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的東北司機

瓷都的東北司機

作為一名陶瓷考古專業的學生,我這學期來到了景德鎮實習。瓷都是每個陶瓷學人心中的聖地,而除了考古知識之外,這裡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的,竟是那些飆著東北口音的滴滴司機。

每晚6點下工之後,我都要去老陶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老校區)的工作室學習制瓷。因為住的地方和老陶院相距很遠,為了能在工作室多學一陣,我每次都會打車。

費用雖高,但勝在方便快捷,權當給景德鎮交的“學藝費”了。坐車期間,我每每和司機師傅攀談,發現十有八九,師傅們都帶著些東北口音。

起初我十分訝異,以為是“鄉音難改鬢毛衰”,這是難得地碰上了老鄉。

可再一問,他們竟從未去過東北,這點殘留的東北口音,是我們之間唯一的共同點。

後來才知道,這些司機師傅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他們大多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昌河汽車工人。

瓷都的東北司機

瓷業高峰在此都

上世紀80-90年代的景德鎮名企林立,正是經濟最好的“黃金時代”。制瓷業有赫赫有名的“十大國營瓷廠”:建國、人民、宇宙、藝術、東風、景興、光明、紅星、紅旗、為民。這些瓷廠,個個都是身懷絕技,如同武俠小說裡的各大門派,皆有一門絕學獨步江湖。

宇宙瓷廠,作為景德鎮第一家機械化國有瓷廠,設備先進,規模巨大;東風瓷廠,脫胎於景德鎮老瓷號“楊福生”,造型新穎,工藝多變;藝術瓷廠,繼承了晚清民國技藝,匠人們或是世家後裔,或是名師傳人,產品爭奇鬥豔。其他瓷廠如光明的青花玲瓏,景興的正德餐器,紅星的外銷新彩⋯⋯在當時亦是求之不得的名窯名瓷。

“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在此都”,正是當年的這些國營瓷廠,將景德鎮現代制瓷工業推向了最高峰。

但若以為景德鎮依舊只靠瓷器立足,視野便太過狹隘了。景德鎮另有兩手“拳頭產品”,在當時亦是暢銷全國,無人不曉。

華意電器,在80年代是全國聞名遐邇的冰箱廠。而此後專注於生產冰箱壓縮機,迅速成為行業內的龍頭老大。在90年代,當冰箱迅速普及,成為人們家庭必備“四大件兒”時,華意生產了全國絕大多數的冰箱製冷設備。其規模之巨,可想而知。

但如果說實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在景德鎮影響力最大的企業,則非“昌河”莫屬。

昌河,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於景德鎮建立的軍用直升機生產企業。計劃經濟年代,大量的軍工技術人才調撥於此。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自東北重工業區,在這座古老的南方市鎮,建立了全新的現代工業。

改革開放之後,或許是因為這座城市蘊含的手工業基因,抑或是年輕企業的敢作敢為,1982年,昌河“敢為天下先”,研製出了中國人自己生產的第一輛微型用車。此後便一發不可收,1984到1990連續六年,昌河汽車都是全國微車產銷量第一的企業。

通過與外國汽車名企合作,成為90年代實力最雄厚的國產車品牌之一。在許多城市汽車數量還屈指可數時,景德鎮卻已是汽車遍地,除了進口名車,滿街皆是昌河。

在當年若是昌河員工,身著工裝,再說上一口標準的東北話,進城時真的可以睥睨一切,景德鎮的任何店家都需敬讓三分。

工裝象徵著鐵飯碗,東北話象徵著硬技術。在市場經濟剛剛起步的年代,一身本事就是最大的財富。

說來慚愧,我家裡用的,就是昌河生產的微型麵包車。這輛車連續開了10餘年,居然從未出過大故障,其做工與質量真是叫人歎服。從景德鎮生產的一輛輛昌河,銷往全國,走入了每個尋常百姓家。

