在侵略中面臨淪亡(如抗戰),但只要還有人在,而且這些人家國情懷不滅抗擊侵略的鬥志仍存,則定能復國、振興、崛起和強大。

社會生產需要人力,治國理政需要人才、大才甚至奇才。非凡大才雄才,也誕生於廣大人民之中,這固然依賴於後天教育和個人天資,但同時也是一個概率問題。人口數量主要需要自然調節而減少行政上的干預,人口質量則依賴於社會醫療衛生水平和文體教育政策。

文教

政策制度需要人來實施,勞動生產需要人來進行,而提高人們各種活動質量的方法是文化教育。文化同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血脈,文化讓人們對國家更有認同感,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文化教育使人們相信和尊重法律,崇尚文明和理性,抵制和戒除非法的暴力行徑。文化能改善國家形象,提升國家的影響力。文化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產品輸出別國,帶來經濟效益。

唐朝之所以能形成萬邦來朝的局面,跟唐朝開放發達的文化氛圍分不開。繁榮的文化能製造出強大的磁力,吸引別國的同時也能讓別國人民帶來新的東西。物物交換,每個人仍然只有一物;文化交流,每個人都有兩種觀點,甚至催生孕育出新的文化成果。

醫衛

一個真正的盛世裡,不僅要人口能保持穩定——甚至是緩步增長,人的壽命也應該得到提升。醫療衛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增加人們的壽命。健康長壽並獲得幸福感滿足感,是人們對盛世的基本認同。

盛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而能形成共識的指標,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沒有發生大的災異,因為一場大的社會災異,很可能毀掉多年辛苦積累的成果。

但是,人們對宇宙自然的認識畢竟始終是有限的,目前還遠遠還不能做到全能全知。儘管人們可以根據越來越先進的科技手段預測報道氣象,從而預防地震、海嘯、泥石流之類的災難,但還不能採用科幻小說裡描寫的方式,比如通過改變天體之間的磁力來預防其它星體撞擊地球,比如通過人為移動地球板塊來避免地震火山災害……

只能說,一個真正的盛世裡,人們能很好地應對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具有強大的災難救援能力和後續安置能力,事前精準預報事發減少經濟損失尤其是人員損失事後迅速重建復原。這種能力,取決於國家的政策措施動員能力經濟水平,需要國民具有愛國愛人和公益之心的素質……

"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盛世,盛——繁榮昌盛,世——時代。盛世,指較長時間保持繁榮昌盛局面的時代。盛世局面為歷代賢明君主和全體百姓所追求和嚮往,盛世也很容易和“樂土”和“小康大同社會”聯繫起來。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對“樂土”的描述是:沒有不勞而獲白吃勞動人民糧食(“素餐“)的“碩鼠”,即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都能通過勞動技能自食其力。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還提出關於經濟的“恆產之論“: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孟子認為:理想的社會,人們應該有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他的設計是:一家有五畝面積的住宅,住宅附近種植桑樹,另有一百畝土地用來耕種。通過耕織,一家八口能吃飽穿好。天下百姓免於飢寒,國家大力推行文教,人們孝敬父母尊重上司和領導,這樣就是很好的社會。

儒家先師孔子認為:只要人人躬行仁義,堅持道德,遵循規則,各自在自己的階層裡安守盡本分,社會就能達到和諧。孟子的主張延伸到了經濟層面,比起孔子是一大進步。

而杜甫詩《憶昔》的前半部分,對“盛世”的描述更加全面: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描述的“開元盛世”是屬實的,唐玄宗李隆基延續貞觀之治和武周王朝的良好局面,通過選賢舉能、輕徭薄賦、多方改革、文化開放等方式,創造了中國古代全面鼎盛的時代。近三十年的“開元”時期,國庫非常充盈,人民比較富裕,社會穩定治安良好,人們生活得從容自在,商品物流暢通發達,勞動生產井然有序,最高領導者仁愛賢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融洽友好,長時間沒有大的災異,人們遵紀守法講究禮節。開元時期軍力強大科技發達,李白杜甫岑參一大批傑出詩人活動於這個時期。唐文化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日本受惠於唐極多。

