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作者:朱文龍

運署街位於泉城路以北,按察司街以東,因明洪武元年(1368年)街上興建鹽運使司署衙而得名。署衙舊址即原濟南一中校址。清末此街東首城牆處開了新東門,這條街道逐漸熱鬧了起來。

運署街上的鹽運使

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在歷史上,我國實行食鹽專賣制度,這個制度從春秋戰國齊國開始一直到2014年,幾乎伴隨中國歷史整個發展過程。

鹽運使,朝廷設立的主管食鹽產銷的官員。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專設於兩淮、兩浙、福建等產鹽各省。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在明清兩代,產鹽省份都設有這種官職。鹽運使署除了管理鹽務,還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作者:朱文龍

運署街位於泉城路以北,按察司街以東,因明洪武元年(1368年)街上興建鹽運使司署衙而得名。署衙舊址即原濟南一中校址。清末此街東首城牆處開了新東門,這條街道逐漸熱鬧了起來。

運署街上的鹽運使

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在歷史上,我國實行食鹽專賣制度,這個制度從春秋戰國齊國開始一直到2014年,幾乎伴隨中國歷史整個發展過程。

鹽運使,朝廷設立的主管食鹽產銷的官員。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專設於兩淮、兩浙、福建等產鹽各省。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在明清兩代,產鹽省份都設有這種官職。鹽運使署除了管理鹽務,還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濟南運署街舊景

那鹽運使署是怎樣運作鹽務的呢?

食鹽專賣,一直是封建國家主要收入之一,但實際的銷售業務,是按府、州、縣分區包給鹽商經營。當時,鹽的計量單位是“引”,明朝時,一引鹽是六百斤,清朝時一引鹽是二百二十五斤,某個鹽商承包某地區的售鹽若干引,按引向鹽運使署繳納稅課,乾隆時每引徵收銀二錢四分五毫,到宣統時又有所增加。

從這個流程我們可以看出,鹽商在市場上的壟斷權是鹽運使賜予的,他們也因此賺得盆滿缽盈。所以,因鹽發家的富商們,往往對鹽運使極盡討好之能事,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鹽運使往往受賄不斷,因而這個職位被當時人看做“肥差”,一般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帝任命為巡視兩淮鹽政,從中曹家一舉彌補了屢次“接駕”所造成的虧空。

在運署街上鹽運使署的斜對路南,是舊時山東鹽商公會“東綱公所”,它由濟南大鹽商主持,實際上是山東鹽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鹽商們結交各級官員的據點。

在山東歷任鹽運使中,最著名的當數李興祖,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今大明湖歷下亭的地方,購買鄉紳艾氏地產籌資重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歷下亭,使這裡成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在秋日,湖水盪漾,荷蓮溢香,涼風徐徐,令人心爽,被稱為“歷下秋風”,是古時濟南的八景之一。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古歷亭賦》介紹了歷下亭一帶的秀美風光,對鹽運使李興祖重建歷下亭給予了褒揚。

濟南一中的百年滄桑

濟南一中在其113年的建校史上,由於政局變動和戰爭炮火等原因,曾數次遷移校址,從大明湖畔遷至杆石橋外,再遷到城東運署街。其中運署街老校園是所待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最具情致的一座。自1939年起至2005年止於此待了整整六十六年,不僅經歷了無數風雨滄桑,也積澱了厚重的校園文化。

"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作者:朱文龍

運署街位於泉城路以北,按察司街以東,因明洪武元年(1368年)街上興建鹽運使司署衙而得名。署衙舊址即原濟南一中校址。清末此街東首城牆處開了新東門,這條街道逐漸熱鬧了起來。

運署街上的鹽運使

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在歷史上,我國實行食鹽專賣制度,這個制度從春秋戰國齊國開始一直到2014年,幾乎伴隨中國歷史整個發展過程。

鹽運使,朝廷設立的主管食鹽產銷的官員。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專設於兩淮、兩浙、福建等產鹽各省。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在明清兩代,產鹽省份都設有這種官職。鹽運使署除了管理鹽務,還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濟南運署街舊景

那鹽運使署是怎樣運作鹽務的呢?

