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山脫貧實錄(報告文學)

井岡山 報告文學 水杉 合作社 井岡山報融媒體 2017-06-08
拿山脫貧實錄(報告文學)

拿山苗木基地

拿山脫貧實錄(報告文學)

拿山草莓基地 張志軍攝

拿山脫貧實錄(報告文學)

危舊房改造加固現場

吳明華文/圖

2017年,5月23日,星期二。晚,無風。

我的手機響了,是妻子打來的。信號,穿過崇山峻嶺,跨越溝壑,沿著天橋矗立的高速公路,在一個叫拿山盆地的地方俯衝下來。

這正是革命搖籃井岡山的北大門,井岡山市新城區的主要所在地———拿山鎮。全鎮三面環山,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間形成一小塊橢圓形的盆地,全鎮平均海拔320多米。

此時,窗外蛙聲一片,啄木鳥在鎮政府大院的那棵百年水杉上啄木,“篤,篤篤篤篤,篤,篤篤篤篤……”

鎮政府的會議室裡燈火通明。我們採訪回到駐地的時候已經六點鐘了,為了等到王書記,於是又等了一個多鐘頭。菜是農家菜,開胃,下飯。我們以茶代酒互相碰了幾下,王書記很快就把碗裡的飯扒完了,他說:“每天回來都要開會,他們在會議室等久了!”

普通的人,早晨見面的時候,我還以為他不是書記,中等身材,黝黑的臉上,一笑還露出煙燻牙。我們坐下來,聊天。我打開錄音筆給他錄了一段話:“井岡山的扶貧工作已初見成效,教育扶持、保障扶持、產業扶持,為了保持持續性,我們已經沒有節假日的概念了。酸甜苦辣,這些日日月月,我們的幹部真的算是拼著的!”

接完妻子的電話,夜靜人深,我想,那些默默奉獻在扶貧第一線上的幹部同志們,他們的家屬會向他們打來牽掛電話嗎?或許她們除了牽掛,再也指望不了他們能幫自己做一點什麼。

白天採訪,晚上做總結。奔波、勞累,感動、欣慰。夜已微涼。今夜,我的筆已褪去浮華,心頭澎湃,如江邊河的水,一瀉千里……

劉足華,拿山鎮長路村村支部書記,在村部我見到了他。三層樓高的村部,國旗在樓頂上迎風飄揚。其貌不揚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他的頭髮如鋼針,根根豎立,小眼睛。當看見我的視線落在他的胸脯上,他突然就笑了,且“乓乓”地拍著掛在胸前的那枚黨徽,挺自豪地說:“一樹兩強,亮身份。”

一樹兩強是什麼呢?我不解。後來才得知“一樹兩強”是黨組織提出來的口號,樹旗幟,強堡壘,強活力的意思。

如此舉動,似有些幽默,然而看他認真的態度,我才想起在井岡大地上,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莊嚴地佩戴黨徽,在人群中來往穿梭,默默無聞,忙前忙後。

劉足華說:“一下子,也不知道說什麼,我們下村去邊走邊看吧!”

劉足華開來的是輛舊皮卡車,四門四座,後面還帶有車箱。車,很久沒洗,四個輪子還粘著厚厚的泥巴。打開車門,我看見在他的駕駛室裡放著一頂晒得發黑的草帽。劉足華的駕駛室裡亂糟糟的,又髒,他忙把副駕駛座上的資料收拾起來,其中有一個封皮非常奪目,上面印有紅色正楷:井岡山下的無悔青春!

劉足華私密而信心滿滿地告訴我,這是他們請設計院設計出來的“長路村概念性規劃圖紙”,照這樣下去,長路村不用幾年就會實現山好水好,風景更好的最終目標!