開元盛世,時至今日仍是可堪研究借鑑的一個樣本。但是歷史是朝前發展的,過去的時代再好只能學習成功的經驗。每個時代都需要著眼於當下和未來,盛世無法復刻而需要創造。

盛世包含的要素很多,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高度繁榮,催生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北宋時中國GDP佔世界GDP的比例達到古代社會最高峰,文化、教育和科技也比較發達,宋詞成為比肩唐詩並深刻影響後世的文體,那為什麼這兩個時代不算是盛世——至少不是全面盛世呢?因為春秋戰國在政治上是動盪分裂的,國家並不統一,有戰亂老百姓便不會生活安穩。而宋朝從建國始便處於戰亂之中,國家在軍事實力上也頗為薄弱。

判斷一個時代是否屬於“盛世”,需要一個綜合的較為科學的方式。在今天的文化語境裡,“盛世”可以定義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國富民強,政治開明世風良好,文化繁榮科技進步……也就是說,總體上具有並能維持較高的綜合國力水平。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自制草圖

一國的綜合國力,主要有八個維度: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國土、人口、文教、醫衛。

政治

政治是一國各領域各層面所有制度規章的總和,政治決定社會生產的組織形式和分配方式,進而影響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政治如天,故而居八個維度的頂端。

古代儒家主張“仁政”,道家主張“善政”。好的政治形態,必須開明且符合當時社會實際,政治制度需要總體上穩定連續,同時根據人事而適當及時調整變化。政府和政治家們,能通過好的內政外交政策,維繫國家穩定發達的局面,使人們生活安穩充足,每個勤奮而不懶惰的人不擔憂生存問題,都能通過自己的技能獲得基礎的生活資料,還有較好的發展上升通道,人人都能成人甚至成材,普遍感受到幸福和自由。

經濟

經濟如地,是基礎。經濟形態多樣富有活力,商品生產豐富物流交易發達,物價平穩且相對收入水平來說較為低廉。國庫充盈國家經濟總量居於前列,公共產品豐富便利。人均收入處於較高水平,稅費不至苛繁。

政治和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定海神針”,也是判斷盛世最重要的兩大維度。古代用“經天緯地”來形容最卓越的人才,便是指同時精通政治和經濟的人物,如管仲、諸葛亮、姚崇、張居正等。

軍事

只有發達的經濟水平而無強大的軍事力量,一旦遭遇敵人侵犯就如同肥羊遇到惡狼。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自衛禦敵的保證,是外交的底氣所在,有時也是一國拓展世界列國公共空間的保障。同時,打擊人民內部出現的嚴重違法犯罪,應對大型突發事件和災害應急救援,也可以歸於軍事這個維度。

科技

科學技術通過改進、提升各種機械器物的性能,能極大地提高生產力。天文學,讓人們更好地認識宇宙,甚至拓展人們百年後千年後的資源所需和生存空間;地理學,讓人們更好地預測和防範地質災害;物理學,讓人們製造出更好的居所、器具,設計更堅實的橋樑、工程;化學,讓人們更好地利用現有物質並創造發現新的物質……百行百業的進步都離不開科技水平的提升。

上政治、下經濟、左軍事、右科技,構成一國綜合國力最重要的“四維”。

國土

中國古代對“國土”的認識僅限於陸地,近代才逐漸開始有了真正的海權意識。一國的國土面積當然越大越好,但除了面積還應當具有縱深,這樣在極端情況下,有利於保存國土然後反擊制勝。同時,和平時期重大的軍事建設和試驗,也依賴於廣闊的地理縱深。

中國自秦第一次全面統一以來,一直具有領先世界的國土優勢,有些王朝也不斷有開疆拓土的行動。個人反對任何形式的非正義擴張戰爭行為,但如果敵人主動發起挑釁侵略,經過外交禮讓等途徑之後失效,可以反擊侵略並其國家擴大疆土。

人口

人是最寶貴的財富,王朝有更迭代謝,國家在弱勢時也可能在侵略中面臨淪亡(如抗戰),但只要還有人在,而且這些人家國情懷不滅抗擊侵略的鬥志仍存,則定能復國、振興、崛起和強大。

社會生產需要人力,治國理政需要人才、大才甚至奇才。非凡大才雄才,也誕生於廣大人民之中,這固然依賴於後天教育和個人天資,但同時也是一個概率問題。人口數量主要需要自然調節而減少行政上的干預,人口質量則依賴於社會醫療衛生水平和文體教育政策。

