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專稿 記者鄂璠 “我們手拿著提燈,我們照亮了一段一段,我們最後可能會認識一個局部,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不認識,但我們是求索者,醫學也一樣。”——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

"

獨家專稿 記者鄂璠 “我們手拿著提燈,我們照亮了一段一段,我們最後可能會認識一個局部,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不認識,但我們是求索者,醫學也一樣。”——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 認識自己

《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認識自己

“無影燈下,彷彿帶著光暈的肺臟從萎縮開始逐漸膨脹,繼而有力地一呼一吸,然後逐漸由白變為鮮紅……”

這是一場必須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

一臺手術的幕後長河

一個叫褚金萍的“愛哭”的年輕女孩,記錄下了令她震撼的這一幕。

"

獨家專稿 記者鄂璠 “我們手拿著提燈,我們照亮了一段一段,我們最後可能會認識一個局部,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不認識,但我們是求索者,醫學也一樣。”——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 認識自己

《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認識自己

“無影燈下,彷彿帶著光暈的肺臟從萎縮開始逐漸膨脹,繼而有力地一呼一吸,然後逐漸由白變為鮮紅……”

這是一場必須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

一臺手術的幕後長河

一個叫褚金萍的“愛哭”的年輕女孩,記錄下了令她震撼的這一幕。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 認識自己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

那是2016年的一天,凌晨四點,山東濟南,褚金萍跟器官協調員一起,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人體器官從捐獻到移植的全過程。一位阿姨與她即將捐獻器官的老伴兒做最後的告別。褚金萍看著她一遍遍細緻地撫摸老伴兒的身體,用最溫柔的聲音對老伴兒說“放心,家裡一切都好”。平靜中的巨大悲傷讓年輕的褚金萍難堪其重。

凌晨六點,捐獻手術即將開始。手術室裡,每一位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都停下手頭的準備工作,向捐獻者致敬默哀。褚金萍不知道這算不算一個人能夠在手術室裡得到的最高禮遇,但她想,應該讓捐獻者家屬和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幕。

捐獻手術比褚金萍想象中的快了許多,後來她才知道,一場必須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才剛剛開始。

褚金萍是《手術兩百年》第六集《生死“器”約》和第七集《眾病之王》的導演,粗略算下來,在《手術兩百年》從策劃、籌備到製作的5年間,她見證過的“生”和“死”將近10次。

褚金萍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天她按照之前的約定,在見證了捐獻手術後趕往無錫市人民醫院,拜訪肺移植專家陳靜瑜。當晚八點,她到達的時候,正趕上陳靜瑜要進行一場肺移植手術,這讓她有了第一次看肺臟鼓起的經歷。

3年之後,無數人通過電視屏幕,體驗到了褚金萍曾經所感受到的那種震撼。2019年6月底,中國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手術兩百年》——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褚金萍在2016年的那一天中所看到的許多寶貴畫面,最終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第六集的開場。

“還有什麼比它更能呈現移植的魅力,由‘死’而‘生’。” 褚金萍在編導手記中寫道,那天,她覺得,一呼一吸之間如此簡單的循環往復,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節奏。

體悟生死往往就在一呼一吸之間,生與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說,“人類的結局,無關它物,只有死與向死。”食不果腹的年代,人們自然會為生死而焦慮,而今,當人們身處經濟、科技、公共服務等都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向死”不再只有殘酷的一面,在疾病面前,大多數人可以充滿信心地向死而生;手術,不僅能幫助人們向死而生,甚至可以由死而生。

有數據統計,一個生活在今天的普通人,平均一生中將會經歷7次大大小小的手術。“手術”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些殘酷,但手術的故事,卻常常是既殘酷又溫暖的。疾病和死亡或許是人類最難以擺脫的噩夢之一,而手術常常被選作擺脫噩夢最直接的方式。

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創刊200週年,作為壽禮,哈佛大學的阿圖·葛文德特意發文,回顧了過去兩個世紀中發表在這本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醫學期刊上的外科手術案例及相關研究。當時,阿圖•葛文德是哈佛醫學院的外科助理教授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政策及管理系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紐約客》醫學專欄撰稿人和白宮健康政策顧問。

