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再上井岡山

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她才26歲還身懷有孕就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朱德一生愛蘭花,留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的詩句,有懷念,有眷戀------這裡不僅有蘭花、松柏,還有那一團團紅的似火的杜鵑映襯著雕塑園。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再上井岡山

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她才26歲還身懷有孕就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朱德一生愛蘭花,留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的詩句,有懷念,有眷戀------這裡不僅有蘭花、松柏,還有那一團團紅的似火的杜鵑映襯著雕塑園。

再上井岡山

參觀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迎面是挹翠湖,周圍的杜鵑開得更是鮮豔,迎接著來自各地的客人。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再上井岡山

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她才26歲還身懷有孕就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朱德一生愛蘭花,留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的詩句,有懷念,有眷戀------這裡不僅有蘭花、松柏,還有那一團團紅的似火的杜鵑映襯著雕塑園。

再上井岡山

參觀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迎面是挹翠湖,周圍的杜鵑開得更是鮮豔,迎接著來自各地的客人。

再上井岡山

我們穿過挹翠湖,走進了毛澤東舊居。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再上井岡山

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她才26歲還身懷有孕就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朱德一生愛蘭花,留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的詩句,有懷念,有眷戀------這裡不僅有蘭花、松柏,還有那一團團紅的似火的杜鵑映襯著雕塑園。

再上井岡山

參觀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迎面是挹翠湖,周圍的杜鵑開得更是鮮豔,迎接著來自各地的客人。

再上井岡山

我們穿過挹翠湖,走進了毛澤東舊居。

再上井岡山

這是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茨坪住的地方,在這一年多中,毛澤東起草了《井岡山斗爭》,從理論上系統地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闡明瞭"工農武裝割據" 的嶄新思想,指明瞭中國革命的前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再上井岡山

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她才26歲還身懷有孕就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朱德一生愛蘭花,留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的詩句,有懷念,有眷戀------這裡不僅有蘭花、松柏,還有那一團團紅的似火的杜鵑映襯著雕塑園。

再上井岡山

參觀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迎面是挹翠湖,周圍的杜鵑開得更是鮮豔,迎接著來自各地的客人。

再上井岡山

我們穿過挹翠湖,走進了毛澤東舊居。

再上井岡山

這是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茨坪住的地方,在這一年多中,毛澤東起草了《井岡山斗爭》,從理論上系統地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闡明瞭"工農武裝割據" 的嶄新思想,指明瞭中國革命的前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再上井岡山

這是一盞明燈,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策源地。每一次到達井岡山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精神的淨化、思想的飛躍。

"
再上井岡山

我第一次登上井岡山,是二十多年前從南昌坐中巴車去的,一路奔波好長時間,那時,井岡山還沒有火車站。我第二次登上井岡山,是十年前從吉安站轉火車去的,那時,井岡山已經有了火車站,

再上井岡山

印象最深的是萬山紅、金鐵霖、滕矢初正在茨坪紅歌會當評委,人們都圍著觀看。

再上井岡山

我這次登上井岡山,是從衡陽站轉火車去的,吉衡鐵路早已把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交通動脈連接起來。

再上井岡山

我之所以回顧這三次登上井岡山的經歷,是為了說明,在這兩個十年間,井岡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原來沒有鐵路,到有了鐵路;原來只有盡頭鐵路,到有了橫貫東西,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方便多了。

再上井岡山

改革開放初期曾有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現在用到井岡山這裡非常合適。鐵路、公路的建設,確實給井岡山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大的實惠。

再上井岡山

井岡山變了,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再上井岡山

從井岡山火車站出發,公交車一路盤旋向茨坪奔去。兩邊揭示,"紅色沃土,綠色家園"、"紅軍傳統,代代相傳"、"井岡精神,永放光芒"、"革命搖籃地,井岡杜鵑紅""杜鵑綻放,幸福井岡"------一幅幅紅色標語,不時闖入我的視線、眼簾。更有那盛開的"杜鵑",一片一片紅紅的,似火焰,似燃燒------