文教

政策制度需要人來實施,勞動生產需要人來進行,而提高人們各種活動質量的方法是文化教育。文化同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血脈,文化讓人們對國家更有認同感,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文化教育使人們相信和尊重法律,崇尚文明和理性,抵制和戒除非法的暴力行徑。文化能改善國家形象,提升國家的影響力。文化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產品輸出別國,帶來經濟效益。

唐朝之所以能形成萬邦來朝的局面,跟唐朝開放發達的文化氛圍分不開。繁榮的文化能製造出強大的磁力,吸引別國的同時也能讓別國人民帶來新的東西。物物交換,每個人仍然只有一物;文化交流,每個人都有兩種觀點,甚至催生孕育出新的文化成果。

醫衛

一個真正的盛世裡,不僅要人口能保持穩定——甚至是緩步增長,人的壽命也應該得到提升。醫療衛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增加人們的壽命。健康長壽並獲得幸福感滿足感,是人們對盛世的基本認同。

盛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而能形成共識的指標,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沒有發生大的災異,因為一場大的社會災異,很可能毀掉多年辛苦積累的成果。

但是,人們對宇宙自然的認識畢竟始終是有限的,目前還遠遠還不能做到全能全知。儘管人們可以根據越來越先進的科技手段預測報道氣象,從而預防地震、海嘯、泥石流之類的災難,但還不能採用科幻小說裡描寫的方式,比如通過改變天體之間的磁力來預防其它星體撞擊地球,比如通過人為移動地球板塊來避免地震火山災害……

只能說,一個真正的盛世裡,人們能很好地應對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具有強大的災難救援能力和後續安置能力,事前精準預報事發減少經濟損失尤其是人員損失事後迅速重建復原。這種能力,取決於國家的政策措施動員能力經濟水平,需要國民具有愛國愛人和公益之心的素質……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我國自古以來具有極大的國土和人口優勢,並且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居於世界前列,歷史上創造了諸如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之類的真正盛世。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經濟總量雖仍然保持著穩定高速增長,但人均收入還遠遠沒有進入世界先進水平,同時過去一些年整體上對中華優良傳統文化有所忽視,商品經濟的浪潮下,少數人對物質金錢過度追求,崇尚消費和享樂,不少人缺少信仰和道義,多年來人們呼籲的“真正大師”也並未出現……綜合國力的這個“八維圓”,我們離圓滿和較圓滿還有不少距離。

但是,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超過美國相信也並不遙遠。政治上,民主建設反腐掃黑持續深入進行,風清氣正穩定安寧的局面可以期待。軍事方面,我國一直具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力量,“東風快遞”可以“貨發全球”,航母不斷投入使用,海陸空任何領域沒有哪個國家敢真正挑戰中國底線,中國有足夠底氣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保護國民安全。科技方面,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率先應用5g技術的國家,並將實現萬物互聯,在新的信息革命中搶佔先機。醫療方面,傳統醫學重新得到重視,醫療技術不斷提高,醫改工作持續深化,人們將會受惠于越來越好的政策,實現健康長壽。文化教育方面,政策層面不斷強調呼籲文化自信文化立國文化強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全民愛讀書樂讀書的局面在逐步形成。近年來,我國在重大地質災害當中表現出讓世界矚目的應急救援能力。中國人民在面對任何災難面前都是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在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民族復興方面,也素來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家層面,近年來以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為目標。全面復興之時,即是真正盛世之日。當前中國雖然還不能說是真正的全面盛世,但是完全可以說:當下的中國,已經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盛世,盛——繁榮昌盛,世——時代。盛世,指較長時間保持繁榮昌盛局面的時代。盛世局面為歷代賢明君主和全體百姓所追求和嚮往,盛世也很容易和“樂土”和“小康大同社會”聯繫起來。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對“樂土”的描述是:沒有不勞而獲白吃勞動人民糧食(“素餐“)的“碩鼠”,即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都能通過勞動技能自食其力。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還提出關於經濟的“恆產之論“: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孟子認為:理想的社會,人們應該有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他的設計是:一家有五畝面積的住宅,住宅附近種植桑樹,另有一百畝土地用來耕種。通過耕織,一家八口能吃飽穿好。天下百姓免於飢寒,國家大力推行文教,人們孝敬父母尊重上司和領導,這樣就是很好的社會。