那一年,萬里重洋外,中國北京,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總經理池建新和他的團隊在網絡上看到了這篇文章——手術的歷史只有200年?——有點兒驚訝的同時,他們開始思索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醫學,隨著人類痛苦的最初表達和減輕這份痛苦的最初願望而誕生,近200年來,新的工具、技術和手段讓外科手術的安全性提高到前人所不敢想象的地步,從原始巫術發展到現代醫學,人類究竟是如何幸運地走上醫學的科學之路、又開啟了現代外科時代的?

池建新自北京廣播學院(現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便在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製作中心從事編導、策劃、製片人等工作,是中央新影集團的優秀製片人,曾任中央電視臺《歷程》欄目主編,先後策劃並創辦了《百科探祕》《創新無限》《考古拼圖》《文明密碼》等欄目。早在10年前,池建新就是中國科學類欄目的編導,對國內科學類節目非常熟悉,對提高更多中國人科學素養的責任感與對醫學科學紀錄片的情結,讓他下定了製作《手術兩百年》紀錄片的決心。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疾病、醫學和生命

在後期機房裡“煎熬”的時候,每天望著窗外樹杈上的鳥巢,陳子雋無數次地想象著,《手術兩百年》播出後,自己在做些什麼事情,應該會給自己放個長假吧?畢竟,這是她做的最長的一部紀錄片。

"

獨家專稿 記者鄂璠 “我們手拿著提燈,我們照亮了一段一段,我們最後可能會認識一個局部,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不認識,但我們是求索者,醫學也一樣。”——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 認識自己

《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認識自己

“無影燈下,彷彿帶著光暈的肺臟從萎縮開始逐漸膨脹,繼而有力地一呼一吸,然後逐漸由白變為鮮紅……”

這是一場必須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

一臺手術的幕後長河

一個叫褚金萍的“愛哭”的年輕女孩,記錄下了令她震撼的這一幕。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 認識自己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

那是2016年的一天,凌晨四點,山東濟南,褚金萍跟器官協調員一起,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人體器官從捐獻到移植的全過程。一位阿姨與她即將捐獻器官的老伴兒做最後的告別。褚金萍看著她一遍遍細緻地撫摸老伴兒的身體,用最溫柔的聲音對老伴兒說“放心,家裡一切都好”。平靜中的巨大悲傷讓年輕的褚金萍難堪其重。

凌晨六點,捐獻手術即將開始。手術室裡,每一位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都停下手頭的準備工作,向捐獻者致敬默哀。褚金萍不知道這算不算一個人能夠在手術室裡得到的最高禮遇,但她想,應該讓捐獻者家屬和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幕。

捐獻手術比褚金萍想象中的快了許多,後來她才知道,一場必須爭分奪秒的生命接力才剛剛開始。

褚金萍是《手術兩百年》第六集《生死“器”約》和第七集《眾病之王》的導演,粗略算下來,在《手術兩百年》從策劃、籌備到製作的5年間,她見證過的“生”和“死”將近10次。

褚金萍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天她按照之前的約定,在見證了捐獻手術後趕往無錫市人民醫院,拜訪肺移植專家陳靜瑜。當晚八點,她到達的時候,正趕上陳靜瑜要進行一場肺移植手術,這讓她有了第一次看肺臟鼓起的經歷。

3年之後,無數人通過電視屏幕,體驗到了褚金萍曾經所感受到的那種震撼。2019年6月底,中國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手術兩百年》——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褚金萍在2016年的那一天中所看到的許多寶貴畫面,最終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第六集的開場。

“還有什麼比它更能呈現移植的魅力,由‘死’而‘生’。” 褚金萍在編導手記中寫道,那天,她覺得,一呼一吸之間如此簡單的循環往復,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節奏。

