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位於景德鎮樂平市北33公里處,有一座雞公山,山勢兩頭高中間低,在密密的樹林襯映之下,就像一隻喔喔而啼的公雞。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山中的湧山岩洞。

湧山岩洞在雞公山南面半山腰,沿遊步道拾階而上,高低錯落,蜿蜒盤旋,途中綠樹成蔭,山石奇麗,彷彿將走進不知盡頭的原始森林。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山洞展現在人們面前,洞口右側醒目地豎立著一塊刻有“湧山古人類洞穴遺址”的碑石。


"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位於景德鎮樂平市北33公里處,有一座雞公山,山勢兩頭高中間低,在密密的樹林襯映之下,就像一隻喔喔而啼的公雞。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山中的湧山岩洞。

湧山岩洞在雞公山南面半山腰,沿遊步道拾階而上,高低錯落,蜿蜒盤旋,途中綠樹成蔭,山石奇麗,彷彿將走進不知盡頭的原始森林。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山洞展現在人們面前,洞口右側醒目地豎立著一塊刻有“湧山古人類洞穴遺址”的碑石。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湧山岩洞口高9米,寬15米,向東呈橢圓形,入洞後約25度斜坡傾向洞底,且洞身逐漸變窄。在距洞口30米處洞身最窄,約2米高,3米寬,洞底漸高,再進150米至湧山岩洞盡頭,全長約200米,洞底平坦,洞壁有水流痕跡。

196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樂平文化館的協助下,對湧山岩洞進行考察,發現了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打製石器及動物骨齒化石,其中石器有明顯的人工打擊痕跡,經專家賈蘭坡鑑定,均屬於華南中更新時期的“大熊貓”——劍齒象等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石片,動物化石原件存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記者瞭解到,湧山岩洞裡的堆積層分佈較小,僅限於洞口附近,並已遭到破壞。保存的堆積層自上至下分為四層:石鐘乳層,厚約20至30釐米;角礫岩層,厚約30至40釐米,含有破碎的骨片;黃色沙質土層,出土較多的動物化石。與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英質石片。石片的幾個基本特徵,如打擊點、檯面、破裂面等,均還清晰,尤其是檯面的兩側有兩次打擊的痕跡,應屬砍砸類石器。


"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位於景德鎮樂平市北33公里處,有一座雞公山,山勢兩頭高中間低,在密密的樹林襯映之下,就像一隻喔喔而啼的公雞。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山中的湧山岩洞。

湧山岩洞在雞公山南面半山腰,沿遊步道拾階而上,高低錯落,蜿蜒盤旋,途中綠樹成蔭,山石奇麗,彷彿將走進不知盡頭的原始森林。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山洞展現在人們面前,洞口右側醒目地豎立著一塊刻有“湧山古人類洞穴遺址”的碑石。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湧山岩洞口高9米,寬15米,向東呈橢圓形,入洞後約25度斜坡傾向洞底,且洞身逐漸變窄。在距洞口30米處洞身最窄,約2米高,3米寬,洞底漸高,再進150米至湧山岩洞盡頭,全長約200米,洞底平坦,洞壁有水流痕跡。

196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樂平文化館的協助下,對湧山岩洞進行考察,發現了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打製石器及動物骨齒化石,其中石器有明顯的人工打擊痕跡,經專家賈蘭坡鑑定,均屬於華南中更新時期的“大熊貓”——劍齒象等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石片,動物化石原件存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記者瞭解到,湧山岩洞裡的堆積層分佈較小,僅限於洞口附近,並已遭到破壞。保存的堆積層自上至下分為四層:石鐘乳層,厚約20至30釐米;角礫岩層,厚約30至40釐米,含有破碎的骨片;黃色沙質土層,出土較多的動物化石。與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英質石片。石片的幾個基本特徵,如打擊點、檯面、破裂面等,均還清晰,尤其是檯面的兩側有兩次打擊的痕跡,應屬砍砸類石器。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位於景德鎮樂平市北33公里處,有一座雞公山,山勢兩頭高中間低,在密密的樹林襯映之下,就像一隻喔喔而啼的公雞。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山中的湧山岩洞。

湧山岩洞在雞公山南面半山腰,沿遊步道拾階而上,高低錯落,蜿蜒盤旋,途中綠樹成蔭,山石奇麗,彷彿將走進不知盡頭的原始森林。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山洞展現在人們面前,洞口右側醒目地豎立著一塊刻有“湧山古人類洞穴遺址”的碑石。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湧山岩洞口高9米,寬15米,向東呈橢圓形,入洞後約25度斜坡傾向洞底,且洞身逐漸變窄。在距洞口30米處洞身最窄,約2米高,3米寬,洞底漸高,再進150米至湧山岩洞盡頭,全長約200米,洞底平坦,洞壁有水流痕跡。