儒家先師孔子認為:只要人人躬行仁義,堅持道德,遵循規則,各自在自己的階層裡安守盡本分,社會就能達到和諧。孟子的主張延伸到了經濟層面,比起孔子是一大進步。

而杜甫詩《憶昔》的前半部分,對“盛世”的描述更加全面: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描述的“開元盛世”是屬實的,唐玄宗李隆基延續貞觀之治和武周王朝的良好局面,通過選賢舉能、輕徭薄賦、多方改革、文化開放等方式,創造了中國古代全面鼎盛的時代。近三十年的“開元”時期,國庫非常充盈,人民比較富裕,社會穩定治安良好,人們生活得從容自在,商品物流暢通發達,勞動生產井然有序,最高領導者仁愛賢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融洽友好,長時間沒有大的災異,人們遵紀守法講究禮節。開元時期軍力強大科技發達,李白杜甫岑參一大批傑出詩人活動於這個時期。唐文化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日本受惠於唐極多。

開元盛世,時至今日仍是可堪研究借鑑的一個樣本。但是歷史是朝前發展的,過去的時代再好只能學習成功的經驗。每個時代都需要著眼於當下和未來,盛世無法復刻而需要創造。

盛世包含的要素很多,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高度繁榮,催生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北宋時中國GDP佔世界GDP的比例達到古代社會最高峰,文化、教育和科技也比較發達,宋詞成為比肩唐詩並深刻影響後世的文體,那為什麼這兩個時代不算是盛世——至少不是全面盛世呢?因為春秋戰國在政治上是動盪分裂的,國家並不統一,有戰亂老百姓便不會生活安穩。而宋朝從建國始便處於戰亂之中,國家在軍事實力上也頗為薄弱。

判斷一個時代是否屬於“盛世”,需要一個綜合的較為科學的方式。在今天的文化語境裡,“盛世”可以定義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國富民強,政治開明世風良好,文化繁榮科技進步……也就是說,總體上具有並能維持較高的綜合國力水平。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自制草圖

一國的綜合國力,主要有八個維度: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國土、人口、文教、醫衛。

政治

政治是一國各領域各層面所有制度規章的總和,政治決定社會生產的組織形式和分配方式,進而影響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政治如天,故而居八個維度的頂端。

古代儒家主張“仁政”,道家主張“善政”。好的政治形態,必須開明且符合當時社會實際,政治制度需要總體上穩定連續,同時根據人事而適當及時調整變化。政府和政治家們,能通過好的內政外交政策,維繫國家穩定發達的局面,使人們生活安穩充足,每個勤奮而不懶惰的人不擔憂生存問題,都能通過自己的技能獲得基礎的生活資料,還有較好的發展上升通道,人人都能成人甚至成材,普遍感受到幸福和自由。

經濟

經濟如地,是基礎。經濟形態多樣富有活力,商品生產豐富物流交易發達,物價平穩且相對收入水平來說較為低廉。國庫充盈國家經濟總量居於前列,公共產品豐富便利。人均收入處於較高水平,稅費不至苛繁。

政治和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定海神針”,也是判斷盛世最重要的兩大維度。古代用“經天緯地”來形容最卓越的人才,便是指同時精通政治和經濟的人物,如管仲、諸葛亮、姚崇、張居正等。

軍事

只有發達的經濟水平而無強大的軍事力量,一旦遭遇敵人侵犯就如同肥羊遇到惡狼。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自衛禦敵的保證,是外交的底氣所在,有時也是一國拓展世界列國公共空間的保障。同時,打擊人民內部出現的嚴重違法犯罪,應對大型突發事件和災害應急救援,也可以歸於軍事這個維度。

科技

科學技術通過改進、提升各種機械器物的性能,能極大地提高生產力。天文學,讓人們更好地認識宇宙,甚至拓展人們百年後千年後的資源所需和生存空間;地理學,讓人們更好地預測和防範地質災害;物理學,讓人們製造出更好的居所、器具,設計更堅實的橋樑、工程;化學,讓人們更好地利用現有物質並創造發現新的物質……百行百業的進步都離不開科技水平的提升。

上政治、下經濟、左軍事、右科技,構成一國綜合國力最重要的“四維”。

國土

中國古代對“國土”的認識僅限於陸地,近代才逐漸開始有了真正的海權意識。一國的國土面積當然越大越好,但除了面積還應當具有縱深,這樣在極端情況下,有利於保存國土然後反擊制勝。同時,和平時期重大的軍事建設和試驗,也依賴於廣闊的地理縱深。