體悟生死往往就在一呼一吸之間,生與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說,“人類的結局,無關它物,只有死與向死。”食不果腹的年代,人們自然會為生死而焦慮,而今,當人們身處經濟、科技、公共服務等都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向死”不再只有殘酷的一面,在疾病面前,大多數人可以充滿信心地向死而生;手術,不僅能幫助人們向死而生,甚至可以由死而生。

有數據統計,一個生活在今天的普通人,平均一生中將會經歷7次大大小小的手術。“手術”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些殘酷,但手術的故事,卻常常是既殘酷又溫暖的。疾病和死亡或許是人類最難以擺脫的噩夢之一,而手術常常被選作擺脫噩夢最直接的方式。

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創刊200週年,作為壽禮,哈佛大學的阿圖·葛文德特意發文,回顧了過去兩個世紀中發表在這本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醫學期刊上的外科手術案例及相關研究。當時,阿圖•葛文德是哈佛醫學院的外科助理教授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政策及管理系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紐約客》醫學專欄撰稿人和白宮健康政策顧問。

那一年,萬里重洋外,中國北京,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總經理池建新和他的團隊在網絡上看到了這篇文章——手術的歷史只有200年?——有點兒驚訝的同時,他們開始思索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醫學,隨著人類痛苦的最初表達和減輕這份痛苦的最初願望而誕生,近200年來,新的工具、技術和手段讓外科手術的安全性提高到前人所不敢想象的地步,從原始巫術發展到現代醫學,人類究竟是如何幸運地走上醫學的科學之路、又開啟了現代外科時代的?

池建新自北京廣播學院(現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便在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製作中心從事編導、策劃、製片人等工作,是中央新影集團的優秀製片人,曾任中央電視臺《歷程》欄目主編,先後策劃並創辦了《百科探祕》《創新無限》《考古拼圖》《文明密碼》等欄目。早在10年前,池建新就是中國科學類欄目的編導,對國內科學類節目非常熟悉,對提高更多中國人科學素養的責任感與對醫學科學紀錄片的情結,讓他下定了製作《手術兩百年》紀錄片的決心。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疾病、醫學和生命

在後期機房裡“煎熬”的時候,每天望著窗外樹杈上的鳥巢,陳子雋無數次地想象著,《手術兩百年》播出後,自己在做些什麼事情,應該會給自己放個長假吧?畢竟,這是她做的最長的一部紀錄片。

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手拿提燈 認識自己

兩面“手術”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些殘酷,但手術的故事,卻常常是既殘酷又溫暖的

分集導演石嵐也有同感。從事紀錄片創作10餘年,《手術兩百年》是她所經歷過的製作週期跨度最長的一部。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幾年中,她的兩個孩子先後降生。

在《手術兩百年》拍攝前的調研階段,被池建新稱作“女漢子”的陳子雋,帶領著陳瑤、柯敏、沈華、陳東、石嵐、劉穩、褚金萍等“小夥伴”們,到處去拜訪醫學專家、觀摩手術、開研討會,這些“80後”“90後”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便是:你們有醫學背景嗎?

醫學界大咖們的擔憂不無道理——兩百年的醫學歷史,那麼多紛繁複雜的主幹、支線,要怎麼破題,怎麼選取,怎麼講得明白?

作為《手術兩百年》這部紀錄片的總導演,已在紀錄片圈子裡小有名氣的陳子雋此時彷彿又回到了剛入行時候的“無知無畏”。在電視行業裡,通俗地講,紀錄片是所謂的“高端創作”,它不拘泥於欄目化的定製,根據不同的選題,可以有體量、集數不等的自由創作度,對專業化程度的要求和對創作者本身的表達要求也更高。在國外,紀錄片市場化很高;中國的紀錄片,則更多地是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進行規模化創作的探索。2011年,正當陳子雋對日常欄目的駕輕就熟開始感到有些乏味時,中國首個全球覆蓋的專業紀錄片頻道——央視紀錄頻道(CCTV-9)正式開播,於是,她被抽調出來,開始參與《瓷路》等大型紀錄片的製作工作。