遠山朦薰。這是通往下一個自然村小組的必經之路,道路剛硬化不久,基礎設施還在完善,我們抬眼望去,雲霧在半山腰上纏來繞去。

雷唐忠,男,68歲。老伴患精神分裂症多年,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窮。劉足華說,為了達到精準扶貧的力度,他們一個一個人調查,一家一家走訪,把雷唐忠定為紅卡戶是沒有錯的。

雷唐忠看到我們到來,忙放下手中的活,笑呵呵地迎接我們。這是一棟一字排開的三間三層的新樓房,樓上二層還是毛坯,第一層剛裝修不久,因為老房屋要拆除,全家五口就急急忙忙地搬了進來。

兒媳婦陳麗華,忙拿出瓜子、點心,招呼我們坐下喝茶。劉足華隨即抓起兩塊餅乾就往嘴裡塞,邊嚼邊說道:“太餓了,一早忙到而今,飯都沒吃哩!”小陳笑了,說:“餓了你就多吃點啊!”

雷唐忠有些耳背,劉足華把嘴湊近雷唐忠誇他娶了個好兒媳婦。雷唐忠聽後,忙把頭點成雞啄米,說:“是啊是啊。”

於是,我就跟小陳攀談了起來。小陳很善談,她穿著一套合體的粉紅裙子,長髮在腦後紮成一條馬尾。她說,習主席視察井岡山,給老百姓帶來了福音!小陳是興國人,在廣東打工的時候

跟老公認識的。當時,老公說他們家生活苦,哪知根本就沒想到有這麼窮,家裡沒件像樣的傢俱不說,房屋

破破爛爛的還四處漏風,一碰上下雨,家裡的臉盆水桶一齊上陣,都不夠接漏。去年,屋頂上的瓦片突然坍塌,差一點就打到了公公的頭!

小陳說:“我第一次來到他們家的時候,好失望哦!站在門口久久地不想進去。父母一百個不同意,結婚的時候,還是弟弟從家裡悄悄地把戶口本偷出來給我打結婚證。現在好啦,政府給我們補助了住房扶持資金,劉書記還自掏荷包借給我們三萬塊錢,加上這兩年我們打工攢下的,總算把新房建好了!”稍停,小陳又接著說:“而今,我們有自己的產業合作社,我在井岡酒店上班,政府補助的那一萬塊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在合作社裡,像牛生崽一樣,每年都有分紅。過些日子等把新房裝修完了,就把爸爸媽媽接過來,告訴他們,我活得很好啊,有奔頭哩!”

奔赴下一程的路上,劉足華問我:“你知道我們長路村有多少光棍嗎?”

我答不上來。劉足華一拳砸在方向盤上,自言自語地說:“留住了興國妹子,值!”

我想,種種事實正詮釋著井岡山扶貧工作的真正價值。

長路村有很好的紅色歷史文化背景。1929年,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共和國的締造者,在長路留下了關於苦難中國何去何從的思考,成立了長舍蘇維埃政府。而今,那些紅色標語在古村的牆壁上隨處可見,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青年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上山下鄉”的號召,胸懷廣闊天地的遠大理想,踏上時代風雲,來到了井岡山。在長路村的知青點上,他們吃住在村裡,和村民一起勞作耕耘。幾十年過去了,為了擴展旅遊,還原知青文化的亮點,劉足華與村幹部一起在開始沒有項目資金的支持下,每人拿出幾萬元來建設“知識青年紀念館”,同時想方設法北上南下去收集老照片。

如今,知識青年紀念館辦得如火如荼,一舉成為全省第一家上檔次、有品味的知青紀念館。

知青紀念館分上下兩層,老照片、勞動生活工具琳琅滿目,立於那一幅幅“放竹排、巧運圓木、茨坪放羊、茶園細作、學插秧”的跟前,彷彿時光倒流,我不知不覺融入到了那種“為國分憂、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知青精神當中去了。

劉足華看我站在那些老照片面前,如此痴迷,就自豪地說:“有很多人問我,你們的那些項目資金是怎麼來的呢?我說,亮點找到了,梧桐引得鳳凰來,上級領導肯定注意啦。比如,吉安市財政局、井岡山市財政局等等,都給了我們村很大的支持!”