食鹽專賣,一直是封建國家主要收入之一,但實際的銷售業務,是按府、州、縣分區包給鹽商經營。當時,鹽的計量單位是“引”,明朝時,一引鹽是六百斤,清朝時一引鹽是二百二十五斤,某個鹽商承包某地區的售鹽若干引,按引向鹽運使署繳納稅課,乾隆時每引徵收銀二錢四分五毫,到宣統時又有所增加。

從這個流程我們可以看出,鹽商在市場上的壟斷權是鹽運使賜予的,他們也因此賺得盆滿缽盈。所以,因鹽發家的富商們,往往對鹽運使極盡討好之能事,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鹽運使往往受賄不斷,因而這個職位被當時人看做“肥差”,一般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帝任命為巡視兩淮鹽政,從中曹家一舉彌補了屢次“接駕”所造成的虧空。

在運署街上鹽運使署的斜對路南,是舊時山東鹽商公會“東綱公所”,它由濟南大鹽商主持,實際上是山東鹽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鹽商們結交各級官員的據點。

在山東歷任鹽運使中,最著名的當數李興祖,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今大明湖歷下亭的地方,購買鄉紳艾氏地產籌資重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歷下亭,使這裡成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在秋日,湖水盪漾,荷蓮溢香,涼風徐徐,令人心爽,被稱為“歷下秋風”,是古時濟南的八景之一。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古歷亭賦》介紹了歷下亭一帶的秀美風光,對鹽運使李興祖重建歷下亭給予了褒揚。

濟南一中的百年滄桑

濟南一中在其113年的建校史上,由於政局變動和戰爭炮火等原因,曾數次遷移校址,從大明湖畔遷至杆石橋外,再遷到城東運署街。其中運署街老校園是所待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最具情致的一座。自1939年起至2005年止於此待了整整六十六年,不僅經歷了無數風雨滄桑,也積澱了厚重的校園文化。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1948年秋天,運署街濟南一中校門

濟南一中的歷史可上溯至1903年劉冠三等人集資創辦的山左公學。劉冠三名恩賜,字冠三。山東省高密市康家莊人。幼年在縣城富戶家陪讀。1902年春,考入山東大學堂師範館。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3年,他創辦山左公學,聘請同盟會會員、留日學生徐鏡心、齊樹棠、左汝霖等任教。山左公學最初設在乾健門內,在當時,這所公學是傳播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重鎮之一。

1913年,山左公學改名為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就是在這一年,一位來自諸城的16歲少年考入這所頗具民主氣息的中學,並在課餘時間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幾年後,他的文章便出現在《新青年》雜誌上,這位青年就是後來成為一代文學大家的王統照。

1918年,在叔父的資助下,17歲的貴州青年鄧恩銘也考入省立一中。1920年秋,在省立一中讀書的他和省立一師學生王盡美等人成立了“共產主義學會”。1921年7月,鄧恩銘和王盡美作為濟南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作者:朱文龍

運署街位於泉城路以北,按察司街以東,因明洪武元年(1368年)街上興建鹽運使司署衙而得名。署衙舊址即原濟南一中校址。清末此街東首城牆處開了新東門,這條街道逐漸熱鬧了起來。

運署街上的鹽運使

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在歷史上,我國實行食鹽專賣制度,這個制度從春秋戰國齊國開始一直到2014年,幾乎伴隨中國歷史整個發展過程。

鹽運使,朝廷設立的主管食鹽產銷的官員。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專設於兩淮、兩浙、福建等產鹽各省。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在明清兩代,產鹽省份都設有這種官職。鹽運使署除了管理鹽務,還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濟南運署街舊景

那鹽運使署是怎樣運作鹽務的呢?