“中國的紀錄片‘作者作品’不缺,文化類作品不缺,缺的是科學類紀錄片。”這是池建新和陳子雋的共識。2012年,當池建新的團隊與“手術兩百年”的選題相遇,直覺、經驗,以及生髮於情結的判斷,全都告訴池建新:這是一個值得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去做的好選題。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理解醫學、如何理解科學?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們的科學素養提高了嗎?我們瞭解人類、瞭解自己的身體嗎?很多人為什麼不能相信醫生?為什麼會存在醫患矛盾?”後來的幾年間,池建新一直在反覆追問這些問題。經過了前期的策劃、籌備,2016年,《手術兩百年》開拍,池建新擔任製片人。他集結起一群在科學類紀錄片之路上持續探索的年輕人,“希望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疾病、醫學和生命”的理想,終於照進了現實。

理想總是美好的,所以現實才要催人奮進。希波克拉底、蓋倫、維薩里、威廉•哈維……這些名字,現在陳子雋已經熟悉得就像是隔壁家的老王,但《手術兩百年》開拍前,當她在哈爾濱第一次見到科普著作《心外傳奇》的作者李清晨,聽見他從嘴裡蹦出這些名字時,狀態卻是如聽天書般的兩眼發矇。

李清晨是《手術兩百年》的第一稿、即文學底稿的作者。在他的幫助下,很快,《手術兩百年》的8集分集被梳理出來,分別是:第一集《理性之光》(解剖學),第二集《手術基石》(止血、麻醉、消毒),第三集《長驅直入》(腹腔),第四集《攻入顱腔》(大腦),第五集《打開心臟》,第六集《生死“器”約》(移植),第七集《眾病之王》(癌症)和第八集《手術未來》。

“這樣的破題方式,在縱向上,先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手術兩百年的邏輯。有了解剖學,才有了現代醫學的基礎。解決了止血、麻醉、消毒問題,我們才能打開腹部,攻入人體的第一個禁區。然後是大腦,是心臟,是充滿異想天開的移植挑戰。但手術刀不是萬能的,接下來,我們用癌症來探討手術的邊界,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生死。最後是總結、致敬、展望。”陳子雋如此解釋道。

2016年年末,《手術兩百年》專家文本論證會在上海舉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教授唐孝達從專業角度梳理了外科手術的發展脈絡,據他介紹,外科手術的發展經歷了4R的過程,即切除(resection)、修復(repair)、置換(replacement)和再生醫學(regeneration)。在他看來,這一脈絡與目前節目組的文本結構十分相符。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也蒞臨了這次會議,他指出,這是一個非常新穎而且很有意義的選題,從目前的文本看,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但同時,他也直言,《手術兩百年》這部紀錄片的醫學門檻很高,實際上很難操作。

作為《手術兩百年》紀錄片這個大項目的發起者、推動者、負責人,這些年來,池建新更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與心血,但他從未後悔過最初的判斷與選擇。幾千年來,在一片矇昧與黑暗中,在一片世俗冷眼中,醫學先驅們用一點點微光來探索我們自身的軀體,建立起人類在這個廣闊世界的座標。隨著對醫學領域瞭解的深入,池建新越來越意識到,認識自己是醫學永不停止的主題,也是媒體人需要肩負起的喚醒公眾科學意識的使命擔當。

每個醫生心中都有一塊墓地

“希望我拍攝過的嘉賓明年都好好的。”2018年春節前的一次聚餐,《手術兩百年》的主創人員每人都說了一句祝福的話,舉著酒杯的褚金萍,則說出了這句與年齡、氣氛都不太相符的話。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她的心裡話。

幾年的創作時光中,《手術兩百年》的主創人員不斷在歷史和現實間穿梭,“愛哭”的褚金萍哭過無數次。

今天,在大多數疾病面前,手術刀幾乎已經無所不能,但人類與癌症之間漫長而無聲的戰役,卻跨越了四千年的歷史長河,至今都未能宣告勝利。如果衰老和死亡無可避免,醫學和醫生們還能夠做些什麼?這是褚金萍導演的第七集《眾病之王》中,值得每個人深思的發問。

