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盆地門戶之戰:周厲王與鄂侯之間的愛恨情仇(上)

晉鄂侯 周厲王 竹書紀年 西周 欲雲談史論今 欲雲談史論今 2017-09-25

周厲王三年,淮夷人大舉入侵成周,周王室派兵前往阻擊,結果大敗。(《今本竹書紀年》)淮夷入侵成周,在厲王時青銅器“十月敔簋(音玉鬼)”的銘文中也有記錄,證明《今本竹書紀年》的記載確實可信。

南陽盆地門戶之戰:周厲王與鄂侯之間的愛恨情仇(上)

十月敔簋

洛邑雖然不是周國都,但卻是周王國在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周人勢力範圍東擴的象徵。洛邑是周武王親自選址,周公旦親手營建起來的都邑。地理上,洛邑號稱“天下之中”,天下諸侯進貢時“道里均”;戰略上,洛邑前有伊水、洛水,後有黃河,北望太嶽山,南看三塗山,而且距離嵩山不遠,是周武王臨終前選定抵禦商人的重要戰略前線基地。因此,洛邑長期以來,就被視作西周王國的陪都,通常也被稱作東都。

淮夷人殺入洛邑,就證明周王室連政治核心地帶的安全都無法保證了,何以統治天下?這是周王室絕對不可容忍的,必須得懲戒如此囂張跋扈的淮夷人!

“範強周者,雖遠必誅!”

然而,口號雖喊得震天響,但要想真正打敗敵人,首先就得掂量掂量自身夠不夠份量。淮夷人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能這麼輕而易舉地被周人擊垮。

淮夷人,是周人的生死對頭,從西周初開始就一直與周人作對,曾經大力支持武庚叛亂。自那以後,歷經數代西周“中央政府”,淮夷人不但沒能被周人打趴下,反倒是越挫越勇,變得更加強大。到西周中晚期,淮夷人實力達到鼎盛,屢屢威脅到西周王國安全。

以周厲王執政初期周王室的實力,就想對淮夷人發起全面反擊,絕對是自取其辱!

還好,周厲王不是真如史書中寫的那樣,簡單而“暴虐”。周厲王掂量掂量自身分量,並沒有盲目地發起對淮夷人的大規模報復。他突然劍走偏鋒,在不為人注意的一個角落,令人意外地下出了反擊的第一步棋。


在打退淮夷人對成周的瘋狂進攻後,周厲王從戰事前線返回,中途順道訪問了噩國。噩國,即鄂國,位於今天河南南陽附近,是姞姓國。在殷商時期,鄂國就已存在,歷史悠久。商紂王在位時,鄂侯與西伯姬昌曾經同為商王室“三公”,地位不相上下。能與赫赫有名的“西霸”平起平坐,可見商周之際,鄂國實力也不容小覷。後來,因為商紂王濫殺無辜,鄂侯被“脯”,周文王被囚。以這段淵源分析,周人滅商時,鄂國應該是站在周人陣營這邊。雖然鄂國並未參與對商紂王的最後一戰,但鄂國絕對不會是周武王姬發的敵人。在周人奪取天下後,因為這段難兄難弟的淵源,兩國惺惺相惜,交往頻繁。鄂國還一度與周王室通婚,成為皇親國戚。(《噩侯簋》銘文)周國和鄂國之間的友誼,是兩國祖輩鮮血凝結而成,經受住了漫長歲月的考驗,源遠流長。

南陽盆地門戶之戰:周厲王與鄂侯之間的愛恨情仇(上)

噩侯簋

“西周CCTV”報道:在打退淮夷人入侵後,周厲王不辭辛勞,馬不停蹄地到鄂國考察軍事備戰工作。時任鄂國領導人鄂侯馭方隆重地前往迎接,對天子蒞臨鄂國視察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並當面獻上銅壺。天子見到鄂侯,非常高興,立刻為鄂侯舉行“裸禮”,賜予香酒。

所謂“裸禮”,不是說賓客雙方脫光衣服褲子相見,以表坦誠相待。“裸禮”是周時天子接見諸侯或重臣時的一種禮節,周王以爵杯酌香酒招待臣下即為“裸”,又名“賜裸”。(《內史毫豐同的初步研究》吳鎮烽著)

隨後,鄂侯馭方提議暫時休宴,邀請天子參加射禮,天子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天子走出酒桌,親自下場,一箭射中標靶;鄂侯馭方隨之下場,跟隨天子,也射中標靶。天子對鄂國領導人的精準射術進行了表揚,勉勵鄂侯在今後的軍事備戰工作中再接再厲,發揮領導人模範帶頭作用,搞好軍事備戰工作,為周國國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在宴席上,天子還對鄂侯賞齎備至,“王寴易(親錫馭)方玉五嗀(瑴),馬亖(四)匹,矢五束”,以勉勵鄂侯,並希望鄂國能繼續鞏固和發揚兩國源遠流長的傳統友誼。鄂侯馭方對天子降臨和賞賜都受寵若驚,特地鑄成一銅鼎,藉以宣揚天子恩德。(《馭方鼎》銘文)

南陽盆地門戶之戰:周厲王與鄂侯之間的愛恨情仇(上)

馭方鼎

周厲王的這次訪問,表面上看,賓主雙方是融融洽洽,一派和諧。但是,掩藏在外表和諧、融洽之下的,卻是雙方無法彌補的深深裂痕。周厲王此行,真實目的可不是要緬懷兩國之間血濃於水的戰友之情,他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國與國之間友誼的小船,總是伴隨著利益衝突的激化,說翻就翻。

淮夷人幾次“跨省”,從淮河流域殺入成周,甚至攻向宗周,在周王畿附近如果沒有人接應,絕對難以持久支撐。洛邑往東,就是一個巨大的沖積平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原”。在這塊沖積平原的各大戰略要點上,周人都佈置下了數個姬姓諸侯國:在太行山與黃河之間狹長地帶前商都地區,以衛國為首,輔以凡國(今河南輝縣)和胙國(今河南延津);太行-黃河狹長地帶的南端,以邘國(今河南沁陽西北)為首,輔以原國(今河南濟源縣西北)和雍國(今河南修武縣以西);中原地區以南,則有應國(今河南平頂山市西)、蔡國(今河南上蔡)和蔣國(今河南固始附近);中原東部靠近山東半島附近,則有魯國、滕國(今山東滕縣附近)、曹國(今山東定陶)、矛國(今山東金鄉附近)、郜國(今山東成武東南)等等。這些諸侯國分佈在各個方向,把守著進出中原地帶的戰略要道。可見從西周初開始,周人就已經在中原地區佈下了一道天羅地網。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山西中部,還有晉國、霍國(今山西霍縣西南);中原往北,還有邢國(今河北邢臺)、北燕國;在山東半島,還有齊國等等西周王室的擁躉。周王室與這些諸侯國聯合起來,絕對可以讓任何貿然闖入中原的敵人,如同闖入一巨大的囚籠,有去無回。

南陽盆地門戶之戰:周厲王與鄂侯之間的愛恨情仇(上)

南陽盆地附近的封國

理論上,無論是誰,無論他是與周人有多大仇恨,都不敢冒失地闖入中原。涉足中原,對周人的敵人而言,就意味著衝入了一個到處都是陷阱的火坑。

可是,淮夷人卻偏偏膽大妄為,屢次兵行險著還能成功,這足以證明周人精心佈置的防禦體系已經出現了巨大漏洞。

凡事反常,必有妖孽。

請關注欲雲談史論今公眾號,與您暢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