中國自秦第一次全面統一以來,一直具有領先世界的國土優勢,有些王朝也不斷有開疆拓土的行動。個人反對任何形式的非正義擴張戰爭行為,但如果敵人主動發起挑釁侵略,經過外交禮讓等途徑之後失效,可以反擊侵略並其國家擴大疆土。

人口

人是最寶貴的財富,王朝有更迭代謝,國家在弱勢時也可能在侵略中面臨淪亡(如抗戰),但只要還有人在,而且這些人家國情懷不滅抗擊侵略的鬥志仍存,則定能復國、振興、崛起和強大。

社會生產需要人力,治國理政需要人才、大才甚至奇才。非凡大才雄才,也誕生於廣大人民之中,這固然依賴於後天教育和個人天資,但同時也是一個概率問題。人口數量主要需要自然調節而減少行政上的干預,人口質量則依賴於社會醫療衛生水平和文體教育政策。

文教

政策制度需要人來實施,勞動生產需要人來進行,而提高人們各種活動質量的方法是文化教育。文化同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血脈,文化讓人們對國家更有認同感,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文化教育使人們相信和尊重法律,崇尚文明和理性,抵制和戒除非法的暴力行徑。文化能改善國家形象,提升國家的影響力。文化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產品輸出別國,帶來經濟效益。

唐朝之所以能形成萬邦來朝的局面,跟唐朝開放發達的文化氛圍分不開。繁榮的文化能製造出強大的磁力,吸引別國的同時也能讓別國人民帶來新的東西。物物交換,每個人仍然只有一物;文化交流,每個人都有兩種觀點,甚至催生孕育出新的文化成果。

醫衛

一個真正的盛世裡,不僅要人口能保持穩定——甚至是緩步增長,人的壽命也應該得到提升。醫療衛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增加人們的壽命。健康長壽並獲得幸福感滿足感,是人們對盛世的基本認同。

盛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而能形成共識的指標,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沒有發生大的災異,因為一場大的社會災異,很可能毀掉多年辛苦積累的成果。

但是,人們對宇宙自然的認識畢竟始終是有限的,目前還遠遠還不能做到全能全知。儘管人們可以根據越來越先進的科技手段預測報道氣象,從而預防地震、海嘯、泥石流之類的災難,但還不能採用科幻小說裡描寫的方式,比如通過改變天體之間的磁力來預防其它星體撞擊地球,比如通過人為移動地球板塊來避免地震火山災害……

只能說,一個真正的盛世裡,人們能很好地應對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具有強大的災難救援能力和後續安置能力,事前精準預報事發減少經濟損失尤其是人員損失事後迅速重建復原。這種能力,取決於國家的政策措施動員能力經濟水平,需要國民具有愛國愛人和公益之心的素質……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我國自古以來具有極大的國土和人口優勢,並且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居於世界前列,歷史上創造了諸如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之類的真正盛世。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經濟總量雖仍然保持著穩定高速增長,但人均收入還遠遠沒有進入世界先進水平,同時過去一些年整體上對中華優良傳統文化有所忽視,商品經濟的浪潮下,少數人對物質金錢過度追求,崇尚消費和享樂,不少人缺少信仰和道義,多年來人們呼籲的“真正大師”也並未出現……綜合國力的這個“八維圓”,我們離圓滿和較圓滿還有不少距離。

但是,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超過美國相信也並不遙遠。政治上,民主建設反腐掃黑持續深入進行,風清氣正穩定安寧的局面可以期待。軍事方面,我國一直具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力量,“東風快遞”可以“貨發全球”,航母不斷投入使用,海陸空任何領域沒有哪個國家敢真正挑戰中國底線,中國有足夠底氣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保護國民安全。科技方面,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率先應用5g技術的國家,並將實現萬物互聯,在新的信息革命中搶佔先機。醫療方面,傳統醫學重新得到重視,醫療技術不斷提高,醫改工作持續深化,人們將會受惠于越來越好的政策,實現健康長壽。文化教育方面,政策層面不斷強調呼籲文化自信文化立國文化強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全民愛讀書樂讀書的局面在逐步形成。近年來,我國在重大地質災害當中表現出讓世界矚目的應急救援能力。中國人民在面對任何災難面前都是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在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民族復興方面,也素來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家層面,近年來以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為目標。全面復興之時,即是真正盛世之日。當前中國雖然還不能說是真正的全面盛世,但是完全可以說:當下的中國,已經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盛世”的八個主要維度:中國,正走在通往全面盛世的道路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