食鹽專賣,一直是封建國家主要收入之一,但實際的銷售業務,是按府、州、縣分區包給鹽商經營。當時,鹽的計量單位是“引”,明朝時,一引鹽是六百斤,清朝時一引鹽是二百二十五斤,某個鹽商承包某地區的售鹽若干引,按引向鹽運使署繳納稅課,乾隆時每引徵收銀二錢四分五毫,到宣統時又有所增加。

從這個流程我們可以看出,鹽商在市場上的壟斷權是鹽運使賜予的,他們也因此賺得盆滿缽盈。所以,因鹽發家的富商們,往往對鹽運使極盡討好之能事,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鹽運使往往受賄不斷,因而這個職位被當時人看做“肥差”,一般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帝任命為巡視兩淮鹽政,從中曹家一舉彌補了屢次“接駕”所造成的虧空。

在運署街上鹽運使署的斜對路南,是舊時山東鹽商公會“東綱公所”,它由濟南大鹽商主持,實際上是山東鹽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鹽商們結交各級官員的據點。

在山東歷任鹽運使中,最著名的當數李興祖,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今大明湖歷下亭的地方,購買鄉紳艾氏地產籌資重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歷下亭,使這裡成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在秋日,湖水盪漾,荷蓮溢香,涼風徐徐,令人心爽,被稱為“歷下秋風”,是古時濟南的八景之一。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古歷亭賦》介紹了歷下亭一帶的秀美風光,對鹽運使李興祖重建歷下亭給予了褒揚。

濟南一中的百年滄桑

濟南一中在其113年的建校史上,由於政局變動和戰爭炮火等原因,曾數次遷移校址,從大明湖畔遷至杆石橋外,再遷到城東運署街。其中運署街老校園是所待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最具情致的一座。自1939年起至2005年止於此待了整整六十六年,不僅經歷了無數風雨滄桑,也積澱了厚重的校園文化。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1948年秋天,運署街濟南一中校門

濟南一中的歷史可上溯至1903年劉冠三等人集資創辦的山左公學。劉冠三名恩賜,字冠三。山東省高密市康家莊人。幼年在縣城富戶家陪讀。1902年春,考入山東大學堂師範館。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3年,他創辦山左公學,聘請同盟會會員、留日學生徐鏡心、齊樹棠、左汝霖等任教。山左公學最初設在乾健門內,在當時,這所公學是傳播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重鎮之一。

1913年,山左公學改名為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就是在這一年,一位來自諸城的16歲少年考入這所頗具民主氣息的中學,並在課餘時間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幾年後,他的文章便出現在《新青年》雜誌上,這位青年就是後來成為一代文學大家的王統照。

1918年,在叔父的資助下,17歲的貴州青年鄧恩銘也考入省立一中。1920年秋,在省立一中讀書的他和省立一師學生王盡美等人成立了“共產主義學會”。1921年7月,鄧恩銘和王盡美作為濟南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五十年代運署街的濟南一中

1928年“濟南慘案”中,省立一中校舍慘遭毀壞。1929年底,校長趙太侔帶領全校師生遷往杆石橋新址。1929年,山東省教育廳在濟南組建了新的高級中學——“山東省立高級中學”,習稱“省立高中”。省立高中設立時有文理兩處校址。抗日戰爭爆發後,省立初中和省立高中師生奉命南遷。1938年夏,日偽當局在濟建立了以山東省立初級中學和省立高中未南遷的學生為主體的省立濟南中學。次年,將校址定在運署街。

2005年,濟南市政府作出重要決定:將濟南一中由運署街整體搬遷至原山東省輕工業學院校址。

除了以上提到的王統照、鄧恩銘外,百年來,從濟南一中走出的名人才子可謂數不勝數。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幹,現代曲藝家陶鈍,國學大師季羨林、書法大師歐陽中石,此外還有陳力為、葉連俊、馬祖光、袁業立、崔爾傑、王恩多、彭實戈等兩院院士和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王浩。

"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作者:朱文龍

運署街位於泉城路以北,按察司街以東,因明洪武元年(1368年)街上興建鹽運使司署衙而得名。署衙舊址即原濟南一中校址。清末此街東首城牆處開了新東門,這條街道逐漸熱鬧了起來。

運署街上的鹽運使

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在歷史上,我國實行食鹽專賣制度,這個制度從春秋戰國齊國開始一直到2014年,幾乎伴隨中國歷史整個發展過程。

鹽運使,朝廷設立的主管食鹽產銷的官員。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專設於兩淮、兩浙、福建等產鹽各省。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在明清兩代,產鹽省份都設有這種官職。鹽運使署除了管理鹽務,還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濟南運署街舊景

那鹽運使署是怎樣運作鹽務的呢?

