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濟南,你瞭解她嗎?哪裡是濟南最高的山,哪裡是濟南最深的水,哪裡是革命 前輩奮鬥過的地方,幾千年的歷史積澱,還有多少的傳承?今天,小編在網上找了多個濟南之最,讓我們一起了解濟南,感受濟南……

你們是誰?

生活在濟南的人!

你們瞭解濟南嗎?

很瞭解!

濟南最高的山?

不知道!

濟南最深的泉?

不知道!

濟南最古老的亭?

不知道!

濟南最窄的人行道?

不知道!

濟南最長的公交線路?

不知道!

濟南歷史最久的公園?

不知道!

那你們知道什麼?

我們不知道!

濟南最高的山

雲梯山又叫梯子山,海拔976米,是濟南最高的山。站在山頂上向南望,視線越過連綿的山巒,便可遙望東嶽泰山的玉皇頂了。雲梯山內有濟南最高的山峰、濟南最長的大峽谷、省內最大的天然瀑布群、濟南唯一的泰山石省級地質公園、同緯度唯一桃花水母發現地和濟南海拔最高的泉群。這裡也是濟南驢友練腿的最好去處。玩累了還可以吃頓物美價廉的農家樂,若是驢友較少的季節,大可一個人獨享這屬於你自己的寧靜的景緻。

濟南最深的泉

五龍潭,潭水清碧透澈,深不可測,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中最深的一個泉。據說,曾有人見過最乾旱的年景底上沒了水,潭裡的所有魚都不見了,轉眼下了一場大雨,所有魚就都又出來了。所以“龍潭觀魚”是五龍潭名景,潭裡遊著無數的鯉魚。濟南人相信五龍潭潭下有潭,潭上沒了水,魚就跑到下面去了,上面有了水,魚就浮上來了。而前幾年傳說的潭底崩塌事件,也讓人更加相信五龍潭底就是幻化為神宮的秦瓊府邸。

濟南最長公交線路

濟南K301路全程約88.7公里,從公交運營中心到章丘,途徑39個站點,全程票價12元。上行是從濟南公交營運中心出發,到濟南山東技師學院;下行是從章丘站出發,到公交營運中心的分段計價有人售票線路。K301路公交堪稱濟南史上最長的公交線路。

濟南最窄的人行道

濟南市歷下區運署街泉城中學對面的人行道,寬度僅約20釐米,僅能勉強通過一人,被市民稱為“史上最窄人行道”。此人行道曾被省內多家媒體,以及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詳細報道。

濟南最古老的亭 

歷下亭,因其南臨歷山(千佛山),故名歷下亭。歷下亭巍立於大明湖中最大的湖中島上,亭下四周有木製坐欄,亭內有石雕蓮花桌凳,路過可以在此休息的同時還可以觀賞到大明湖的美景,因為四周都是湖水,即使夏季在亭內也能感到涼爽無比。歷下亭歷經滄桑,位置也幾經變遷,北魏至唐代歷下亭在五龍潭處,北宋時期遷至大明湖南岸州衙宅,之後又幾經興廢變遷,至清初,才遷至湖中島上現址。“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中的“亭”指的就是歷下亭。所以,歷史悠久的歷下亭當之無愧的成為濟南最古老的亭。

濟南雕刻最多的庭院

萬竹園始建於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位於趵突泉公園內,面積21畝,是一座兼有南方庭院與北京王府、濟南四合院風格的古式庭院。清末民初年間,山東督軍張懷芝歷經10年,重建了這座庭院式住宅。園中空間一環扣一環,庭園一層深一層,共有13個庭院,186間房屋,還有5橋4亭1花園及望水泉、東高泉、白雲泉等名泉。園內建築物上飾有2000多件雕刻,遍佈於門窗、廊簷的木雕,件件雕刻精細,形態美妙,是濟南建築雕刻最多的庭院。

濟南歷史最久的公園

濟南中山公園坐落在經三路緯五路,是山東省興建最早的以公園命名的公共遊覽場所,清朝光緒30年(公元1904年),膠濟鐵路告成,山東巡撫周馥會同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奏準朝廷在濟南、周村、濰縣三處自開商埠,商埠縣內設關、署、局以及菜市、公園等。在濟南商埠規劃中,確定在經三路與經四路、緯四路與小緯六路之間8公頃的範圍內設公園。這是當時國內在商埠區最早設立的公園,稱“商埠公園”。民國時期改名“中山公園”。中山公園內有一處濟南比較知名的舊書籍交易場所。雖說是舊書市,經營範圍卻不只侷限在書籍上,其中還包括了帶有歷史痕跡的各類文化物品。這個舊書市,是濟南市民淘換舊讀物、舊唱片、舊文化用品的好去處,也是過去老濟南市井文化的延續。多少年來,一直受到許多書迷的追捧。

濟南最有名的柳樹

在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街道大辛莊村北的幸福柳廣場中央,有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柳樹,在今天已被重點保護了起來,它就是“幸福柳”。毛澤東曾於1958年至1959年間三次到濟南市歷城縣視察,並在這棵柳樹下兩次接見了幹部群眾,後來,當地百姓就將這棵柳樹稱為“幸福柳”。

濟南第一名石

龜石。聳立於購突泉公園內漱玉泉東側翠竹花叢中,高4米,重約8噸,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別墅——雲莊中的遺物,與已散失的龍、鳳、麟三石並稱濟南四大靈石。明代移入通樂園。清康熙年間,通樂園改稱“南園”,石仍在園中。後移至府文廟,1977年移入趵突泉公園。龜石,筋絡明顯,俊秀通透,具有瘦、透、漏、皺的特點,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被稱為 “濟南第一名石”。

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塔

四門塔。位於歷城區柳埠鎮朗公峪東側青龍山南麓。塔身為方形單簷攢尖頂亭閣式塔。平面呈正方形,邊寬7.40米,通高15.04米。塔身四面各闢半圓形拱券門,塔簷下迭澀挑出5層, 簷上內收迭澀23層收頂,頂上置塔剎,由露盤、山華蕉葉和相輪組成。塔內正中有方形塔心柱,頂部四周用16塊三角形石樑與塔身四壁相連,承託拱板和塔頂。塔心柱四面各有石刻造像一尊,螺發高髻,結跏趺坐,面容莊嚴慈祥,衣紋流暢。此塔建於隋大業七年(611年) ,結構簡單,保存了最原始的形制,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塔。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最大的石佛

大佛寺造像。位於歷城區錦繡川青銅山南懸崖上,為唐代開鑿。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像高達8米,軀幹雄偉,法相聖潔莊嚴,雙目略下視,身著報肩式長衣,胸前束有博帶,從左右兩邊飄然下垂,與流動的衣紋相配合,瀟灑和諧。特別是左右菩薩和比丘造像,雕刻的面容豐滿,微微帶笑,形態逼真,維妙維肖,宛如唐代婦女畫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