再上井岡山

我早已知道這杜鵑又叫映山紅,真是名副其實,映照著滿山遍野紅彤彤、紅閃閃,《閃閃紅星》電影的插曲不由湧上心頭:"------若要盼得呦紅軍來,嶺上開遍呦映山紅------"真是好時候,到處盛開的映山紅就像是在歡迎我們、迎接我們------

再上井岡山

到了茨坪,更進一步得到證實,毛主席塑像前一排大字 :"井岡山杜鵑節歡迎您"。哦,原來杜鵑是井岡山的市花!井岡山人民年年舉辦杜鵑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再上井岡山

茨坪當年是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小盆地,是井岡山名勝景區的中心,也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它位於井岡山主峰的北麓,是一座優美漂亮的公園式山城,也是人們參觀遊覽井岡山的著落點。這裡有通往各紀念地、旅遊景點,以及當年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的道路與車輛。

再上井岡山

首先,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東面的桐木嶺哨口。這裡地形高聳兀立,巍峨挺拔,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當年一石板小路盤旋在深谷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而得名。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圍剿時,被紅軍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當時的歌謠高頌:"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

再上井岡山

現在,桐木嶺哨口雕塑起一座"勝利的號角",非常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戰鬥勝利的情景。這"勝利的號角"是以紅軍的軍號為主體雕塑的,高8.1米,基座寬10.27米,寓意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第一槍,1927年10月27日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勝利的號角"非常雄偉壯觀,裡面裝有電控設施,定時奏響軍號,響徹雲霄,催人奮進。周圍的杜鵑更是簇擁著爭奇鬥豔,競相綻放,紅紅的像旗幟、像丹霞、像火焰------

再上井岡山

我不由吟詩一首:"號角雷鳴山壑中,井岡遍野杜鵑紅。燃情似火催人進,革命自然雙秀雄。"

再上井岡山

接著,我們又拜謁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系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上將宋任窮所題寫。拾階而上,第一組臺階為49級,象徵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臺階為60級,寓意著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所建。

再上井岡山

一隊隊人群,拾階而上;一排排花圈,擺滿靈堂。

再上井岡山

紀念堂大門上方"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系彭真委員長題寫。

再上井岡山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死難烈士萬歲",系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

再上井岡山

左側陳列室展覽著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還有大批曾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誠,以及上將、中將、少將------

再上井岡山

右側陳列室陳列著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老紅軍、老幹部------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悼念革命先烈。

再上井岡山

坐落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東側山頭的是井岡山雕塑園,更有那一個個身穿紅軍服裝的青年,聆聽講解員的講解。這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安放著19尊革命先輩的塑像。

再上井岡山

他們有秋收起義到井岡山的毛澤東、羅榮桓,有南昌起義後湘南起義與毛澤東會師的朱德、陳毅,有平江起義到井岡山的彭德懷、滕代遠------特別是兩員女將賀子珍、伍若蘭,她們並不是以偉人的妻子,而是以井岡山斗爭的主要人物矗立在那裡。

再上井岡山

伍若蘭是朱德的妻子,她才26歲還身懷有孕就被敵人殘酷地殺害了。朱德一生愛蘭花,留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的詩句,有懷念,有眷戀------這裡不僅有蘭花、松柏,還有那一團團紅的似火的杜鵑映襯著雕塑園。

再上井岡山

參觀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迎面是挹翠湖,周圍的杜鵑開得更是鮮豔,迎接著來自各地的客人。

再上井岡山

我們穿過挹翠湖,走進了毛澤東舊居。

再上井岡山

這是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茨坪住的地方,在這一年多中,毛澤東起草了《井岡山斗爭》,從理論上系統地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闡明瞭"工農武裝割據" 的嶄新思想,指明瞭中國革命的前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再上井岡山

這是一盞明燈,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策源地。每一次到達井岡山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精神的淨化、思想的飛躍。

再上井岡山

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跨過了九十多年的戰鬥歷程,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這句話就寫在《井岡山斗爭》之中。什麼是井岡山精神?就是創新、求是。

九口2019-7-2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