在那個風雲際會的大時代,他們就如同家人一樣,見證著每個家庭的欣欣向榮。而他們的故鄉景德鎮,也因此一躍成為全省最具實力的工業中心。

瓷都的東北司機

山雨欲來

然而時過境遷,到了世紀末,原本欣欣向榮的景德鎮彷彿突然失去了支柱。

十大瓷廠幾乎全部停產,當年的帶頭大哥“宇宙瓷廠”,如今已改頭換面,變成遊人如織的“陶溪川”工業遺產公園。

而其他瓷廠則沒有那麼幸運,停產停業以後,除了幾個殘存的煙囪,瓷廠內的工人早已離去,留下了空蕩蕩的碩大廠房,漸漸被附近冒出的一個個小作坊所侵蝕。

華意則依靠著壓縮機艱難維持。

而當年意氣風發的“昌河”,命途最為多舛。

世紀之初,昌河汽車被北京汽車收購。在這新舊交替中,面對新的經營模式,昌河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當年暢銷全國的麵包車,早已是明日黃花。

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愈發陷入兩難境地:若復興“昌河”品牌,就必須立足本地,可手中的經典款式,也就只有十年前的“北斗星”;可若再造新企,就只好依靠母公司的技術,接連推出的新車往往“水土不服”,並不能與外地車企相抗衡。

在這裡,才能切實感受到山雨欲來的經濟形勢。今年昌河面臨了建廠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嚴重積壓的庫存,不得不中斷廠內流水線生產。由此導致大量職工停職休假,暫時“失業”的工人們,不得不暫選其他方式謀生。

這就是為何如此多昌河汽車職工,成為滴滴司機的原因。

他們早年隨著父輩來到了這座陌生的城市,由於國有企業“家屬院”式的生活,導致在鎮區附近形成了一個“小東北”,由此鄉音未變,口味不改。他們接替父輩的崗位,卻發現早已是物是人非。當年那身帥氣的工裝,如今卻被丟棄在了角落。

“當年景德鎮很牛的,看見沿江這些小ktv了嗎?90年代這裡天天晚上都停滿了車子的!那時候企業職工捧的可都是金飯碗啊⋯⋯”

“當年我們這些人跑的車,那都是昌河的車。我告訴你啊,當年昌河的小麵包車,在全國是獨一號的。現在,哎呦,還在靠十年前北斗星的老本兒⋯⋯”

瓷都的東北司機

生活在繼續

景德鎮的交通狀況,一直以來都是司機師傅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相較於他地,這座城市的交通,實有些特殊。

在景德鎮,摩托車與電動車,有著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特權”。

他們像出租車一樣載客,就類似於上世紀風靡全國的“摩的”。他們直接在快車道上行駛,和機動車享受同等待遇,即便機動車在後面怎樣鳴笛,他們都充耳不聞。

我曾問這些師傅們,為何不清晰規則、分明責任呢?他們總會這樣回答:“這些人都是當年的下崗工人⋯⋯”

瓷都轉型,真是步履維艱。

現實總讓人懷念黃金歲月的逝去。可奈何這份記憶與感情,只侷限在一個特定年代的特定群體。那個年代繁榮的象徵,是老土的工裝、汙濁的空氣,乃至一袋袋的白色粉末,若放到現在,就只會招來嘲笑與“呵呵”。

一生珍重的回憶,現在也只是出租車上的故事罷了。

不過希望依然存在。有一次是位年輕的師傅開車。臨走前對我說道:“接完你這單,去市場買個菜,媳婦兒擱家做外賣,東北餃子,下次你點個嚐嚐。”

也許他們從未踏足過那片黑土地,但是那份熟悉的勤勞與質樸,依然融於他們的血脈。他們即便沒有經歷風雪,卻比任何人都熟悉,如何熬過這漫漫寒夜。

相信事在人為,科技帶來了新的機遇,再加上生長於斯的“東北老鐵”們,未來景德鎮,依舊可期。

@文/李凱

《中國青年》雜誌2019年第1期

轉 載 請 聯 系 後 臺

歡 迎 轉 發 到 朋 友 圈

瓷都的東北司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