196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樂平文化館的協助下,對湧山岩洞進行考察,發現了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打製石器及動物骨齒化石,其中石器有明顯的人工打擊痕跡,經專家賈蘭坡鑑定,均屬於華南中更新時期的“大熊貓”——劍齒象等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石片,動物化石原件存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記者瞭解到,湧山岩洞裡的堆積層分佈較小,僅限於洞口附近,並已遭到破壞。保存的堆積層自上至下分為四層:石鐘乳層,厚約20至30釐米;角礫岩層,厚約30至40釐米,含有破碎的骨片;黃色沙質土層,出土較多的動物化石。與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英質石片。石片的幾個基本特徵,如打擊點、檯面、破裂面等,均還清晰,尤其是檯面的兩側有兩次打擊的痕跡,應屬砍砸類石器。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1963年6月,《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七卷第二期發表了《江西樂平大熊貓——劍齒象及其洞穴堆積》,介紹湧山岩洞詳細情況,認為湧山岩洞是約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人類住居的遺址。

2011年5月,考古專家在湧山雞公山發現大量的原始軟陶、夾砂夾碳陶、紅陶、灰陶等,幾乎涉及各個階段、各種品類的陶器陶片遺物十分豐富。沉寂了數十年的湧山洞穴遺址再次引發考古界的高度關注。國內眾多考古界和古陶瓷研究界名流齊聚湧山鎮雞公山,進行了一場持續數日的湧山鎮舊石器遺址專家調查諮詢會。經過鑑定,專家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陶鼎足(距今約5000年)、商代陶片(距今3300年)、西周——原始青瓷豆(距今約3000年),旁證了景德鎮“瓷都”“瓷源”的身份。此外,專家還在洞穴裡發現一萬年前原始人類的疑似“劃刻”。

2014年12月27日,由樂平古稀農民徐裕西傾其所有建成的湧山古人類和古陶瓷文化館正式開館,吸引了考古專家和古陶瓷研究學者前來觀摩。有專家語出驚人:陶器時代始於湧山。只要努力發掘,湧山洞穴遺址有可能發現古人類化石。。

經過60多年的考古論證和數代人的文化尋根,歷史終於呈現。正是穴居於湧山洞穴的祖先們,在發明製作原始陶器的時候,開啟了景德鎮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陶瓷文明史。以湧山地區為代表的陶器發明,使人類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陶器時代”。

“湧山岩洞遺址的發現,揭開了江西境內遠古人類生活的序幕,其意義和價值不可估量,填補了江西舊石器時代考古空白,譜寫了贛鄱大地人類文明新篇章,豐富了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內涵,對我國舊石器時代人類及其文化知識比以前豐富了很多,有些傳統的說法也隨之作出修改或補充。”徐裕西說,這一發現為尋找原始人類及其文化遺物提供了線索,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生物史和人類史“博物館”。

如今,樂平湧山“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遊覽區”已正式升格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現擬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位於景德鎮樂平市北33公里處,有一座雞公山,山勢兩頭高中間低,在密密的樹林襯映之下,就像一隻喔喔而啼的公雞。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山中的湧山岩洞。

湧山岩洞在雞公山南面半山腰,沿遊步道拾階而上,高低錯落,蜿蜒盤旋,途中綠樹成蔭,山石奇麗,彷彿將走進不知盡頭的原始森林。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山洞展現在人們面前,洞口右側醒目地豎立著一塊刻有“湧山古人類洞穴遺址”的碑石。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湧山岩洞口高9米,寬15米,向東呈橢圓形,入洞後約25度斜坡傾向洞底,且洞身逐漸變窄。在距洞口30米處洞身最窄,約2米高,3米寬,洞底漸高,再進150米至湧山岩洞盡頭,全長約200米,洞底平坦,洞壁有水流痕跡。

196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樂平文化館的協助下,對湧山岩洞進行考察,發現了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打製石器及動物骨齒化石,其中石器有明顯的人工打擊痕跡,經專家賈蘭坡鑑定,均屬於華南中更新時期的“大熊貓”——劍齒象等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石片,動物化石原件存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記者瞭解到,湧山岩洞裡的堆積層分佈較小,僅限於洞口附近,並已遭到破壞。保存的堆積層自上至下分為四層:石鐘乳層,厚約20至30釐米;角礫岩層,厚約30至40釐米,含有破碎的骨片;黃色沙質土層,出土較多的動物化石。與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英質石片。石片的幾個基本特徵,如打擊點、檯面、破裂面等,均還清晰,尤其是檯面的兩側有兩次打擊的痕跡,應屬砍砸類石器。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1963年6月,《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七卷第二期發表了《江西樂平大熊貓——劍齒象及其洞穴堆積》,介紹湧山岩洞詳細情況,認為湧山岩洞是約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人類住居的遺址。

2011年5月,考古專家在湧山雞公山發現大量的原始軟陶、夾砂夾碳陶、紅陶、灰陶等,幾乎涉及各個階段、各種品類的陶器陶片遺物十分豐富。沉寂了數十年的湧山洞穴遺址再次引發考古界的高度關注。國內眾多考古界和古陶瓷研究界名流齊聚湧山鎮雞公山,進行了一場持續數日的湧山鎮舊石器遺址專家調查諮詢會。經過鑑定,專家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陶鼎足(距今約5000年)、商代陶片(距今3300年)、西周——原始青瓷豆(距今約3000年),旁證了景德鎮“瓷都”“瓷源”的身份。此外,專家還在洞穴裡發現一萬年前原始人類的疑似“劃刻”。