這就是智慧吧!一個讀書不多,一村之長的智慧。在村頭的岔道口,我清楚地看見一塊公示牌,上面寫著:“十三五”貧困村項目。項目名稱:拿山鎮長路村村莊整治建設。建設地點:長路村清家塘組。建設內容:衛生廁所、垃圾清理、籬笆圍牆、修水溝。投資概算:15萬元。責任人:劉足華。或許,這就是實幹,一點也不來虛的。

沿著清家塘組的水泥路往前走,一片果蔬基地生機勃勃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就是拿山鎮產業扶貧聞名全市的“五三二”生產模式。一壟壟的土地,一個個的大棚,一條條的水溝,一口口的池塘,農人在這裡除草、灑水、起壟、蓋膜,如裝扮自家出嫁的女兒一樣細緻、用心。

一場雨下來,我們紛紛躲避。劉足華望著這頃刻朦朧一片的雨,欣喜地說道:“這是一場及時雨啊,晴了那麼多天,土一鬆,那些白果山梨該下肥了!”

劉足華說:“打算在這裡建一座採摘園,再鋪上一條自行車賽道,從這裡伸過去,至山腳那邊轉回來,形成集旅遊、觀光、採摘、健身為一體的場所。到那時啊,紅、藍、黃卡貧困戶們的入股分紅就更多啦!”

雨過,太陽鑽出雲層,威力更強,很刺眼。

中午了!劉足華不禁翻來覆去地摩擦著他的肚子。我問:“你怎麼啦?”

劉足華不著聲。

我默然。人是鐵,飯是剛。我想,胃疼多半是由於長期的飲食不規律而造成的。那麼,他該去醫院了。

“沒事。”劉足華坦然地說,“等一下吃飽了就不疼啦!”

走上車,我看到劉足華的臉真的是又黑又瘦,就心疼地告訴他保重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劉足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我都六十四了,生老病死,由它去吧!”

在經過村民安置區的時候,劉足華把車速放慢了,望著那些鱗次櫛比的房屋,他朝窗外指了指,說:“瞧,那些高高矮矮的房屋,‘兩危管控’我又挨批評了!總是頂著這麼多的壓力,老百姓的工作不好做啊!每天回到家,老伴罵我,說我的臉只剩下三指寬了,圖什麼呢?”

夜已深,會議室的燈光不知什麼時候熄了。今夜有些悶熱,我把窗戶打開,鎮政府大院的那兩口水塘裡的蛙鳴依然此起彼伏。五月,還有蛙鳴,很難得了。燈光射在樹上,枝葉流光溢彩。

我喝了幾口茶,拿起鎮扶貧辦張主任送過來的資料,一行行字體宛如滾燙的汗水,我似乎也體驗到了他們那種艱辛與拼搏的歷程。

2016年拿山鎮脫貧攻堅工作總結上面寫道:拿山鎮緊鄰新城區,全鎮國土總面積為68平方公里,下轄10個行政村,80個村民小組,73個自然村,總人口14226人,其中農業人口13616人。按照全山要求,以“12345”方式精準識別出貧困戶364戶1256人(紅卡戶154戶504人,藍卡戶93戶311人,黃卡戶117戶441人),分別佔全鎮農村總戶數、總人口數的10.3%和9.2%。“十三五”貧困村3個,分別是長路村、茶坪村、勝利村。兩年來,全鎮154戶紅卡戶全部加入金融產業扶貧,貧困戶144戶加入產業扶貧專業合作社,目前貧困戶共脫貧317戶1134人,未脫貧貧困戶47戶12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96%,圓滿完成市裡下達的脫貧任務,為實現全面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上數據均以信念、智慧、汗水鋪成。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個民族的興旺,一個產業的崛起,都離不開正確的領導,與那些奮戰在第一線上默默奉獻的人們!

我入睡的時候,啄木鳥依然在那棵百年水杉上啄木,“篤,篤篤,篤篤篤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