隨著鏡頭的轉換和故事的展開,醫學顯露出了它另外的一面。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一場特殊的會診正在進行。醫生們討論的不是如何治癒61歲的晚期癌症患者洛紅,而是如何緩解她的痛苦,幫助她平靜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滿足她回家的心願。

為了讓病人能夠平靜地、有尊嚴地離開,醫生會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為病人提供可以緩解病痛的醫學治療,調整病人和家屬的心理狀態,幫助他們緩解焦慮。

“接受舒緩醫療的洛紅阿姨,她是那樣的美好與迷人,見第一面,就會忍不住喜歡她。跟拍中,我記錄下了她如願以償地出院,拍攝了她與家人一起過中秋節,我們約定,等她可以到樓下散步時再來拍攝。”褚金萍回憶道。

然而,3個月後,當褚金萍再次得到洛紅的消息,卻是參加她遺體告別會的通知。那天,她哭了一整個下午。

因為見證了很多離去,褚金萍難免心裡會有挫折。相比之下,第一集《理性之光》和第五集《打開心臟》的分集導演柯敏則時常能被醫學巨大的進步所鼓舞,她的嘉賓,大多數在最危急的時刻,通過手術改寫了命運。

“一個月大的嬰兒,通過極其複雜的大動脈調轉術,糾正了先天畸形,長大後就和正常孩子一樣;15年前就因主動脈夾層而替換人工血管的患者,幸運地遇到國內乃至世界做大血管手術最有經驗的孫立忠醫生團隊,做了兩次大血管手術,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非常有質量;20歲的香港青年,遺傳性心臟疾病發作,心臟無法修補醫治,也沒有合適的供體心臟可移植時,最新科技的人工心臟幫助他延續生命……”提及拍攝《手術兩百年》的經歷,柯敏一下子便打開了話匣子,她對醫學類的題材向來有著濃厚的興趣,最早,這部紀錄片的選題是她報的,策劃方案也是她寫的,在她看來,醫學節目的拍攝,除了展現高超的外科技藝、先進的術式理念,還有在生死之間徘徊的患者。而參與完成《手術兩百年》這部紀錄片之後,她又多了一個感悟:每一個救活了無數人的手術,都曾經是人們無能為力的瞬間;每一個幸運的患者背後,都是一群手術先鋒驚天異想的篤志躬行。

據統計,在今天,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為71.6歲,僅僅在100年前,這一數字還只是31歲,這令人歎為觀止的進步,和許多因素有關。而其中一個無法忽視的原因是醫學的進步和外科的興起。但醫學的進步和發展,不僅有醫生的貢獻,同樣少不了患者的犧牲。恰如英國的神經外科專家亨利•馬什在《醫生的抉擇》中多次提到的那句話——每個醫生心中都有一塊墓地。

“讓我們做一個懂道理的病人”

這個夏天,完成了《手術兩百年》這項“大工程”的陳子雋似乎與“理想”失約了,沒有無數次想象中的長假,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分享與互動。

6月30日,拿到《手術兩百年》首輪播出後的數據統計,陳子雋感覺“好像還不錯”,很少發朋友圈的她不僅晒了圖,還認真地配上文字、感慨了一番:“其實,放在大眾視線裡,也還是小眾。不過,無所謂大眾小眾,關鍵還是把自己的專業化做好。看到評論,有人說每天在做醫學筆記下飯,有人說重新燃起學醫的熱情和激情,有人為片中人物的命運感慨焦心加油祝福,還有人因為我們的歷史吐槽點爆笑,這些已經很美好。”

正如無數個醫學界大咖在幾年前所“判定”的那樣,兩百年的醫學歷史,許許多多紛繁複雜的主幹、支線,很難破題,很難選取,也很難講得明白。於是,就誕生了一組 “驚人”的統計數據與“豪華”的陣容名單。