食鹽專賣,一直是封建國家主要收入之一,但實際的銷售業務,是按府、州、縣分區包給鹽商經營。當時,鹽的計量單位是“引”,明朝時,一引鹽是六百斤,清朝時一引鹽是二百二十五斤,某個鹽商承包某地區的售鹽若干引,按引向鹽運使署繳納稅課,乾隆時每引徵收銀二錢四分五毫,到宣統時又有所增加。

從這個流程我們可以看出,鹽商在市場上的壟斷權是鹽運使賜予的,他們也因此賺得盆滿缽盈。所以,因鹽發家的富商們,往往對鹽運使極盡討好之能事,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鹽運使往往受賄不斷,因而這個職位被當時人看做“肥差”,一般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帝任命為巡視兩淮鹽政,從中曹家一舉彌補了屢次“接駕”所造成的虧空。

在運署街上鹽運使署的斜對路南,是舊時山東鹽商公會“東綱公所”,它由濟南大鹽商主持,實際上是山東鹽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鹽商們結交各級官員的據點。

在山東歷任鹽運使中,最著名的當數李興祖,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今大明湖歷下亭的地方,購買鄉紳艾氏地產籌資重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歷下亭,使這裡成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在秋日,湖水盪漾,荷蓮溢香,涼風徐徐,令人心爽,被稱為“歷下秋風”,是古時濟南的八景之一。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古歷亭賦》介紹了歷下亭一帶的秀美風光,對鹽運使李興祖重建歷下亭給予了褒揚。

濟南一中的百年滄桑

濟南一中在其113年的建校史上,由於政局變動和戰爭炮火等原因,曾數次遷移校址,從大明湖畔遷至杆石橋外,再遷到城東運署街。其中運署街老校園是所待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最具情致的一座。自1939年起至2005年止於此待了整整六十六年,不僅經歷了無數風雨滄桑,也積澱了厚重的校園文化。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1948年秋天,運署街濟南一中校門

濟南一中的歷史可上溯至1903年劉冠三等人集資創辦的山左公學。劉冠三名恩賜,字冠三。山東省高密市康家莊人。幼年在縣城富戶家陪讀。1902年春,考入山東大學堂師範館。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3年,他創辦山左公學,聘請同盟會會員、留日學生徐鏡心、齊樹棠、左汝霖等任教。山左公學最初設在乾健門內,在當時,這所公學是傳播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重鎮之一。

1913年,山左公學改名為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就是在這一年,一位來自諸城的16歲少年考入這所頗具民主氣息的中學,並在課餘時間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幾年後,他的文章便出現在《新青年》雜誌上,這位青年就是後來成為一代文學大家的王統照。

1918年,在叔父的資助下,17歲的貴州青年鄧恩銘也考入省立一中。1920年秋,在省立一中讀書的他和省立一師學生王盡美等人成立了“共產主義學會”。1921年7月,鄧恩銘和王盡美作為濟南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五十年代運署街的濟南一中

1928年“濟南慘案”中,省立一中校舍慘遭毀壞。1929年底,校長趙太侔帶領全校師生遷往杆石橋新址。1929年,山東省教育廳在濟南組建了新的高級中學——“山東省立高級中學”,習稱“省立高中”。省立高中設立時有文理兩處校址。抗日戰爭爆發後,省立初中和省立高中師生奉命南遷。1938年夏,日偽當局在濟建立了以山東省立初級中學和省立高中未南遷的學生為主體的省立濟南中學。次年,將校址定在運署街。

2005年,濟南市政府作出重要決定:將濟南一中由運署街整體搬遷至原山東省輕工業學院校址。

除了以上提到的王統照、鄧恩銘外,百年來,從濟南一中走出的名人才子可謂數不勝數。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羅幹,現代曲藝家陶鈍,國學大師季羨林、書法大師歐陽中石,此外還有陳力為、葉連俊、馬祖光、袁業立、崔爾傑、王恩多、彭實戈等兩院院士和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王浩。

古城 | 在運署街感受滄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