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簡介

京杭大運河 裡運河 洪澤湖 長江 黃河 聚焦水系 2018-12-17
京杭大運河簡介

從北京至杭州的運河。全長1790km以上。春秋時開始開鑿,元代最後開通。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聯繫成一個統一的水運網,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動脈。

京杭大運河簡介

溝通江淮的邗溝在春秋末年已經開通。杭州至鎮江的江南運河大致在春秋時形成,隋代曾大規模整修,成為隋南北大運河的南段。淮河以北,早期利用泗水通運。南宋時,黃河奪泗水入淮入海,徐州東南就利用黃河河道行運,徐州向北至濟寧仍利用泗水作運道。元至元二十年(1283)開濟寧以北至安山的濟州河,二十六年開會通河從安山至臨清接衛河。後來,濟州河、會通河統稱會通河。臨清以北利用衛河(後稱南運河)通天津。自天津由北運河至通州,都是天然河道。至元三十年(1293)開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以北京城內的積水潭為運河的終點,以西山泉水為源。至此,京杭運河全線貫通。因會通河段水源不足,運輸量受到限制,明永樂九年(1411),宋禮主持重開,築戴村壩引汶水至南旺向運河南北分水,形成運河上最重要的水利樞紐(見南旺分水)。接著,陳瑄又整修淮揚運河,制定維修制度,運輸能力大幅度增加。此後400多年中,每年漕運江南糧食400萬石至北京。隆慶元年(1567),為防止黃河氾濫危害運河,開南陽新河,把南陽至留城間的一段從昭陽等湖西移至湖東。萬曆三十二年(1604),為避免徐州至宿遷段黃河上的航運困難,開泇河,自夏鎮(今山東省微山縣城)經臺兒莊至宿遷縣西,入黃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從宿遷至清口開中運河,代替此段黃河運道。至此,運河與黃河完全分離,僅在清口交叉,由借黃行運改為避黃行運,京杭運河最後定型。

京杭大運河簡介

京杭運河在清口(今江蘇省淮陰市西)與黃河、淮河相交,是三條河流治理的重點。由於黃河的逐步淤積抬高,造成淮河水排洩困難,黃河水位高時還要倒灌運河和洪澤湖,造成清口過船困難,也使裡運河經常受淮水經洪澤湖排洩泛溢的危害。為此,在高郵以下的裡運河東堤上修建多座歸海壩,在邵伯以下修多條歸江水道和相應的歸江壩,排洩淮水歸海歸江,裡運河成為淮河的行水排洪河道。道光年間,船隻過清口更加困難。咸豐五年(1855),黃河自河南省銅瓦廂決口北徙,在山東省張秋附近沖斷會通河,由於海運的興起和津浦鐵路的通車,代替了運河作為南北交通主動脈的作用,北京至杭州間的全線通航再難恢復。其中的裡運河、江南運河和其他運河的個別區段還可通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和1957年結合興修水利,開挖蘇北灌溉總渠,興建三河閘、淮安和皁河樞紐、江門船閘、楊柳青船閘及宿遷船閘,開始了對古老京杭運河的部分恢復和擴建工作。1958~1961年,為使江蘇徐州地區的大量煤炭能及時南運,滿足華東地區工農業生產需要,結合江水北調工程,重點擴建了徐州至長江段400km以上的運河河段,增建瞭解臺、劉山、泗陽、施橋4個樞紐,並興建了施橋、邵伯、淮安、淮陰、泗陽、劉山、解臺 7座大型船閘。70年代又增建了劉老澗、皁河兩個大型船閘,以及江蘇南段入江口門的諫避船閘,使江蘇北段運河單向貨物年通過能力達2000萬t,江蘇南段運河貨運量達8000萬t,還擴大了運河沿岸的灌溉和排澇面積,確保裡下河地區1500萬畝農田和800萬人民生命財產和安全。京杭運河已形成一條綜合利用的河道,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京杭大運河簡介

目前京杭運河濟寧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充分發揮航運效益。為適應貨運任務的迅速增長,分流煤炭南運,濟寧至杭州段的運河擴建、續建工程正在進行中。共計需新建船閘13座,其中複線船閘8座。濟寧至長江北岸河段計劃建成二級至三級航道650km,鎮江至杭州段建成五級航道320km。其中疏浚航道180km,改建、擴建運河航道34km,並擴建港口4處,改建橋樑多座。

擴建、續建京杭運河濟寧至杭州段工程,將溝通運河至錢塘江的航道,擴大港口吞吐能力,並使運河單向通過能力達到3500~4000萬t,承擔起年總運量達1億t的貨運任務。從已建工程效益來看,具有投資少、運量大、成本低、佔地少、燃料消耗低的優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