《手術兩百年》總共8集、每集50分鐘,是一部對醫學科學的演變和外科技術的發展進行展示和探討的大片,也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

《手術兩百年》歷時5年打造,聯絡、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院、德國基爾醫院等37家國內外知名醫院,聯絡、採訪了英國倫敦老手術博物館、法國巴黎醫藥歷史博物館、中國南方醫科大學人體博物館、美國李拉海博物館等27家國內外博物館,並深入英國劍橋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11所國內外知名大學進行採訪。

《手術兩百年》歷經12國拍攝,獲得了戴尅戎、郎景和、董家鴻、郭應祿、周良輔、趙繼宗、葛均波、胡盛壽、吳孟超、鄭樹森、孫穎浩、湯釗猷、鍾世鎮、夏照帆、邱蔚六15名中國兩院院士的共同發聲,採訪拍攝了拉斯克獎獲得者、器官移植先驅羅伊•約克•卡恩爵士,顯微神經外科之父馬哈茂德•加奇•亞薩基爾,諾貝爾獎獲得者邁克爾•畢曉普,美國科學院院士羅伯特•溫伯格等50餘位全球頂級專家,保證了醫學講述的科學性與權威性。

節目播出後收穫了普遍認可與無數好評。“學習強國”開設專題首頁推薦,這也是其首次推薦的科學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3分;“第一個實現雙手移植的兒童”在6月30日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的第二名;微博話題#手術兩百年#閱讀達1.1億+;微博總話題閱讀高達3億+;各大官網賬號、跨領域大V集結助力……

這些截至6月30日的數據,給予了《手術兩百年》主創人員莫大的激勵,他們都深知,電視是遺憾的藝術,所以這些日子,他們都在不停地表達感激。

這5年精心孕育《手術兩百年》的時光中,難的不僅僅是梳理、聯絡、約訪、拍攝、見證生死,還有理性與剋制。前進中帶著曲折,回望中帶著希望,快樂中帶著憂傷、遺憾,這是這部紀錄片的氣質,也是人類探索真理、推動醫學前進的總的調性。

拍攝對象寫給主創人員的話,顯得無比珍貴,第八集《手術未來》中的肺移植接受者吳玥看完節目後為他們寫下了一篇文章,她說:“看完手移植和臉移植,我頓時對肺移植康復更有信心,別人生活的壓力和困難,是難以想象的。我們有了更廣闊的視野,才會更好地理解生與死。”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病人,瞭解這段歷史,至少,它會讓我們做一個懂道理的病人。”柯敏感慨道。

“當你越瞭解這個過程,就會越為之感動,創作中,包括我在內的節目主創陸陸續續地進行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沒有任何人的鼓動或宣教,只是自發地想去做。”褚金萍說。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講到了技術、制度,更想表達的是專業和科學理想的態度。”陳子雋覺得,如果這部紀錄片能給更多的人傳遞知識和美好,就很欣慰了。

池建新卻覺得還有些遺憾, 2018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8.47%,但世界公認的跨入創新型國家的基本門檻是10%,跨入高水平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標誌是20%,未來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任務仍十分艱鉅;儘管治癒疾病是患者和醫生的共同心願,但醫學畢竟是有侷限性的,而因對醫生不信任、不理解而導致的醫患矛盾仍時有發生……池建新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推動這些事情的轉變,比如,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更多瞭解自己的身體。

正是基於對人體的充分認識,才有了現代醫學一切的可能。在接受《手術兩百年》劇組採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說:“我們可以延長生命,我們可以治療一些病,我們甚至可以治癒一些病,但是,有一條很重要,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就像一個深淵黑洞,我們不知道,我們手拿著提燈,我們照亮了一段一段,我們最後可能會認識一個局部,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不認識,但我們是求索者,醫學也一樣。”

生在這個時代,人們最大的幸福或許是:在科學與理性的引領下,懷抱著對生命的巨大熱忱,今天的我們已經站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並將繼續探索前行。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道)

本文刊登於《小康》2019年7月下旬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