2014年12月27日,由樂平古稀農民徐裕西傾其所有建成的湧山古人類和古陶瓷文化館正式開館,吸引了考古專家和古陶瓷研究學者前來觀摩。有專家語出驚人:陶器時代始於湧山。只要努力發掘,湧山洞穴遺址有可能發現古人類化石。。

經過60多年的考古論證和數代人的文化尋根,歷史終於呈現。正是穴居於湧山洞穴的祖先們,在發明製作原始陶器的時候,開啟了景德鎮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陶瓷文明史。以湧山地區為代表的陶器發明,使人類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陶器時代”。

“湧山岩洞遺址的發現,揭開了江西境內遠古人類生活的序幕,其意義和價值不可估量,填補了江西舊石器時代考古空白,譜寫了贛鄱大地人類文明新篇章,豐富了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內涵,對我國舊石器時代人類及其文化知識比以前豐富了很多,有些傳統的說法也隨之作出修改或補充。”徐裕西說,這一發現為尋找原始人類及其文化遺物提供了線索,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生物史和人類史“博物館”。

如今,樂平湧山“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遊覽區”已正式升格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現擬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位於景德鎮樂平市北33公里處,有一座雞公山,山勢兩頭高中間低,在密密的樹林襯映之下,就像一隻喔喔而啼的公雞。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山中的湧山岩洞。

湧山岩洞在雞公山南面半山腰,沿遊步道拾階而上,高低錯落,蜿蜒盤旋,途中綠樹成蔭,山石奇麗,彷彿將走進不知盡頭的原始森林。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看似極其普通的山洞展現在人們面前,洞口右側醒目地豎立著一塊刻有“湧山古人類洞穴遺址”的碑石。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湧山岩洞口高9米,寬15米,向東呈橢圓形,入洞後約25度斜坡傾向洞底,且洞身逐漸變窄。在距洞口30米處洞身最窄,約2米高,3米寬,洞底漸高,再進150米至湧山岩洞盡頭,全長約200米,洞底平坦,洞壁有水流痕跡。

1962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樂平文化館的協助下,對湧山岩洞進行考察,發現了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打製石器及動物骨齒化石,其中石器有明顯的人工打擊痕跡,經專家賈蘭坡鑑定,均屬於華南中更新時期的“大熊貓”——劍齒象等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石片,動物化石原件存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記者瞭解到,湧山岩洞裡的堆積層分佈較小,僅限於洞口附近,並已遭到破壞。保存的堆積層自上至下分為四層:石鐘乳層,厚約20至30釐米;角礫岩層,厚約30至40釐米,含有破碎的骨片;黃色沙質土層,出土較多的動物化石。與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有人工打擊痕跡的石英質石片。石片的幾個基本特徵,如打擊點、檯面、破裂面等,均還清晰,尤其是檯面的兩側有兩次打擊的痕跡,應屬砍砸類石器。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1963年6月,《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七卷第二期發表了《江西樂平大熊貓——劍齒象及其洞穴堆積》,介紹湧山岩洞詳細情況,認為湧山岩洞是約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人類住居的遺址。

2011年5月,考古專家在湧山雞公山發現大量的原始軟陶、夾砂夾碳陶、紅陶、灰陶等,幾乎涉及各個階段、各種品類的陶器陶片遺物十分豐富。沉寂了數十年的湧山洞穴遺址再次引發考古界的高度關注。國內眾多考古界和古陶瓷研究界名流齊聚湧山鎮雞公山,進行了一場持續數日的湧山鎮舊石器遺址專家調查諮詢會。經過鑑定,專家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陶鼎足(距今約5000年)、商代陶片(距今3300年)、西周——原始青瓷豆(距今約3000年),旁證了景德鎮“瓷都”“瓷源”的身份。此外,專家還在洞穴裡發現一萬年前原始人類的疑似“劃刻”。

2014年12月27日,由樂平古稀農民徐裕西傾其所有建成的湧山古人類和古陶瓷文化館正式開館,吸引了考古專家和古陶瓷研究學者前來觀摩。有專家語出驚人:陶器時代始於湧山。只要努力發掘,湧山洞穴遺址有可能發現古人類化石。。

經過60多年的考古論證和數代人的文化尋根,歷史終於呈現。正是穴居於湧山洞穴的祖先們,在發明製作原始陶器的時候,開啟了景德鎮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陶瓷文明史。以湧山地區為代表的陶器發明,使人類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陶器時代”。

“湧山岩洞遺址的發現,揭開了江西境內遠古人類生活的序幕,其意義和價值不可估量,填補了江西舊石器時代考古空白,譜寫了贛鄱大地人類文明新篇章,豐富了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內涵,對我國舊石器時代人類及其文化知識比以前豐富了很多,有些傳統的說法也隨之作出修改或補充。”徐裕西說,這一發現為尋找原始人類及其文化遺物提供了線索,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生物史和人類史“博物館”。

如今,樂平湧山“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遊覽區”已正式升格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現擬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景德鎮這個地方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如今是國家級旅遊景區!


文章來源:江西頭條、景德鎮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